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炎,如何保護我們的膝蓋避免關節置換?

呂修東


膝關節置換

膝關節置換是骨性關節炎或者風溼性關節炎的最終治療措施,一般在所有的保守治療無效,並且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在年紀大於60歲才建議進行膝關節置換。因為膝關節置換在臨床上也比較多,優點也很明顯,能永久解除膝關節病變引起的膝關節疼痛,但是缺點也有,需要承擔手術風險,另外關節假體是人工材料,有一定的壽命限制,通常是20年左右,所以才要求年齡大於60歲;如果是腰部疾病或者髖部疾病引起的膝關節疼痛則進行膝關節置換效果不好。臨床上在進行關節置換之前往往都要進行疼痛來源的鑑別。

雖然骨性關節炎無法治癒,但是有很多方法可以預防,甚至避免進行關節置換。

  • 防止一些可以引起關節損傷的疾病

比如糖尿病、痛風性關節炎、肥胖等,慢性病會長期累月的損害關節軟骨,肥胖則會增加關節壓力而導致關節軟骨的磨損增加。

  • 避免外傷、骨折和過度勞損

外傷是除骨性關節炎外的引起關節置換的第一因素,所以要避免膝關節的外傷,包括骨折和過度勞損,一般運動員可能會造成勞損

  • 適當運動

運動要適度,不可劇烈和過量,不能到老了才想起運動,在中青年就需要開始做,久坐不運動的會導致膝關節周圍組織過早衰退,肌肉和韌帶鬆弛無力,老年後骨質流失導致骨質疏鬆,更加促進關節的退變。

  • 已經有骨質增生或者骨性關節炎要延緩病變

已經存在膝關節病變的有些活動是建議少做的:爬山、爬樓梯、反覆蹲下起立的工作。而跳廣場舞、太極拳這樣的項目是要個人根據體質適度進行,儘量達到活動量就行,不要強迫自己出現疼痛症狀才停止。

最好的鍛鍊方式就是游泳,人在漂浮狀態各個關鍵都很放鬆,不負重,不僅保護膝關節而且提高心肺功能。

  • 適當藥物預防

在中老年期可適當補充鈣片以及維生素D,預防骨質疏鬆,也能起到延緩膝關節退變的作用。藥物氨基葡萄糖對於已經出現骨性關節炎的患者有一定營養軟骨作用,是骨性關節炎治療指南推薦的藥物,但是臨床上對於該藥產生明顯藥效需要8個月左右的療程,往往很多人很難堅持服用。

綜合以上措施,可明顯減少骨性關節炎的發生,或者可以延緩膝關節退變程度,最大限度地保護我們的膝關節,避免晚期需要關節置換治療。

喜歡“骨科木匠劉醫生”,動動小手指點個關注吧!


骨科木匠劉醫生


選擇最有利於保護膝蓋的運動,而對於膝關節來說,最好的運動方式應該是游泳,因為游泳可以很好減輕膝關節的負擔,在水裡人體是與地面平行的,各個關節基本不負重。還可以選擇騎車子之類對於膝關節沒有負擔的運動


小張張baby


注意平時的生活習慣,注意保暖,適當補充水解膠原二型和K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