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一數 你能從這張紹興老照片中讀出多少信息?

數一數 你能從這張紹興老照片中讀出多少信息?

上世紀50年代初,紹興某酒樓前的一個結婚典禮(照片由柯橋區檔案館提供)

  一張看似簡單普通的老照片,有些人可能一瞥而過,沒有留下多少印象,而對於一些生活閱歷豐富者來說,卻能管中窺豹讀出很多信息。

  記錄了啥場景?

  1950年5月1日,新中國製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公佈實施了。它明確規定:“廢除包辦強迫、男尊女卑、漠視子女利益的封建主義婚姻制度。實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權利平等、保護婦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新民主主義婚姻制度。”據介紹,該老照片記錄的是20世紀50年代初紹興某酒樓前舉行的一個結婚典禮場景,雖然從泛黃的老照片中無法讀取當時倡導的新式婚姻口號,男女主人公的身份也已經不可考,但從中還是可以折射出一些當年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等方面的信息。

  

  新郎看起來年紀小?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作為新中國頒佈的第一部法律,打破了延續千年的封建禮教,體現了對女性生存權和平等權的尊重,使舊社會的大批婦女從封建婚姻制度束縛中解放出來,女性不僅成為新政權的積極擁護者,還迅速成為新中國新的社會生產力。但根據當時的自然和社會因素,1950年《婚姻法》規定法定適婚年齡為男20歲、女18歲。因此,從畫面中的男女長相來看,新郎(戴銅盆帽者)的身材明顯要比新娘矮一頭,可能是剛到適婚年齡。

  伴娘為啥穿軍便裝?

  新中國成立時,雖然西裝革履和長袍馬褂可以並存,但由於政治宣傳深入人心,工農著裝樣式——揹帶式的工裝褲、圓頂有前簷的工作帽、方口黑布面的布底鞋,已開始成為風尚的代表。20世紀五六十年代,隨著中蘇關係密切,中國一度出現了男人戴蘇聯工人鴨舌帽、女人著列寧服的現象。穿上軍便裝和工農裝,可以顯示思想進步,於是便成為很多人的追求服式。

  

  “結婚典禮”橫幅有繁體字?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的文盲率高達80%,除大城市部分人受過教育外,多數人都沒有讀過書。為提高全民文化水平,掃除文盲,工廠、街道、農村紛紛組建起掃盲班,識字和學文化成為一時熱潮。但遇到繁體字筆畫較多、難寫難認,掃盲對象又是大批大字不識的成年人的情況時,1956年中國大陸開始推行簡體漢字,把繁體字簡化成簡體字後,筆畫減少,結構簡單,有利於大眾學習。從照片的背景中可以看出,當時用的“結婚典禮”橫幅,有3個字已用簡體字,“禮”字仍然沿用了繁體字。

  

  新郎旁站著“老嫚”?

  “老嫚”是為大戶人家姑娘做喜娘的稱謂,一般在四時八節及主家娶媳嫁女、彌月得周、建房遷居、壽誕喪葬時,均須上門服務,並藉此討取賞賜。民間有種誇張的說法“嫁個姑娘買畝田”(指“老嫚”做喜娘的收入可觀),這是因為紹興人辦喜事,“老嫚”往往成婚禮中最忙碌的人,需要操持婚禮、服侍新人、指教新人、保護新人、招待客人、活躍氣氛,把喜娘的角色演繹得盡善盡美。

  紹興人婚嫁雙方會各用自己的“老嫚”。女方家的“老嫚”主管新娘,人稱“送老嫚”;男方家的“老嫚”主管新郎,人稱“接老嫚”(照片中新郎旁站著的可能就是)。“老嫚”一般梳“老嫚頭”(在盤著的頭髮外罩著一長約八寸、寬約二寸半的假髮套,高高聳立在後腦),手臂挽著“老嫚籃”(一隻高七八寸、底盤一尺見方、棕色桐油漆過的竹籃),籃內裝有一些傘、鞋等生活用品。

  此外,在“老嫚”旁還出現了手執小湯鑼與腰鼓的樂隊,為婚慶增添熱鬧氣氛,堪稱當時新式婚禮的一大點睛之筆。(通訊員 顧鵬程)

來源 紹興晚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