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一些農村女人教自己的孩子從小講普通話,不講本地方言,你覺得這種現象好不好?為什麼呢?

用戶264353423442


我閨女一歲,我現在都儘量跟孩子說普通話,大環境導致的,現在孩子基本上都講普通話的多,而且我記得我上學的時候讀課文講不好普通話還被同學笑話過。


我是老王呀


說我自己的例子吧。我和老公結婚後都在外地,現在的外地也是外地人居多,五湖四海的哪裡都有。這是背景。然後有了女兒以後,從她一週歲多剛開始說話的時候我們跟她說的是普通話。我承認我們的普通話也不是很標準,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她只需要一個開始就好了,就是剛張嘴說話的時候接觸的是普通話,那她自然而然就說普通話。雖然我們說得不是一點口音沒有,但是她小的時候也不需要講很多話,可能就是簡單的詞語,或是簡短的句子,這些起碼我們還是能說標準的。然後她從小養成習慣了,之後我們平時對話也沒有刻意就是普通話,但是她的普通話就是改不過來了,很多詞語有時候我用普通話都把握不好的,她就很自然的說得很標準。然後現在女兒八歲了,剛上一年級。前幾天學校裡舉辦朗誦比賽,她們班裡就選了她還有另外一個女生。之前說了我們這大多數都是外地人,女兒一個班裡36個孩子,只有兩個本地人。老師說選中我女兒就因為我女兒的普通話標準,別的孩子大多數都帶地方口音。其實別的孩子也都說普通話,但是他們的大多明顯就能聽出方言,這種就是上學之後才說的普通話。

當然如果在老家,周圍人都說方言,只有自己說普通話會覺得很另類。但是我覺得有些人也不要太玻璃心,覺得不說方言就是忘本啊就是裝啊,還說什麼方言需要傳承。但是現在這個社會和過去真不一樣了,過去大多數人都離不開家鄉,自然說方言就行了。但是現在的孩子長大了哪個不去外地上學,甚至在外地工作。如果只為了所謂的家鄉榮譽感不讓孩子學普通話,那麼以後孩子在學校裡在公司裡都會被動。可能很多人說了,不就個普通話嘛,長大了需要的時候說不就行了?但是我們認真看看周圍,不管是學校裡,還是單位裡,還是大街上,的確,人人都在說普通話,但是有幾個說的很標準,不帶一點方言的?至少我周圍的人,讓我能快速分辨出河南人安徽人湖南人福建人內蒙人等等區域,儘管他們說的都是普通話。


我的團小姐


如果是城市女人教孩子從小說普通話是不是就沒有什麼奇怪了?!普通話是全國推廣的規範語言,農村女人教孩子從小說普通話就不正常了?教孩子說普通話並不代表孩子聽不懂方言啊。我兒子從出生開始我和他爸爸就用普通話給他讀書講故事,所以他一學會說話會就說普通話,別人說開封話他完全能聽懂!而且他也會說開封話,有毛病嗎?說方言是厚重文化我不反對,但是承載著厚重文化的族譜文化被多少人忘的一乾二淨! 看看學校孩子的花名冊,有幾個正兒八經按著族譜排輩叫的?提問這個問題的人本身就是地域歧視:如果你是農村人提出這個問題說明你自卑,如果是城市人提出這個問題說明你你看不起農村人!普通話不是城裡人的專用語言,普通話是全國推廣的規範語言!講普通話有利於不同地域的人進行交流溝通,如果不是幾千年前秦始皇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我們中華文明步伐不知道要慢上多少年!!!!


缺月掛梧桐700517


小孩說普通話好不好呢?我來說一說吧。我是外地人,我的婆家是講壯話的。大寶是我一個人帶大的。兩歲多才交給奶奶帶。當時已經會說很多話了,給老人帶的時候,老人也不跟他講壯話,其實按我的意思是希望老人教他講他們這邊的壯話的。

之前剛學說話的時候就已經會說一些很簡單的壯話了。給老人帶了一年多,反而什麼都不會說了,只會聽一點點。平時也問小孩為什麼不跟奶奶他們講壯話?他說他不喜歡,他就喜歡普通話。其實我知道他是想跟我說話,因為我不會說他們本地的話。

後來到我家小寶一歲多,只會講一點點話,還不會說很多。就給老人帶,交帶了儘量教他講壯話,但是老人不知道怎麼帶的壯話不會說,普通話也不會,三歲了,跟個啞巴差不多。後來選擇回來自己帶,待了半年多也不怎麼會說話,今年去了幼兒園之後就會說很多了。現在也是一個小話癆,普通話說的不怎麼標準,但基本上都能表達的清楚他需要什麼。小孩能不能講本地話,其實是跟自己的環境很有關係的,如果你們個個都講一樣的話,也能把他給帶過來的,都沒人跟我說壯話,我會聽,但是我不會說啊,問了是什麼意思也沒人理會。

我是客家人,在我們那邊也有外地人嫁過來,當地的方言是白話和客家話,因為個個人都是講一樣的話。很多小孩從小都會說這樣的話,普通話基本上都是從電視上學的。除非有個別小孩的父母,故意只教他講普通話。


小盧學當家


舉一個我身邊的例子:我大姐就嫁在村裡,生了兩個兒子從小都是在村裡,說著我們少數民族的話,我姐夫他大哥娶了一個布依族的女人,而且他們一直在浙江工作,生活,他大哥認為讓孩子學我們少數民族的方言會不如學漢語的孩子,現在他的兩個兒子都不會方言

今年我大姐的小兒子也考上高中了,大兒子考上市裡重點高中,今年高三。而他大哥的大兒子今年高中沒考上,現在去讀私高,每學期快兩萬的學費,小兒子成績倒是不錯,但是也沒有到優秀的地步

是的,現在很多人會不讓孩子學方言,特別是少數民族,我一直在講,方言是我們的根,是我們能夠自豪的文化,普通話只是大家一種交流的語言,誰不會?你不讓你的孩子學習你的方言其實就是你自己否定我自己,否定你自己的文化

方言跟學習好不好是兩碼事兒,智者能拎清,愚者自愚


深漂小哥12139


我是小呆,很榮幸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我是贊同自己的孩子從小說普通話的。

我分享我自己孩子的例子。

我是外來媳婦,婆家這邊的方言會說但說不標準,所以我跟我老公孩子都是說普通話,孩子學說話就一直是普通話,到現在讀小學,她的普通話比起同齡小孩來說是有很大區別的,同齡小孩農村裡比較少說普通話,都是方言,這就導致了農村小孩說普通話音不準,普通話帶著方言,還有就是由於不習慣說普通話,碰到同齡或大人說普通話的,那麼農村小孩會緊張,說的普通話也生澀,小孩心裡也有一定的自卑感。


相反我的孩子從小說普通話,不管跟誰說話都是一口自信流利標準的普通話,到哪她都是大家稱讚的好孩子,不管是讀書演講,參加活動當主持,她都很有自信,這樣的孩子她生活上,學習上都很獨立,不需要我輔導,擔心她的學習,培養孩子最好的方式是培養孩子的自信。


對於本地方言,孩子一樣會說,我家孩子在爺爺奶奶家就說本地方言,跟爸媽就說普通話,這樣兩種語言不衝突,不是說只准孩子說普通話而禁止說本地方言,兩者可以共同存在的,對於孩子語言能力表達有幫助。

現在普通話已經很普遍了,說的一口流利的普通話,走遍天下都不怕,農村地區更應該鼓勵孩子說普通話。


愛生活的小呆


我覺得不好。

其實

父母說方言

教孩子說普通話

在我看來,挺搞笑的

無非就是覺得說普通話孩子就是城裡人了

說什麼怕孩子以後學不會普通話

都是搞笑哦

……

舉例說明

我有兩個姐,都有孩子了

在呼和浩特市裡住

她倆的孩子現在都是“塑料普通話”

方言不會說,正經普通話也不會說🤭

😂😂😂

去過呼和浩特的人都知道

呼市“塑料普通話”

也叫“二姨子普通話”😶

特別特別難聽

方言不是方言,普通話不是普通話

奇奇怪怪的😂

在我看來

要麼好好說方言

要麼好好說普通話🙂



我在外面有貓呀


現在一些農村女人教自己的孩子從小講普通話,不講本地方言,我覺得這種現象是對的。因為有的本地方言髒話太多,孩子正是學說話的時候,如果讓孩子從小就灌輸滿腦子髒話,這能是好事嗎!就是長大懂事了想改這些髒話,也不是一時半會就可以改過來的。不如一開始就把基礎做好。

我是地道的北方山西人,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嘲笑我們山西人的話,說什麼:“山西人不帶把就不會說話”,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山西人說話帶髒字的太多了。其實說句心裡話,也不是人家笑話咱,也是咱山西農村說話太髒了。我們這的農村就有順口流是這樣說的“一時不說bi,手活做不起;一會不說diao,手活做不好”。你說說象我們這的本地方言能在讓孩子們繼承下去嗎!要是繼承就是在害孩子,你能說這是傳承傳統文化嗎?農村人有幾個懂傳統文化的,就是湊一起你說一句髒話,我比你說一句更髒的,然後共同哈哈大笑。這就是真實的農村人。



我舉一個發生在我身邊一個真實的例子,“小夫妻兩口子外出打工了,把孩子丟給了爺爺奶奶帶。可爺爺奶奶就喜歡打麻將,整天帶著孩子在麻將場玩,時間長了也學會抽菸了,開口說話就是diao話連篇,你說說這應該是一個四五歲孩子學的東西嗎!所以我是贊成農村女人從小就讓孩子學普通話的。因為我親眼所見的農村小孩子從小學的並不是本地傳統文化,而是一些下三濫的東西!


我是三農老二,歡迎大家來點評!我說的可能不合有些人的胃口,但這確確實實是農村存在的實際現象。

三農老二


請把我三個觀點看完再評論,罵我噴我的,對著手機罵就行,不要評論

我觀點支持普通話,方言後天環境培養就行,前兩天有人跟我說話,用的是方言,不知是哪的,看著筆畫的動作像是問路,我說不是本地人,就走了,不是不給指路,因為我實在聽不懂他在說啥,我比較喜歡給別人指路,如果說我聽不懂,他多尷尬,

普通話,官話明朝就有,你想象一下,明朝皇帝在朝堂上,下面官員有北地官員,東林黨江南官員,浙黨官員,滁黨官員,齊黨官員,晉黨官員,分別說山西話,山東話,安徽湖廣話,江南眾多方言,你覺得皇帝會不會頭疼,如果我是嘉靖萬曆,我也不上朝。那麼多方言我聽不懂,我也天天通過小紙條和內閣六部交流,

方言後天跟著環境學就行,生長環境會讓孩子學會方言,普通話要學,先學,我深有體會,我父親是南方人,說白話,爺爺奶奶分別說白話客家話,父親當兵到了天津,母親說天津話,奶奶和我媽分別用兩種方言教我,鄰居說我看著聽聰明為啥說話晚,後來我母親意識到了,兩種學有點分不清楚,而且兩種方言差別太大,就直接教普通話了,而且說普通話,大部分地區都通用,到哪都能聽得懂,而且有些地方,尤其北方,很多地方都說普通話,說的很好,就算到別的地方旅遊或是工作,如果不會當地方言,那就說普通話,因為很多北方地方,也用普通話,也不會覺得像是外地人被欺負,說地方話,天津話,也是小時候上學後大家有很多人會天津話,自然而然就會了,雖然平時普通話居多,但也會天津話,


御印公子


現在的孩子3歲就上幼兒園,在家又是手機、電腦的,自然而然就喜歡說普通話,根本都不用家長教,我兒子7歲了,一樣喜歡說普通話,不過我經常也會和他說家鄉話,他會聽,但是有些家鄉話還是說不好,順其自然,我也不會逼著他說家鄉話,長大一點他自然會說家鄉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