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新安書法的豐富性緣於厚重與飄逸的和諧共處


鄭新安書法的豐富性緣於厚重與飄逸的和諧共處

鄭新安近影

在鄭新安的藝術創作中,書法來自於在新疆師大與何應輝先生的相遇,之前一直以繪畫為主。自與何先生學習書法之後,形成了以傳統筆墨趣味為核心的審美觀。無論是國畫還是油畫的創作,皆以中國藝術之美的價值觀出之。在書法方面,他從王羲之到歐陽詢、顏真卿、孫過庭,繼而攻漢魏碑刻及米芾、揚凝式、徐渭、王鐸、祝允明、金農、漢簡,磚銘等靡不臨寫工絕,出入縱肆。


鄭新安書法的豐富性緣於厚重與飄逸的和諧共處

鄭新安以畫家之眼,著眼於書法字體的整體結構變化與線質的豐富性探索,於魏晉唐宋元諸家無所不窺,以謀求一種全新的審美態勢及變化,在堅持在的古法基礎上,得之勢脈,豪蕩縱橫,奔蛇走虺。

在其作品中,兼以篆書之古拙,融入魏碑之雄強,又適時展現童心稚趣。特別是漢簡殘紙為基調的行書,既具有碑的生拙與勁健,又具有帖的溫潤與暢達,碑帖結合,通籌兼顧,強化了作品內在氣息的自然流露,顯得拙樸而不乏空靈,張揚又不失蘊藉,巧妙實現了傳統書法的優秀因素與當代書法可欣賞性的高度結合,成為當代書壇孤寂的風景。


鄭新安書法的豐富性緣於厚重與飄逸的和諧共處


鄭新安書法的豐富性緣於厚重與飄逸的和諧共處


鄭新安書法的豐富性緣於厚重與飄逸的和諧共處


鄭新安書法的豐富性緣於厚重與飄逸的和諧共處


鄭新安書法的豐富性緣於厚重與飄逸的和諧共處


鄭新安書法的豐富性緣於厚重與飄逸的和諧共處


鄭新安書法的豐富性緣於厚重與飄逸的和諧共處


鄭新安書法的豐富性緣於厚重與飄逸的和諧共處


鄭新安的書法以追求雄強滄渾的碑書與漢簡相融為主的書法風格,力求從古代至現代、從經典到民間,認真處理好古與今、學與創、人文內涵與形式技法、藝術本體與功利訴求、流行與本我等諸多關係的平衡。在他的作品中,瘦勁中有勁雅,善用側鋒出神奇味道,給人以太邪詖,太離奇,卻馳不失範,中而有矩,有解衣盤礴、萬象在旁之氣勢。他堅持用概括、融合,雜活的方式,體現博涉多優、碑帖兼取文質並重的審美品位。

以文養心,鑄就風骨。

鄭新安書法的豐富性緣於厚重與飄逸的和諧共處


鄭新安書法的豐富性緣於厚重與飄逸的和諧共處


鄭新安書法的豐富性緣於厚重與飄逸的和諧共處


鄭新安書法的豐富性緣於厚重與飄逸的和諧共處


鄭新安書法的豐富性緣於厚重與飄逸的和諧共處


鄭新安書法的豐富性緣於厚重與飄逸的和諧共處


鄭新安書法的豐富性緣於厚重與飄逸的和諧共處


鄭新安書法的豐富性緣於厚重與飄逸的和諧共處


中西融同,鑄我風神。

鄭新安以油畫家的國際視野,融通中西藝術語言,陶冶情操,錘鍊鮮明的個人藝術風格。

書法是中國文化的核心,體現的是中國藝術最本質的內在精神,由此堂奧進入,破解各類畫種的材料限制,以中國藝術精神創造引領世界的獨特藝術存在。


鄭新安書法的豐富性緣於厚重與飄逸的和諧共處


鄭新安書法的豐富性緣於厚重與飄逸的和諧共處


鄭新安書法的豐富性緣於厚重與飄逸的和諧共處

鄭新安書法的豐富性緣於厚重與飄逸的和諧共處


鄭新安書法的豐富性緣於厚重與飄逸的和諧共處


鄭新安書法的豐富性緣於厚重與飄逸的和諧共處


鄭新安書法的豐富性緣於厚重與飄逸的和諧共處


鄭新安書法的豐富性緣於厚重與飄逸的和諧共處


鄭新安書法的豐富性緣於厚重與飄逸的和諧共處


鄭新安書法的豐富性緣於厚重與飄逸的和諧共處

鄭新安:藝名:惺庵,別署緣木山莊。生於新疆,新疆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畢業。書畫家,主要從事油畫、山水畫,書法的創作與研究;屬於在兩個極端方向上尋求突破性發展的當代藝術家。

曾師從舒春光先生、吳奇鋒先生、何應輝先生。

曾為新疆美術家協會會員,新疆絲路畫院畫家、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青年書法理論家協會會員,新疆書法家協會會員,新疆書法家理論委員會副主任。

現為首都經貿大學藝術研究所所長,職業畫家,居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