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訓機構一般如何與老師們分利潤?

淇爸的雕蟲齋


培訓機構常見教師薪資組成:底薪+課酬+獎金+保險+福利

底薪

【方式一】

無責任底薪

【方式二】

包課時底薪

【方式三】

保護期底薪:在某個階段給予一定的底薪,階段過去後會作出調整(比如取消底薪等),主要是為了保障教師在剛入職狀態時的收入

【方式四】

無底薪:不是看錯了,確實有機構即使全職教師也是沒有任何底薪的,因為教師的所有收入都來自於上課,發出去底薪越多,其實就意味著上課部分拿到的越少,對課多的老師來說就是相對的不公平。但底薪對員工是一個保障。所以是否有底薪的問題就要根據情況而定了。

課酬

【方式一】

固定課酬:課酬完全按照定值發放,不論班級實際情況,每節課就是固定課酬。

【方式二】

固定分層:課酬不是按照定值,而是按照收入的百分比給予。

【方式三】

可變課酬:根據具體帶班情況課酬在發生變化,比如當班級人數在15人以內時課酬是多少錢,每多1個人課酬多多少錢等。

獎金

獎金部分的類型很多,常見的班級就是獎勵續班和滿班,個性化就是獎勵結轉或續費。

保險

【方式一】

無保險:這個其實是不對的,但是確實很多機構用非全日制勞動合同的形式不給教師上保險

【方式二】

有保險

【方式三】

根據條件上保險:根據教師實際帶課量定數據,當達到某值時給上保險。

當然,還有其他很多變化,比如直接跟老師分班級總收入等,以上只是簡單舉例,希望對你有幫助


教培行業於盼


一般教育機構和老師可以考慮以課時、招生人數或者固定比例三種常見方式合作。

1、課時費:老師只負責課程教學,根據老師的專業程度、教學方式、學生反饋等多個維度確定課時費用,一般幾十到幾百不等。

2、招生人數:一般這樣的老師自帶流量,這個時候可以按人數來確定分成比例,根據老師的重要程度可以按人數總費用的四成至六成等不同比較進行分配。

3、固定比例:這個時候老師不僅僅有流量、可以教學,還可以負責教務、資源拓展等其它版塊,那應該就是機構的合夥人,這個時候按股東比例來整體分配。

總之,沒有特別固定的方式,最本質的原因是老師有誠意做教育,至於能力和認知其實都可以進行二次塑造,



金騰達職教內訓碩博


你不是總經理麼,這個不是你最清楚的麼?

民營教育培訓機構的老師主要有兩種:前端的銷售,培訓的講師。

銷售按業績拿提成。

講師按課時拿報酬。

現在好多培訓機構都是線上授課了。培訓課程可以買,講師的錢能省下不少。

現在培訓機構的成本,大部分都花在廣告投放和銷售人員的工資上了。


周山砍


工資,真的不高,而且,培訓機構禁止用公辦在職老師。在職老師查的特別嚴。都是一些社會機構老師,工資收入沒有那麼高,說實在的,有些老師講的真的很好。


小飛165995323


全職老師:底薪+課酬

兼職老師:課酬

名師:股份+底薪+課酬

一般是這樣,具體可以談。


公考貓哥


大機構分工明確,老師就是老師,小機構老師課時數量沒那麼多,工作量不飽和的情況下有可能身兼多職,根據不同的情況定薪酬

不管哪種類型,老師擔負課時消耗以及試聽成交的重要環節,課時消耗就是機構的實際利潤,發課時費實際上也就是在分配利潤了,前段預收款非要分配應該跟試聽成交結合,鼓勵老師上好試聽轉化,還有一塊收入應該來源於老客戶的續費


僱1傭2兵


與老師分利潤是不存在的,因為老師不想分虧損。所以一般情況下都是按照課時來給錢,可以給一些獎勵。按照學生進步的程度給獎勵。


方舟雲成人高考諮詢


你這個問題如同問大家賊怎樣分贓好?說實話我真的回答不上也幫不了你


長安美髯公


要麼是課時費加底薪加提成,要麼就是死工資


吃海膽的人


發工資啊,還能怎麼分利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