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1162》是由浙江美视众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联合制作出品,张哲执导,谢苗、南笙、郑文森、颜世魁主演的历史英雄史诗电影 。
该片讲述了辛弃疾心怀收复故土、一统山河的伟大抱负,从率乡亲起义到投靠起义军,从一介书生到驰骋疆场的将军,始终坚持报国信念、家国情怀的故事 。
剧情简介:
1161年,大宋国土幅裂,金主完颜亮侵占中原,并再欲大举南侵。中原百姓不堪严苛压榨,奋起抗金,年方二十一岁的辛弃疾聚集乡众参加了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战功赫然。1162年,力主驱逐侵虏、收复失土、实现统一的辛弃疾,奉命南下说服南宋朝廷北伐,在他完成使命归来,却见主帅耿京被叛徒杀害后义军溃散的乱状。侠义所使、激愤所驱和再凝义军士气所谋,辛弃疾率五十多骑突袭数万人金军大营,生擒叛徒南归,写就一段悲壮的峥嵘历史
观影感受:
对于电影不想多说,基本上描述了稼轩先生青年时期的一段“传奇”故事。基本尊重了史实,在某些地方增加了部分虚构人物,但不损害整体结构。其中,耿京、义端、贾瑞、张安国等人都是比较尊重历史描述的。此外,电影对服饰道具方面也是花了一些心思,虽然算不上“考据派”,也看得出颇有心思。
比方说,电影中虚构的人物“榔头”,多数时候使用锤、斧一类的钝器兵刃。这一点除了塑造人物的需要以外,也是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特色。自五代十国以来,重甲兵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金军精锐“铁浮屠”就是其中极致化的代表。重甲对于刀剑等刃器有着很好的防御作用,但对于钝器的防御就较差了。钝器在这段时间比例大增,只不过钝器对使用者不是很友好,要求使用者在力量和技巧方面有较高的修为。
再比方说,最后一段俘获张安国桥段,张安国一直手持金军授予的印绶。在打斗中,印绶跌落,展现出较为完整的印绶、印匣制式。恰恰是金元时期的典型印绶样式。这一时期的印绶较汉唐时期更大,较明清时期略小。中低级印绶多以铜铸,部分配以印匣。此类印绶多有出土文物可以参考,也可见剧组是花了心思的。
还有一个比较容易忽略的地方:居中虚构人物完颜速拔,身边时常有一只“海东青”陪伴。这一点是对女真人贵族性格比较符合史实的一种个性化塑造方式,只不过大众未必买账而已。再次感谢导演没有用根据视觉冲击力的金雕代替海东青。理论上来说,海东青多数为动物分类学上参与我国东北地区的阿穆尔隼,电影中的“海东青”更像是参与我国西北地区的阿尔泰隼,不过这种小细节,也不必苛求了。真让导演搞一只阿穆尔隼也是强人所难。
书归正传。
历史在很多时候总是比影视更加传奇,稼轩先生的青年时期就是这样的。导演很讨巧地选择了这一段故事来讲述故事,可以说是颇费心思了。不太了解历史的人,觉得先生一介书生,武功了得,不太靠谱。不过历史上的稼轩先生却恰恰如此,20出头兴起义军,单骑追杀义端、万军之中生擒张安国,转载千里归宋庭,都是历史上真正发生过的事情。至于先生晚年的寂寥,影片头尾也略有交代,大抵只能“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了。
在故事层面,导演只要做到综述史实,也就足够精彩了。略加入一些虚构的人物和事件,突出人物性格,增强故事性,倒也无可厚非。其中需要说明的其中的女性人物霜花的塑造,可为褒贬不一。这个事情,个人从两个角度来看:
其一,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这就是一部“男人戏”。女性人物在中国历史上的登场频率素来与男性是不成正比的,以至于寥寥几位历史女强人,屡屡被翻着花样搬上银幕。全部都是男性角色,对导演、对制片方、对投资方,甚至对观众都是一种挑战。故事片毕竟不是纪录片,还是需要考虑一点市场和大众口味的。从这一点上来说,加入一个女性人物也可以理解;
其二,霜花虽然为虚构人物,但这个女性角色的加入并未对稼轩先生的人物塑造造成过多的负面影响。大家对稼轩先生的诗词直观感觉更多是金戈铁马,万里豪情的,殊不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也是老先生的佳作呀。不知道这一句的,请自行百度,并向稼轩先生认错。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稼轩先生的诗词,跨越千年,直接与中国互联网时代挂上了钩。
历史上对稼轩先生的情感生活记载不多,没有陆放翁那样的“错错莫莫”。不过依据先生的诗词来看,也是一个情感细腻,铁血柔情的人物,否则哪里来的千百度?好在导演也没有忘记这一点,在影片最后,让两世恋人隔空相望,一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诉尽半世哀思,一句“蓦然回首”道了一生寥落,一句“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圆了阴阳情缘。半是电影化的点题,半是诗歌化的浪漫;半是青春的回忆,半是老年的寂寞;半是酣畅淋漓的金戈,半是浅吟低唱的诗书;半是青史留名的笔墨,半是虚幻缥缈的光影……也算是对稼轩先生一生的概论了吧。
閱讀更多 大池說劇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