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晒到幾個水分後入囤儲藏比較好?

魯北小肖


今天已是6月17號,夏熟的小麥農作物也是基本收割結束了吧,農民朋友們會一邊及時地利用晴好天氣晾曬小麥,一邊也要忙於夏種水稻、玉米等秋熟農作物了。



對於北方以麵粉主糧的農村人,或秋播小麥要自留種,都會貯存一定量自己家收穫後的小麥,以方便用自家的小麥去加工或兌換麵粉,特別是自己生產的小麥加工成的麵粉,更吃得新鮮和安全而放心,選用自己收穫籽粒飽滿的做麥種,更可以減少了市場上麥種的價格會高於收購麥價的2倍左右的購買成本。


至於小麥曬到幾個水份點貯存最安全,小麥的皮薄、內部粉質疏鬆,如果從理論上分析,小麥能保持在水分13%以下的貯存最安全,而農民也不會都有水份測量儀,其實,農民曬麥乾溼的判斷都有經驗,一般收割的小麥在天氣晴朗的高溫攤至晾曬1~2天,隨意地取幾粒麥用口嚼,咬得麥能兩斷並有脆響,就表明小麥乾燥,會乘高溫麥熱,及時地用密封的編織袋或貯存倉來收藏小麥。

而小麥貯存後因為易遭遇麥蛾、玉米象等侵害,在貯藏小麥時農民朋友也會利用一些植物葉類或藥物來防治蟲害的發生,曬乾至80%左右水份楝樹葉、艾草等可以預防麥蛾等蟲害,也有不少農民朋友直接購買磷化鋁防蟲劑,並用二層的棉布片包緊用線紮好,會在貯存倉的底存、中部和上部鋪放一些這些植物的枝葉,包紮好的磷化鋁的防蟲藥則按500公斤/2~3片,放落在貯存麥子的中部,並用塑料布密閉,同時,保持室內的通風乾燥,有了這些措施,並能不時地防鼠檢查,小麥就可以能保存1~2年左右!


老農話三農


你好,我是衛農,很高興回答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



現在大部分地方的小麥,可能都已經收割完了,到了入倉儲存的時間。那麼小麥要晾曬到什麼程度,入倉儲存比較好呢?衛農以為想要長期保存小麥,達到不生蟲不發黴變質,除過在小麥入倉儲存前要曬乾以外,還與當地的環境氣候是乾燥還是溼潤,以及個人保存小麥的倉庫是否向陽通風乾燥有關。今天衛農主要說一說小麥晾曬多幹,才能入倉儲存比較好。

對於小麥的主產區,尤其是北方以麵食為主的農村人,每年在小麥收割後,都會貯存一定數量的小麥,來供全家人日後食用的。只有如此才便於用自家的小麥,去小磨坊加工成麵粉,或者到麵粉加工廠去兌換麵粉。手裡有糧,心裡不慌。只有自己家裡儲存了足夠多的糧食,農民特別是上了年紀的農民,才能夠心裡踏實。



至於題主問到的,小麥曬到幾個水分後入倉儲存比較好?從理論上來講,國家有小麥入倉儲存含水量最低標準的,就是水分要達到13%以下才能入倉儲存的。但是在農村農民晾曬小麥,有自己判斷乾溼的方法的,會在天氣晴好的情況下,晾曬兩天以後,或者麥子收割的比較活,天氣不好時要晾曬三天左右,然後隨意地抓幾粒麥子,扔進口裡一嚼,如果聽到嘎嘣一聲脆響的話,表示小麥已經曬乾可以入倉了。一般要多選幾處咬一咬,來判斷小麥的乾溼度,有點像隨機抽查一樣。

在小麥曬乾了以後,就要及時進行入倉儲存了。儲存糧食的倉庫要建在向陽,通風條件比較好的地方,儘量避免建在背陰通風條件不好,陰暗潮溼的地方。防止儲存的小麥受潮發黴變質,或者生蟲。農民把小麥入倉儲存的時候,有人會購買磷化鋁防蟲劑,用棉布片包紮好後,放在麥子的中間來防蟲的。這樣儲存的小麥,就可以保存比較長的時間了。



以上是衛農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歡迎批評指正。


衛農老頭


小麥曬到幾個水分後入囤儲藏比較好?

按照現行的國家小麥質量標準,也就是糧庫在輪換糧收購和託市收購中執行的標準,小麥的等級主要參考容重指標制定,即容重大於等於750以上的為三等小麥,大於等於770以上的是二等,大於等於790以上的是一等小麥,其他的指標如不完善粒控制在8%以內,雜質1%以內,水分不超過12.5%。

在農民朋友售糧時,如果是出售給了糧販子或糧點,其實主要給的標準確定就是水分,至於是幾等小麥,據糧小咖的瞭解多是根據經驗判斷,比如豫北、河北及山東大部分地區,在正常年景下基本上以二等以上小麥為主,所以只要水分不超過12.5%(基層在新糧收購初期很多參考指標是不超過14%),基本上都按照二等小麥定價,水分超了,根據測的水分多少給予一定的扣價或扣量。

而糧庫的收購則比較嚴格,畢竟是要存儲較長的時段時間,所以在收購國標三等以上糧食的容重標準的同時,對於水分、雜質及不完善粒的標準,都嚴格執行相關國標,以確保後期儲存過程中不出現壞糧等風險。

綜上,對於現在農民朋友存糧的習慣,其實多年來都是參考曬乾了就行,農民家裡也沒有測量水分的儀器,大多是憑經驗,或者試試“口感”。如果曬乾不充分,或者家裡存儲條件不好的話,後期在賣糧之前還要倒騰再晾曬。至於非要農民朋友參考一個存儲起來的水分指標,那最好是在12%左右吧,存儲的地方要通風,並且做好防蟲、放鼠措施。


糧小咖


首先,我不是糧食儲藏專業人,根據多年自己家儲藏糧食的經驗,糧食晾曬是越幹越好,水分含量應該是0.2%左右應該最好,說錯了別笑話我🙏🙏🙏


LiJiaQing233


十三點左右最好,不過要涼一階段再入倉,熱麥入倉容易加速陳化,小麥過度陳化就失去了食用價值,只能做飼料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