過年了,拜年走親戚串門,你會跟孩子教導什麼?

佳思佑玩爆語文


謝謝提問,我不曉得別人會教導什麼,在我自己會教小孩子見人就要打招呼,不能亂動別人的東西,學會照小朋友,親人們給的紅包不能亂接。

我們這裡有個習慣,一般帶小孩去人家裡都會給小孩子一個紅包,最不喜歡就是小孩子去親人們的過年紅包,我家小孩子就算我沒在場,別人給她紅包也不會要,放兜裡都會拿出來。在有小朋友的情況下,會跟小孩子一起玩得很開,吃什麼東西都先問一下我,能動嗎,別人問我為什麼要這樣子教,我說沒什麼,如果小孩子從小給她灌輸一種過年就能接紅包的思想,那樣子小孩就很危險。可以讓自己小孩在自己的身邊頑,劣,但不能在別人家裡面去撒野。


農家姐妹


每個地方的風俗和習慣同,大家拜年走親戚串門的風氣也不同啊!

我們這是湖南邵東的一個農村鎮子。過年的時候有給來拜年的小孩紅包,兜裡會裝上瓜子糖果,然後桌上會放擺放好水果盤,糖果盤,還會倒上飲料,酒或者茶水。

因為是過年,大家圖喜慶,大家一般都會帶上孩子們來串門。所以,我會這麼要求我家的孩子們。

1.過年期間不能吵吵鬧鬧。這裡指的是小孩們的瘋吵。要知道過年的話,小夥伴們會特別的多,人多就容易瘋啊!不管誰磕著了都是件不開心的事啊!

2.安全一定要注意。我們這現在還沒有禁止放炮火啊,小朋友們過年或多或少都會買炮火玩,為了過一個平安年,安全最重要。

3.在給別人家拜年的時候一定不能在桌上亂拿亂翻。這應該算是一種桌子上的禮儀吧。

4.不是親戚的給的紅包不能接。我們這一般的人家都會給來拜年的小孩子發紅包,雖然說這是禮尚往來,但是不能給小孩子們一個隨便誰的東西都能要的錯覺啊!

總之,快過年了,小朋友們要開心的飛起來了!雖然過年很累,但是一定要注意安全哦!


晨熙寶媽


過年帶孩子走親戚不同於平日,要告訴孩子懂禮貌!還有就是帶別人家別太放肆動手動腳啥都碰啥都要!要懂作為客人的規矩!對於外親戚別人給拜年錢最好不要要!另外如果只是拜年最好不要帶孩子,像故意要拜年錢一樣,免得讓人家為難。我大表哥家的孩子五歲那年被他農村的幾個表姑教壞了,見到誰都拜年然後要錢,侄子被我表嫂一頓胖揍,第二天不敢了!用我表嫂的話說,在外面太丟人了!


勝順廣福智


每個地方的風俗和習慣同,大家拜年走親戚串門的風氣也不同啊!

我們這是湖南邵東的一個農村鎮子。過年的時候有給來拜年的小孩紅包,兜裡會裝上瓜子糖果,然後桌上會放擺放好水果盤,糖果盤,還會倒上飲料,酒或者茶水。

因為是過年,大家圖喜慶,大家一般都會帶上孩子們來串門。所以,我會這麼要求我家的孩子們。

1.過年期間不能吵吵鬧鬧。這裡指的是小孩們的瘋吵。要知道過年的話,小夥伴們會特別的多,人多就容易瘋啊!不管誰磕著了都是件不開心的事啊!

2.安全一定要注意。我們這現在還沒有禁止放炮火啊,小朋友們過年或多或少都會買炮火玩,為了過一個平安年,安全最重要。

3.在給別人家拜年的時候一定不能在桌上亂拿亂翻。這應該算是一種桌子上的禮儀吧。

4.不是親戚的給的紅包不能接。我們這一般的人家都會給來拜年的小孩子發紅包,雖然說這是禮尚往來,但是不能給小孩子們一個隨便誰的東西都能要的錯覺啊!

總之,快過年了,小朋友們要開心的飛起來了!雖然過年很累,但是一定要注意安全哦!


筱菡辰媽媽


眼看馬上就要過年了,一起開開心心團團圓圓。孩子的春節禮儀有哪些?

見人稱呼不可少

春節期間的客人比較多,這就要靠父母提前教導該怎樣稱呼就要見面的客人。由於一些稱呼孩子平常少用,叫的時候比較口生。見客人之前和孩子“排練”著稱呼一下,孩子稱呼起來就很自然了。

紅包禮儀

1、接過紅包要致謝

長輩給紅包的時候,寶寶們要雙手接過並向長輩們說聲謝謝。寶寶們要如果寶寶太小還不會做,爸爸媽媽可以扶著寶寶的手,雙手接過紅包,然後帶著寶寶一起說“謝謝”。

2、紅包不可當面拆

寶寶稍懂事後,要事前跟他們說好,接過紅包,千萬不能當著客人面拆開,最好的做法是馬上把紅包放到爸爸媽媽的袋子或寶寶自己的袋子裡。

餐桌禮儀

1、長幼有序,先請長輩上坐

在吃飯時要讓長輩先坐,桌上的菜也必須先由長輩吃。

2、用餐衛生要注意

有的孩子吃飯喜歡挑來揀去,家長們要記得和孩子說:看準那塊就夾,不要翻來覆去選,那是非常沒禮貌的表現。吃完飯後放下碗,要有禮貌地說:“請大家慢用”。

做客禮儀

1、主動問候說聲謝

領著孩子去別人家做客,進門後,家長要引導孩子在問好之後主動把脫下的鞋子排整齊。當孩子受到招待時記著讓孩子說聲“謝謝”。

2、他人東西別亂動

告訴孩子隨便亂動別人的東西是不禮貌的,如果想玩玩具或看書一定要經過主人的同意。玩過之後,記著讓孩子把東西放好。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


小小思維家


過年了,親戚之間都會有走動,而孩子都是最活躍的。每次年三十晚我都會跟孩子說一些注意的事項:

1.見人要問好。新年裡不管是見到誰都要跟人打招呼,說聲“新年好”,給老人拜年的時候要跟老人說“身體健康”。都會教一些吉利的祝福語給孩子,讓孩子見人的時候能夠打招呼。

2.到別人家不可以隨便亂翻別人東西,也不可以亂拿別人的東西。

3.到別人家做客不可以跑來跑去,也不要大呼小叫的,可以去玩但是不能太吵。

4.吃飯的時候要認真,不可以挑食,儘量不要撒飯粒,夾菜的時候不要越過別人。

5.長輩給紅包的時候要雙手接,拿到紅包後不可以當著別人的面拆紅包,要等會到家才能查看。別人給紅包要說“謝謝”。


全職寶媽小包


在我們農村,過年走親戚,大人一般都會帶上自己的孩子,去給長輩拜年。也不是為了壓歲錢,這是禮節,祖宗傳下來的習俗。

大人從小要教導孩子懂禮貌,守規矩。比如到了長輩家裡,首先要知道對長輩該怎麼稱呼,就得叫人,然後就說些拜年了,恭賀發財之類的吉祥話(絕對不能說倒黴喪氣的話)。另外,在親戚家裡,可不能象在自己家裡那麼隨便,看到什麼新奇的車西就去拿,看到好吃的東西就要。甚至隨手亂扔一些物品,那都是極不禮貌的!


tengyun雷


親人和你是一個當次的是血濃於水的,所以不教最好,教出來的都是小家子器的,所以純天然一些會好點,不然別人不傻的一看就知道是誰教的,都是親切不玩虛的就可以了,不然被別人一眼看透了當給一百的只給五十就不好了。所以人算不如天算少算計,要教孩子的就是學習學習再學習而不是應對親人的技巧。


饕餮生煎


“德”就在人們的日常生活裡,某件小事都可能讓眾人感動和尊重。

品和德的區別是,品多數出自於學府,而德多數出自於社會。有品的人就是那些有學問有能力的聰明人,而有德之人必然是那些有建樹有智慧的人!

一個才華橫溢的人叫有品,一個尊老愛幼的人叫有德,一個巧舌如簧的人叫有品,一個知無不言的人叫有德”!人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中會出現一位“品德”雙全的人。那個人就是,即才華橫溢又尊老愛幼,即可明辯是非又能講真話的人。

育兒如育己,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對父母來說也是一場修行。父母平和的情緒,是孩子的福氣,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做人多造福少造孽


今年回老家過年,要教導孩子老家拜年的風俗:

一跪:見到長輩 跪下磕頭

二說:新年快樂 平安幸福

三要:給紅包就收 不收不禮貌

(小孩收紅包 父母還紅包 圖的就是個樂呵)

四吃:糖果或水果或堅果貨點心,多少都要吃點

(不吃就是看不起)

備註:()裡面的是大人的事,小孩不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