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65歲了,拖著病體還得下田種地,不然就沒有飯吃,請問這個問題怎麼解決?

用戶3159812037835


農村老人65歲,一身病痛還要下田種地,實際這種情況在農村相當普遍,甚至70多歲還要下地幹活的情況也很多。


有的人會講為什麼年輕的時候不存錢養老,為什麼不多交社保養老,為什麼不讓孩子養老等等。


農村的情況是非常複雜的,就業機會少,收入低,多數人只有外出打工才能賺到錢。到了四十多歲體力開始下降時,在外打工的機會也很少了,收入直線下降,甚至無法在城市中立足。多年攢下的錢,也不過是翻蓋一下房子,孩子上學成家也就消耗的差不多了。


繳納社保是需要錢的,當一分錢都想著掰開花的時候,哪怕是一年交1000元,對於多數農村家庭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數字。如果有準確數據的話我們就能發現,當前城鄉社保體系中,農民一年繳納一兩百元的一定佔了多數。


至於子女養老,不得不說這個時代啃老成為潮流,孝敬老人大退步。農村收入低,結婚成本高,子女成家後也要養兒育女,給老人的錢物非常有限。如果娶的媳婦不懂事理,不要說孝順了,不天天受氣都難得。


農村的貧困,分配體系是根本原因。同樣是過去沒有繳納過社保,有的人一個月五六千元,但是農民老了只有一百元左右。這種情況今後會有所改善,也許二十年後農民也有希望每個月拿到五六百元。


就本問題而言,如果有子女,可以要求子女贍養,每個月或者每年固定給一筆錢。如果兒女不孝,可以向法院起訴。其次則是向村長求助,申請貧困補助或者低保,如果村長沒有把這些名額都給了自己的親戚朋友的話,一旦批下來也能大幅改善生活。如果村長不行動,那就只能多到鄉上鎮上轉一轉,尋求幫助,也許會有機會。


財智成功


我今年65歲了,拖著病體還得下田種地,不然就沒有飯吃,這個問題怎麼解決?

就提問者所提岀的這一問題:可以肯定提問者是個孤寡老人。那麼,我就來闡述一下我的觀點與建議。

觀點一、

  • 從表面看,好像是提問者個人之事。但是,當我們從深處去分析時,就不是提問者個人的事了。它牽涉到一部分,偏遠山區的留守老人,或孤寡老人的生活及耕地問題了。

配圖一(老人正在整理菜地)來自網絡

觀點二、

  • 由於國家對良田,耕地的重視。提岀了不能閒置,荒廢等一系列土地政策。而農村的青壯年勞力又都到大城市打工了,只剩下老弱病殘的留守老人和孤寡老人。所以,這些良田,耕地也就只能留給家中老人去耕,去種了。

圖二(老人田間除草)來自網絡

觀點三、

  • 雖然國家設置了很多什麼療養院、老人院和老人生活補助(新農保)等等一些慧民政策。但是,這些政策,一時還無法在偏遠、貧困的山區全面普及。所以,才有提問者這樣的問題。

圖三(老人獨自收割稻穀)來自網絡

總結:問題的關鍵在於孤寡老人的生活、醫療以及耕地等安置問題未得到解決。因此,我建議:

要解決這一問題,首先,要穩定孤寡老人的生活,病痛。然後再解決老人的耕地問題。

方法:村委會岀資幫孤寡老人辦理醫保,新農保。再把孤寡老人的耕地轉租岀去,適當收回點租金作老人眼前生活費用。或者,將老人(提問者)安置到老人院。我想或許解決(提問者問題的最辦法。


如果208523543


四十八歲的小兒子,說說七十六歲的老母親。

麥收到來時,就是我歸家日,幾十年不變的習慣。

七十六的老孃種了八畝地,收完小麥種玉米,娘有高血壓的病,一年四季離不開藥,堅持種地的原因,就是為兩個兒子減輕負擔,遵尋著為人母親的本分,生命不熄就會種地不止。

母親的同齡人,一個衚衕有三個夥伴,一起種地,澆地,生活的有滋有味,而在我的眼裡,母親他們是在受罪。

農村的老人,身體健康者會種地,身體帶病的也在種地,老人們都希望活的有尊嚴,養兒防老,可只要自己有勞動能力,就不願伸手向兒女們要錢、要糧食。堅持種地,在別人眼裡是自討苦吃,而老人們覺的是享受。我還能給孩子們掙錢、種地。別看我老了、身體有病,我還能種好地,孩子們就能外出安心打工。

七十六的老孃一直供我吃麵。我找不到拒絕的理由,不是錢的事!面是俺孃的心。

爹孃高興就好,我作為兒子規規矩矩,隨爹孃意願,愛種地就種吧,心情好身體就好!對待爹孃種地一事,我個人認為順者為孝。

爹孃在農村種地,我有親身體會。


一杯仙


養一個老人有那麼難嗎?有子女的,子女在想什麼幹什麼?沒子女的,那些捐們都去哪裡了,是什麼問題造成的,一頓擼串足夠一個老人活一個月,一個包包夠一個老人活一年,一部手機夠一個老人活一年,一個汽車掛件夠一個老人生活一個月,一次直播打賞夠一個老人活一個月,一家過年壞掉的吃不了的食品恐怕老人幾年都捨不得買一次,那些衣櫃裡不穿的衣服,夠幾百個老人穿的普通衣服,一年的幼兒園消費夠一個老人活十年,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老人為什麼會老了,是怎麼老了的,多少年以後,當下的人們都會老。


驛動星期六


我老爸,17年,80歲了,還冬天冰凍刺骨的溪水裡洗菜去賣。



自由行37424300


我今年也是六十五,地地道道的一個老農民。我在四十五歲的那年到北京打工到如今,身體還算硬郎,過完年還到北京去,火車票都已訂好。

人只要身體能行,都要自已掙飯吃,不要指望別人為你的生活買單。


農民進城務工專業


農村老人六十多歲了還在種田?答:不要總說你農村老人那樁事情,城裡老人沒交社保比你農村老人還不如,起碼農村老人有力還有地方使,弄點小菜養點雞鴨,種點田,加上國家每月一百多元,就是兒女不孝順,若身體無病痛的話,基本上還是過得去的。而城裡的老人每天就靠撿點破銅爛鐵維至生活!而這種處景你能怨誰呢?只有怪自己鼠目寸光,年青時不是為兒女爬世界,就是嗨五添六!從不考慮以後將來什麼辦,沒有一個長遠的規劃,總樣父輩那種生活方試與思維,才造成現在這種尷尬的局面。如當時為兒女少橾點婚事,和不買房,和儉補一點,買下社保老了也有一定的依靠,所謂窮不可怕?就怕思想窮和匱乏,人若有了思慮就有一定的規劃,沒規什能成園呢?,,,,。夢中人


用戶7834352380511


勞動光榮,勞動健康。前者是精神,後者是物質。不希望你加入夾著馬叉坐大街…,得與失是永恆的,有多少人還不如你、羨慕你。就因為腳踏實地,走在路上心不怕…,愛生活,愛自己,這就是人生之靜地!



賤內說愛5165


你好!你的問題背景交代不完整:

第一,你的病是什麼原因造成的?病的程度?

第二,你的配偶子女等家庭成員構成情況?

第三,你的土地承包(面積、作物等)情況?

第四,你所在的地方社保、養老、福利等政策?

回答你問題的已經有七千多了,說明大家關心你的問題,也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由於你的背景資料不全,回答不可能全面和準確,也許不一定是你滿意的答案。


法共體律所聯盟劉劍冰


65歲下田幹活,而且拖著病體。在農村目前你這樣的農民有很多,大部分都沒有兒女供養,自爬食。

65歲了,糧食夠吃就行。另外,種點藥材,經常鋤草,也有一部分收入。閒時,攬點手工活,搓繩子,磨剪子菜刀等等,幹得好,一個月可以增收500左右。加上其他養老的一個月達到千元沒有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