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惠帝—強大的母后

漢惠帝,公元前195年—公元前188年在位。

(注:在漢惠帝與漢文帝之間呢還有2位仁兄做過皇帝,不過不能確定是不是劉邦的孩子,而且都還小,呂后才是實際控制人)

接著劉邦繼位的就是漢惠帝,這是一位差點皇位就不保的老兄。事情經過是這樣的,劉邦作為大漢朝的開國帝王,又是個老流氓混混出生,身上具有中國大多數帝王所具有的好色的本性,後宮妃子那自然是不會少的,所以兒子也會有很多的。呂后呢是正式皇后,平民時代就開始一起的,漢惠帝是劉邦與呂后的兒子,自然而然就是皇太子了。可是世事多變,劉邦老了後吧,喜歡上了另外一個年輕貌美的妃子,生了個兒子叫如意,性格上呢又很像自己,那可是一個疼愛的不得了啊,所以動了換太子的念頭。這可急壞了呂后,趕緊找那些智謀之士去商量,最後採用張良的策略吧請了幾個連劉邦都請不動的山中隱士,這才保住了惠帝的皇位。

漢惠帝—強大的母后

漢惠帝呢性格比較溫和,屬於仁愛型的皇帝,所以朝中的大權自然就被嗜權如命的呂后所把持了。呂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報復那個企圖威脅到自己地位的妃子,既然劉邦這麼愛你和你兒子,那自己就乾脆做個好人,送你們去跟他團聚吧,不用謝,一路走好。

漢惠帝時代的主要政策,或者說是呂后控制時期的主要政策吧,那就是休養生息,說白了就是少折騰,讓老百姓慢慢地自我恢復與發展,這是延續了劉邦時代的政策,有個蕭規曹隨的故事就是這麼來的。

話說漢朝成立後吧,第一任相國呢就是蕭何,這位老哥政治才華比較好,又懂得為人處世,加上對於秦朝的很多東西吸收蠻多的,可以這麼說,漢朝的很多制度和規劃都是他所創立的,當然基本就是沿用秦朝的東西。劉邦去世前呢呂后去問了劉邦,萬一哪天蕭何想念大王跟著你一塊去了,誰接班,劉邦說曹參,這也是一位開國元勳。

曹參自己也很有自知之明,當蕭何死了的消息傳來後,就叫家人收拾東西,準備去接任相國這個位置。這位老兄當了相國後吧,天天跟一群同僚喝酒,其他啥也不幹。漢惠帝奇怪了,是不是瞧不起我啊?為什麼不作為?後來找人去請他來一問,曹參是這樣回答的:“陛下自己認為與先帝比怎麼樣?”,惠帝回答“比不過”,曹參“陛下認為我與蕭何比怎麼樣”,惠帝“比不過”,曹參“那不就完了,他們兩個那麼厲害的人既然已經創立了這麼好的制度,我們又比不過他們,那還去瞎折騰幹嘛,繼續執行就行了”。從執政上講吧有點不作為,但是從國家的發展狀況來說吧,確實是對老百姓發展最好的,畢竟百廢待興的時候休養生息才是最有效的。

漢惠帝—強大的母后

呂后呢一直是個很潑辣能幹的人,惠帝天天生活在這種虎媽的陰影之下,難免抑鬱,年紀輕輕的就去找老爹報道了,還沒有留下個一兒半女。這可愁壞了呂后,死了兒子固然傷心,但萬一大臣們隨便弄個其他人(當然也得是劉邦兒子才行)上臺,那自己不是很容易被架空了啊,這可不行。所以她靈機一動,隨便去宮裡弄了個嬰兒對外宣稱是惠帝的兒子,自己臨朝聽政。後來這個嬰兒長大了,對呂后有所不滿,放了點狠話,比如“等我哪天掌權了,有你好看,嘿嘿……”傳到了呂后耳朵裡,一不做二不休,咔。再找一個嬰兒,繼續操控。總計呂后實際掌權的時代吧,算上惠帝時代那有10多年。

如果說呂后採取的休養生息的政策對於經濟的發展和老百姓的恢復那是有好處的,那麼呂后後期在朝廷用人上採取的相關措施就差點滅亡了劉氏。

起因還是因為惠帝死後呂后覺得孤掌難鳴,隨著自己的一天天老去怕權力哪天就丟了,所以為了取得外援在朝中大量的分封呂氏子弟為王為官,基本上當時只要是姓呂的,有點親戚血緣關係的,那都是紅人。劉氏的江山基本成了呂氏的了。

可是吧,呂后的孃家人確實都是政治上的低能兒,朝中大權在握,在呂后一死,沒過多久就被絞殺殆盡。這多虧了周勃與陳平兩個人,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漢惠帝—強大的母后

大概的經過就是呂后死後吧,呂祿與呂產兩人呢掌握禁軍大權,但是吧這兩人能力上差點,所以為了籠絡朝中的大臣呢都是對那些大臣言聽計從,終於被人忽悠說“在這裡好端端待著負責朝中大事與宮廷警衛多累啊,乾脆扔掉包袱,回到自己的封地去好好的享受下,做個富翁不是很好嘛”,然後吧其中一個就放棄了軍權,乖乖照做了。這時候呢劉氏子弟聯合周勃等呢一起發動兵變,很快就把呂氏子弟消滅了個乾淨。

然後這一文一武哼哈二將就犯難,朝中總得有個皇帝吧,呂氏弄的那個是假的啊,過程就是先把老的弄掉,然後把劉邦的還活著的兒子(其實也沒有幾個了)逐個排查帥選一遍,最後確定了代王劉恆,就是後來的文帝。

總得評價呂后在朝的那些年吧,國泰民安、政治穩定、經濟與國力都逐步的回升。西漢開始從建國初期的紊亂局面中逐步緩過來,開始慢慢強大起來。

在呂后死後曾出現過短暫的政局波動,但是很快親劉的賢明大臣們平息了動亂。一整部二十四史看下來,發現大部分王朝在第二代核心繼承人權力交接之時吧,都會有一定的波動發生,不知道這是什麼歷史規律。秦、隋都是二世直接亡國了,西漢有呂氏之亂,唐朝出現玄武門之變,宋朝有斧聲燭影,明朝有靖難之役……這也許是因為國家草創的時候吧,很多東西還沒有穩定,在開國太祖還在的時代吧很多東西都被壓制在下面沒有顯露出來。隨著老大的去世,各種矛盾就顯現出來了。後宮干政、諸子爭權……一直要到角逐出一個強大有手腕的核心領導層,才能恢復平靜。看來一個王朝要安定繁榮的發展,確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