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樓上晒衣服往下滴水,該怎麼辦?

聆聽諮詢


我家樓上住著一對八十多歲的老人 ,除了下雨天,每天都把衣服什麼的洗洗曬曬,好幾次,我剛把被子曬出去,樓上就像下雨一樣嘩嘩地往下滴水,這麼高齡了,也不能去說他們,只能在小區群裡說下,就是希望他們兒女看到後跟老人說下,能不能把衣服放洗衣機裡脫水後再晾出來,可是沒用,還是那樣,害得我一年到頭都不能往陽臺曬東西,聽我們樓下鄰居說,她爸媽已經多次上樓去跟老人說了,但態度很差,依然我行我素。還有每年年關和正月左右,他們都會曬好多醃雞醃鴨醃肉,這油膩膩的油水滴到我家雨棚上,怕是我家雨棚過不了幾年就會壞了。誒,遇到這樣的樓上鄰居有什麼辦法呢!


想不出來起個啥名好呢


很高興為您解答!
這種事情很多老房子經常見,我家在2014年的時候買了一套二手房,然後去年住進去的,剛入住半年,樓上一對中年夫婦,曬衣服經常往我家陽臺滴水,其實遇到這種你報警也沒啥用的,需要使絕招。

注:圖片來源於網絡,今天遇到這個問題順便回答了下,也沒想著專門拍個照片,找了幾張相似的。

我家剛搬來的時候,就開始就是小水珠滴答滴答往下流,這都沒啥,大不了拖乾淨,因為我家陽臺晾衣服裝的電動晾衣杆,外面是養花的,之後樓上洗了床單被罩,都不擰乾,尤其是夏天的時候,直接掛到晾衣繩上,水直接流到我家了,我下班回家看陽臺都溼了,我上去說了一次,以為會聽,女的給我翻了一個白眼,就把門鎖了。

到了第二週,更過分垃圾都往樓下扔,我給物業說了,物業巴拉巴拉說一堆,跟沒說一樣,到週末他家孩子回來洗了一堆衣服,我上去直接敲門,我說女士,都是過日子人,你得換位思考,如果我家在你家樓上這麼做,你會心裡舒服麼,結果她罵我神經病。讓我也曬,沒人管著我,我說好,你曬衣服可以,小心水不要滴到別人家裡,這是一個人素質的問題,她就哇哈哈哈的笑,我一時忍不住,我說你再有一次,我上來要麼給你扔樓下,要麼就給你扔垃圾桶,因為平常在外地就我爸媽在家,他們也不敢說上去說,欺負習慣了,我就隔三差五回趟家。

估計是專門考驗我呢,過了半個月吧,在陽臺欄杆上綁了一個繩子,把衣服掉貼到牆上,這樣水直接流我家陽臺了,因為我家小區樓的陽臺是凸出來的,也是新裝修的,誰也捨不得新家被水泡了,正好趕上我回家,我上去敲門,那女的罵我,我沒理她,我帶了一把剪刀,直接把繩子剪斷了,衣服掉地上了,扭頭就走了,樓也很低,那次之後收斂了很多,遇到這種除非使絕招,沒有別的辦法,報警和告知物業沒有任何用。


家居裝飾百科


碰到這麼個事,我是真的忍無可忍,所以有必要上來說一下!

我家住在四樓,上面還有五樓六樓,不知咋的,到了最近幾個月,五樓換了一個業主,聽說是安徽人。不過這不是關鍵,總之我不知道它們是怎麼晾曬衣物的,每天都有大量的肥皂水不斷的啪啪啪的滴到我養的盆栽中,我難受的要死。好些天都不敢打開窗戶。直到有一天,總終於忍不住就上去和它們交涉,讓它們晾衣服好歹把水擰乾,不然每天這麼玩,我衣服怎麼辦?難道要等你晾乾之後我才去曬?我不要上班呀!誰知對方輕描淡寫的回了一句,你不是還沒曬嗎?我去,我這個暴脾氣,真還沒聽說過誰理虧還怎麼理直氣壯的,都快氣瘋了。

想想現在下了那麼多天雨,有那麼多衣服要曬,加上孩子感冒有毯子要曬,我真是快氣哭了。

直到後來,有朋友跟我說不如弄個雨棚,我才心思一動,到網上買了一個,情況才稍有好轉,只是現在陽臺本就那麼一點,加上這麼個雨棚,採光頓時不好了,還有我哪些盆栽也是。

可以說,從樓上到曬衣服到現在自費弄了個雨棚,我先後找了他們協商交涉無果,然後又去找了物業,可老小區對租戶只是象徵性的說了幾句,根本沒用,最後只有無奈的搞了雨棚,晦氣!不知道大家沒有像我這樣精力?大家又是如何解決的呢?


美家手記


很高興為您解答!
說到這個事情,最近我家也有這樣的事情,我家是新房剛入住不到一年,樓上一對夫妻有兩個孩子,把衣服掛到繩子上,然後緊貼著牆面,水滴答滴答全流到我家陽臺了,我媽比較善良上去就好好給說了一些好話,收斂了一點,沒上一週又那樣。

上週正好趕著週末,因為平常在外面跑業務比較忙,屋子被子好久沒曬了,有點發潮,想想拿出去曬曬,到太陽落山時,被子在滴水,真的是可笑,我下樓一看,上面全是水,氣死我了,我上去先敲他家門兒沒有開,最後他家閨女開了,倆人樂呵的炒菜呢,還炒糊了,我勸說了幾句不聽,反而罵我。


我直接把它家溼漉漉的衣服拿下來放到床上,女的直衝要打我,我說這次只是警告,下次你再曬一次,我上來就給你扔樓下了,可笑的是不僅沒聽,又對付我,他家陽臺有個晾衣繩,在晾衣繩上面又栓了一根繩子,把衣架綁到繩子上,直接到我家陽臺上了,你曬曬沒什麼大不了,小心點水別從別人家進去,我直接扔樓下了。

不是態度不夠好,開始勸說不聽,現在誰家沒有洗衣機,烘半乾,不漏水掛在陽臺沒人說,素質低到這樣,希望看到人不要犯這樣的低級錯誤。


最美裝修案例


20年前父母60多歲了,喜歡曬曬被子,三樓,四樓一家喜歡衣服不脫水就在涼臺外曬,搞得二老被子是潮的,我與樓上多次商量都不果,依然我行我素,還諍諍有詞,我無語了。

你們說我該怎麼辦?我準備了一隻塑料涼鞋,就是那種點著火有黑煙碰在布上冼的冼不掉。一天見到四樓曬了幾床被單兩件白色,大喜,趕緊上樓到老媽家,用一鐵管固定好點火燒涼鞋…。

晚上門響了,四樓來人問責,我也諍諍有詞蚊子太多,云云。我的幾個朋友也云云。從那以後二老放心的曬被子了。


小蝦走四方


素質差的人隨處都有,我坐長途車容易暈車,特地提前多天買到前面的座位,結果上車發現我的座位已被一男的坐上了,就去跟他說,不好意思這是我的座位,他一臉不高興的說,就隨便坐坐好了,哪有對位置坐,都隨便坐的,我說不好意思,我還是坐我的位置,然後他就很兇的說,你的位置你的位置你等下有本事搬回去.....不知道這些人是什麼心理,霸別人的座位還理直氣壯,說實話他如果有特殊情況好好跟我商量我會接受換座,但這樣沒素質我覺得沒必要了。


雨143803530


我家住三樓,我們這棟樓一共五層,十戶人家,但都很好,從未為這事紅過臉

能甩乾的衣服都甩幹再晾,晾之前先看一下樓下(這好像成為一種習慣)

有的門墊不能甩乾的,都放家裡衛生間,直到不滴水再晾曬

我是後買進來,剛來時,有天聽到外面有急切的敲門聲,門一開,一看是對門的,他語速好快地說,下雨了,快把東西收進來

那一刻好意外~這裡人還蠻好(因為阿拉還不太熟),

以後也有幾次,別的樓層的鄰居只要看到這種情況,都會敲門,按門鈴提示關照

住在一樓的,樓上有時衣服掉落,也會拾起歸還

小孩結婚,生寶寶,生二寶了,喬遷之喜都會發糖,發糕,鄰里之間和樂融融

不要一味地責備,責怪,責罵(對身體不好)

文明生活,從我做起

這樣和諧的大門就會為你敞開

遠親不如近鄰!


zy1968


住過4樓,住過2樓,飽受樓上滴水的煩惱。

住4樓時是5層住宅樓,樓上的女人總把滴水的溼衣掛陽臺外滴水,不滴水了就收陽臺裡晾再換一批滴水的出陽臺。她家陽臺乾爽了,苦了樓下住戶不方便晾衣被,最苦的是我家,天天半陽臺濺水,南風時晾在陽臺裡的衣服也濺溼。要命的是她們什麼都掛外頭滴水,連月經帶(早年)都掛,風吹得甩啊甩,水滴也甩啊甩,噁心死了!提建議沒用!總是虛心聽取堅決不改。

後來我們搬了,到另一街區,住二樓。月經帶沒了,洗衣水少了,但澆花水、頭髮天天都往下面來,一樣是虛心聽取堅決不改的主,只好借做防盜網加裝雨遮,忍受滴水噪音總比天天被濺溼衣好。

誒,遇到自私的鄰居,一言難盡!


橋27537


遇到樓上曬衣服往下滴水,這是前幾年我住老房子時經常遇到的,豈止是衣服滴水,還有空調室外機落水管,像下雨似的。


那時我住在3層樓,我的頭頂上還住著4戶。

曬衣架安裝在大臥室陽臺外,露天的,很幸運地在公休日碰到陽光明媚的好天氣,趕緊曬出被子和衣服去。沒過多久去翻翻被子,發現被子溼了一大塊,沒辦法,手忙腳亂地收進去,心裡很窩火。我跑到樓下的物業辦公室,週六還好,週日是鐵將軍把門。

物業工作人員只能上樓敲門提醒,有的住戶連門都不開,更不用說讓她進到房間查看了。

後來我不敢曬被子了,衣服被淋溼了,重新洗,等快黑天的時候再晾出去。

有的時候,我為了看清楚是哪一家,特意跑到樓下一家家向上數,查到了,跑去敲人家門,請求人家注意一下。後來知道多數情況下是7樓的一位60多歲的老人,她把剛剛手洗的衣服直接曬出去,衣服都沒擰乾。我多次和她協商沒有結果。有時樓上刷的鞋子,洗的拖把,也滴著水曬出去,我也找不過來啊! 說實話,樓上4戶人家,都曬衣服的時候,有時候搞不清楚是誰家,上門去找,人家也不承認,自己還生氣。找多了,有一次我收衣服時,發現衣服上滿是西紅柿湯汁,帶著油水。

最終以我妥協告終

我找人安裝了可以升降的室內曬衣架,生生地把臥室變成了陽臺,曬衣曬被時,把所有窗戶打開通風。終於不用再和別人生氣了!

沒辦法,我改變不了別人,那就只能去適應別人改變我自己了!

所以,遇到樓上曬衣服往下滴水,我的對策是安裝室內曬衣架。



雖然是生活中小事,但直接影響到鄰居間關係的相處,同住一樓道低頭不見抬頭見,關係弄僵尷尬,讓人不舒服。

我是住在高層,非常注意這點,衣服洗好都是控幹水再涼出去,也從不在窗口往外扔東西。但有一次低樓層一鄰居惡狠狠上來敲門,說她家晾在外面被子上有垃圾是誰家扔的,嘴裡罵罵咧咧兇個不停,看她這架勢我只告訴她不是我家,家裡現在就我一人在家,我沒有在窗口上扔東西習慣。說完關上門就不理她了。



後來,再與這位鄰居見面基本上不搭理。

當然,我很理解她乾淨被子晾在外面被丟上垃圾,心裡不爽生氣。但不能整個樓道人被你上門罵,你不爽,不是我扔的被你兇罵當然也不爽嘍。


人與人之間交往凡事還是要好說,尤其是鄰里之間不能惡語相加。樓上樓下住著都要講文明,有公德不能損人利已,才能有和諧的相處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