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回家鄉蓋別墅或農家小院?

春風萬萬裡


這個問題好尷尬,讓人不好意思。

因為本人也在鄉下有自己的農家小院,也算是小別墅吧,還是有一定發言權的這兒談談自己的感受。

回家鄉蓋別墅或者農家小院,很正常的啊。

首先是,讓老人家晚年小小享受一下。

老人家不習慣城市生活,雖然喜歡與孩子、孫子住一起,但一般都不太喜歡與兒媳婦住同一個屋簷。而且在老家,左鄰右舍很熟悉,在熟悉的地方,與熟悉的人一起,感覺很好。一般種種地,養一些小雞小鴨,閒下來的時候打打麻將。然後有一套住的寬敞的小別墅,又有點小驕傲,這樣感覺就很棒。不過衛生就不要想了,自己回家時候再做吧,不要想著老人家幫你弄好衛生,這是不可能的。

其次是,回家時候敞亮。

人都有根,從農村出來的人,根在老家。所以時不時的要回老家溜達溜達,看看老人家。住習慣了商品房,就不想再住老房子,所以要翻建,讓自己回家時候住的寬敞一點,舒服一點,這樣也更願意回家。

然後,老家有個小別墅或者是你農家小院,不少朋友來玩兒的時候,也有地方可以安排。

再有就是,給退休的時候,準備好養老之處。

在城市裡生活工作幾十年,會有厭倦的感覺。年紀大了的時候,城裡的房子給孩子了,他要結婚,有自己的生活,再湊在一起住,感覺總是不那麼好。在老家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就可以自由自在,不影響孩子的生活,不擔心跟兒媳婦不對眼。

如果再有,那就是有點兒衣錦還鄉的味道。但其實,這個真算不上,只能說是開玩笑。因為現在農村別墅很多,新房子都是小別墅,一套小別墅算不上衣錦還鄉,如果有個幾十萬幾百萬拿回去做公益,那才是真的有點兒衣錦還鄉的味道。

所以,總的來說,回鄉下搞別墅或者農家小院,主要是讓家裡的老人家高興一點,然後自己節假日回家住的舒暢一點,老年的時候有來處有去處。就這麼簡單。


波士財經


我在一個縣城的城市規劃管理部門工作,這幾年好幾個在外地發展的同學諮詢我,詢問在老家蓋別墅的事,據我觀察,現在回農村老家蓋別墅或者農家小院確實是一股潮流。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先從我那幾個同學說起,他們都是70後,有的考上大學後在大城市發展,有的去外地做生意,生意規模越做做大,總之,這些人發展的都不錯,他們已經在所在的城市紮根了,有的也把自己的父母接過去了。他們的下一代應該不會回來定居的,現在的孩子都心氣高,成長在大城市,怎麼可能回老家來定居呢?至於他們自己,將來能回來定居嗎?我看不會!

所以,我有點奇怪他們怎麼想到回來建別墅了?和他們聊天,慢慢弄明白了他們的心理。

他們回來建別墅,我認為首先出於炫耀心理。就像古人說的,“富貴不還鄉,猶如錦衣夜行”。從農村出來的,本來心理就有那麼一層自卑,如今發展得好了,在老家建別墅,也是一種炫耀,給大家看看,證明自己成功了,混出個名堂來了。

這些人都不差錢,建一棟別墅,也就幾十萬而已。至於建成後有沒有人住,那不是他們考慮的問題,只要別墅在那裡佇立著,那就是紀念他們成功的無言的豐碑。當然,也不排除他們逢年過節回來住一段時間,權當度假了。

這些人都是成功人士,他們回來建別墅主要出於炫耀心理。

當然,還有一部分在外打工的人,他們經濟條件一般,在大城市買不起房,而沒有房子就沒有所在城市的融入感,沒有安全感,這時候老家,就成了他們最後的指望。他們在老家傾盡全力建別墅或者農家院,只為了給自己找個窩,將來一旦年齡大了,在大城市混不下去了,就回來住。

總之,當前回來建別墅或者農家院的人確實挺多的,我覺得無論動因如何,這是一種可喜的現象,因為農村人口一直在流失,日漸蕭條,這些人回來建房,對農村也是一種提振吧,大家覺得呢?


李中東


建築280平方,2層,2019.5動工,目前已基本完工。主體建造費用40萬。我大學畢業畢業後就離家千里,一去20年。人到40,思鄉的情結越來越濃,但回到現實又無法歸來。建一座房子,和老媽說:我陪你養老






十個孩子的春天


去年村裡的一座老房子被翻蓋成小別墅,在村裡也是屬於豪宅級別的了。這個房子的主人在外打拼了幾十年了,平時生活都是在外面,現在回老家蓋房在村裡也算是一個大事了。城市裡的生活固然很好,交通便利 日常生活也方便,更重要的是孩子也能得到相對好的教育。可是作為傳統觀念來說還是有落葉歸根的想法,我也曾不止一次聽說,過慣了城裡的快節奏生活,最懷念的還是村裡那種早上被小鳥叫醒和樸實無華的鄰里鄰居。還有一點就是村裡的環境好 空氣清新,地方也大,門口的菜園子種點蔬菜,栽點花,不用擔心農藥化肥的 吃起來也更放心。

第二點對於打工一族來說,城市裡生活壓力大,房價高,買不起房子,只能租房 再城裡也沒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從經濟方面考慮回老家蓋房子,也是有一個落腳點,是真正屬於自己的一個家。

第三點可能再外面混的比較好的,有存款了,在老家把房子翻新留給父母住,這是一份孝心,同時也能給自己和父母一個交代。

以上僅是個人觀點,還有很多不全面的,歡迎大家補充交流。


農村張小峰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是農村的一個姑娘,在我的身邊,就有很多的叔叔在城市工作退休之後,回到老家,把自己的老家房子重新裝修,變成了很時尚的別墅或者小院。問他們,他們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首先是農村的住房相對來說比較寬鬆一些。小院的面積比較的大,除了能夠滿足自己正常的生活之外,還可以在院子中在春季種上一些蔬菜,這樣自己吃的時候就比較的健康,不用擔心外邊賣的有什麼農藥呀等等問題。自己在家做做飯,閒時,養養花,看看書,寫寫字也是比較好的。

其次是在城市中,雖然交通比較的發達,去哪裡都是比較方便的,開個車,或者是坐個公交。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湧進城市中。車這個代步工具往哪停都是一個問題,要是恰巧在繁華的街道上辦事,停車位也是比較難找的。特別的不方便,農家小院就不一樣了,不僅可以種菜,停個車也是沒有問題的。

最後,我身邊的一位叔叔是一位廚師,在城市中給別人打工了很多年,一直就想自己創業。而自己的廚藝也是很好的,所以就在自己院子裡開了一個小型的飯店,等有人不想做飯的時候,就會在這吃飯。或者是別人打包帶回去,雖然說生意不是特別的火爆,但是最起碼的是方便了自己,也方便了別人。

這是從我身邊的叔叔的身上看到的並且真實存在的,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


農民小茹


我也準備回農村蓋別墅了,最近幾年農村裡面新修的房子都是以別墅為主,其中有幾棟樓房特別的漂亮,都是以三層居多,不管是從外面的裝修看還是從內部的結構看,都遠遠超過了在別的大城市看到的一棟棟別墅好看除了有別墅之外,還有自己的庭院花草樹木樣樣具有。首先我那裡農村離縣城是比較近,10分鐘的公交車程,而且我家土地就在馬路邊有500個平方。在農村蓋別墅的話3層下來花費在30萬左右,而如果在我們縣城裡面買一套房子三房一廳的話要50萬左右,如果買一個停車位的話要8萬多。與其這樣,還不如拿這50萬去農村蓋一座別墅,還有20萬可以拿去買一輛車,除了買車之外,農村裡面有大片的土地連買停車位的錢也省了。前幾天去農村和幾個小夥伴在那裡談論現在的房價,都覺得還是在農村修房好,畢竟我們那離縣城裡面比較近,小孩子讀書的話,也可以去到縣城裡讀。除此之外,現在晚上有了路燈,每家每戶也通了自來水除此之外村裡面的所有田地都被別人包去了,現在大量種植柑橘,一畝地有600元的分紅,還有幾個旅遊項目正在往研發。之前在桂林的時候看到灕江邊有幾家是別墅的,當時心裡特別的羨慕,想自己如何才有錢去買一套別墅,現在想一想如果回家自己修一棟樓,按別墅修,也算是別墅。


哥是花花公子


現在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所有物價飛漲包括房價也是如此,記得幾年前我的一個親戚在她們鎮上買的才八九百一平,現在已經長到了幾千了,隨便買個兩居室的房子也是大幾十萬還要另外裝修什麼的也是一筆不小的數字,所以說如果農村自己有地基的話自己建還是要少很多。

其次是在城市中,雖然交通比較的發達,去哪裡都是比較方便的,開個車,或者是坐個公交。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湧進城市中。車這個代步工具往哪停都是一個問題,要是恰巧在繁華的街道上辦事,停車位也是比較難找的。特別的不方便,農家小院就不一樣了,不僅可以種菜,停個車也是沒有問題的。

不管我們在外面怎麼風光或是落魄,有一天總想回到那個生我們,養我們長大的地方,年紀小的時候沒有那種感覺,特別是年紀大了,總會想落葉歸根,可以和熟悉的鄰居閒話家常,可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不是很愜意。無論是城市有房去家鄉建別墅,還是城市無房去家鄉建別墅的,都要恭喜他們,而兩地都沒房的要加油買或建房,屋無需太大,溫馨即可,外面金屋銀屋不如自己的草屋。


新蔡在線


記得去年的時候我們隔壁搬來一家人,在這兒常住的大概7口人的樣子,房子是3樓一底的農村自建房。只得深思的是,這家人在市中心有好幾套房子,年輕人也都在市中心上班,為啥要來我們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居住呢?熟悉之後一聊才知道人家市中心的房子都租出去了,為啥選擇這裡呢,因為這裡空氣環境都比較好,適合老人修養,院子也大,孩子撒歡跑得開,不像城裡出門到處都是車子,在家裡就只能看電視,完全沒有活動的空間,還可以在院子裡種點蔬菜,養幾隻雞和鴨,家裡的年輕人也願意每天來回開兩個小時的車去單位,為啥呢?因為本身工作是比較身心疲憊的,但是下班後或者週末卻可以在這鄉間小道騎騎車,散散步,陪孩子撒歡,擼擼貓,或者在自家院子裡泡壺茶,聽聽歌都好不愜意,或者摘上一籃子自家的蔬菜為家人做一桌純天然無公害的晚餐等,都會讓人感覺到輕鬆愉快。雖然我只寫了一個個例,但這卻是一種普遍現象,除了鄰居提到的一些選擇農村的原因外,我想每一個選擇在鄉村生活的家庭或個人都是非常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

以上均是個人觀點,歡迎朋友們補充交流。



小小七的秘密花園


1、有些人久居都市多年,生活穩定或經濟增長,都市創業,買房居家,有的換置了大房,到了一定的年齡,越懷念家鄉,且家鄉有父母親人,所以喜歡去家鄉蓋別墅,讓家人居住條件再次改善。

2、有些大城市安家確實困難,房價高,各項開支多,收入不夠支出或僅限支出,經濟比較困難,從而想在城市賺錢去家鄉建別墅。

3、還有一種情況,城市無房,家鄉無地,這種情況就比較特殊,有的家鄉現在可以買地建別墅,而有的家鄉沒有農村戶口則難以買地。

無論是城市有房去家鄉建別墅,還是城市無房去家鄉建別墅的,都要恭喜他們,而兩地都沒房的要加油買或建房,屋無需太大,溫馨即可,外面金屋銀屋不如自己的草屋。

個人認為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去家鄉建別墅是個好現象,可以近身照顧父母,也足以體現農村越來越好,吸引人回家鄉蓋別墅。

回答不全面,請大家各抒己見,謝謝!





江南琴寶


奔向小康,老有所依。

每個人平生的追求所不同,但有一點是非常相近的:落葉歸根。在晚年,都希望回到自己出生的地方,時間或短,抑或終老,想必每個人心中都有這麼一個夢。回到家鄉蓋別墅或者農家小院,是為了這個夢做充分準備。

第一:讓父母過上更舒適的生活,是子女們必須去做的事情

特別是現在的70年80年90年,這一個群體,他們幾乎都是在異地拼博,而在老家留守的,幾乎都是五六十歲的父母。父母親為了撫養我們,曾經歷的辛酸困難,外人很難體會,如今子女在外面闖出名堂,有了積蓄,回到老家蓋個小院,讓父母親住上更舒適的房子,這沒什麼不對的。

我聽人,現在的農村,有些人還住著草木房,甚至住冊洞裡的。去過農村的人應該知道,那是非常辛苦的,連溫飽都解決不了。而在農村,木房也是透風的,五六十歲的父母親,本就年老多病,作為子女的,是可以回去蓋個新房子,讓父母住得舒適一些。這是值得稱讚的。


第二:追求了這麼多年,為自己蓋一所養老小院,是給自己的嘉獎

回老家蓋個別墅小院,也是對自己年少輕狂敢想敢闖的一次嘉獎。畢竟,年輕的我們,為夢想付出過,打拼過,想想,終有一天歲月老去,回到老家,還有一個自己年輕時打拼得來的房子,這是多麼值得自豪的事呀。在外面打拼了打半輩子,不可能有一天回到農村的時候,還是住著父母留下的四面透風的小木房吧?這也太對不起自己的青春了。


第三:回鄉下蓋別墅花不了多少錢,值得

現在回到鄉下老家蓋個別墅,也花不了多少錢。少則二三十萬,多則五六十萬,趁現在物資還不是很貴,賺到錢了,就應該回去改善一下老家的生活居所。再說了,老家鄉下,空間好,環境好,更適合人居。真的到了拼不動的的那一天,回去住也是非常好的喲。


所以,越來越多的人回到老家鄉下去蓋別墅或者農家小院,沒什麼奇怪的,這更說明大家對家鄉的思念之情,中國人落葉歸根的故土情節。你們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