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黃有什麼作用?

明010501


地黃有什麼作用?

地黃是分佈於我國遼寧、內蒙古以南部分省區的一個小型草本,常野生在山坡草叢、山腳、路旁等處,各地作為藥用植物有一定面積的栽培。地黃的別名有生地、粘地黃、婆婆奶等,是玄參科地黃屬植物。

一,地黃的外部形態:

1 ,生性:多年生草本,低矮,高約二三十公分,莖幹紫紅色,密生白色毛;根肉質肥厚,圓柱狀,鮮時黃色,干時淺灰色。

2,葉子:葉往往在莖幹基部生長成蓮座狀,葉片卵狀或長橢圓狀,上面綠色,有皺紋,下面稍帶紫色,長十公分左右,先端禿,基部逐漸下沿到葉柄,葉邊有小鋸齒。

3,花:總狀花序長在花莖頂部,花萼鍾狀;花冠大,筒狀,冠筒長約四公分,稍彎,二唇形,紫紅色,簷部五裂,上唇二裂,下唇三裂;雄蕊四個;在我們這裡四五月開花。


4,果實:果實卵狀,長約一公分,先端尖,花柱宿存,外面包著花萼;種子多顆,卵形,淺棕色;在我們這裡六月份果實成熟。

二,地黃的作用:

地黃的根和根莖可入藥,性涼味酸澀,有清熱涼血、調經、解毒等功效,可治療小兒發熱、月經不調、痛經、淋症等疾病;外用時可把鮮品搗爛敷在患處。藥用時請遵醫囑。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供參考。


老姚談植物


地黃為玄參科多年草本植物地黃的塊根。秋季採挖後鮮用和曬乾用的叫生地,屬清熱涼血藥。。經加工炮製反覆蒸曬成內外色黑油潤,質地鞠粘膩的叫熟地黃,屬補血藥。

生地味甘,苦,性寒。歸心,肝,腎經。功效:清熱涼血,養陰生津。

用手溫熱病熱入營血,身熱口乾,斑疹隱隱等和溫熱病後期,低熱不退以及慢性病的陰虛內熱。

還可用於血熱妄行的吐血,鼻出血,便血,婦女月經多而不止者。

即可用於熱病傷冿,口渴多飲或消渴等證,也用於熱病傷陰腸燥便秘等證。

熟地黃味甘,性微溫。歸心、肝丶腎經。功效養血滋陰,補精益髄。

用於血虛萎黃,昡暈,心悸失眠,婦女月經不調,過多,甚則崩漏等病。

也用於肝腎陰虛,腰膝痠軟,耳鳴眩暈,盜汗,遺精及消渴等病。

生地和熟地,是中醫寶庫中難得的好藥,它為人類健康做出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歲月無痕194929766


地黃主要分生地黃和熟地黃。

生地黃的功效是清熱涼血,養陰生津。應用於溫熱病熱入營血證、血熱出血證、陰虛證。

熟地黃的功效是補血滋陰,益精填髓。應用於血虛諸證、肝腎陰虛諸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