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稱為"上元節″的由來

正月十五稱為


因農曆正月十五,是每年第一個月圓之夜的特殊日子,所以自古以來,這一天發生的重要事件較多,留下了數不清的迷人故事,吸引著人們去挖掘和回溯?正月十五有數個不同的稱謂,融入在同一天的各項民俗活動中,雖然有其共同點,但也有明顯的不同點。下面我就專門說一下"上元節″的由來。

正月十五稱為


" 上元節″為中國的傳統節日,起源於道教"三元說″。指農曆正月十五為"上元節″(天官節、元宵節)、農曆七月十五為"中元節″(地官節、孟蘭盆節)、農曆十月十五為"下元節"(水官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是天、地、人三官。在這裡元是指農曆十五的意思。

正月十五稱為


"上元節″始於2000多年前的漢朝。漢武帝時期,把祭祀"太一神″的活動,定在農曆正月十五(是天官"太一神"的生日)。"太一神″被認為是至高無上的天帝,是主宰宇宙一切之神。

上元祭天官"太一神″,南宋吳自牧在《夢梁錄》中說:"正月十五元夕節,乃上元天官賜福之辰。″說天官賜福,地官赦罪。並充分利用新年第一個月圓之夜,皓月當空,燈火輝煌的特殊時間段,來表達自己美好的生活願望。人們高高興興地貼對聯,上聯"吉慶有餘″,下聯"天官賜福″或"受天百祿″。因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正月十五稱為


《梁元帝旨要》:"上元為天官賜福之辰"圖中天官人物及蝙蝠。天官頭戴如意翅丞相帽,五綹長髯,身穿繡龍紅袍,腰扎玉帶,懷抱如意護板。以天古.蝙蝠為主組成,"蝠"與"福″同音,藉以表達吉祥、天官降福之意。天官是受福祿的神人,天官大帝手執"天官賜福"四個大字,背靠花團錦簇的"福″字,頭頂腳下祥雲和五隻蝙蝠環繞,腳下壽桃,象徵著"多福多壽",天官大帝把美好幸福生活賜予人間。

正月十五稱為


對於"上元節″的由來,在宋朝呂原明撰寫的《歲時雜記》記載說,這是因循道教的陳規。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稱為"上元節″。"上元節"是我國漢民族和部分兄弟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是祭祀天官的日子。各地奉祀三官大帝的寺廟都會舉辦盛大的慶祝活動。

正月十五稱為


"上元節"也是一個浪漫的節日,在古代封建的傳統社會中,給未婚男女相識相戀提供了機會和平臺。因當時,年輕女孩兒,不容許外出自由活動。只有到了"上元節″即元宵節,才可以結伴遊玩賞燈。這正好是青年男女談婚論嫁的好時機。藉著賞月、觀燈、猜謎語,也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促成了數不清的美好姻緣故事,流傳於世。

正月十五稱為


如:北宋的文學家歐陽修,在《生查子.元夕》中寫道:"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真情地抒發了舊日纏綿悱惻,難以忘懷的情愫,刻畫出了戀人月光柳影下兩情依依,愛語綿綿的景象,再現了婉約柔美的意景。南宋將領、詞人辛棄疾,在他的《青玉案.元夕》中雲:"眾人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就是描寫"上元節″,元宵之夜的動人情境。在傳統的戲曲中,陳三兩和五娘在元宵之夜賞花燈時相遇,而又一見鍾情。宋朝末年的東昌公主與陳德言元宵夜破鏡重圓。古戲《春燈謎》中,宇文彥和影娘也是在元宵之夜訂下海誓山盟。還有王寶釧在元宵節拋繡球,砸準了她心上窮人薛平貴的悽美愛情故事。所以說,稱古代"上元節″是中國的"情人節″,一點也不過分。

正月十五稱為


傳說,"上元節″即元宵節,起源於火把節。漢代民眾在鄉間田野持火把避災卻邪和驅趕蟲害,祈禱獲得好收成。直到現在西南一些地區的人們,還在正月十五,用蘆柴或樹枝做成火把,成群結隊高舉火把在田間地頭或曬穀場上唱歌跳舞。隋、唐、宋時期,更是盛極一時,參加歌舞者多達萬人以上,通宵達旦,熱鬧非凡,其樂無窮。

正月十五稱為


隨著社會發展和時代變遷,"上元節″也稱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頗多的變化,有些活動內容已經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但至今仍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並在2008年6月,將元宵節,選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