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900億光年的兩個糾纏量子也可以瞬間發生相互感應嗎?


維度開拓者


按照主流觀點宇宙誕生於138.2億年前的奇點大爆炸,現在的可觀測宇宙直徑已經達到了930億光年,按照題目中所說的900億光年幾乎到達了可觀測宇宙的兩端了。

但是量子糾纏這種量子特有屬性理論上來是無視距離的,相隔十米和相隔900億光年沒有本質上區別。因此愛因斯坦才稱量子糾纏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量子糾纏的速度不能僅僅是超光速,而是千倍萬倍的超。但是量子糾纏並不妨礙相對論的光速不可超越,因為量子糾纏並不能傳遞信息。


因此理論上來說量子糾纏是無視距離的,但是由於這種特性如果受到干擾是會發生退相干的,尤其是面臨著宇宙中存在的大量射線、粒子等。實際上很難實現相聚900億光年的糾纏,況且你發射個量子(一般是光子)到那麼遠的地方不得等到天荒地老嘛?

我國潘建偉團隊藉助墨子號量子衛星已經實現了千公里級量子糾纏,量子糾纏光子對從衛星到兩個地面站的總距離平均達2000公里!而我國是在這方面是領先的,隨著發展以後可以實現的量子糾纏距離就會越來越遠!



科學黑洞


量子糾纏就是無視時間和空間的距離,而發生的超距作用,最早由愛因斯坦、波多爾斯基與羅森在1935年提出的量子力學中的一種波。那麼兩個相距900億光年的兩個糾纏的量子在理論上是可以發生瞬間相互感應的,不過有人認為兩個糾纏的量子不能傳遞有效信息。

量子糾纏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量子發生整體系統的作用,在這種整體作用下的量子不管空間或時間多遠,如果其中一個量子發生變化,另外的量子會立刻變化。現在的量子力學還無法測量到它們的速度,不過有人認為是同時的。這種現象被愛因斯坦比喻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



量子糾纏上的實在性、隱變量、定域性、和測量論等在量子通訊和量子計算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中國的科學家潘建偉已成功製出了8個粒子的最大糾纏態,在2016年與張朝陽、陳宇翔等一批科學家用兩種方法制備了綜合性能最先進的“十光子糾纏。”2017年宣佈了首次實現了“千公里級”的星地雙向量子分發;2018年再次成功實現了千公里級的量子糾纏、密鑰分發和隱形傳態。可以說我國在量子通訊上已達到國際最先進水平。

量子糾纏的超距作用是一種重要的物理資源,如果將量子糾纏加以開發利用,將會實現全球性的量子網絡,並會達到最有效的保密效果。



弄潮科學


試答:量子糾纏是同時進行的,糾纏的二個量子是一事物的二個方面,即古人所認識的陰陽二面。

量子糾纏說明宇宙是一個整體,量子之間聯繫的機制還有待於去研究。

量子糾纏與反物質,都可能是存在反宇宙的表現。


惠舒旅社老闆


一切在於幻想!直至空想!再說即使可以,對人類文明可持續的意義在那裡!一一一思想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