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趙元《剡溪雲樹圖》細節鑑賞

元 趙元《剡溪雲樹圖》細節鑑賞

元 趙元 剡溪雲樹圖

趙元(生卒年不詳,約1215年前後在世),字宜之,號愚軒,定襄人。經童出身,舉進士不第。以年及調鞏西主簿。未幾失明。自少攻書,作詩有規矩。泰和(1201年)以後,有詩名河東。李純甫作詩稱之,名益高。南渡(1214年)後,往來洛西山中。為趙秉文、雷淵、崔遵等所重,每虛左以待。元既以疾廢,萬慮一歸於詩,故詩益工;其五言平淡處,為他人所不易及。

趙元傳世名作《剡溪雲樹圖》,手卷,水墨絹本,畫江浙一帶溪山平遠之境,丘陵蜿蜒,草木丰茸,雲蒸霞蔚,筆墨圓厚華滋,淳雅文秀有書卷氣,畫法與元人馬文璧同調。本幅及卷後有陸友、奐祖明、陳方、仇遠、張天英等多人題跋,本幅更有乾隆御書七古長詩,以為乃寫會稽山水,故有“剡溪雲樹”之標識。詩中有句雲:“傳神猶在煙霞外,肯讓董源第一流?”推崇可謂備之。故《石渠寶笈•初編》定為上等,可見鍾愛之深也。卷後有近人萱暉堂主程伯奮多次考識,以元人張伯英詩題“畫山水歌題趙宜之卷”而定為金代趙元字宜之者。因趙元后來幾乎失明,宜之畫世無第二本,此或許是孤本了。

元 趙元《剡溪雲樹圖》細節鑑賞

元 趙元 剡溪雲樹圖卷 全卷

乾隆題詩載《乾隆御製詩集》五集二十三,《趙元剡溪雲樹卷用題者韻》。

程琦萱暉堂舊藏。程琦(1911-?),字伯奮,安徽人,旅日僑商。室名雙宋樓、巨燕軒、奎章閣、萱暉堂 。收藏極豐,重要藏品輯錄於《萱暉堂書畫錄》中。

惠孝同(1902-1979),原名均,字孝同。1920年入中國畫學研究會,拜金城為師。專攻山水,古厚渾茫。富收藏,尤以集古代扇面、手卷、冊頁為多。

題識:天水趙元作。

元 趙元《剡溪雲樹圖》細節鑑賞

本幅

  1. 陸友(元代)題:重崗細草覆坡陁,風引松花落澗阿。草屋雨餘雲氣溼,開門不厭好山多。至大二年(1309)秋日,陸友題。

2.奐祖明題:三月清溪水接天,溪頭春樹綠含煙。野人十載不歸去,怪得月明題杜鵑。至奐。

3.乾隆(1711-1799)題:巖林蓊蔚石盤陀,幾曲清流繞谷阿。試問何方有此境,好山惟是會稽多。雲連山樹樹連天,不認樹雲只認煙。一晌神來託諸畫,伊家詩意寫聞鵑。架溪野彴路縈紆,欲覓孤邨樹半糊。應是詩人遇高啟,相於佳處聽啼鴣。作陣飛鷗去若浮,為驚漁笛起蘆洲。傳神猶在煙霞外,肯讓董源第一流。川貯清流弗貯泥,鏡中行處那教迷。夏初春末非冬雪,不作重儓訪戴溪。

癸卯暮春月,用卷中題者韻,御筆。

4.張簡(元)題:溪上春山石逕紆,冷雲煙嶂翠模糊。行人如隔湘江岸,日暮青林啼鷓鴣。至正十年(1350)五年二日,吳郡張簡。

5.陳方(元)題:楚雨初晴綠樹浮,斷雲芳草隔汀洲。亦知不負幽棲意,長向春江釣碧流。陳方。

6.郭翼(元)題:山雨朝來不作泥,望中煙樹使人迷,依稀絕似羌村路,風送春船逆上溪。郭翼題。

元 趙元《剡溪雲樹圖》細節鑑賞

後紙:

1.張天英(元)題:畫山水歌題趙宜之卷。

我有山水癖,由來雖幽棲。十年遊雁蕩,五年遊會稽。或言秦王昔時愛仙術,駐石下海如鳧鷖。洞口誰來斸龍耳,驪珠夜照天雞啼。三峰參差九華老,蛟龍鼓浪方壺低。醉墨淋漓落吾手,只尺萬里雲悽悽。初疑巨靈闢開翠巖溼,馮夷擊碎青玻璃。又疑劉阮雙行赤城下,漁舟棹入桃源溪。對此長歌發幽思,便欲著屐來攀躋。我家碧山最奇絕,綠蘿萬丈緣丹梯。憶昨金門拂衣去,自種青松與人齊。幾人欲畫畫不到,惟有四時雲月可以相招攜。吾負碧山此為客,何異乎巢由軒冕行塵泥。從吾好,歸來兮。張天英題。

2.仇遠(1261-?)題:雨洗煙嵐夕氣涼,冷風謖謖樹蒼蒼。採芝巖下看雲處,零落秋風滿石床。錢塘仇遠。

3.張學(元)題:趙生此圖入妙品,巨然筆法寫荊關。一瓢墨潑金壺汁,幾疊雲開玉筍班。詩思解題春色裡,神情猶在雨聲間。何當著我歸來囗,沈醉溪頭飽看山。張學題。

元 趙元《剡溪雲樹圖》細節鑑賞

4.程伯奮(1911-?)題:右金趙愚軒剡溪雲樹圖,澹採輕嵐,煙雲變幻,絪縕盤礴,渾融雋逸,深得北苑南宮三昧,足以上窺摩詰、東坡,所謂畫中有詩者也。愚軒名元,字宜之,號愚軒,定襄人,經童出身,舉進士不中,以年及調鞏西簿,未幾失明。自少博通書傳,作詩有規矩,泰和後有詩名,河東李純甫為賦,愚軒名益重。貞佑二年,金都南徙後,往來洛西山中,趙秉文、雷淵等皆愛之。所至必虛左以待,為人有才幹,處事詳雅,既病廢,萬慮一歸於詩,故詩益工。一時名士勝流,多與交遊。尤與元好問同郡世契,而年長於好問,投分披襟,唱和酬答,迭見《中州》、《遺山》二集。愚軒吟詠之餘,兼擅山水,自惜羽毛,善藏鋒鍔,若無張天英題句,不將湮沒無聞也夫?清高宗博雅好古,翰苑人文薈萃,何無片言隻字表而出之。《石渠寶笈》遽以元趙元標之,豈以愚軒名不見畫史,而善長夙以山水見稱耶?抑亦奉教釐訂,曲從上旨,不敢更定與?籲!自古以詩揜畫,或以畫掩詩者,指不勝屈,奚獨愚軒而已。金畫傳世希若麟鳳,衰頹睕晚,獲此天祿琳琅孤本秘籍,歷年八百完好無損,真希世之寶,隋珠和璧烏足道矣。辛酉(1981年)清和月,二石老人題,時年七十有一。

元 趙元《剡溪雲樹圖》細節鑑賞

程伯奮再題:

清聖祖御選金詩,有趙元題陳居中畫唐崔麗人圖詩,序曰:餘丁卯春三月銜命陝右,道出蒲東普救之僧舍,所謂西廂者,有唐麗人崔氏女遺照在焉。因命畫師陳居中繪摹真像云云。則愚軒之調鞏西簿於泰和七年春,豈其時居中以南宋畫院待詔遠適中州,鬻畫金源耶?是足補畫史之闕遺也已。越二日可庵再題。

元 趙元《剡溪雲樹圖》細節鑑賞

程伯奮三題:

此卷本幅有元陸友、釋正奐、張簡、陳方、郭翼及清高宗題句,張天英、仇遠、張學題於贉尾。迭經元張簡、張天英,明徐賁、徐禎卿、項元汴等先後嬗藏,入清為御府珍秘,《石渠寶笈》列為上等冬一。鼎革後遜帝攜出榆關,尋流落人間,所謂東北遺珠,見《故宮已佚書畫目考》。陸友字友仁,自號研北生,平江人,博雅好古,工書善詩,尤能鑑辨。三代漢魏而下,鐘鼎銘刻、晉唐法書名畫,皆有精識。虞集、柯九思皆善其書,言於上,未及用而歸,以疾卒。有《吳中舊事》、《詞旨》、《硯史》、《墨史》、《印史》、《研北雜誌》、《札菊軒稿》。釋正奐字祖明,住天台山寺,善詩,與顧瑛為方外交。張簡字仲簡,自號雲丘道人,又號白羊山樵,吳人。初師張羽,為黃冠,隱居鴻山。元季兵亂,以母老歸養,遂返巾服。洪武二年,召修《元史》,有《雲丘道人集》。陳方,字子貞,號孤篷倦客,京口人,寓於吳,工詩。龔璛以女妻之。鄭元佑、張雨、倪瓚皆與之遊,往來倡和。晚主無錫華幼武家,後不知所終。有《孤篷倦客稿》。

郭翼,字熙仲,一字羲仲,號野翁,又號東郭生,崑山人。博學工詩,尤精於易,為楊維楨所稱。家貧不肯幹謁,以東郭先生故事,命其齋曰雪履。洪武初,徵授學官,度不能自見,怏怏而卒,年六十有四。有《雪履齋筆記》、《林外野言》。張天英,字羲上,一字楠渠,自號石渠居士,永嘉人。酷志讀書,不好乾謁,元季徵為國子助教,再調,皆不就。好遊西湖,多居吳下。工詩,尤善古樂府。與顧瑛友善,觴詠倡和。有《石渠居士集》。仇遠,字仁近,一字仁父,號山村,又號近村,錢塘人。好古博雅,工詩善書,至元中為溧陽教授,旋罷歸,優遊湖山以終。生於宋淳佑丁未,卒年七十餘,有《金淵集》、《山村遺稿》。張學,字習之,不詳其爵裡。以俟夫博淵。二石又記於巨燕軒。

元 趙元《剡溪雲樹圖》細節鑑賞

程伯奮四題:

宜之父淑,字清臣,由門資敘,與元東巖為莫逆交,具見《中州集》。則宜之之與裕之世契詩友,往還無間,且以弟視之。故裕之傳之特詳,錄其詩尤多。集撰於天興二年(1233),時裕之在聊城,宜之已為土中人。子顒有隱節,居鄉里,翼年正月,金亡於蒙古矣。靖康之難,太祖之裔北遷,分置諸城。今圖末款識“天水趙元作”,而乃翁清臣以門資敘,則宜之其宋帝之裔,徙置定襄者耶?卷首“起文”朱文印,乃元季西夏昂吉印記。昂吉字起文,工詩善書,與鄭元佑、沈右、顧敬輩友善。末跋張學,吳郡人,字習之,與楊鐵崖交。李薊丘為仇仁父寫竹石卷,後有洪武己酉(1369年)楊、張等題,見《六研齋三筆》。二石老人。

高清分解

元 趙元《剡溪雲樹圖》細節鑑賞

元 趙元《剡溪雲樹圖》細節鑑賞

元 趙元《剡溪雲樹圖》細節鑑賞

元 趙元《剡溪雲樹圖》細節鑑賞

元 趙元《剡溪雲樹圖》細節鑑賞

元 趙元《剡溪雲樹圖》細節鑑賞

元 趙元《剡溪雲樹圖》細節鑑賞

元 趙元《剡溪雲樹圖》細節鑑賞

元 趙元《剡溪雲樹圖》細節鑑賞

元 趙元《剡溪雲樹圖》細節鑑賞

局部高清

元 趙元《剡溪雲樹圖》細節鑑賞

元 趙元《剡溪雲樹圖》細節鑑賞

元 趙元《剡溪雲樹圖》細節鑑賞

元 趙元《剡溪雲樹圖》細節鑑賞

元 趙元《剡溪雲樹圖》細節鑑賞

元 趙元《剡溪雲樹圖》細節鑑賞

元 趙元《剡溪雲樹圖》細節鑑賞

元 趙元《剡溪雲樹圖》細節鑑賞

元 趙元《剡溪雲樹圖》細節鑑賞

元 趙元《剡溪雲樹圖》細節鑑賞

元 趙元《剡溪雲樹圖》細節鑑賞

元 趙元《剡溪雲樹圖》細節鑑賞

元 趙元《剡溪雲樹圖》細節鑑賞

元 趙元《剡溪雲樹圖》細節鑑賞

元 趙元《剡溪雲樹圖》細節鑑賞

元 趙元《剡溪雲樹圖》細節鑑賞

鑑藏印鑑

元 趙元《剡溪雲樹圖》細節鑑賞

元 趙元《剡溪雲樹圖》細節鑑賞

元 趙元《剡溪雲樹圖》細節鑑賞

元 趙元《剡溪雲樹圖》細節鑑賞

元 趙元《剡溪雲樹圖》細節鑑賞

元 趙元《剡溪雲樹圖》細節鑑賞

元 趙元《剡溪雲樹圖》細節鑑賞

元 趙元《剡溪雲樹圖》細節鑑賞

元 趙元《剡溪雲樹圖》細節鑑賞

元 趙元《剡溪雲樹圖》細節鑑賞

元 趙元《剡溪雲樹圖》細節鑑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