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55歲以後沒有工作,沒有退休金,沒有生活來源要怎麼辦?

小老表生鮮


農民就本來沒有退休金,只是60歲過了以後每月有100多元~200多元的養老金(當然現在你繳納的多,60過後就領的多),55歲在農村還不算老,如果身體各方面還健康的話,需要乾的活還挺多,不要對生活就抱那麼悲觀,就選擇安勉。

現在在一些城市或農村的建設工地上,砌磚牆、綁鋼筋、拌水泥的多半是50歲~60多歲的農工農,在一些大型商場、地下商城、植物園,公園打掃衛生,修剪花卉的也是60歲左右的男女農民工,在一些城市的街頭巷尾,公路旁邊,修理自行車,摩托車、磨菜刀、推剪的也是60多歲的農民人,難道他們就不知道辛苦嗎?不知道向政府申請要退休金嗎?

如果55歲就考慮以後生活怎麼辦,那麼50年代~60年代的農民人是怎麼過來的,那時的生活條件沒有這麼好,沒有這樣自由,可他們還是活過來了,根本沒有考慮那麼多。而現在你不想務農沒人管,想外出打工也沒人干涉,現在咱農民惟一的辦法是趁自己還能行動著,想方設法掙錢,同時注意自己的身體,在60歲以前向國家多繳納養老金,到了60歲以後你就能多領。

人之所以衰老,並不是因為年齡長大了,而是因為他被一種放棄的心裡所纏繞上了,放棄了自己的理想,放棄了生命的熱誠和人生奮鬥的目標。因此,個人情緒自然走入低潮,精神便萎靡不振,生活便變得抑鬱寡歡,心情便會多愁善感起來。如果一個人有信心的時候,他便顯得年輕活潑,有了疑慮的時候樣子便會頓時衰老起來。

所以,有希望的,便是年輕,絕望的,便是衰老。

賺錢的機會非常漂浮不定,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降臨到你身上。如果任何事物都以老人觀念來衡量的話,即使有金山銀山你也看不見。



用戶自知自愛WWW


樓主你好,在農村55歲以後沒有工作,沒有退休金,沒有生活來源,該怎麼辦?很明顯,55歲以後如果說沒有工作沒有退休金,那麼我們就應該著手的為自己交納一份基本養老保險,當然作為55歲的人群也是可以正常的去參保一份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因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有一個特點,就是可以允許在60歲以前一次性補繳完成15年的費用,直接辦理退休享受養老金的待遇。

因為這個養老金的待遇,首先我們是可以保證領取終身的,所以說參加一份養老保險,為自己今後老年的退休生活能夠奠定一個非常好的基礎。所以我們一定要想辦法來為自己交納一份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也是分為不同的繳費檔次,從每年200元到每年幾千元不等,可以根據個人的經濟能力來選擇最適合於自己的繳費標準。

繳費標準越高,那麼實際上自己所享受到的養老金的待遇也就會更高一些,所以說這個完全取決於個人的經濟能力來決定,但是我們一定要保證自己去正常參保一份養老保險,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終生獲得一份養老金的待遇,才能夠滿足自己晚年退休生活的一個最基本的收入。


社保小達人


農村55歲沒有退休金,沒有工作,沒有生活來源,大家都知道,農民自古以來就是種田為生,種出了糧食賣出去,賺到的錢,就可以買各種各樣的生活用品,就能生活。

最近這二三十年幾年,國家搞城市基本建設,有的農民參加城市基本建設,在城市當農民工,增加了收入,有的,在城市買了房子,也有的買車子,並且自己繳納了養老保險,生活過得很富裕。

也有的在偏遠的山區,農民沒有手藝,大多數的農民,在農村種田為生,種田就是工作,把糧食賣出去,賺到的錢,就有生活來源,國家不可能給每個農民發退休金,就是在城市的工人,下崗失業,如果自己不繳納養老保險,也沒有退休金,也沒有錢養老。

何況是農民,根本就沒有繳納養老保險,國家不可能專門撥一筆款,給農民每個月開工資。農民要想等到老了以後養老,首先 把賣出去的糧食錢,存起來,等老了以後,有錢防老,國家也有相應的政策,6O歲給予一定的補貼,特別困難的,歲數大的人,喪失勞動能力,農民也可申請辦理低保。


聖伯


在農村55歲的人不算老人大多數人的身體都非常硬朗,現在人的生活條件特別好,55歲的人看上去都給40歲左右的人一樣。55 歲人的年齡正是黃金年齡,基本上老人孩子的任務都完成了正式第二次創業享福的好年齡。一般55歲到65歲身體素質好的話再大幹10年沒有問題,在掙十年的錢正好養老這就是人生的晚年規劃。


站集鎮孔治業


我叔叔64歲了,他是個大集體企業的工人,在四十歲時就下崗了,下崗之後就一直四處打工養家餬口,並且自己交養老保險。好不容易在六十歲的時候終於退休了,每月也有了二千元的養老金,以為他該歇歇了,誰知道他現在仍然在打工,每天七十塊錢的工資,他乾的熱火朝天。其實,他的身體並不好,他心率過緩,每分鐘心率才五十次,半月板受損,曾經動過手術,但是他就是閒不下來,對他來說,只要能動,有錢不掙就是太不對了。

我之所以拿我叔叔舉例子,是想告訴你,第一,五十五歲不算老,不要倚老賣老,只要肯下力氣,工作並不難找。第二,人活著得有志氣,有精氣神,只要能幹活,就不要做寄生蟲。第三,要勤勞,不要懶惰,農村有地,就是不出去打工,五十五歲的年紀,乾點莊稼活並不丟人,種點糧食蔬菜,吃不了的拿去集市賣掉,還能存下錢來,以備不時之需。


田園方舟


浙江農村,55歲還是身強力壯的年紀。父親是農民,70歲後有每月一百多元的老年補貼。父親一直種水稻,種蔬菜瓜果,養雞養豬。到80歲了,我們一定讓他不要種水稻了。但蔬菜還是自己種的。平常我姐負責父母的衣穿,我負責父母的零用,看病。弟弟與父母住一起,負責燒飯等日常生活。

父母一輩,即使年紀大了,只要動得了,一定不會閒著,還種些蔬菜分給孩子們,子女給他們的錢,基本還存著防老,他們真的是勤勞儉樸,不願拖累子女。四年前父親買了養老保險,現在有兩千一月,基本用得過。但村子裡大多老人只有一兩百的老年補助。他們的生活狀態與我父母的以前相似,即使有錢也不綴勞作,沒有到走不動路,不會在家享清福。


浣江蓮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該買養老保險而不買,那隻好繼續努力工作或者啃小。天上不會掉餡餅的。


龍王爺124


我想說現在的頭條,還有自媒體的,自己的家裡來客人了,做個什菜也拍,還有的躺床上也拍,這個頭條也是你是農村人,我也是農村人,咱們主主輩輩都是農村人,我們的上輩們還不是什麼險都沒有,我都還給國家交過工糧,提留什麼的,那時候還沒有人出門打工,咱們沒吃飯,沒有衣服穿嗎?就是我現在什麼險還是沒有,反正我老了還是回農村種咱家的地的,我不信你說的那麼厲害農村人難道會餓死一樣


用戶6512018861004


農民天生就厚道,

不給國家添麻煩。

一片大愛獻國家,

自食其力養自己。



炮兵老山


五十五歲又沒老,除非你癱瘓有殘疾,如果是這樣國家有低保,如果兩者都不是還問怎麼辦,老老實實該幹嘛就幹嘛,我都五十六了,今年臘月還在藕塘挖藕賣錢,我雖然是農民,其實我也沒種過地,88年已經有兩兒子了,88年就帶著兩個兒子一個兩歲一個四個月跟老婆開始搞個體,住一個自己焊接的九個平方鐵棚了裡搞家電維修,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後來賺了錢在家蓋了幾棟私房樓房,後來孩子大了成家也買了商品房跟私家車,現在一年房租也有十來萬加自己做點小生意十來萬,一年二十幾萬收入,從來自己沒閒過什麼體力事都照常幹,木工,泥工,電焊,家電,水電,樣樣都做,19年年底還挖藕自己一個人拿去賣錢。人就怕懶,窮不可怕,就怕好吃不做,有付出不怕沒有回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