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特別想辭職,快到崩潰了,可經濟情況不允許,該怎麼辦?

靜女其雅


塑造陽光心態,調整職業短板,面對自我現實。

在職場工作中,大多數人都有職場臨界的表現,急切的盼望離職,覺得自己已經到了忍耐的邊緣,可是因為某些特定的原因,不得不堅持下去。工作和麵對的職場就如同大山一樣壓得自己喘不過氣,不願面對,甚至看到任何跟當前工作或者同事有關的事情都舉得累、覺得煩。

表面上,這是基於個人經濟壓力的無奈堅持,但實際上是自己職業心理調整的瓶頸體現。經濟壓力不會因為你的堅持變小,而且可能感覺壓力更大;相反,讓自己輕鬆面對職場,工作的更愉快,還可能更好的減輕經濟負擔。

要知道職業發展與經濟壓力在你處於積極和正向狀態的時候,是抵消的關係,你的職業發展越好,經濟壓力越小;但在你職業發展不順或者職業心理調整不到位的時候,是相互促生的關係,你越是感覺到煩,壓力越大,壓力越大越沒心思工作。

所以,處於臨界點的不是你是否要離職的問題,而是自己的職業心理。離職是很正常的事,但是離職就能減輕你的心理負擔嗎?

為什麼會特別想辭職?為什麼覺得自己堅持的理由是為了所謂的經濟情況?在我看來,這只不過是一個安慰自己的藉口。為了經濟負擔好轉,應該做的是更好的發展,而不是接近崩潰的堅持。

說實話,職場人有經濟負擔的可不是少數。但是多數人並不會因為經濟負擔而要死要活的堅持一個沒有希望的工作,你堅持肯定有堅持的理由,這個理由不是負擔,而是當前的職業有錢可賺,否則你還會堅持?下面我們推測一下導致這種情況的真正原因。

1.原因一:情緒失控

職場上有不少人覺得自己工作苦、工作累,覺得自己活得也很累,甚至把丁點的問題或者挫折進行無限放大,大到自己都扛不住。這種現象,在心理上叫做“放大效應”。

在現代職場,我們成人大家都面臨工作的壓力和各種矛盾。但是在市場體制的大環境下,沒有什麼挫折或者矛盾能夠將一個人壓垮。一個人在職場上覺得失意或者幹不下去只有兩種可能,其一是自己能力不行、挺不住;其二,是自己心態調整不到位,面對一些不習慣、不適應或者不贊同的觀點和現象,過不去心裡那道坎。

我們假設題主個人能力沒有問題(能力有問題一切都不用說了,都是藉口),那就只有一種可能--心理的負面作用太大。個人在職場過於堅持“自我”,過於強調“自我”,導致個人無法與環境兼容。不但如此,而且不斷“暗示”自己,將經濟負擔、職場矛盾聯繫在一起,進行效應放大,以至於“崩潰”。

這種崩潰,並不是真正的目標壓力,不是真正的任務壓力,也不是真正的困難挑戰,純粹是自我心理放大性暗示的效應性結果。

2.原因二:逃避現實

如果說第一種心理狀態是一種心理放大,那麼導致心理放大的更深層原因則是不願意或者不敢面對現實的“逃避”。

A.矛盾逃避

當職業發展失意,工作表現不理想,或者面對制度、領導和同事之間的矛盾的時候手足無措,不知道如何解決。這實際上是一種職業發展的瓶頸,與經濟負擔沒有半毛關係。但是題主不願面對,從內心深處就進行自覺性逃避,或者說自己本能的“欺騙自己”,但職場矛盾的現實猶在,自己無法解決或者不願解決,只能把“經濟負擔”這個理由拉過來,當作自己逃避的擋箭牌。

B.“無辜”的經濟負擔

假設,個人經濟負擔真的比較重,那麼一個人應該做的不是要不要離職的糾結,而是在本職崗位上積極努力的表現亦或是尋找一份更適合自己的工作,以便有更理想的收入。但是,現在的情況卻相反,一方面強調經濟負擔,而另一方面強調自己面臨離職的崩潰。其實經濟負擔與為了不離職而堅持的崩潰並不是因果關係,而是一對矛盾,或者說“負因果”。因為,個人的不良表現會加劇經濟負擔,這份“堅持”無助於經濟負擔的任何減輕。

有的人可能說我這個分析比較冷血,但是如果不指出其自我逃避的深層原因,他會一直逃避下去,即使離職之後,一樣再現“崩潰”的狀態。那時候,他會說“找不到工作,經濟壓力又很大,簡直要崩潰!”。

3.原因三:個人不成熟

一個職場人成熟與否,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面對職場發展的冷靜與理智,其二是能夠正確處理工作與生活的關係。

A.不成熟的辭職壓力

如果從職場的角度來看,每個人都會遇到瓶頸、遇到問題、遇到矛盾,這既是挑戰,又是機會。說挑戰,是因為他們需要努力來進行客服和解決;說機會,是因為你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也就是個人職業發展的過程。

但是,一些人並沒有看到這一點,動不動就想離職,這是個人不成熟的表現。尤其是拉一個聽上去“貌似合理”的理由。

B.職業與經濟負擔的矛盾

另外,在工作與生活之間,很難有真正的平衡,我們工作是為了更好的生活,但是卻無法平衡工作與生活的關係。在實際的職場生涯中,總會發現這樣一個矛盾,顧得了工作顧不了生活,或者顧得了生活就顧不了工作。

每個職場人都有生活的壓力,經濟的、責任的,各種壓力都在干擾者大家的正常工作。但是如何平衡兩者關係或者如何調整好自己的心理狀態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一個人在職場的不成熟,不僅表現在能力上,更多的時候是表現在心理上。我認為,題主的表現就是如此。

小結:

個人的不成熟、面對困難和矛盾的無奈,以及較弱的心理調節能力,使得題主出現所謂的“崩潰”現象,貌似為了經濟負擔而忍受工作的煎熬,但更多的是一種職業發展瓶頸的逃避。

基於以上的分析,題主最大的“痛點”在於“逃避”或者“面對現實”的問題。必須理清問題的脈絡,認清現實問題的所在,才能夠有有效的解決辦法。

要想解決問題,必須面對問題,而面對問題的一個基本態度就是“實事求是”,千萬不要自己欺騙自己。

1.經濟現實認知

既然明白工作的目的是為了“經濟”,那就要對自己的“經濟現實”有一個明確的瞭解。

一個人不管經濟負擔如何,以下幾個現實是必須要面對才能解決:

A.經濟負擔的壓力到底有多大?

是日常工作就完全可以解決,還是大到已經壓得喘不過氣來,甚至一輩子都解決不了了?

不同的負擔意味著不同的解決辦法。如果你只是一般的經濟負擔,只要正常工作就可以解決,那就不要大驚小怪,因為你身邊的同事大多也都如此。

如果你的負擔已經大到上班無法解決,那也無需因此而面臨”離職崩潰“的心理。兩者根本沒有匹配關係。

B.經濟負擔與心理負擔?

如果你出現經濟負擔的原因是因為為了未來更好的而生活,那就請努力工作,不然對不起那份”初心“;如果出現經濟負擔的原因,是為了解決過去的問題,那麼問題已經解決,現在需要認真工作以更好的生活。

我以前在職場上也見過不少為了經濟負擔而堅持的同事,他們為了儘快解決自己生活上的負擔而堅持自己可能並不喜歡的工作。但當他們向我吐露苦惱的時候,我都會非常認真的告訴他們:“負重前行是一種選擇,也是一種歷練!其實絕大多數人所謂的喜歡的工作都是一種非理性的情感傾向,能夠在工作中找到樂趣並使之成為自己工作的動力,才會有真正的成長,才能夠實現職業與生活的雙豐收!因為我們普通人的路,就是荊棘鋪就的,從來也沒有真正的舒適"。

2.職業現實認知

離職是一種職業現象,導致想離職的原因也一定是職場原因造成的。正如我在上面所分析的,真正的離職原因只有兩個,一個是能力不行,一個是心理出現瓶頸。至於馬雲所說的”錢沒給夠,心裡受委屈“,全都是建立在能力沒有問題的邏輯之上,並不全面。

作為一個有責任心的人,我們想要對生活負責,首先要對職業負責,對職業負責不是為了給某某人把工作幹好,而是為了自己的提升與發展。要知道,你的工作是給自己乾的,不是給別人乾的。要想提升自己,就要客觀的面對自己,面對自己的問題、短板和劣勢。是自己的問題,自己就要改,是自己的短板,就要想辦法完善,而不是動不動以離職來解決。

要知道,一個人,職業發展成功的最大前提不是如何選擇機會,而是讓自己的職業具有持續性。因為持續性可以積累、可以學習、可以成長。而不斷離職只能是“一時爽”,但卻不會有真正的積累和成長。

從長期來說,越是不敢面對自己的職業現實,越是不能夠保證職業的持續性,越不利於生活,越不可能解決所謂的經濟負擔。而所謂的“崩潰感”對於面對現實和持續成長沒有半點用處。

3.自己當前的心態現實

我們的能力、面對的客觀事實、矛盾的解決,其實都需要個人主觀能動的作用。而掌握個人主觀作用方向和力度的,就是個人的心態和情緒。所以,知道自己的心理特徵與情緒特點,才能夠真正的控制自己的心態,從“崩潰”中走出來。

其一是個人的性格特徵,要知道自己到底是什麼性格,知道自己的性格特徵與職場矛盾或者個人職業發展的關係如何,是有利的還是不利的。在自己面對離職的壓力時,性格到底起到了什麼作用?

其二,是個人的心理調節能力。一些人心理調節技巧和方法比較到位,遇到些不愉快的問題,能夠很快適應,但還有些人,哪怕芝麻粒點的事都覺得過不去坎了。

是不是自己性格有問題,是不是自己在心理上出現了玻璃心,從而片面考慮負面的東西過多?人只要心理失控,永遠也不會真正客觀的看待和解決問題。

小結:

要想知道怎麼辦,並不是順坡下驢,順著題主的思路和心態繼續下去,而是要反思,要知道問題到底出在哪裡,要勇於面對現實才能夠解決問題。

結合以上分析,到底要怎樣解決呢?收入當然是第一要考慮的,但是要想有穩定的收入必須有穩定的心態。只有在穩定的心態下,保持職業的持續性才能夠保證收入的穩定。

離職其實是小事一樁,根本不值得“崩潰”。但是能否保持職業的持續性卻是非常重要,因為你需要收入的穩定性。職業持續可不是呆在一家單位不變呀!

1.解決要素一:收入突破

所謂收入突破有兩重意思,一個是當前的薪資標準提升,另一個是收入結構多樣化。

有人可能說:“他現在都快離職了,還想薪資標準提升?”是呀,現在快想離職了,有些困難,但不是還沒有離職嗎?再說了,即使離職,也可以換個單位找一份薪資標準更高的工作呀。

要想輸入突破,路徑有兩個:

A.增加當前薪資標準

如果能夠調整心態,面對現實,勇於改正自己的不足,而且有職業發展的希望,那就不要離職,好好表現,利用所在公司的規則,爭取加薪升職;如果覺得公司就是不好,就是不想做下去了,也不用焦慮,但先不要急著辭職,找到理想的工作後,跳槽走人。

如果跳槽,我建議的跳槽原因是:有了更好的工作機會。而不是“能夠逃離現在的職場”!

B.改變收入結構

在工作之餘,利用自己的資源、人脈和專長,找另外賺錢的機會。比如做業務自媒體或者兼職做一些其他工作。一方面增加了收入,另一方面也給自己的未來更多的選擇。

2.解決要素二:職業突破

如果說自己沒有問題,那是不可能的。即使你跳槽走人,也不要將自己的以前歸零。而是要痛定思痛,找出自己在職業發展上的真正問題,知道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自己職場不順,字的問題到底處在哪兒,以後應該如何解決。

“吃一塹長一智”,離職很正常,但也不是什麼好事。懲前毖後,才能夠在未來的路上走的更順。

職業突破的路徑有兩個,一個是能力提升,包括但不限於專業能力、溝通能力、適應能力和個人心理承受能力等;還有一個是個人成熟,要更為理智、冷靜的看待工作與生活的關係,能夠更好的處理工作與生活的矛盾,要在職場上表現的更為靠譜,要能夠不斷升職加薪,而不是不斷跳槽走人。

3.解決要素三:心理突破

所謂心理突破有兩個實際動作可以做。

其一,是正確評價自己。

人貴有自知之明,能夠客觀清晰的看待自己並不容易。不要像炮仗一樣一點就響,也不要自欺欺人。勇於成人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就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自己成長的最大動力。

其二,是適當發洩。人的情緒積累的一定程度的時候,是需要發洩的。但是發洩必須是合理合法的。可以多與正能量的人溝通,可以多參加一些健康的運動,也可以找個沒有人的地方大聲的吼幾嗓子,或者買一堆零食大吃一頓。但是不要喝酒,“舉杯消愁愁更愁”。

小結:

解鈴還需繫鈴人,自己的問題還需要自己解決。如果實在幹夠了,也不用硬憋著,但是跳槽要謹慎。如果從長遠來講,還需要不斷的改變和提升自己。

總結:

正如我在本文一開始提出的一樣,所謂的面臨離職壓力的崩潰其實更多的是一種基於自身短板的逃避,經濟壓力一直在哪兒,也不是現在才出現的。但是你的離職情緒肯定是醞釀已久。

與其站在經濟壓力與離職糾結之間難受,不如放鬆心情,找出自己工作不利的根本原因。即便離職,也不是解決你當前問題的最好辦法,因為你心理的導向是離職,而不是經濟壓力。只有真正提升自己,改善自己的職場表現才是最好的辦法,否則“崩潰”也許會再次與你握手。

更多職場觀點,請關注我的頭條號“指尖視野”。
本文由@指尖視野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指尖視野


先來分享下我的故事:

我剛畢業的時候在小公司做文職,大概做了1年多的時間之後,有做銷售的同事突然辭職了,領導覺得我年輕學得快,臨時也找不到合適的人頂替,就想培養我接銷售工作。


領導可能覺得我文職工作不忙,他給我稍微加點工資,我兩個工作就一塊幹了。我當時才上班一年,屬於職場小白,就覺得這對我來說是個挑戰,也是個機會,就爽快的答應了。


但是我並不是外語專業畢業的,也不是學貿易的。而且我英語水平特別差,但既然答應了,就只能硬著頭皮做。


當然領導也是非常理解的,因為知道我是一個門外漢,他也給了我很多的支持和幫助,比如報英語輔導班,讓同事帶我,來提高我的業務能力和英語水平,給我一個非常寬容的過渡期。然後我大概自己做了幾個月之後,就去參加展會,也算是得心應手了。


回想起來那幾個月對我來說特別的難,因為我不光要完成工作,我首先拿到文件我根本就看不懂,我要每個單詞的去查翻譯。當時我對自己的一個定位就是“文盲”,我的處境就是這樣,不識字。別人花10分鐘,就可以做完的工作,我可能要花兩三個小時甚至半天的時間。


特別是有很多專業術語,我查了翻譯軟件,翻出來的文字根本語句不通,八竿子打不著的解釋,我還要去查資料,查以前的訂單,往往消耗很多時間,我才能完全看懂一封郵件。


另外還要去回覆別人郵件,很多時候我寫了什麼,客人根本看不懂,我要再花很多時間去解釋。

很多時候我都想要放棄,特別是遇到刁鑽的客戶,本來流程就已經很複雜了,他還特別難纏,我就更難應付。我經常自己加班到很晚,偷偷的掉眼淚,當時心情特別崩潰。


工作得心應手以後對我的好處:

但是我就是這樣遇到問題解決問題,一點一點的挺過來了,然後,學會了這些對我的幫助是很大的,首先我的就業面廣了,其次我的英語水平提高,我們出國去旅遊,不用報團,直接自由行,特別方便,我覺得這是對我自身最直接的受益。


工作的目的:

如果你不能改變環境,那就只能適應環境,如果也沒有辦法辭職,那就試著去接受這份工作,起碼你能有一個收入,你要想好你來工作是為了什麼,首先就是為了賺錢,這是最本質的東西,說別的,都是比較空的。


  1. 現在我們先來分析一下,你工作為什麼覺得幹不下去了,是因為你自己的工作壓力大,能力不夠,完成不了任務嗎?如果是因為能力的問題,找到癥結所在,去突破它,靠學習也好,請教別人也好,自問不足,逐漸的成長。

  2. 其次,如果是因為跟同事間相處不融洽,覺得工作環境壓抑,想要辭職,那就試著去改善這種關係,或者完全屏蔽掉不相干的人,因為你是來工作的,目的就是好好工作,拿錢,沒有必要為其他的人和事,費神浪費精力,想開點,這些都不算什麼問題。


【芒果總結】希望我的經歷,對你有所幫助,然後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什麼事情是容易的,每一份工作都不是那麼好做的。這就是職場,只有努力的提高自己的能力,不斷進步,你才能比別人走得更遠,才能比別人站得更高。


把煩惱的時間轉換成學習的時間,多學一些自己專業相關的或者自己比較感興趣的東西,日積月累,你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瘋忙的芒果


我目前也是,但是懷著孕,天天在單位受氣,領導見到你就批,不是說頭髮就是說幹活不機靈,我本來短頭髮,他說不能留,就讓我不要剪,好,不剪,到現在這個時期,扎不起來,他又說亂,我也是無語了,我跟他申請早點下班,他不回我,我們家太遠,我還騎電車,得騎一個小時,想早點回家,每天都是7:30才下班,太晚,冷的,可是人家一點不體貼員工,沒辦法,熬唄。


朱朱1581275


有沒有試過一邊吃飯一邊流淚,還要逼著自己使勁往嘴裡塞的時候?

一、成年人的崩潰往往從小事開始

去年開始我被調到上級公司工作,離家100多公里遠,每週只能回家一次。

今年年初公司一下甩了2個公司級的大項目給讓我牽頭,每天光是開會、溝通、寫方案的就佔據我絕大部分的時間,每天幾乎到晚上11點我才有時間開始處理自己的本職工作。

下屬也因為公司架構的調整,一下走了三分之一,幾乎重擔就壓在我一個人身上,每天工作到12點是常態,2、3點也不是什麼新鮮事,週末幾乎更是沒有,還天天因為進度問題被上級領導罵。

錢卻沒有比之前多一分錢。

因為孩子的身體不好,老婆辭職在家專心帶孩子。6月份孩子生病住院,自己也一天也沒陪過,老婆的怨氣也大。

每個月還完房貸、車貸之後看著短信提示的餘額,只能苦笑一下,繼續堅持。

有時候也在和老婆商量,上級公司那麼辛苦,才比分公司多2000塊錢,不如申請回分公司算了,還能顧到家庭。

但是想想多出的2000塊錢還是咬咬牙,勸自己再堅持看看。

有一天孩子又生病住院,週末我回來吃飯的時候都還在寫材料,老婆終於忍不住一下就爆發了,兩個人吵了起來。

想想自己的工作、想想自己的家庭、想想自己的孩子,那時候真的想不明白,為什麼好好的生活偏偏就被自己搞的一團糟,自己那麼辛苦的工作到底是為了什麼?

工作的壓抑、親人的不理解,讓人崩潰。

想想還在病床上的孩子,當時眼淚控制不住一下就留了下來。

又想想自己的辛苦還不是為了她為了家庭,再不理解再辛苦又能怎樣?於是又逼著自己使勁往嘴裡扒飯,不為什麼味道,只為自己還有力氣再幹下去。

二、生活到底有多難?有些人僅僅只是為了生活就已經拼盡全力

畢竟每個人的處境不一樣,王X聰可以過著揮金如土的生活,一會泡這個網紅,一會懟那個明星。

而有些人光是為了生存就已經拼盡全力。

所以我也沒辦法勸你什麼,也沒立場說什麼在自己身上找問題之類的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話。

只能說為了生存、為了某些人過得更好,必須要拼盡全力。

最後送給你一首歌,中島美嘉的《曾經我也想一了百了》,我很長一段時間單曲循環的音樂,與君共勉!

不講大道理、分享職場乾貨、拿之即用,請關注“經管勵志書籍評級”

經管勵志書籍評級


失業,心態一定不能崩!!!目前本人失業ing。仗著自己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心態,裸辭!!!

沒存款,家裡沒礦,沒有賺錢的副業,請慎重裸辭。

剛開始特別爽,每天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愛好多,可以10多天不出門)。2個月後,體重3位數。錢也用的7788了,在這樣子下去也不行啊。然後找朋友談項目,基本都是希望是想搞一些低投入,高收入,快效益的。但是呢,這種生意的項目,沒有!!!

第3個月,準備找工作整理簡歷,真的不想找工作,然後拖著~,4個月後,終於開始投簡歷,面了兩家,被面試官打擊到了(有點玻璃心),停止了投簡歷,懷疑自己是否適合這行(it),5個月後(11月),想通了,再不工作,可能就要啃老斷糧了。只能反思自己了!!!

目前,我依舊失業中,如果再找不到工作,就準備去大廠找個零時工了(加強技能,明年繼續找工作),生活需要錢啊!!!

再次反思,再沒想好退路前,一定不能盲目選擇失業!外面如果好做,好多人都去做了。而不是等著你來做。對於,賺錢來說,賣體力過生活,勉強也是能夠做的。只是你自己能不能拉的下臉來做?如果說,動腦筋來賺錢,那麼我想問一下你在你的崗位上,把工作做好了麼?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那麼我請你還是彆著急出去創業,或者辭職!

雖然沒工作,但是我現在兼職通過手機賣這種辣椒芒的水果,收益勉強還是不錯的!一件打包賣水果,辛苦是辛苦很多,但是房租還是可以出的來,過程中也結交不少朋友。但是賺大錢,也就算了吧。整體來看,還是打工輕鬆!



平行世界的小表哥


我就有一段特別想辭職,快崩潰,經濟條件不允許的狀態。

我進一家公司,不知為什麼就是與同事關係相處不好,好像把我當外侵人員對待。特別是有兩個同事,怎麼看我都不順眼,我做什麼都能挑刺,搞得我每天上班膽戰心驚,一走近辦公樓就忐忑不安,腳步沉重,恨不得永遠不要進去。

到了下班,才舒了一口氣,終於逃出了地獄。

一到上班,心就莫名的緊張,呼吸不暢。

有時走在路上,我突發奇想:要是能被車子撞上多好,就不用去上這討厭的班了。

好想離開,但是害怕離開後就沒有了收入,生活費、房貸等等就沒有著落,只好強忍著,有時做夢都是被同事罵的樣子。

熬了幾個月,我心焦力瘁,最後忍無可忍,終於還是決定辭職。

因為經濟的原因,不能失業太久,所以馬不停蹄的找工作,終於換了一份工作,把我從崩潰的邊緣拉了回來。

所以,我覺得一旦那份工作讓你崩潰,毫不猶豫辭職。但是,在辭職前要壓縮自己的開支,儘可能留一點節餘來支撐失業的日子。再有多留心附近招聘廣告,有空到處走走看看,逛逛人才市場,手機裡的招聘信息多留意,看見合適的就去諮詢一下,多留幾條出路。

真的辭職了,不會失業多久就能再找到工作,也不必為金錢焦慮萬分。

再有,把自己的心裡話告訴家人,得到家人的支持,就不必獨自苦苦支撐了。


忘不了的樂安河


看到這個問題,我突然想起之前網上看到的一句話:“哪裡有什麼勝利,挺住就意味著一切。”所以,當你崩潰到想要辭職的時候,而且自身經濟又不允許的情況下,我建議你慎重做出選擇,最好不要輕易辭職。為什麼這麼說呢?我覺得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1想要辭職不一定馬上辭職

首先,我覺得特別想要辭職這種狀態,本身是一種比較正常的狀況,就好比婚姻中的兩口子,誰沒有過想離婚的想法呢?但畢竟離婚不是你想離就可以離的。那麼同樣的道理,工作也並非是你想辭職不幹就可以立馬走人的,畢竟你要考慮到很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對家庭收入的影響,以及對自身今後事業發展的影響等等。

2快要崩潰其實還沒有崩潰

其次,快到崩潰,那麼說明你還沒有真正的崩潰,只是接近於崩潰,但是放眼看看你身邊的人,或許有比你更糟糕的人,大家都還在努力的堅持,畢竟生活和工作本身都不容易,只要沒有到最後一步,那麼即便快到崩潰,你所需要做的,不是通過辭職這種方式去逃避,而是正確面對並且努力去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因為你能夠百分之百的保證換一份工作就一切都好,你不會再次崩潰嗎?

3有一份工作總比沒有要好

再次,一般人想辭職的話,至少會確保自己在短期內,比如在三個月到半年內即便找不到工作也不擔心入不敷出,因為辭職前一般都會有一定存款確保自己能夠度過最為艱難的一段時間。但是很顯然,你的經濟狀況並不允許你這麼做。而且,你需要知道的是,現在很多人還在為找不到工作而發愁,那麼既然你已經擁有一份工作,僅僅只是因為快崩潰就想辭職,那又何必呢?

所以,我覺得你目前最需要做的,就是收起你的玻璃心,正確面對你目前經濟狀況的處境,努力調整自己的心態,做好手中事,珍惜眼前人。

最後,我想起了北島在《青燈》裡面收集的一篇文章中寫到的一個片段:

在快要告別時,我問:“你能簡單地用幾句話總結你的一生嗎?”馮亦代沉沉地說:“用不了幾句話,用一個字就夠了。”“哪一個字?”“難。”末了,老人突然愴然淚下。

九品職麻官


以前認識個師妹,時不時就跟我吐槽說要換工作,這份工作太累了,那份工作環境太差了,要不就是薪酬太低,要不就是沒有發展機會,不換工作實在不行了,快熬不下去了。

就這樣折騰到了快30歲的時候,失業了大半年,她開始慌了,好不容易找了份工作安定下來,結果兩年後找我,只不過這次她說的是,“我想辭職,真的快乾不下去,可是,經濟壓力又很大,怎麼辦?”

我告訴她,“其實你折騰了那麼多年,就沒想過窮則變,變則通的道理?”

她說,就是因為窮盡末路了,才想辭職啊。我告訴她,不對,窮則變的意思是,你一直都用辭職的方法來解決問題,結果已經證明沒用了,為什麼沒想過換另一種方法解決這個問題,這才叫做變通。

一、那些使你感到崩潰的因素,是可以改變的嗎

既然是經濟不允許的情況,辭職會對我們的家庭造成很大的影響,需要謹慎而為。所以我們還得先從問題入手,分析清楚,導致我們感到崩潰,很想辭職的因素是什麼,是我們的主觀感受,還是客觀原因,這個因素是否有可能得到改變。

比如,是因為工作量突然倍增,需要天天加班才能完成;又或是因為換了新領導,管理上太苛刻等等,還是說,只是因為做了幾年,感到職業倦怠了呢。

找出問題後,再進一步分析,哪些因素是可以改變,或者緩解的。如:

  1. 職業倦怠的問題,屬於我們的主觀感受,是可以通過調解自身的狀態來解決的
  2. 領導管理過於嚴厲的問題,屬於客觀環境,我們很難改變,但是我們可以瞭解其他同事是怎麼看這個問題,如何應對,從而獲得緩解的方法

所以,其實不管是主觀感受,還是客觀的因素,即使有些東西改變不了,也會有緩解的方法,對於我們暫時沒有後退的情況,還是先從問題入手,找到緩解“崩潰”處境的方法。這樣子,至少我們暫時能有緩一口氣的時間,再慢慢考慮,如何從困境中脫身出來。

二、經濟的問題,是否有其他方式替代,如副業發展

有個頭條號上的學員,他就是對目前的工作崗位很不滿意,很想跳槽,但卻沒有底氣,因為他每個月要供房,如果貿然辭職的話,壓力就會很大。所以,他想出了另一條路,那就是發展副業,他白天上班,晚上寫作賺點稿費。

而當副業發展起來後,他決定辭職跳槽到一個收入雖然沒以前高,但很合他心意的崗位,因為有了副業的收入,所以他也不那麼擔心經濟的問題了。現在,他走正職和副業都很投入,而且也在逐步往上發展。

所以,這裡的建議是,如果經濟壓力很大,有沒有其他途徑可以替代或增加收入,比如副業發展,當有一定的副業收入填補的時候,再想辭職換工作,壓力就沒那麼大了。

三、不能改變環境,那就改變自己,從負面情緒走出來

如果,實在沒有其他辦法了,不管是壓力的來源,還是副業發展,都很難馬上找到解決方法。那麼,在此時,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改變自己。

最簡單的道理:其他同事呢,也覺得很崩潰嗎?如果不是,那麼是不是我們也可以做到像其他人那樣,淡然一點呢?

當然是可以的。很多時候,我們一旦陷入到負面情緒中,就會將很多小事放大,鑽牛角尖,最後使我們崩潰的,其實並不是某些事,而是自身的負面情緒,就像抑鬱症。

所以,有時候面對“崩潰”的處境,哪怕壓力來自於外界,我們也可以通過調整自己的心態,讓自己從負面情緒走出來,坦然應對。對此,我們要儘量做到:

  1. 客觀看待工作上的問題,尋求正確的工作方法去解決
  2. 對工作上的挫敗,以學習、積累經驗的心態去看待
  3. 當感到有壓力,或者抑鬱的時候,先讓自己放鬆下,或是找朋友聊聊,讓情緒先緩解
  4. 多做些讓自己感到積極的事情,工作和生活都是
  5. 找到想要積極追求的目標,讓自己更有動力去工作,和應對生活

因此,如果在工作上感到“崩潰”,很想辭職,又因為經濟壓力的緣故,不敢辭職,那就先停下來想一想,窮則變,變則通!

以上供參考


學習委猿


該怎麼辦,你肯定會做下去的,因為我也試過有這樣的特別想辭職的時刻!

講講我那時候的處境吧!可能你就平衡了

當時我第二份工作離職,然後又2個月的真空期,我本事打算用來提高自己的技能的,但是由於靜不下心來,渾渾噩噩的過來一個多月,那時候也快把以前存的錢給用完了,大概還剩下2.3千吧,剛好我一位比較好的朋友去澳門了,回來後他說他贏了8千多,他是相對乖的一個人,聽完我就心動了,然後我們組團去了澳門3天,我在支付寶借了2千,帶了5千過去,抱著輸完就當個教訓的心態去見識一下,結果第一天耶最高峰我贏了快1萬多澳門幣,但是我的心也更加貪婪了,結果可想而知,倒輸了1萬多進去,還是在我支付寶借不出錢的情況下才回來的!

回來後我立馬要找工作填這個窟窿了,找工作面試還算順利,很快在家附近找到了一家只有幾個人的小公司,我本著去學習人家小工作室模式的心態就去就職了。其實我最重要的是他開的工資比我面試的高那麼幾百塊!!!

為什麼特別想辭職嗎?

第一

我8月底去的上班,突然想喝水,然後沒有飲水進,我只看至有燒水壺,裡面的水我以為是桶裝水,後來才發現他們是去街邊淨水機的裝的,一次裝好幾桶放在那裡。

第二:

沒有假期,請假的時候一定要沒事的時候,有事不給讓你請,晚上下班還有問老闆有沒有事做了,假如有事就要加班

第三:

沒有交流的對象,一個5個人,4個人都是老闆,無時無刻都被監視著那感覺,連你呼吸都是緊張的

第四:

工作量重,總想你無時無刻的為他們工作,中秋節為了趕一個頁面要我加班(我是做美工),前本來是不用做的,本來就隔幾天他就要換一個頁面,所以我中秋節是下午才會到住的地方自己過的,每年的中秋都回去,今年自己買的月餅(他們一個月餅都沒發)那時候工作了兩個月了吧,我心死了,覺得沒必要跟他們拼命了,但是我還欠著上萬快呢!

第五:

熬到了雙十一,那才叫瘋狂,平時叫我去下面拿快遞就能讓我氣瘋了,雙十一熬夜到2點鐘回去的,第二天9點就過來去倉庫幫忙燙衣服很發貨和收快遞,晚上還不給下班要幫忙,聯繫了兩天吧10號11號,沒一點補償,雙十一網上沒一點吃的熬夜,還是我自己買的,工作不遍,飯一頓也不請吃!同理雙十二也是一樣!啊,回憶起我真的快氣死了!

第六:

終於熬到了年底了,我要辭職,但是他們為了省錢,要我幫忙做主圖視頻,那時候我外公生病了,我說要提前走,提前走可以,回去繼續工作完才能結工資,我特麼的謝謝他,工作了4天,算了我兩頭工資,後面算工資說那兩天的工資沒有哦,我說為什麼,他說你請假超了幾天,我就不跟你算了,就這兩天詆回吧,我翻出了第一次他承諾的一個月4天假期的天記錄給他看,還有每次微信請假後口頭請假的記錄給他看,我還把中秋國慶元旦算是我請的假,但最後,他真的是黑心到底了,最後他就承認了,但最後發工資給我還是少了幾十塊,我沒心思跟他算,真的是見了鬼了

第七:

等等怎麼還有第七,不是已經辭職了嗎!特麼還真有,我過完年找到了新工作,但是要離職證明,我只好找他們要,結果他們搬了地方,我去的蓋完章之後,他們竟然叫我幫他們做一張圖,我勒個去啊,做好我還是隨便做了一下

好了,請問你有沒有我這麼樣的老闆呢!第一次見,也會是最後一次......

現在的我找了一箇中小公司,主管很好,工作相對輕鬆,最重要的是有乾淨的桶裝水喝,夏天有空調(對,在哪裡夏天連空調也不開,吹風扇),不要加班,有大小周假期,終於迴歸到正規了,這種感覺相當不錯


達浪在廣州


任何人都必須以生存為第一要素。既然經濟條件不允許,那題主只能先調節自我的心理情緒,然後“騎驢找馬”儘快找到一份新的工作。

那時我剛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不久,自己看到身邊很多的朋友都在幹著自己的事情,而且幹得有聲有色。而看到自己的工作,卻是一副要死不活的樣子,心情格外著急。

對待自己的工作也是一副心不在焉的狀態,可以毫不客氣的說,自己的心思根本就沒有在工作上,整天想的就是如何辭職,然後以什麼理由來告訴自己的家人。

自己越是這麼想、越不喜歡現在的工作,可是自己又沒有其他的副業,根本就沒有經濟來源,這又迫使我不敢辭掉眼前的工作。

對於像我這樣從農村出來的大學畢業生,如果貿然辭去現在的工作,那麼自己的左鄰右舍和家人肯定是無法理解的,而且還會說出各種流言蜚語,給自己的父母和親人帶來思想上的壓力。

於是自己就反覆在想辭職而又不敢辭職的痛苦中,左右搖擺倍受煎熬,甚至有一段時間,我感覺自己都快要瘋掉了。

為此我的身體也急劇變得消瘦起來,給人沒有一點精氣神,整天都是生活在一種抑鬱的氛圍之中,自己幹工作根本也提不起精神來,我對生活也完全失去了目標和方向,感覺生活沒有了意義,整天都是在一種渾渾噩噩的狀態中度日如年。

直到後來我上下班,發現自己連走路都倍感吃力,連上下樓道都要拉著欄杆走路,身體狀況急劇下降,我才意識到如果自己繼續這樣下去,可能將會為此而付出生命的代價。

我必須要改變這種狀態,不能再這樣繼續下去了。於是我便加強身體鍛鍊,希望通過鍛鍊來調整自己的心情,進而改變自己的工作狀態。

我便開始堅持每天早晚跑步,一心想著恢復自己的身體狀況,其他的自己什麼都不想了。就這樣我堅持了1月之後,我的身體慢慢有所好轉了,我的心情也慢慢變得不再那麼焦慮了。

同時我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不斷去尋找新的工作,給自己一個想要辭職情緒的出口,心情也變得越來越輕鬆愉快了。半年之後我便找到了新的工作,然後果斷的辭掉了,眼都的這份工作,讓我順利擺脫了那場危機與困境。

現在回到題主的這個問題上來,我想給題主兩點建議,以供參考。

1、調整自我當前的這種焦慮的心態。

其實作為每一個職場人,都應該學會自我情緒的控制和調節,這也是每一個職場人應該具備基本素質。

我們每一個職場人在工作中,難免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會觸發我們產生各種各樣的一些思想情緒。對於那些消極的,對我們有害的負面情緒,我們應該學會主動去化解和調節,避免這些不良的情緒給我們職場工作帶來不利的影響。

①、跑步鍛鍊。

跑步是一種最好的調節自我情緒思想的運動方式,而且它還能夠鍛鍊我們的身體素質,也可以很好的釋放我們工作中的壓力,讓我們不再受到那些負面情緒的影響和干擾。

②、向朋友傾訴。

負面情緒就像一堆垃圾。如果我們不加以清理,一直任憑它繼續裝在我們身上,最終我們將會被這些垃圾壓垮。

通過向朋友傾訴,則是我們倒掉這些垃圾的有效手段與方式。因此我們在工作中遇到一些負面的情緒影響,應該積極的想辦法將它們處理和倒掉。

③、參加戶外運動。

戶外運動的方式有很多種,比如爬山,攀巖,釣魚等等一些方式。通過戶外運動可以讓我們轉移自己的一些情緒和思想注意力,從而來調節我們內心的思想。

當然最好是邀約幾個朋友一起參與這些活動,大家在活動的過程中可以一起交流聊天,這樣有助於我們那些負面情緒的化解。

④、外出旅遊。

如果題主有條件,也可以選擇外出旅遊。走入大自然,去飽覽祖國的大好河山,通過山山水水自然風光人文景觀來陶冶我們的情操,釋放我們的這種不良的情緒,從而讓我們從中走出來。

2、“騎驢找馬”,利用休息時間去尋找新的工作。

人一旦有了想辭職的想法,那麼這種情緒通常是很難得到扭轉的,但是我們又無法裸辭,那我們只有利用業餘時間,積極去尋找新的工作。

當然尋找新的工作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既可以通過招聘網站,廣泛的投放自己的求職書,擴大自己的求職範圍,也可以通過朋友的內薦求職。

不過在針對不同公司的招聘崗位時,我們的求職書應該做相應的修改,重點突出我們對該崗位的優勢能力與工作經歷。絕不能一封求職書投遞所有的招聘公司,這樣很容易讓自己的求職書缺乏針對性,得到面試的機會將會大大的降低。

朋友內薦的方式也是一種很好的求職方式,而且這種求職方式,獲得成功的機會也是比較高的。所以那一些只要工作經歷相對比較豐富的員工,都會藉助自己的人脈資源,靠自己的朋友內薦來獲得求職工作。

因此題主這種情況,千萬不能夠裸辭,更不能夠委屈自己堅持留下來,否則將給題主帶來致命的傷害。所以正確的做法是:積極調整自我心態,努力通過“騎驢找馬”來實現自已的新工作!

好了,我就簡單的分析到這裡,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給你帶來幫助。

以上分析,僅供參考,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給你一點幫助。若有興趣,可以關注【視職場】,將會帶給你更多的職場知識,幫助你解決職場困惑。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發表你的看法與觀點!

【視職場】青雲計劃獲獎者,優質職場創作者,一個有著20年職場生涯的老司機,專注分享職場知識,解決職場困惑,建構職場關係。

~~~分享職場知識,快樂職場人生,感謝你點、評、分、轉、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