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戰常德,四名將軍陣亡,擊斃日軍萬餘人

提起常德會戰,大家定會想到一部電影《喋血孤城》,還有就是守衛常德的虎賁師,電影中將戰爭的慘烈描繪的淋漓盡致,但真正的常德會戰比電影還要悲壯。常德會戰,在國際上又被稱作東方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血戰常德,四名將軍陣亡,擊斃日軍萬餘人
血戰常德,四名將軍陣亡,擊斃日軍萬餘人
血戰常德,四名將軍陣亡,擊斃日軍萬餘人

鄂西會戰之後,國際形勢對日本越來越不利,侵華日軍為進一步掠奪戰略物資,並牽制國軍對雲南的反攻,同時打擊中國軍隊的士氣,糾集7個師團約10萬人進攻常德,中國集中了第六和第九戰區約21萬人,於1943年11月至12月,展開“常德會戰”。常德,位於湖南省北部因毗鄰沅江與洞庭湖畔而物產豐富同時還是戰略和交通樞紐,因此日寇為達到“以戰養戰”的目的,對於常德,志在必得!

血戰常德,四名將軍陣亡,擊斃日軍萬餘人

第57師在5月時進駐常德整訓,兼修築工事。11月3日起即進入常德陣地,成為會戰兩線兵團中的軸心。第57師師長餘程萬中將驍勇善戰,是打防衛戰的能手。上高會戰中死守上高城,使羅卓英的三路大軍得以順利圍殲日軍第34師團,榮獲陸海空軍第一號武功狀,此時進駐常德,搶修工事,使常德城成為一個堅強的防禦陣地。

血戰常德,四名將軍陣亡,擊斃日軍萬餘人
血戰常德,四名將軍陣亡,擊斃日軍萬餘人
血戰常德,四名將軍陣亡,擊斃日軍萬餘人

據攻城日軍描述,城內街巷角落均被充分利用,遍築明碉暗堡,並打通民房,構成完整的防禦體系。配上第74軍傳統上出類拔萃的火力配置,形成強大據點。此時第57師並配署第74軍炮兵團的一個762炮兵營及戰防炮營第1連,高炮第42團一個排,擁有遠超過一般國軍師級單位的炮兵火力。

血戰常德,四名將軍陣亡,擊斃日軍萬餘人

11月22日,日軍第11軍主力在常德城郊集結完畢,開始向常德發起總攻,意圖以壓倒性兵力在短時間內一舉掠取常德。原本佈置用以攻城的主力第116師團在會戰前期儘量避戰,此時部隊完整,整個師團均用以攻城。國軍第170團遭第116師團第120聯隊猛攻,突入多處,團長孫進賢親自率部猛烈逆襲,反覆衝殺。第170團營長張挺林率部在陣地中奮勇衝擊,負傷達七次之多,壯烈殉國。彭幼威營長見戰局險惡,攘臂大呼殺敵,與突入城內的日軍白刃近戰,逐退來敵。

血戰常德,四名將軍陣亡,擊斃日軍萬餘人

日軍第116師團第109聯隊則猛攻第169團陣地。柴意新團長奮勇迎戰。日軍為求速進,除集中炮火轟擊外,並大量施放催淚瓦斯,而後109聯隊整齊衝鋒,柴團長冷靜指揮所部憑險據守,以準確集火殺傷日軍,第109聯隊在第169團精準的火網下損失慘重,代理第109聯隊聯隊長的作戰參謀鈴木立遭擊斃,第3大隊大隊長馬村也被亂槍打死。該聯隊在衝鋒中損失逾半,連城垣都沒摸到。

血戰常德,四名將軍陣亡,擊斃日軍萬餘人

在常德會戰中,中國軍隊依託陣地節節阻擊,遲滯了日軍的進攻,並以反攻恢復了原態勢,給日軍以相當的損傷消耗,較重地打擊了進犯的日軍,部分地破壞了日軍南下的作戰企圖,在戰略上配合了敵後戰場反"蕩"反"清鄉"鬥爭。它對鞏固中、美、英的聯合作戰和爭取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血戰常德,四名將軍陣亡,擊斃日軍萬餘人

整場戰役結束後,戰況可以用慘烈來形容,因此在此戰役中,僅犧牲的將軍就多達四位。他們分別是暫5師彭士量少將(陣亡)、第150師許國璋少將(陣亡)、預10師孫明瑾少將(陣亡)、57師少將參謀長兼169團團長柴意新(陣亡)。此外,第六戰區損失45000人,第九戰區損失15000人,第五戰區損失3000人,共計喪失6萬餘人。日軍方面死傷1萬餘人。

血戰常德,四名將軍陣亡,擊斃日軍萬餘人

特別是在常德城的反覆爭奪中,8500多名將士和常德民眾參加了守城,並在守城戰中,同將近4萬人的攻城日軍苦戰了16晝夜,在抗戰歷史上寫下極為壯烈的一筆。極大地發揚了“一寸山河、一寸血肉”的愛國熱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