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一年的收入能有多少?

小藍藍的獼猴桃


博士學位,堪稱學位“金字塔”的最頂端。很多人心中估計都燃燒起好奇的“熊熊烈火”——博士一年的收入大概能有多少?

首先,從學歷層次上看,博士的起始年薪比其他學歷的起始年薪要高。

根據《2019屆中國高校畢業生薪酬報告》顯示,在2019屆高校畢業生中,本科生的起始月薪接近六千元,碩士畢業後的起始平均月薪是八千多元,而博士畢業生的起始平均月薪則直接飆升到一萬五千多元(年薪是18萬多),是本科生(年薪7萬多)的兩倍多,其起始平均月薪也比碩士多了六千多元。由此可以看出,學歷層次越高,起始平均薪酬待遇就越豐厚;學歷層次越低,享受的待遇就越“精緻”。

其次,從地理位置上看,博士畢業後所在的城市越繁華,起始年薪越高。

據瞭解,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的博士是“最值錢”的:廣東地區博士的平均起始平均年薪達到二十三萬五千多元;上海地區的博士起始平均年薪達到二十二萬五千元左右;北京地區的博士起始平均年薪達到二十二萬三千多元。博士作為國內的稀缺資源,是很多地區爭相搶奪的人才。而經濟實力比較發達的地區,起始平均年薪比較豐厚,聚集的博士自然也就越多。博士待遇排在前頭的,緊隨北上廣之後的是四川、重慶、廣西等地區,其起始平均年薪也是挺誘人的。

第三,從用人單位的知名程度來看,博士畢業後所進的單位越牛,起始年薪就越高。

前一陣子,華為招聘8名起始年薪在九十萬到兩百多萬的博士,可以說是下了血本。而在一些籍籍無名的用人單位,會不會有這樣的魄力和實力來“招安”高能力高素質的博士畢業生呢?當然不會!一些博士去雙非院校(非985、非211大學)任教,起始月薪達到五位數都有很大的難度。當然,博士去一些高校任教,除了年薪之外,還有其他的福利,比如送一套“性價比”比較高的房子,再比如直接給一筆豐厚的“安家費”,讓優秀的博士走進高校後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總而言之,博士學位拿到手之後,絕對不會吃虧,“讀書無用論”只是一些別有用心之人用來騙哪些智商不怎麼高的人。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通過努力讀書,一旦成為博士的話,將來出人頭地的機會就會更大一些。


微雨潤苗


博士的收入完全看情況,區別很大。有的是學科差別、有的是學校差別、有的是能力差別,千差萬別。

前幾天和一個剛畢業兩年的博士吃飯,他說這兩年買房子、裝家花了八十萬。我說哥你除了安家費二三十萬之外,年工資也就十來萬吧。他說是哈,不過我這兩年項目經費到了六十萬左右。他說我的同事不是人才引進,而且沒項目,現在就壓力很大了。

(博士收入)

這是博士入職後的收入,我們來談談在讀博士的收入。

1、學科差別

不同學科博士的收入差別很大。比如北大光華的博士,除了各種補貼與導師發的經費外,論文影響因子乘以1000也是收入。許多每年能拿到十幾萬。

(博士收入的學科差別)

比如讀歷史的博士,同樣是北大的,一年拿到九萬就不是普遍了。

2、學校差別

不同學校博士的補貼差別很大。清華的平均補貼在五六萬左右,像南開、復旦這樣的學校補貼在兩萬左右。上次和一個武大的老師吃飯,才知道那的博士補貼在4萬左右,高於很多學校。

目前來看,中山大學的博士上漲幅度最快,深圳大學也不錯。

(不同大學補助差別很大)

3、能力區別

同一學科的博士收入差別也很大。以前見一個朋友,他要延期一年,很發愁,不是發愁論文,是發愁錢,沒有補貼了,怎麼辦?

另外一個就屬於另一個極端,前些日子哭窮說沒錢、物價高,最近已經開始籌備買房子了。

人的能力差別也是沒辦法的事,能說什麼呢?

(能力帶來的差別很大)

整體而言博士收入是不錯的,工作是體面的,生活壓力是不大的。我時常因為自己不是博士而感覺和他們格格不入。

(哎)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一個不錯的朋友,她嫁了一個老公兩年前考上了博士,現在一家人在北京生活。前幾天去了他家一趟,一家人過得非常的滋潤。我很羨慕他的生活,也很崇拜她老公。先不說博士一年的收入有多少,起碼這個頭銜都讓人非常的羨慕。我們想一想自己的親朋好友裡面有幾個博士呢?也許可能有但不會太多。其實作為博士來說,他們背後的辛苦和努力不是常人能夠做到的。10多年前就認識一個眼科博士。其實當時他在一邊工作,一邊修著博士的學位。因為當時做媒體工作,採訪他的時候認識的,當時這位眼科博士朋友,掙的錢並不是太多。認識兩年之後才知道他為了學習,當時自己快40歲了還沒有結婚。那個時候並沒有問他一個月的收入多少,後來在一次吃飯的時候他自己說的,說起來並不容易,自己的父親已經去世了,是老媽一個人供他上的學。當時一個月收入也就6000左右。自己還買了房子,還得還貸款,有的時候再給母親一點零花錢。所以每個月自己也剩不了多少。當然啦,現在的話,這位博士生活的還是非常不錯的。

很多大的單位,一般都有一些博士生。因為他們要搞研究,搞研發。所以也會高薪聘請一些這些方面的人才。這些博士年收入的話,基本上也都在幾十萬左右。因為他們都是接的一個個的項目,如果說項目成功了的話,他們的提成也會非常的多,基本上博士生拿的都是年薪制。目前來說,我國博士的人數大約在80萬左右。而且每年也都有人數增加。很多人也都上網成為博士,尤其是一些學霸們。當然了成為博士的背後,是需要艱苦的努力付出,以及對某一項科研的專研的決心和信心。還有一點非常重要的就是,家裡麵人的支持!


文史大世界


我覺得這個問題有點不知道怎麼回答,因為博士也分種類吧?別的我不知道,但是醫生,老師這類的博士級別因為不會愁吃穿吧。去年去成都華西醫院,一個神經科的博士,網上預約他的門診費就是150,手術800,只是預約的費用,並且當時預約了都等了八天才排上號。在來說說老師吧,我一個親戚家孩子上的暑假補習班,福州市下面的長樂市,一個博士帶的班,初中年段,三萬一個月,什麼概念?一個班就十個學生來算一個月也三十萬了,關鍵人家還不好進。


凌靜3701


其實要看什麼學校的博士生,前段時間認識一個北大的博士在讀小哥,今年夏天就博士畢業了。目前在北大旁邊的微軟實習,專業唸的是計算機安全方向。閒聊的時候瞭解到,如果在微軟轉正的話,年薪可以達到70萬,但是小哥本人是天津人,所以打算迴天大做副教授,認識他那會兒,他已經通過了副教授面試的一面。據他說,如果面試成功,在天大做副教授的話,年薪差不多35萬。小哥92年的,本科是北航的,也是北京排名前10的大學。


戴著眼鏡看八卦


謝謝您的提問,小編專注於給各位分享各種職場經驗,每日更新,跪求大家關注,下面說一下我的觀點吧。

博士一年的收入能有多少?我不太確定題主想問的,是博士在讀書期間的收入能有多少,還是說博士畢業後,年收入有多少哈,那我這裡就分開這兩個層面回答一下吧:

1.博士讀書期間的年收入

讀博士的同學,年齡一般在24到28左右,而同齡的朋友幾乎都已經結婚生子,努力工作,拿著工資;而與此同時,博士不得不在實驗室內繼續做著實驗,寫著論文,因此國家、學校以及導師,都會對讀博的同學,給予一定的補貼,扶持他們繼續鑽研。

而博士在讀書期間的年收入,大概會有多少呢?我們先來看一組國家的數據,2017年,中央部門所屬高校博士研究生資助標準為每生每年15000元,也就是說大概每月1250元,這只是國家層面的補助,另外還有學校和導師的補助。

曾經有機構做過調研,對於讀博的朋友,普遍的“月收入”在1K~3K之間,他們的這部分收入,並未扣除學費以及住宿費,因此大部分同學是屬於入不敷出的。但這對於不同的學校,補貼的力度也是大有不同的,譬如清華北大這種優質高效,對於博士的補貼,普遍在每月5K~6K之間。


綜上,博士讀書期間,年收入對於不同學校和地區,差異非常大,高的,可以去到年入10萬,低的,年入1~2萬左右。


2.博士畢業後的年收入

讀了博士的同學,在學歷上,幾乎能算得上是秒殺一切小碩小本了,普遍來說,工資水平也會高於小碩小本:


根據某機構的統計數據,2018年,985院校畢業的博士生,平均月薪為12015元,211院校畢業的博士生,平均月薪為11041元,一般院校畢業的博士生,平均月薪為7893元,年收入來看,博士生畢業後,年入一般在10~15萬左右。

而有一個很尷尬的點,就是說博士生學歷雖然高,起薪雖然好,但不是特別容易找到工作,因為並非所有的企業都需要學歷如此高的同學,學歷高伴隨著人力成本高,如果一項本科生就能完成的工作,沒有必要花大價錢請博士,這也是現在博士生找工作的一個尷尬的點。

不過幸好的是,現在博士還沒像碩士這樣氾濫,還勉強能做到一個蘿蔔一個坑,但長遠來看,這個真不好說,在這裡,小編祝願各位在讀博的大牛們,繼續加油修煉內功,出來社會後,對我們下手輕點呀。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如果各位看官有不一樣的意見或者建議,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補充,謝謝大家!


在廣州奮鬥的普通人


我是西南財大人力資源管理碩士畢業,所以身邊接觸到的博士也還是蠻多的,

事實上收入和學歷沒有必然的聯繫,但從總體上看,

博士畢業的人相比,專科,本科,碩士,工資的確高一些,

有圖為證:

博士也是分研究方向的,像搞數學,統計學,計算機的就比搞文學的工資高許多,

而且近兩年人工智能,大數據非常火爆,相關的計算機領域博士,

年薪上百萬的比比皆是,就剛畢業的年薪40-50萬的幾乎是起步價。

博士畢業後通常得去向有以下7種

高校任教科研院所,政府,國企,外企,出國博後,國內博後。

博士的待遇和博士所學的專業、就業單位、就業地區息息相關。一般博士的待年收入分佈15W-70W區間,另各省市院校機構對博士的補貼也各不相同。

學校的博士工資是最低的

以中科院為例,我國科學研究的最高級機構了,

裡面的院士都堪稱國寶,裡面在讀的博士2017年是3400-4700一個月,

當然可以賺外快,但是不是每個專業都能有機會的,

而且博士搞科研很痛苦,還要面臨導師的壓榨,

不被扣光錢都是好的了,哪有那麼好的機會~

比如某省的重點研究室:

一、國家給的:碩士每月500,博士每月1000,這個是鐵板釘釘不會少的。

二、老闆給的(勞務費):每月800,然後原則上碩士每月上交500,博士每月上交300,相當於碩士實發300,博士實發500。當然,還要按心情扣勞務費,比如月報遲交、組會沒準備好、把什麼儀器弄壞了,等等。


你身邊有博士嗎?來吐槽一下吧


馮起升


我看到【文史工作坊】詳細回答了博士研究生讀博期間的學習收入情況。下面我簡單回答一下博士畢業後的一般收入情況。

有一種人能力極強,收入情況可能與學歷無關,不再討論範圍之內。

我是2012年哈爾濱工程大學控制專業博士畢業,畢業後在一個隸屬於航天科工集團的軍工企業工作。

2012年的行情,剛畢業的博士研究生年收入大概在15萬到20萬左右。企業會比各大研究所高一點。以後每年大概收入能漲一到兩萬。

一般工作後五年一個臺階,能力決定收入。博士學歷是找工作時候的敲門磚,工作後主要看能力。

如果能力不高,博士學位會成為自己一個很大的限制條件,也就是平臺給了,自己不勝任,這時候領導大家都會注意到你,形成一種壓力,你只有突破這種壓力,才會重新走入輕鬆。

讀博士的時候,除非出去還是想找一個混日子的崗位,否則在學校裡不要混日子,最好從學校畢業的時候,你是貨真價實的博士。

到2017年--2019年我年收入大概30到50萬,有一定的浮動調整,要做公司項目的績效。更有效的突破我還沒有實現。

大部分博士畢業後的收入都是這個範圍。我是高工,想當於高校的副教授。高校教師平均收入要低一些,項目收入除外。

社會上現在博士的收入大概都在三五十萬的樣子。希望能幫到你。


小妖怪大妖怪


說說我瞭解的一些博士的情況,供大家參考:

1.我自己:中國傳媒大學博士,畢業後在山東省一所本科院校執教,安家費10萬,月薪7300,年終獎半年約12000,年薪10-14萬之間。當然,年終獎和科研能力有關,有理工科老師發了20萬年終獎。

2.同學B:中國傳媒大學博士,某知名地產公司,畢業三年,第一年41萬年薪(35萬+6萬年終獎),第二年52萬年薪,第三年未知。

3.同學C:某知名媒體博士後,畢業一年,一年8萬補貼+7萬項目獎勵。

4.朋友D:清華大學博士,畢業一年,上海某高校副教授,月薪13500,年終獎未知。

5.同學E:中國傳媒大學博士,畢業一年,山東某高校教師,40萬安家費(到手31萬),10萬科研啟動經費,月薪6800,年終獎未知。

6.師兄F:中國傳媒大學博士,自己創業,營業額年2000萬左右,收入未知。


西村小白


博士,是我國最高的學歷,人數極少,要求極高,同時收入也比較可觀。但收入是否真的很優厚,探討一下你就能心裡有數了。

博士是分專業方向的,也看出自哪個博士點,工作地點,單位水平等,所以博士的收入和專業,性別,地點,科研能力等都有關。

據下圖一項美國的研究可見,數學、計算機與工程專業的博士收入水平較高,達到70千美元左右。而藝術與人文專業的博士有25千美元左右。


近幾年,計算機與互聯網比較火爆,相關的專業博士就極其吃香,如計算機博士,一年可以賺50萬左右,而金融行業的博士也可以達到同等水平。

類如高新技術開發相關的專業或者需要高超技能與理論知識的崗位,對口的博士收入就能極其可觀。如果是較為普通的崗位,收入則不會很高。



博士的收入不靠基礎工資,拼的是隱形福利。

大部分企業和高校對於博士待遇優厚,入職後直接分配一套住宅或者安家費,費用幾乎都是百萬級別。條件好的,直接分配一套別墅,每個月還有不少於2000元的人才補貼。



博士畢業通常有三條出路

一、一心向學,致力於科研,發表論文。通常會留校當一兩年博士後做科研,大學對博士後會提供至少20萬津貼,提供個人宿舍,根據科研成果發獎金,收入極其優厚。

二、畢業後進入大學任教,從講師做起,少數精英起點就是副教授。作為大學老師,工資並不多,但是時間自由,隨便接一些項目依舊可以養活自己。也可以和企業合作做科研,技術入股,創業成功後收入大幅提升。

三、以博士學位進入企業工作,很短的時間就可以升為技術主管,技術總監的位置。如果進入500強企業,且在一線城市,入職就有50萬左右。即使在普通的企業,也有20-30萬左右。但是在下一級的城市,工資就得低一半。



你的學識與能力決定了你的收入水平,博士能夠給社會創造巨大的價值,他們是推動社會進步精英階層。

很多網友覺得博士的收入依舊很低,不如明星之類的,大家覺得這個有可比性嗎?歡迎留言!

分享知識,專注教育,“夢想視野”感謝您的點贊、評論與關注,讓世界傾聽我們的聲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