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回家哪些親戚是必去的?

該用戶名無法顯示


個人覺得如果有條件的話,儘量都走一遍吧!禮輕情意重,多關注和珍惜身邊的親人,畢竟是親戚,如果沒時間和條件的話也通過電話和微信拜個年,噓寒問暖,多溝通感情!個人拙見!


Kent4587


過年回家,爺爺奶奶、父母、伯父、叔叔、姑姑、爺爺奶奶的兄弟姐妹、堂哥、堂弟、堂姐、堂妹、表哥、表姐、表弟、表妹,岳父母、岳父母的兄弟姐妹、妻子孃家的兄弟姐妹、堂兄堂姐、堂弟堂妹、表哥表姐表弟表妹等親戚都是需要走動的。


每日親子教育時刻


我的家鄉是東北的,很早的時候考大學來到了北京。那時放寒假回家過年,除了自己的家之外,老姨家是必去的。老姨是母親姐妹子弟當中年齡最小的,很小的時候,還帶著我們一起玩,所以跟老姨的關係非常好。後來,老姨成家,老姨夫又是一個性格開朗,愛開玩笑的人,也沒有長輩的架子,閒暇之餘還跟我們在一起玩,雖然年齡上相差了十幾歲,但是在一起一點代溝都沒有。

那時上學,除了攢的從家裡寄來的生活費和得點獎學金,基本上沒有什麼經濟來源,但是無論如何,回家時都給老姨和老姨夫買點禮物,比如兩盒果脯,兩瓶北京二鍋頭,雖然不貴重,但心意是滿滿的。

而每次到老姨家,老姨和老姨夫都異常開心,總是把家裡最好吃的都拿出來,當然,老姨肯定要蒸上一鍋粘豆包,這是每次都必備的。

現在,父母都已經到北京生活了,老姨還在東北,每年到春節的時候,都會給老姨和老姨夫打電話問候,還有,每年老姨每年都包上一箱粘豆包,快遞過來。有幾次跟她說不用包了,怪麻煩的,她仍是堅持,說這是家鄉的味道。


梅花十里溪水流


怎麼回事?我最近也在想這個問題。

以下是我的一些感悟,希望能幫到你。

第一,直系長輩們,是指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甚至是太爺爺太奶奶,太姥姥太姥爺。

我是姥姥帶大的,父母在外奔波的年紀裡,都是姥姥對我噓寒問暖,添衣加飯。

而爺爺今年已經94高齡了,講實話,我每次和別人談及爺爺時,都要對對方說一句,爺爺已經90多了。是一種值得拿出來炫耀的一件事。

家裡有這樣的老人,義不容辭首要選擇他們。

不一定是帶多少東西,給多少錢,他們的需要的也許只是看到你們,就心滿意足了。

聊聊外面的精彩,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群,忙碌緊張的工作,戀愛結婚生子的計劃等等。

信我的,他們可愛聽呢。而且是臉上一直掛著笑容。似乎永遠也不要停下才好。

家裡有這樣的老人,老壽星,是作為孫子輩份的我們的一種福報。要珍惜,更要珍重。

所以,如果回家,首要選擇去看望家裡的這些老人。

第二,父母就不想再多說了,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家嘛,所以,回家也就是回父母的家。

可今天我想說一件,對於有些人是在單親,或者寄養家庭長大的孩子。

有個很要好的同學,在大概初中的年紀,知道了自己的生父生母並非現在的養父養母。

所以,從小到大都很孤僻,一直讓自己沉浸在學習的海洋裡,而不願意分心思在家庭關係裡。

甚至,曾經上大學期間也一直告誡自己,要留在離家鄉遠一點的地方。

直到,親生父親下了病危通知書,去見了父親最後一面時,也是第一面。是父親對她滿滿的歉意,與這麼多年的不安。

那一刻,她也終於放下了對父母親的恨,同時也放過了自己。

這個話題有些悲痛,也有些不應景。但是還是拿出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其實是想提醒那些類似經歷,或者其它問題家庭下長大的孩子,父母的錯,不要拿來懲罰自己。

人生最悲哀的莫過於子欲養而親不待。

如果可以,也去看望那些你一直想看望的人,記住一個人對你愛,比記住一個人對你的痛要讓自己舒服的多。

(這裡只是根據同學的親身經歷來發表下個人的見解,每個人經歷不一,選擇權在自己手中哈~)

第三,曾經幫助過你或幫助過你家庭的親戚。

父母常對我們教育:滴水之恩 當湧泉相報。

學會報恩,懂得感恩是生而為人知基本教養。

尤其是親戚間,關係微妙,更要在過年的機會,好好表達一下對他們的謝意。

相信我這個年齡段的人,都會有七大姑八大姨的各種親戚。從始至終,家長裡短的各種大事小事沒間斷過。

而平衡她們之間的關係也是一門學問。一碗水端平最好,如果不能做到一視同仁,那就優先考慮對你或家庭有過幫助的親戚吧。

曾經讀過一篇文章寫了這樣一個思想,對於無條件幫助過你的人,他還會有第二次第三次,甚至無數次的幫助。

而你幫助過的人,也在期待著你下一次的幫助。

我覺得很有道理。

不是鼓勵大家做一個勢力小人,只去維護幫助過我們的人的利益關係,而是在生活面前,我們都傾向選擇對自己有利的一面。

這更像一道選擇題。

第四。如果可以,所有親戚都要去拜訪。

長大後的我們會發現,生活好難啊。

你出人頭地,憑一己之力在外面打拼,獲得事業,回到家拜訪那些親戚時,會對你品頭論足說應該怎樣怎樣,送禮要撐的上你的收入等等,甚至你禮品寒酸點會覺得你瞧不起。

你混的一事無成,回家去拜訪親戚時,會對你指手畫腳,告訴你應該像誰誰學,應該怎麼做?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類似經歷。

其實,你大可一個耳朵聽一個耳朵出。

這些親戚啊,只不過用他們自己現有的認知,以一個自認為是長輩就得聽我的姿態對你們說一說他們的人生感慨罷了。

出發點是好的,只是說不到點上而已。

關鍵時刻,你就會發現,其實他們的表達方式遠遠超出了一般人。

母親因半月板撕裂,出院後一直是舅媽在照顧。姑嫂關係沒你想的那麼可怕。

母親在生我坐月子期間,白天爸爸上班的期間裡,一直是二媽在照顧。妯娌間也不都是明爭暗鬥。

你看,你不可能隨便拉來個人去照顧你的飲食起居吧?

親戚是這個時候,你最能感受到親的時刻。

所以,想再次強調下,如果條件允許,所有親戚都去看望下。

都說過年就是花錢的時候,其實,你也可以理解為是你儲備親情的時候。因為,你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或許發現你做的這些真的是微不足道的。

與親情比起來,心中有愛,行動有情,心懷感恩,更是每個人都要做到的。

不要糾結去看誰了,如果可以,都去看望下吧。

希望這些能夠幫到你~


河安沽


現在過年走親戚,形式大於實際意義,由於在外打工,過年很多公司都是農曆27或者28左右放假,放七天到十天左右,回家路上快點的要一兩天,慢的三四天,回到家要馬上買年貨,備東西沒。有的是半年甚至一年沒見過家裡的老人和小孩了,雙方恨不得都不希望對方離開自己的視線,所以走親戚都是到哪裡放下就走了,自己的外公外婆、舅舅、姑姑家、姨家。丈母孃家、老婆的舅舅、姑姑、姨家是必須去的,這麼多親戚基本都是兩天走完了,一般早上出去吃過午飯就回來了,有的是早上吃過飯,出去中午就回自己家吃飯,畢竟長年在外,還是想念自己媽媽做的飯菜。




手工郎


過年回家那些親戚是必須看的,我覺得你不在家的人應該從父母的口中也應該知道父母跟誰的關係比較近,我覺得對待跟自己家庭走的特別近的親屬一定要去看看的,因為在自己不在家的時候,這些親戚朋友牢牢的抱成團。形成了一個親友團互相幫助,相互關愛特別的不容易,所以說在過年回家的時候一定要登門拜年,並且感謝。

現在這些年輕人對拜年的習俗已經不是太那麼感冒了,可以說拜年也不再像以前那樣,從初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迎來送往許多拜年的人,可是這些年來拜年的人越來越少,年味兒也越來越大,所以說如果真的想拜年,也就是辦一下直系親屬。比如說自己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比如說自己的叔叔,姑姑,阿姨舅舅。除此之外,在拜年的人也就是電話客套一下了。

現在我覺得如果是外地回來過年了,都想在家裡多陪父母幾天,所以我說在陪父母的時候就進去看看一些關係比較好的親屬,這也是禮節上的一種體現。


伊春美食美客


春節回到家裡,那些親戚是必須去的?

隨便聊聊

常年不在農村老家甚至幾年都沒回來過的異鄉幹事的、上學的、務工的,這些人尤其是年輕人,對於拜年先去那家後去那家都不大清楚。當然他們父母親會給這些人吩咐的,今天先給題主做個答覆,以供他人參考。

各地風俗不同,或須還有差別,筆者按其老家風俗先說說。一般說來,初一是不出門走親戚拜年的,初一早晨、上午主要是給自家人和本家族的一些長輩拜個年,見見面,說說話,體現有教養、知禮數、懂人情,會世故。

初二按傳統老禮俗,應該一家老小去母親(外婆家)孃家,給外婆外爺拜年,當然父母親也得去,兩代人一同去。

初三有媳婦的年輕人,應該小兩口一同去媳婦孃家給岳父岳母拜年。



這些都是“老皇曆”了,今天說給年輕人聽聽,思想上了解、知道一下啥叫傳統就是了。至於能否按這些來做,估計都不會了。

現在社會發展的都成了中西結合完全“現代化”了,各地都不同程度的發生了變革,一切都隨各人便了。


風雨人生3293


過年了哪些親戚必須要去?

這是一個人的良志問題,當今社會有人連自己的爹媽只是一聲問候還不說親戚,再說過年了哪個親戚都該去拜仿拜傷但是經濟又不允許,只能挑最親的老人走走。天下無有沒親戚的人。有人說:拉住舅舅手聞見母親香嗎,人們千古留下的傳統思想就是人是互相的你心中有我自己也決忘記你!在這以錢為中心的年代,多數人為賺錢而疏遠了自己最親的人……。

說實話我們還有走了四代人的老表呢,因為這家人很會尊重人,他叫我爺爺舅舅,接下來他們的兒子.孫孑都和我們交情甚農,心中有著幾天不見如隔三秋的感覺。還是那句話感情足交往人情世故的鈕帶。別忘了親戚要走才親哦![祈禱][祈禱][祈禱]


康樂132102488


如果沒有跟父母居住,首先拜見父母,岳父母。其次舅舅舅媽,姑父姑媽。再次到平輩的老表,舅佬,連襟!


用戶8899024354897


過年回家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還有你的一些姊妹啊!另外跟你關係比較好的,你都可以去一下,如果說是關係不怎麼好,那也可以不去。也沒有說必須要一定要去誰家,跟著感覺走吧!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1fa06360452d4ea192f35251c72a0e0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