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所任教的學校,學生抽菸者甚多,你咋看待此問題?如何解決?

南屯遊子2020


這肯定說明校風校紀不夠嚴格,太過散漫!這樣的學校也不在少數,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多方面的!……在這裡不能實話實說了!


李文彬531


我所在的學校就是職業技術學校,好的學生不少,會抽菸喝酒玩遊戲的同學也多。

我問過上課班級的同學一個問題:在座的有抽菸的同學有多少?

男生舉手百分之八十,有些直接說了,我小學就開始抽了,戒不掉了,更多的是初一和初二開始,跟著高年級的同學學的。

我又問了同學:爸爸有抽菸的舉手。

剛剛舉手的同學只有一兩個放下。

後來聊了幾個戒菸的同學,大部分爸爸是不抽菸的。

這說明什麼?社會、學校環境再怎麼樣,根本還是在於家長的身教!!

我們學校跟平常中小學校有一個很不一樣的舉措:每天課間操時間必定保安和行政全校巡邏各廁所及特殊地點,抓抽菸的同學[捂臉]。學生天天跟躲貓貓似的,時不時換抽菸地點。其他下課時間不定時抽查。

結果還是屢禁不止。但是學校風氣還是得到認同的。但是校外沒辦法管了。

中國菸民是世界眾所周知的多,爸爸抽菸就等於告訴孩子抽菸是很正常的事,而且不像理論說的有害,起碼大人們還活得好好的。一代傳一代,單靠學校去糾正他們家裡學會的這種觀念,很難而且效果也不會長久,一有機會他們抽菸的概率很大。


漂流的尾巴


對於這個問題,可以說是見怪不怪了。作為老師,不時的在教室的樓道里、樓梯口、廁所,經常看到一部分菸頭(可以說這些菸頭不是老師吸的)。甚至有時在廁所裡,作為男教師常冷不丁的碰見有吸菸的學生。這時候好一點的學生,看見老師,還能夠稍微收斂收斂(隱藏隱藏),可就有一部分學生(你沒教過的),儘管看到了迎面來的老師,依然是照吸(煙)不誤(對老師可以說就是視而不見)。作為老師,那時是管,還是不管吶。管吧,說不定還能惹來麻煩;不管吧,還真有點於心不忍,所以那時的老師,內心是多麼的糾結。

面對這種現象,作為老師有時是很無奈的。現在的學生,可以說不是以前,無論老師教他與不教他,都會對老師特別的尊重,都會對老師特別的敬畏,每逢遇到老師,都會大老遠的給老師打招呼。那時的孩子家長,也不像現在,如此的護著孩子,在錯誤面前,總是去批評教育孩子,總是去說孩子的不是。可不像現在,有部分孩子家長,總是聽孩子一面之言,孩子說什麼,就是什麼,孩子說什麼,就信什麼。眼下因為學生的問題,而發生在老師身上的不愉快的糾紛已不少見。這些無不觸動著老師的內心,甚至有時是涼了老師的心。

最後我還想補充一點:作為吸菸的學生,其實其家長是知道的(因為學生在家裡已有所表現或苗頭),可是家長竟對此不去問津,不去扼殺(其苗頭),這也不自覺地助長了孩子吸菸的習性。孩子對於吸菸,不但不以為是不對的,反而以吸菸為美,以吸菸為時尚,以吸菸來反襯出自己的人緣(好),甚至是還有一小幫幫人,個別家長甚至還以此為榮,以此為傲!

一點個人看法,或許不當,敬請多多諒解。


促成教育


今天無聊,聊聊這個話題吧。

據我觀察,當下農村50歲以上的中老年男性抽菸的少了,20歲以下的青少年菸民隊伍倒在不斷壯大。

中老年男性戒菸主要出於以下原因:人老惜命,健康第一。

答主所在的中原地區,廣大農民已經不再滿足於吃飽穿暖,對過上高質量的生活提出了新的要求。最近幾年農村變化巨大,道路從“村村通”升級為“戶戶通”,平坦的混凝土道路像血管一樣從村內的大街通到家家戶戶的門口,又從這裡通往村外的田間地頭。大街小街的房前屋後統一種上了桂花樹、紅葉李、臘梅、女貞等觀賞性花木。廁所統一改成了衛生美觀的水衝式……農閒時節的清晨傍晚您來農村看看,村裡村外的道路上三五成群的是中老年人在步行健身。

遵醫囑,聽老伴兒勸,許多當年的“老煙囪”就這樣把煙給戒掉了。我有一本族的兄長,今年60歲。年輕的時候可謂嗜煙如命,他平時抽那種便宜的俗稱“黑煙”的雪茄煙,普通香菸得把過濾嘴擰掉再抽,一天兩三盒。不知什麼原因幾年前他突然把煙給徹底戒了,從此一根也不再抽。我猜想,應該是他在醫院被查出什麼了問題。這麼好的生活,大家都想多活幾年呢。

青少年菸民的中堅力量是在校學生。說到這些年紀在20歲以下的小年輕們,他們就完全不一樣了。

他們大多不會考慮健康問題。十幾歲,生命花兒一樣剛剛吐蕊綻放,他們會思考關於“疾病、死亡”這樣遙遠的問題嗎?即使偶然觸及這樣的話題,可能他們會以為死亡是別人的事情,自己是不死金身——我們小的時候不也是這樣嘛。

等他們長大成人之後,像我們這樣耳聞目睹了許多事情,也一定會接受了現實。就像我們聽到街坊某人因為醉駕出了事故,會悚然而驚並暗暗告誡自己喝酒不開車;等看到鄰居某長輩肺癌晚期在病床上輾轉反側痛不欲生,肯定也要把正抽著的香菸給偷偷掐滅了,然後就下了決心。

中學生甚至小學生抽菸,這是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除了他們對健康觀念模糊、漠視之外,相關法律法規要求“不向未成年人售煙”“學校周圍不得賣煙”等在許多地方形成虛設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前幾年有官方的調查結果顯示,“80.5%吸菸的學生在購買捲菸時沒有因為不滿18歲而被拒絕 ;64.3% 吸菸的學生在學校周邊可以買到捲菸。”

另外,對於青少年學生抽菸,學校和社會也缺少應有的教育引導。

比如在校期間有學生違規抽菸,一經發現可能只是口頭批評,再或者扣紀律分納入成長檔案,嚴重的聯繫家長令配合教育。可以說,這些教育方式方法效果有限,一旦學生的家長配合不力,老師也沒轍。況且近年來多次發生教師管教學生或者學生用輕生來抗議或者教師本人受到傷害的極端事件,不少教師杯弓蛇影,不得已採取明哲保身的態度而拒絕與學生“硬槓”。

解決“未成年人抽菸”這一問題,個人認為還是要疏導結合,標本兼治。

比如:一,對學校周邊的售煙商店、攤點進行嚴查,一旦發現缺少“不向未成年人售煙”的醒目標誌並向未成年人違規出售捲菸,要予以重罰。二,學校要定期邀請學生家長與學生一起觀看禁菸影片、視頻,播放肺癌晚期病人的視頻和圖片材料,讓“反面教員”“反面教材”現身說法。三,邀請社區戒菸成功者到校與學生交流,用親身經歷說抽菸的危害,向學生傳授切實可行的戒菸方法。四,創建“無煙校園”,從教師做起……

校園無小事,教育任重而道遠。


花眼看花


《需要另一種呵護》

我好像無意間

無意間瞟了一眼

那個特殊的場合

多個不同品牌的菸頭

緊緊粘貼在潔白瓷磚上

散落於水池內外的

自然也有不少

我彷彿看見

那帶著火苗的菸頭

瀟灑地在空中盤旋

或在空中停滯片刻

或拖著尾煙棄之於地

或泛著焦黃懸掛牆上

或攔腰折斷用腳踩碎

我無意撞見

卻又偏偏“邂逅”

那半敞開的隔間

時有多名半大小子

除了乳毛未退之外

服裝屬於“統一定製”

瞬間的慌亂竭力鎮定

手腳與轉身異常靈活

連話題也幫忙掩飾

然而,那濃濃的菸草味

瀰漫在半密封的空間裡

然而,那稍顯多餘的表情

活生生把幼稚的啞謎出賣

然而,那非常規時間段

蜷縮在一處別樣的角落裡

已經昭示著某種離經叛道

除非,謝絕所有規定動作

如此熟悉場景令人驚詫

似乎天天相遇頗為憤怒

抑或時時撞見略顯尷尬

目光所及收效寥寥

幾句告誡隨風而散

或許欠缺一擊猛掌

或許欠缺一聲斷喝

幼苗成長需要呵護

修枝打藥刻不容緩




南屯遊子2020


所有的現像反應的都是環境所處的狀態,吸菸者眾同樣是環境的原因,禁止吸菸必先改變狀態,否則說啥都沒用。改變狀態的責任在於領導,關鍵在領導的態度,若有意願改變它,可以採取行政手段,對於領導而言不是難事,因為禁菸吻合政府的倡議,實施循理順章,應該能取得效果。


春榮2091


前段時間在我們這邊也聽說了,一群學生抽菸,班主任反映給家長,家長不問青紅皂白,然後就對孩子進行了體罰。

但實際上很多時候一群孩子在一起有幾個孩子抽菸,有幾個孩子並沒有抽菸,但是學校老師在反映問題的時候,往往是一網打盡,把一群孩子全部反應為抽菸的孩子。

有一點需要注意的就是,初中階段的孩子作業並不具有持續性,他們頂多就是好奇甚至標榜自己顯得成熟,但是這種標榜更是優質的表現,作為老師應當主動和家長溝通,應當瞭解孩子的真實心理想法以及他的實際的學校一些生活做法,並且和孩子們見面,不僅僅是紀律控制,不準在學校抽菸,還有一個對身體沒有任何好處。

如果就是那種為了嘗試而吸菸的這種情形,想必老師沒有必要大驚小怪,因為這一個階段孩子們很難形成我們所謂的抽菸上癮,這種現象更多的是一群無聊的孩子聚集在一起做著無聊的事情。

老師應當管,但是為了避免不必要的衝突,還是把這個事情反映給家長,讓家長來處理,或許家長處理得更科學更理智,更高明。

另外還是奉勸一下,初中現在的孩子們抽菸對於大腦肯定有麻痺作用,不會有任何好處的,不要嘗試向壞人的方向發展,向壞事的方向發展。

每個人都應當愛惜自己的身體,愛惜自己的健康。


宜城老師


學生抽菸一般在偏遠地方,家長很少對孩子管教,一個帶動多個,很難管,要想管只得家長配合。


令狐青雲89088282


作為小學枚長,以身作則,不在老師、學生面前抽菸,杜絕公共場合抽菸,加強正面引導和教育,家庭👪社會擔當起相應的責任。


棋益智


現在抽菸的人很多,只能多宣傳抽菸的壞處,千萬別體罰學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