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待著太無聊?我一口氣追完了這兩部電影,強烈推薦

在家待著太無聊?我一口氣追完了這兩部電影,強烈推薦

在家待著太無聊?我一口氣追完了這兩部電影,強烈推薦

這幾天在家待著專門選了兩部關於病毒的影片,很適合當下看,看得我後背發涼,冷汗直冒,推薦給大家,連著看更爽。


第一部:《大明劫》

在家待著太無聊?我一口氣追完了這兩部電影,強烈推薦

▲ 一部給我驚喜的影片

豆瓣評分:7.9

喜歡《明朝那些事兒》的朋友一定不要錯過這部電影,劇本嚴謹,編劇的臺詞功底很好,寥寥數語,一針見血。


喜歡明史還是從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開始的,浩浩蕩蕩的筆觸,讀得唏噓感慨。《大明劫》的導演王競的明史,骨子裡也有種理想主義以及對某種精神的執著,你會被他感染。


在家待著太無聊?我一口氣追完了這兩部電影,強烈推薦

▲ 王競的又一部高分影片

導演王競這個名字你也許比較陌生,但他已指導過不少豆瓣高分電影,我還看過他的一部電影《萬箭穿心》,也印象深刻,看完內心久久不能平復,這部影片的豆瓣評分高達8.6,僅就分數而言,是許多中國導演一輩子也無法企及的分數,也是張藝謀、馮小剛的電影近來多年未能企及的高度。


近年來很少能看到這種以嚴謹認真的態度拍歷史劇的電影,這部電影透出一種氣節和格局,其中,孫傳庭的幾句臺詞寫得非常有力量,振聾發聵,拍出了人性的真實和家國天下的大格局,令人驚豔。


縱觀他的幾部電影,都是現實題材,而非商業片。《大明劫》是一部古裝歷史片,通常拍歷史劇都側重龐大的戰爭場面,本片雖在戰爭背景(孫傳庭臨危受命抵抗李自成的軍隊),卻只有不到十分鐘的戰爭場面,其餘時間都是在描寫人性與寫實,延續他的一貫風格。


電影《大明劫》聚焦於中國歷史上發生過的大瘟疫,馮遠征飾演的遊方醫生吳又可憑藉自己的經驗,以及大將孫傳庭強有力的支持,在危難之時挺身而出,靠著不同尋常的治療方法與孫傳庭惺惺相惜,治療瘟疫的故事。


同時,貫穿始終的還有孫傳庭對腐朽現狀的整飭:兵源不足、補給不足、軍屯被佔、政治腐敗。他有理想,也很現實,電影中對孫傳庭的塑造較為中立。戴立忍飾演的孫傳庭氣宇軒昂,他有理想,有氣節,但面對腐朽的現狀,身處亂世,只能“狠下心下猛藥”,他像一位孤獨的英雄,於濁世而獨醒。軍閥擁兵自重?殺。糧官保管不力?當場殺。缺糧缺餉?找土豪要。軍屯被佔?奪。土豪們勾結軍官毀滅證據?軍官和土豪一起殺,一個不留……


片中一段孫傳庭激將吳又可的對手戲很精彩。吳又可提出軍中疾病不是傷寒,而是瘟疫。孫令其治病,吳推脫不去。孫激道:“

先生學醫為何?學不能致用,要它何用?”吳方才出山。相對於孫,吳更加理想主義。最後,吳面對孫的某些做法選擇離開--疾病可以被治癒,但國之病症能否被治好卻不可知。


電影中“治”與“防”一體,隔離病患,殺滅病原的思路,和今天的傳染病防疫一脈相承。在影片結尾,還指明這位名醫提出的控制瘟疫之法,在當年治療非典中有奇效。


豆瓣裡有個有趣的觀點:

在某些情況下,世襲比選舉更能保證人民的利益。因為在家國天下時,一個明君會明白,雖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要想一直這樣下去,就必須讓人民一直生活得好,所謂權力與義務對等。


正如美國開國元勳麥迪遜所說:如果是天使統治人,就不需要對政府有內在或外來的控制了。相反如果皇帝是有任期的,他就沒有必要為後世負責。所以,紫禁城裡,崇禎皇帝坐立不安:“開封重鎮苦守三月,每天死的都是朕的子民!”心情焦灼:什麼反賊官軍,都是老子的財產啊!


兵者孫傳庭,醫者吳又可,一個用兵,一個用藥,一個面對內憂外患,一個面對瘟疫橫行,都是在毀滅的邊緣,堅持理想,捨命一搏。

在家待著太無聊?我一口氣追完了這兩部電影,強烈推薦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該影片的服化道認真嚴謹,是部不可多得的歷史劇,本來只是吃飯時用來下飯的電影,卻給我帶來驚喜,是年度華語電影排得上前幾位的。


第二部:《極度恐慌》

在家待著太無聊?我一口氣追完了這兩部電影,強烈推薦

豆瓣評分:7.6

整部影片在武漢肺炎橫行的當下看很有感觸,片中把病毒蔓延的過程以及人心的恐慌表現得淋淋盡致,看得我驚心動魄,冷汗直冒,讓好幾天沒跑步的我,趕緊跑到划船機上運動一小時。


如果說哪部影片全面展現了一國政府與專業人士對“未知病毒”的發病、傳播、控制和治療的全過程,非這部《極度恐慌》莫屬。不僅因為達斯丁•霍夫曼,摩根•弗里曼,凱文•史派西,蕾妮•羅素等好萊塢明星精彩的表演,更難得的是影片完整的記錄了從發現病毒,到傳播途徑,治療手段,控制方案等一系列具體過程,把以美國軍方為主導的國家級防疫體系展露無遺,有助於大家對比理解當下的病毒。


病毒的起因跟武漢肺炎相似:都是因為一個人的貪婪,而給全人類帶來了一場浩劫。


兩部影片也都著力於一個問題:天災和人禍,到底哪個更可怕?


整個影片振聾發聵,直擊心靈。正如喬什瓦•李德伯格的預言“人類統治地球最大的敵人是病毒”。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生命的延續和文明的繁榮多次被病毒打斷,從曾經的霍亂、流感、鼠疫和瘟疫,到近年來爆發的SARS,禽流感和埃博拉,人類在愚昧和無知中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才逐漸掌握用科學對抗病毒的手段。然而新病毒和新變種的反撲,依然讓全世界防不勝防,

時刻提醒著人性的貪婪與無知。


在家待著太無聊?我一口氣追完了這兩部電影,強烈推薦

人性,有灰暗,也有光明;人的力量,有時很渺小,有時卻很強大。


片中最感動我的,就是醫者的高尚與美國的政客形成鮮明對比:

醫者以自己的職業道德與信仰,拼命衝在病毒肆虐最危險的第一線,而政客們卻為一己私慾去一昧隱瞞,甚至一次次要用整個鎮的人命為自己遮羞,粉飾太平。


金庸先生曾在他的武俠鉅著《射鵰英雄傳》中委婉地提出自己的“俠道”主張:“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就像這兩部影片的男主。


同時,兩部影片都提出了一個問題:醫者究竟為了什麼而學醫?學醫為了什麼?當面對一個個殘殺醫生的新聞,面對這個社會某些錯位的病態的價值觀,他們該何去何從?是否依然能像電影裡的主人公,以維護人的生命權為道德準則,願意為此與各種勢力抗爭,甚至甘冒生命危險。


最後,只想說,醫生們真的很偉大,面對避之唯恐不及的病毒,他們總是在最危險的時刻主動衝在第一線,用血肉之軀與病毒搶人,與時間賽跑,請對他們多一些理解與關愛。


-End-

柒舟,碩士,現任職智聯招聘,前美團高級產品經理。設計的產品曾獲幾十項國家專利,獲數千萬海外注資,深耕互聯網多年。

職業規劃諮詢顧問,自由作家。

健身達人,資深長跑者。


大家還有什麼好看的電影推薦?歡迎來留言區推薦,我這幾天一塊追完。

如果覺得我這篇文章不錯,請幫忙轉發,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