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女兒23歲了每天只是吃喝睡,怎麼辦?

芯疼比快樂真實


這就是嬌生慣養的結果,23歲竟然只知道吃喝玩樂,說她是嬰孩卻已經成年;說她成年了卻似乎啥事不會,這其實是我們教育的失敗之處!辛辛苦苦養育了二十載,望女成鳳,盼子成龍,卻沒有想到養成一個“巨嬰”,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小的時候過分寵愛,大事小情家長處處操辦,自己苦點累點沒關係,但是不能苦了孩子,好吃的,好用的,好穿的,有求必應,有應必答,長此以往,一個自私,刁蠻,任性,沒有生活自理能力的孩子已然誕生!現在中國有一個普遍的現象就是窮一代養了一個富二代,父母用佈滿老繭的雙手給孩子構造一個華麗的生活,當父母風吹日曬,含辛茹苦為了生活朝朝暮暮的時候,孩子卻在充滿冷氣的肯德基,必勝客品嚐著美味;當父母省吃儉用,節衣縮食的與人討價還價的時候,孩子卻奢侈的用上了蘋果手機……父母尚在苟且,你卻在想著詩和遠方!如果你不能照顧她一輩子,請不要溺愛她!這種愛就是毒品,會讓她不知不覺上癮,一旦上癮習慣很難改變!這種愛會毀了孩子一輩子,這是我們作為家長應該深思的問題!


回不去的時光42


這是當前社會教育的一個縮影,是各位家長的教子無方,教育缺失,是個必然的因果關係,說難聽活,是咎由自取,二十年前都預料的結果,今天對線了。俗話說,從小看大,三歲看老,從小就不能護短,不能縱容,不要自私,因為在任何時候,自私不可愛,自私是沒有市場的。要教他們懂得分享,教他們知道感恩,教他們知道換位思維。不要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更要教他們尊重師長,尊重他人,不能心胸狹隘,固執己見,以己為中心,從小教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外孫女六歲就叫她洗手帕,洗毛巾,洗內衣,重點不在她洗多少衣服,掃地是否乾淨,而是要他們知道感恩,知道生活不容易,真正懂得粒粒皆辛苦的含義,而不是每個孩子都會背誦。只有這樣孩子才會做個內外兼修品行端正,知情知義之人,怎能做一個大寫的人字。二十多歲大姑娘,當今成了一個懶姑娘,嫁人也是未來的懶婆娘,敗家子,萬人唾棄,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綠水青山204656091


我覺得可能跟家庭教育有很大關係!要麼是父母過於溺愛導致,要麼是父母壓根就沒時間管,孩子之所以變成廢人父母難推其咎!

我老公的兩個侄女,大的今年29歲小的25,兩人當初都是上完初中就不去學校了。後來就一直沒有出去工作過,整天就知道呆在家裡啃老。她家是開飯店的不管父母多忙,哪怕有時生病住院了她們也不會去幫忙的,就是天塌下來都與她們無關那種。



她爸媽一說她們就會遭到一頓臭罵,還詛咒父母早點死!而且兩人都從不叫爸媽而是直呼其名,剛開始她爸媽還好言相勸希望她們出去找份工作養活自己,可根本就說不動。後來讓她們在家裡幫忙做工,工資按月發,可她們嫌累嫌辛苦幹了幾天活就不做了。

姐妹兩人都是嚴重肥胖型,心裡比較自卑也很敏感的那種,大的已經29歲算是大齡剩女了,可從沒見過她有男朋友過,也從未見有人上門說媒。小的那個至今跟一個45歲的外地男人聊得很嗨,偶爾出去跟人家過夜,我們都覺得她被騙了,可誰勸說她她就罵誰。她爸媽也管不了所以也就任由她們了!兩姐妹雖是“同道中人”,但是經常吵架感情並不好,幾乎每天都能在家庭群裡看到她們的好戲,一吵起來什麼“賤人,騷貨,早點死”多毒的話都拿來對罵。這哪是姐妹簡直就是冤家!



其實她們之所以變成這樣是因為她爸媽在她們很小時就出國打工去了,她們是跟著奶奶長大的,是留守兒童。而老人又沒有什麼文化,她能管孩子溫飽都不錯了,至於教育問題她也無從下手啊!夫妻兩人錢是賺到了不少,可是孩子卻毀了!錯過了孩子的教育賺再多的錢也無法回到當初重來一次了!


暮雪雲熙


我也是一個女孩的父親,不過我的女兒才15歲。

我想一定得讓她規劃一下人生。

讓她找找自己的興趣是什麼,特長是什麼?最想做什麼事?

如果她本來有什麼想法的,作為父母的,就應該支持一下她。比如她想開店啦,等等,就想辦法支持一下她。

25歲了,可能也沒有讀大學,如果讀大學的話可能也沒有畢業。如果是讀了大學的,就要敦促她出去找工作上班。


小夕遇見


《父母教育的無知,是孩子問題的根源》

孩子23歲出問題,誰也不要埋怨,是父母的錯,是從小沒有上好“家庭教育”這門課。

一、1~3歲,撫養關鍵期。孩子對父母(尤其是母親)建立強烈的情感依戀,父母獲取堅實的情感資本。

二、3~6歲,性格培養關鍵期。父母靠情感資本的支撐,引導孩子如何做人。關鍵是說“不”,最常出現的問題是無原則溺愛,這個階段是最容易出問題的!

三、6~12歲,潛伏期(略)。

四、12~18歲,青春期(略)。

五、18歲以後,成人階段…。此時的問題已很難解決,只有靠社會來教育了,但代價往往是很大的!





伊水緣


作為一個正常人來說,實在有點過分了,那麼大了應該有成人的思想概念了,只知道吃和睡,已失去了人的滋味了,應該要好好地扭轉這種散懶習慣,說不好聽在農村都已成家庭主婦了,要是你成家了,怎麼過好家庭生活呢,就連起碼的勞動智能都沒有這怎麼行呢?

估計你家的條件實在大優越了,什麼都不用操心,父母大心疼了,把你當花朵養起來,過於嬌慣的緣故吧。不過話說回來,在城市的確沒有什麼需要勞動可做,但起碼掃地,燒飯,炒菜,洗衣,搞環境衛生,疊被,……等等許多許的家庭雜事都可以學著做,鍛鍊自己的勞動機能,養成良好的勤儉勤勞的習慣,對自己以後會大有好處,享受一生的!

讓別人認識你是一個會生活的人,也就不會被人瞧不起的!

古人說:勤是傳家寶,儉是聚寶盆!😊😊😊


一不平2018


請問你這個女兒身體健康嗎?是不是正常的人?如果不是正常健康的人那就另當別論。如果是正常身體健康的人的話,那就不完全怪你女兒。做父母的絕對有責任。平時要多給女兒溝通。不能有一點不對就發脾氣,要心平氣和的講道理。不要給女兒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不要對女兒用嚴厲批評口氣。要和女兒象朋友一樣,讓她感覺你就是她的朋友,溝通中沒有隔閡。只有這樣,你女兒才能把心中所想告訴你。你只有走進你女兒的內心世界。才能把你女兒的心結給解開。再進而慢慢開導。讓他走出封閉的世界。或者你主動邀約你女兒的要好朋友陪她出去玩玩,散散心。之後讓她出去打打工。有了工作,他才能把心思用在工作上。只有這樣可能就會改掉以前的毛病。不在一心撲遊戲上,上網!成不成功,只能一試。


牽掛你的心8


別聽他們胡咧咧。相對來說也不是不可饒恕的錯誤缺點,多帶她參加任何她感興趣的戶外活動,支持她和閨蜜同學交往交流,工作閒暇,甚至如果能讓她加入到義工或助人組織的勞動工作中你就會驚奇的發現原來女兒是個很有能力很了不起的美女!開頭可能很難,另外你本來就不吃這一套那更就無從談起了。


海岸西風


這事你也上頭條來討論?

責任在誰?做父母的真是失敗。

是你栽培的!是你塑造的!是你陪養的好苗子,你應該問自己。

養不教父之過,你太失職了,而且又害了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養了一個蛀蟲。毀了孩子大好前程。你就是罪魁禍首。


一蓑煙雨209


民間說母親操持家務能力太強養懶孩子,

上次你是主角,現在她是主角,

她慵懶,一動不動地抗議,

她身上失去了父母想要看到的東西,

孩兒已長大,但是沒有,

對她的要求卻剛剛開始,

你每天行注目禮,緊鎖眉頭,

二十三了,歸於何處,

遠方,她想的都是遠方,

她在權衡與你,你還能給她什麼,

她的挫折你知道嗎?

訴求知道嗎,

你還能給她什麼,

她在遠方,至少那顆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