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會做飯的男人有啥看法,你們覺得會做飯的男人好嗎?

浪天涯l


我從小在繼母身邊長大。她沒有生育過。不會溺愛孩子。那年代,用麥草生火,拉風箱(直到五十年代中期都這樣),和麵,擀麵,蒸饃饃,都讓我學著做。結婚後,妻子單位遠,做飯就成了我的任務。每當我做好飯,和女兒坐在桌旁,妻子就回家了。好像她就在門外聞到了飯菜的香味才開門一樣。退休了,比我小六歲的妻子依然愛吃我做的飯菜。還常把她的女同事請到家裡吃飯。我愛做飯,就經常看電視上做飯的節目。還在網上學習做飯和炒菜。我現在會做油燜茄子,魚香肉絲,紅燒肉,滷肉,條子肉,梅菜扣肉,粉蒸肉,糖醋排骨,還學會了做蒸麵,拉麵,扯麵,炸醬麵,油潑面,漿水面,肉夾饃,最讓妻子愛吃的煲仔飯我也學會了。我覺得男人會做飯起碼餓不了肚子。會做飯的男人很有愛心,不但會善待家人,而且熱情好客,有人緣。希望退休的哥們也學著做飯,不但學會了有用的本領,鍛鍊了身體,還樂在其中!(下圖就是我自己烙的燒餅和蒸的南瓜饃饃)




柴文燦


我大學時同寢室的同學,網上認識了外校的一個人,比她大好幾歲,倆人網戀奔了現,見面幾次後確定了戀愛關係。那人年齡比同學大,又比較早進入社會,而我的同學當時可是我們的“室花”甚至“系花”,又沒畢業,肯定比較單純。我們都有些擔心同學被人騙了,所以他們開始交往時,我們總會提醒同學提防一點,要提高警惕多小心。

同學與男友交往多了,也會經常請我們一起聚會。同學的男友果然大一些很會照顧人,最重要的,居然還會做飯!所以,我們聚會時,同學的男友就經常露一手,親自下廚做飯給我們吃。關鍵是,他做的飯真的挺好吃。

也許就是這一招,征服了同學的心,也獲取了我們的默許……

現在,倆人結婚多年,生育一兒一女,生活穩定幸福!

所以,你覺得會做飯的男人好嗎?當然好,可以在戀愛時加分,可以在生活中不為吃操心。

但是,看一個人,不能只看他會不會做飯啊!

我還有個表哥,職業就是廚子,因此做飯肯定不在話下。但是因為上班就是做飯,所以下班就再也不想做飯了。回到家,他最希望的是有人做好了飯,端上來,給他吃。但是他的家人,也希望他給別人做了那麼多飯,能夠留一兩次機會,給家人做頓飯吃!

所以,會做飯的男人,不僅要會做飯,還要願意為你做飯!

那要是碰到個男人,就是不會做飯也不願做飯,怎麼辦呢?

上海有對老夫妻,結婚近60年了,基本上沒有在家做過飯吃,因為倆人都不會做。雖然倆人都曾經試著學過做飯,但是都放棄了,都覺得做的不好吃。如果倆人都認為做飯是對方應該承擔的責任,那連吃的問題都無法解決,還怎麼繼續過生活?

但是,這對老夫妻覺得,不會做就到外面去買的吃嘛,最重要的是兩個人都能體諒對方!

這才是親密關係最重要的相處之道!

所以,如果碰到一個會做飯,也願意做飯的男人,當然是件好事!但最重要的,

是那個男人不管會不會做飯,都願意體諒你!


飛呀飛me


在國人的傳統觀念裡,一個家庭基本上都是男主外、女主內,家務包括做飯都是女人的活。實際上,在現今男女就業平等的社會環境中,每個家庭夫妻雙方在日常家務上,都會根據各自情況有個基本的分工,比如說,夫妻有一方工作時間不規律,另一方就要多承擔做飯的任務,不管是男是女恐怕很難迴避,除非經常喊外賣、下館子、僱保姆。假如一個男人找了一個事業型的妻子、或找了一個不善做飯的妻子,經常回家做飯也是稀鬆平常的事,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

但是,對男人做飯這件事,在家庭氛圍中一定不要有偏見或看輕了,首先,它是一個家庭生活價值鏈上的重要一環,其實做好每一餐飯,讓全家人吃得可口、舒服又營養並不容易,一個家庭掙錢再多,沒有人做飯或者說沒有人做好飯,這個家庭的生活質量就會降低一大半。所以,既會掙錢、也會消(吃),是一個家庭生活水平和質量的兩個方面。另一方面,必須對男人做飯給予足夠的理解和尊重,既不能把做飯看作是簡單勞動,或認為他是被逼無奈,更不能不尊重他的勞動成果、挑三揀四。三是作為不善做飯或沒時間做飯的女方,一要經常說些鼓勵的話,讓做飯的人充分體會到自身的價值;二即使有時他做的飯菜不那麼可口,也不要挑毛病、表現出不滿意,甚至是斥責、發脾氣。這會極大地挫傷男人的自尊心和積極性。三即使家庭分工明確,由男方為主負責做飯,女方也要在適當的時候主動地露一手,或打打下手,讓對方有一種被尊重的感覺。

事實上,雖然在家庭生活中,以男方為主負責做飯的情況還是佔少數,但應當說男人在做飯、做菜方面的天賦普遍高於女方,這一點只要看看酒店的大廚就知道了,所以說,男人在家庭生活中還是要主動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

做一手好飯菜,能給一個人增色不少;有一餐好美食,能給一個家庭增加歡樂不少;多下一次廚房,能給這個家庭帶來和諧不少。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要多一些情調和精緻,讓美好的生活從每一餐飯開始!


一格826


我明天就67歲了,和蠻不講理的老伴兒在一起鬧鬧吵吵也有四十多年了。儘管老伴兒一提起我的缺點,不論在親友還是她的那幾個老“閨蜜”當中,那真是有點罄竹難書勁頭。不過老同志不願意涉及的領域,那就是“做飯”,我之所以把做飯倆字用雙引號圈上,那是因為過去老年人常說“就菜下飯”,足可見比做飯更上檔次的是做菜,什麼煎炒烹炸,蒸煮熬吊……。說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那麼吃吃喝喝應該在類人猿時就上臺面了。

我願意做飯更喜歡做飯,這麼說吧,老倆結婚登記證上的日期就是我做飯鍋臺轉的訖始紀念日,屈指數來我已經堅韌不拔的紀念四十多年了,看來我還將繼續低眉順眼,任勞任怨的紀念下去。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我的那些朋友、功友、車友和坑友(野外大坑游泳的夥伴)們,都願意喝倆口 ,不言而喻也都是灶臺上的行家裡手。說到做飯,要讚譽自己的地方太多了,我看不好那些不下廚房的男人,一副道貌岸然 ,大事做不來,小事又不做,以飯來張口為榮耀的他們。其實真正實惠的是做飯會做飯的男人,想吃什麼就做什麼。想什麼口味就做什麼口味。想什麼時候吃,就什麼時候做。即便老伴兒想吃什麼,雖然隨叫隨到,但有時候也得看看我的心情。不過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太小了。

閒得發膩有時候也想在老伴兒面前邀功買好,老伴兒總是撇著嘴奚落我,不就是做個飯嘛,我每天打掃衛生,洗洗涮涮,沒我這麼幹,就你一慣邋遢埋汰,這個家那得成什麼樣子啊!不過我用老伴兒閨蜜看似平常的一句話,既為我據理力爭,又反過來把老同志懟的遞不上報單:衛生可以一個星期不打掃,飯一頓不吃都不行。不言自明,還是做飯重要。

我是一個樂此不疲,愛做飯,會做飯的男人!








驚蟄的冰凌


會做飯的男人很好啊。我老公就很會做飯,結婚一年多我就胖了好幾斤吶[捂臉]。現代社會會做飯是一個人的基本技能,而且男人會做飯對生活、對感情、對家庭都是一種很好的潤滑劑。

休息天兩個人一起做一頓可口的飯菜,看著喜歡的電影或者電視劇,再和老公喝點小酒,感覺生活美美噠!



東北妞在修行


會做飯的男人很討喜吧。我爸就會做飯,做得也挺好吃。我老公不僅是會做飯而且是愛做飯。中餐,西餐,韓餐,甜點…只要是吃過,而且感覺不錯他就在工作之餘進行嘗試。他做的烤魚,水煮魚,烤羊排,披薩,意麵,石鍋拌飯,提拉米蘇,麵包等都很受歡迎。反正每個週末只要不加班就是一通鼓搗吃,我每週末都會胖兩斤,平時再減。[捂臉]


冬來冬往2019


會做飯的男人當然好了,本人是深有體會的。

我老公就比較會做飯,現在我一個人在家帶小孩,他每天上班比較忙,所以平常都是我來做飯的。一到週末我就感覺特別輕鬆了,老公不僅可以幫忙做點家務,還會買菜做飯。

每每看著老公一個人在廚房忙著洗菜、切菜、炒菜,再看看身邊玩耍的姑娘,就感覺人生真的很幸福。

會做飯的男人讓人感覺才有家的責任感,更有魅力。像黃磊、張亮、謝霆鋒這些男明星他們也很會做飯,看他們一本專注研究菜式的時候,真的好帥!

這樣的男人生活氣息才更濃,更值得擁有和珍惜!


翩翩一葉子


我其實是個很笨的男人。以前在ⅹx子校代課,住校。同宿舍的同事教我煮稀飯,差點沒把房子點著,鍋水煮幹,鍋底都快被燒穿,整個宿舍樓裡濃煙滾滾,以一鋁鍋報廢做為代價。成家之後,妻上班單位太遠,孩子不能光吃小飯桌,只好拿起鍋勺,可謂逼上鍋臺。

先從好做的飯做起,我們地處西北邊陲,耳濡目染,先入為主就把西北地區的主食做為日常飲食。早晨,在小區外有哈薩克人賣散牛奶,小鍋放清水上灶燒開,再放磚茶少許煮茶,等燒開,再放牛奶幾勺,燒開後適當放鹽,並用勺子舀起奶茶直線提拉幾下,水奶茶融合好,起沫泛泡即可,再切幾片熟馬肉,涼拌老虎菜,有饢餅佐餐。中午,和塊面,醒半小時,再和成圓形,再次醒面,後用擀麵杖擀開成㮋圓形,用刀切成均勻長條,塗油防幹,放案板待用。毛芹一把,青紅椒各一個,牛或羊肉皆可,3∞克左右,切片或絲入盤,蔥薑蒜。喜歡放西紅柿,也可放一西紅柿。菜旺火炒制,西紅柿炒成液體狀。燒開水一鍋,把成條的面左右拉開,交叉重疊再拉幾下,出鍋的面,顯光滑呈毛細狀,拌上毛芹炒肉,再就上一瓣生蒜,一盤正宗的新疆拉條子齊活了,別忘吃完了,來碗麵湯,原湯化原食。

人是一步一步走過來了。飯菜的優良評語,也是一天一天,在家人和孩子的"再來一碗"的無語稱讚中成就的。

堅信只要用心做菜,沒有什麼"滿漢全席"不能被征服。老觀念,男人圍著鍋臺轉,出息就在灶臺裡。什麼時代了,什麼最貴,親情,什麼最便宜,金錢。能親手為家人做頓可口的飯菜,讓他們舒心坦然面對生活,是至關重要的。民以食為天,回家吃飯最重要。祝各位鼠年身體健康,吃嘛嘛香。





翟江華


坦白地說,我就是一個會做飯的男人,而且是常做飯的男人。因為媳婦工作時間的特殊性,我每天下班先到幼兒園接孩子,然後回家做晚飯。

做飯可以說是我的一個興趣,記得上大學的時候,一本厚厚的《家庭實用菜譜》都快被我躺在宿舍的上鋪翻爛了,因為那時學校食堂的伙食的確不咋地。我覺得做飯就象化學課上做實驗,放點這個,放點那個,食材合理調配,加熱後味道調和,最後就成一盤菜了,沒啥難的。說不會做飯的人,一是沒興趣,二是有點懶。單身的時候吃老媽做的飯,只在過年過節時我才下廚露露手。結婚後,家裡的三餐基本讓我承包了,其實媳婦兒做飯也挺好吃,而且做的比我快。但我把做飯看成一件很享受的事情,所以一直佔據著廚房。我十分陶醉於媳婦孩子吃我做的飯時津津有味的樣子。

有一天媳婦忽然說要跟我離婚,嚇得我一激靈,她說跟你一起過日子,我這減肥計劃是永遠不能實現了。這話是對我的莫大褒獎,我為此沾沾自喜。她有一閨蜜,嫁了個有錢人,兩人都不愛做飯,互相靠,後來老公幾乎晚飯都在外面解決,閨蜜自己在家,窩在沙發上抱著小狗看電視,實在餓了就操起手機點外賣。媳婦有時拍了我們家餐桌上的飯菜通過微信發給閨蜜,象是在炫耀。閨蜜用很羨慕地口吻回覆:你老公手藝太好了,你真是太幸福了,我好久沒吃自己家做的飯菜了。不知人家說的是不是真心話,但我聽了卻覺得有點臉紅,我覺得會做飯的男人,尤其是象我這樣常做飯的男人都沒什麼出息,哪個大領導、大老闆能有時間經常做飯呢。

我喜歡做飯,我又羞於對別人說我會做飯。




崑崙之上01


男人會做飯這沒什麼奇怪的,男人本來就是一種好奇的動物,什麼都想學,烹飪當然也不例外了。

小時候父母工作忙,每天做飯便是哥哥姐姐的事情,我雖然歲數最小,但也必須幹我力所能及的活兒一一拉風箱燒火。

也許是耳濡目染吧,我很小便學會了做家常便飯。

長大後更是對廚藝情有獨尊,上飯館吃飯,那樣菜好吃,我就想盡辦法,非得學會不可,為了學會一家店的囟肉手藝,我生平第一次被人罵出:“你這人也太不要臉了!”

管他被人罵出什麼難聽的話來,反正囟肉手藝我是學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