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腳麻木會是哪些病症的前兆?

腦卒中講堂


可以引起手腳麻木的情況有以下幾種

1.腦梗的前兆

尤其是老年人的話如果同時出現,乏力,面部變形,手臂或其它身體部位無力等情況,首先要考慮是腦梗前兆應儘快到醫院就診!

2.糖尿病

糖尿病併發症就有出現手腳指發麻的情況,但是少見出現整隻胳膊麻的情況,長期的高血糖,或者血糖不穩會引毛細血管變細堵塞等情況,從而該部位神經功能受損,出現瘙癢,無知覺,麻木等情況!

3.頸椎病

可能伴有頭暈,噁心,頸椎疼等情況,是因為頸椎骨出現突出或者受壓髓核外溢引起壓迫神經,從而引起手麻,不同的是頸椎病引起的麻,通常是整隻胳膊!

4.高血壓

經常見到,常年高血壓的人來尋問手腳指尖麻是怎麼回事,也是併發症,受損的還是微循環,進而影響了該部位的神經系統,而引起的手腳指部位麻木。

希望能幫到大家!還有其他疑問或者見解可以評論留言!


胡藥師談健康


記得有一次,我一個朋友打電話給我,說,他父親剛剛突發左側手腳麻木,問我是不是神經科的病。


我說,高度懷疑是,且,很可能是腦卒中。建議立刻去醫院檢查處理。


過了1小時,我回電話,問,在哪個醫院?

朋友說,還沒去醫院,他父親症狀發生10分鐘後就完全好了,就不願去醫院了。


好吧,真是不知道怕啊!


我斬釘截鐵的說,必須去!好了也要去!


為什麼?


因為,在腦卒中裡,有一種叫做「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英文縮寫「TIA」,表現就是這種短暫性的,一過性的,症狀在1小時內會好轉的中風症狀,比如偏身麻木/乏力等等。


這種TIA,必須要高度重視,因為它會在接下來的時間,再次發生,或者,進展為腦梗死。而早起干預處理,控制危險因素,可以減少進展為腦梗死的可能。


所以,我重複了很多遍,好了也要去!


無奈,朋友父親不聽勸,說沒那麼嚴重,醫生都過度小心,喜歡把病往嚴重了說。


結局很悲哀。


大概是過了2周後,朋友父親再次左側手腳麻木/乏力,症狀持續不好轉,醫院診斷「右側腦梗死,高血壓病,糖尿病」。目前癱瘓,坐輪椅。


敲黑板,重點來了!


腦卒中,一點發現可疑症狀,必須儘快去醫院。


如何發現可疑情況呢?

記住3個數:1,2,0


1: 1張臉,臉部不對稱,嘴角歪斜

2: 抬起2支手臂,一側麻木或乏力

0: 聆聽語言,發現言語不清或不能言語


以上,突發出現任何一種情況,就要懷疑是腦卒中,必須儘快就醫(撥打120),讓醫生評估。



回到題目。

如果是單側的肢體,突發出現麻木,要小心!


雙側的肢體麻木,如果是急性發生的,也要小心。如果是慢性的(比如幾個月,幾年的),那可以挑個時間看醫生。


多一點健康知識,少一點人生遺憾。


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神經內科餘醫生


手指發麻是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現象,大多數人不重視,認為手指發麻沒什麼大不了,麻過一陣兒就好了。

其實,經常性手麻背後可能隱藏著龐然大物,千萬別不當回事兒,應該引起足夠的警惕。

那麼手指發麻背後隱藏著什麼?

一、頸椎病

頸椎病是目前比較常見的慢性疾病。可能因為長期久坐不願活動、頸部姿勢異常,尤其是電腦手機應用時間過長,使頸椎間盤發生退行性變,導致頸椎間盤突出或是關節突發生增生或肥大,這些突出的頸椎間盤或增生的關節突一旦壓迫鄰近的頸神經根時,便會出現了手指發麻,當然頸椎病除了有手指麻木,感覺異常以外,還伴隨其它症狀,如胸悶胸痛或活動障礙等。

二、腦梗

如果出現突發的一側手麻,如果還伴隨同側面部或下肢的麻木,則需要高度警惕中風。中風除了肢體麻木外,還可以出現言語含糊不清、肢體無力、抬起困難、口角歪斜等症狀。當然中風也可以單純表現為肢體的麻木。如果突發的手麻,懷疑中風時,需要儘快到醫院就診,進行頭顱CT或磁共振的檢查,瞭解有無腦出血、腦梗死等急性腦血管疾病,及時進行治療。

三、糖尿病

因為糖尿病患者血糖維持較高水平,長久以往,對人體血管、神經造成極大傷害,可產生多種併發症。比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會有手腳麻木和感覺異常等症狀。出現上述症狀,建議檢查血糖,明確診斷。

當患者出現手臂、手指發麻症狀時,很可能已經患病了,這時候絕不是什麼前兆的問題,不應該消極等待、心存僥倖,在這三種常見疾病裡,哪怕是大家所認為最輕的頸椎病,隨著時間的推移,都可能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所以一旦患者持續存在手麻症狀,應該及時前往地方醫院進行診斷,進行科學合理的治療。


羅民教授


手腳麻木確實四肢麻木是一些疾病常常出現的表現,也可以看作是某些疾病的徵兆,通過這些小症狀,很可能提前發現疾病,為治療爭取時機。


下面就來說一下容易出現四肢麻木的情況以及其所表達的意義。

1、生理性麻木:就是正常情況下,非疾病引起的麻木,這種大多是因為四肢末端氣血流通障礙引起的,導致手足氣血不足,所以出現發麻的表現,例如說在廁所蹲太久了腳麻,睡覺的時候壓到了胳膊出現手麻,這些都是正常的,只要活動一下,讓血流通就可以了。

2、頸椎病:頸椎病可能會壓迫到周圍的脊髓神經,進而引起上肢的麻木或者伴有疼痛,這種麻木多是單側的,並且在頸部歪向患側,使得患側的擠壓增大時,麻木疼痛的症狀也會嚴重。

3、中風前兆:中風患者有的會在發病前出現四肢的麻木,同時大多會伴有頭暈、眼花等症狀,不過大多是一過性,並不能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如果能夠提前注意到這一症狀,對於中風後期的恢復也很有意義的。

4、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在後期血糖控制較差,神經受到損傷時,就會出現雙側下肢的麻木,並且對溫度、疼痛等的敏感性也會降低,這個時候已經出現了糖尿病的併發症,最好早去看醫生,以免出現其他更加嚴重的後果。

引起四肢麻木的原因有很多,首先還是要鑑別一下是生理性的麻木還是因為疾病導致的,如果是因為疾病導致,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治療。


張浩醫生


手腳發麻是由於末梢血液流通不暢,手足局部供血不足而出現發麻。另外,末梢神經損傷或者神經受壓迫也會出現發麻。很多疾病都可能會出現麻木的症狀。那麼,手腳麻木都是哪些病症的前兆呢?

1.腰椎間盤突出症,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的患者常表現為反覆性的下肢麻木,單側或者雙側的大腿、小腿以及足部出現麻木,同時伴有腰部疼痛等不適症狀。頸椎病患者伴有關節增生或韌帶鈣化,椎間盤突出等症狀,也會導致神經受壓迫出現麻木症狀, 還好出現頸肩部的肌肉痠痛,甚至嘔吐、頭暈、耳鳴等症狀。好發於長時間坐著不動的人群。

2.腕管綜合徵:一般是外傷、勞損等引起的腕部病變或退變,壓迫到神經時會引起手指麻木、無力,也可能伴有胳膊、手腕等處的麻脹感,手指靈活性降低。

3.神經炎:早期症狀以感覺障礙為主,常有對稱性的疼痛,有麻木、蟲爬、發熱、觸電樣等異常感覺,且下肢症狀較為多見,從腳趾到膝蓋都可能出現不適症狀。

4.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一般會出現雙側對稱性出現手指發麻,是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常見症狀。

5.腦血栓,腦動脈硬化疾病:這類疾病好發於老年人,如果老年人患有腦動脈硬化,一方面可減緩神經的傳導速度,另一方面可使腦的局部供血、供氧減少和中樞功能障礙。尤其是感覺中樞部位的缺血缺氧功能障礙,可引起相應肢的麻木。個別患者在一側麻木時若伴有同側肢體的軟弱無力。

除了上述疾病以外, 還會有很多疾病發作前都會出現手腳麻木的症狀。不管是什麼原因,都需要及時去醫院就醫檢查出病因再做針對性治療。


家庭醫生在線網


睡一覺起來,發現手麻了,拎重東西久了手也會麻......手麻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會遇到的事兒。


出現手發麻的情況,可以雙手對插虎口或者雙手握拳放鬆,多做幾次,如果手麻症狀較輕,一般可以自行恢復。但如果手麻持續時間較長,且伴發其他症狀,就要引起我們的注意。

手麻的常見症狀

  • 半夜手麻醒來;
  • 晨起手掌僵硬、麻木,過一會兒就好;
  • 拎重物久則手麻,手掌無力;
  • 拿碗,一會兒就麻且無力,感覺端不住碗;
  • 有些人只有1~2個手指麻,有些人則整個手掌都麻。

手麻的原因

生活中的一些手麻是由手部血液循環不暢而造成的,比如經常枕手睡覺、提重物等都是造成手部麻木的主要因素,所以日常生活中儘量避免即可。

另外還有一些病理原因也會造成手麻這種現象,下面我們來詳細看看都有哪些:

頸椎病

這是引起手指發麻的最常見的疾病。

由於長期久坐,缺乏活動,頸部姿勢異常,使頸部椎間盤發生退行性改變,導致椎間盤突出或是關節突發增生或肥大,這些突出的頸椎間盤或增生的關節突一旦壓迫鄰近的頸神經根,就會出現手指發麻。

一般還會伴有肩頸部肌肉痠痛,上肢有放射痛或活動障礙等。通過拍攝頸椎正側位X光片就可以確診。

一過性腦缺血

這也是手指發麻的常見原因。

一般起病鐵拳,持續時間短,常常伴有肢體無力、頭暈、頭痛等其他症狀。

一過性腦缺血的原因多為腦動脈壁微栓子脫落、腦動脈狹窄的基礎上出現血壓下降、腦血管痙攣等。

如果出現上述症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全面篩查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

糖尿病

很多人會覺得糖尿病跟手指發麻有什麼關係呢,其實雙側對稱性出現手指發麻是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常見症狀。

一些糖尿病人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情況下,會出現多種併發症的跡象。

對於這種情況,除了要積極控制血糖,還要配合應用改善血液循環的藥物。

末梢神經炎

如果手指發麻伴疼痛和無力,雙側對稱出現,提示可能患有末梢神經炎,可由多種原因引起。

老年人如果長期消化吸收功能差,營養不良,會引起維生素B1缺乏導致末梢神經炎,引起手指發麻。

除此之外,腕管綜合徵、脊髓亞急性聯合變性、多發性神經病、慢性酒精中毒、雷諾病等都會引起手發麻的症狀,具體原因還要到醫院進一步檢查才能確診。


謝謝,希望我的回答對大家有所幫助。


咚咯隆咚


很多人都曾今有過手腳麻木的感覺,如果偶爾發生可能問題不大,但是如果經常出現,就要警惕下面的病症!

1.頸椎病:

頸椎病主要由於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頸神經根或頸髓受壓,會引起單側或雙側手指麻痛,並逐漸發展至上臂、前臂部位。

2.腰椎間盤突出:

頸椎主要引起手麻,而腰椎疾病引起腿麻。主要的症狀除了腰部疼痛,常常會引起一側下肢或雙下肢麻木、疼痛或者無力等一系列臨床症狀。

3.神經炎:

周圍神經病變,最常累及股神經、坐骨神經、正中神經、橈神經、尺神經等。以對稱性疼痛和感覺異常多見,感覺異常有麻木、蟲爬感、發熱、觸電樣感覺,下肢比上肢更常見。

4.糖尿病:

雙側對稱性出現手指發麻是糖尿病引起的周圍神經病變的常見症狀。很多人手腳麻木都是因為血糖控制不理想引起的。所以說,確診了糖尿病後,一定要進行正規合理的治療,把血糖控制到正常範圍,這樣才能遠離手腳麻木。

5.神經功能紊亂:

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引起的手腳麻木,症狀時輕時重,但是往往在情緒改變的時候加重。患者常常伴有失眠、多夢、焦慮、煩躁、心慌、氣短、記憶力減退等。很多患者患病前具有不良的性格特徵:自卑、敏感、多疑、缺乏自信心或偏於主觀、急躁、好勝心切,因而易於導致對生活事件的弛張調節障礙,使大腦長期處於持續性緊張而發病。

大部分患者通過自我調整後,這種手麻可以逐漸好轉。

6.腕管綜合徵:

腕管綜合徵是手發麻的常見原因。許多人的工作都離不開電腦,每天的用手姿勢不佳,手臂上的正中神經在手腕處長期受壓,時間久了就容易出現手指的麻木。症狀嚴重的患者可能還需要手術。

因此,長時間使用電腦的人、家庭主婦及反覆從事和手部活動的人要特別注意姿勢。

7.藥物副作用:

磺胺、痢特靈、呋喃唑酮、氧氟沙星等抗菌藥物,雷米封、乙胺丁醇等抗結核藥和長春他辛等化療藥物,在劑量過大或用藥時間長的情況下可能會誘發神經末梢炎,引起肢體麻木。這種麻木一般是由手足開始,而後逐漸向上蔓延,並常伴有感覺過敏或感覺異常。

因此,手腳麻木一定要想到藥物引起的可能。同時服藥時也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8.酒精中毒

手腳麻木還精彩會出現在長期飲酒的人身上。過量飲酒之後會出現手腳麻木,這已經是慢性酒精中毒的症狀了。還有一些人具有酒癮的人是在一段時間不飲酒的時候出現手腳麻木,甚至手抖的症狀。這可能是一種早期的戒斷反應。

如果出現了飲酒後手腳麻木的症狀,已經是身體給你的最後警告了!


DrX健康科普


1、糖尿病

手指發麻,並且還會伴隨著酸脹的感覺,這是糖尿病的一個非常典型的症狀。那麼糖尿病為什麼會手指發麻呢?其實,這是因為血糖的升高影響到了手部神經系統出現問題從而出現的。

2、中風的前兆

手指經常發麻,還需要警惕是不是中風的前兆。不過,這種情況一般會出現在中老年人群的身上,需要引起重視。在這裡小編要強調的是,中風是一個很嚴重的疾病,所以要特別關注,如果你還感覺經常頭暈,舌頭也經常有脹脹的麻麻的感覺,這也可能預示著中風的來臨。

3、腦梗

當大腦嚴重缺血的情況下,手部神經系統也會收到反應,出現脹麻的症狀。但一般三高的患者出現這樣的情況比較常見,這類人群因為本身疾病的問題而導致大腦缺血。

4、頸椎病

最常見的問題是我們的頸椎出現了問題,患有頸椎病的患者,由於臂叢神經收到了壓迫,從而直接導致手指發麻,所以,如果你還感覺到頸部有不適的症狀,那就要小心是不是頸椎病在作祟了。

5、更年期綜合徵

手指發麻還會出現在很多更年期中的女人身上。但這樣的症狀比較少見而且持續的時間也很短,所以可以不用擔心,調理好自己的心態,這種症狀會隨著更年期的結束而消失。


大海里的方舟


在日常生活中,手腳麻木是大家常會遇到的症狀。如果僅僅是偶爾一次或短時間內症狀消失,並不算是大問題。長時間保持一種姿勢如下蹲時間過久後的雙腳,或者側身睡眠時受壓一側的手臂都會感到麻木,通常休息片刻即會緩解,這些都是正常現象。但如果手腳麻木長時間無法緩解,就應該提高警惕可能是下面的病症了。


手腳麻木較長時間不能緩解,可能是以下疾病:

1.腕管綜合徵

如果屈腕時手指麻木加重,可能是腕管綜合徵。腕管綜合徵是指腕部勞損等原因引起手腕橫韌帶增厚,腕管內肌腱腫脹、淤血使組織變性,或腕骨退變增生使管腔內徑縮小,從而壓迫正中神經,引起手指麻木無力。此病可進行性加重。常見於從事洗衣服、拖地板等家務勞動較多的中年婦女。

2.頸椎病

如果是單側手臂、手指麻木,可能是頸椎病引起的。這種麻木通常是慢性、反覆發作,同時伴有頸肩部的痠痛、僵硬等不適。從事長期低頭的工作、頸部受寒、枕頭墊得過高都容易引發頸椎病。

3.腰椎病

如果是單側大腿或小腿、足部的麻木,可能是腰椎疾病引起的。表現為慢性、反覆發作的麻木,可同時伴有腰部疼痛、不適等症狀。長期從事重體力工作、劇烈運動、有腰椎外傷史、吸菸、不良姿勢等均容易引發。

4.缺血性腦卒中

如果手腳麻木出現在一側肢體,而另外一側完全正常,就可能是缺血性腦卒中的先兆。這一時期可出現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可有單側手腳乏力、麻木。而缺血性腦卒中急性發作引起的肢體麻木,通常還可伴有言語障礙、半側肢體功能活動障礙等症狀。

5.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

糖尿病引起的周圍神經病變,通常呈對稱性疼痛和感覺異常,下肢症狀較上肢多見。感覺異常有麻木、蟲爬、發熱、針刺或觸電樣感覺,往往從遠端腳趾上行可達膝蓋以上。

6.腫瘤

老年人如果出現長期慢性手腳麻木,持續不能緩解,還要考慮可能是惡性腫瘤引起。腫瘤晚期因遠隔部位效應影響,會產生相應的神經症狀,如手腳麻木、無力、走路不穩等。女性尤其需要警惕卵巢和乳腺腫瘤的可能。

此外,尚有一些相對少見的如神經源性疾病、肢體局部血管狹窄、雷諾氏綜合徵、下肢靜脈曲張、心臟病等也可能引起肢體麻木。所以在排除了上述常見病因後,還應考慮這些疾病的可能。


藥師方健


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在張大夫的門診上,總會有很多朋友問:“張大夫,我的手腳發麻,是不是得了腦中風了?還是有什麼別的大毛病呢?”我想這可能是很多朋友想知道的問題,我今天就和大家統一說一說,講一講,希望大家喜歡聽,能夠有所幫助。


當我們剛睡醒或者久坐的時候,或者一不小心碰到了肘關節後方的時候,經常會有一種非常麻木的感覺,這種感覺往往隨著活動的增加而消失,這種麻木感,大家不要擔心,這不是病態的。

一些平時有血脂高、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糖尿病的朋友,如果出現了一側上肢或者下肢或者半身的麻木,此時可能是發生了腦卒中,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希望大家立即到醫院神經內科就診,避免發展至嚴重後果。

如果患者出現的麻木在屈腕的時候加重,則需要考慮是否存在腕管綜合徵。 如果長期久坐的朋友,出現了手指的麻木,則需要考慮是否存在頸椎病。 如果一側肢體發麻,甚至伴有一過性的眼前黑蒙或者眩暈等,持續數秒鐘到幾分鐘,30分鐘內緩解,24小時恢復正常,不留後遺症,此時要考慮是否存在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請大家一定引起重視,至醫院神經內科就診。

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現雙手或者雙腳對稱性的麻木感,則需要考慮是否存在周圍神經病變,請至醫院內分泌科就診。


還有一些藥物過量或者長期使用,可能會出現麻木的情況,此時可能是藥物的副作用----末梢神經炎,特點是手足開始,逐漸向上蔓延,停服藥物後,麻木感消失。

上面是張大夫想到的,希望大家可以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