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在買了基金後,自己再也不會炒股了”,對此你怎麼看?

新湖財富8888


基金是佛系投資理財,炒股的短期賭博投機

1股票屬於風險投資,也就是安全理財之外的選擇存在損失大額本金的風險。高風險高回報,而且國內股市都是抄概念,抄消息,沒有多少人懂得做市場投資組合,做長期投資,都是抱著短期投機的心態來的,這也是股市熊長牛短的一種狀態體現。

3基金定投是長期定投,採用的是平均成本投資原理,不斷買入一個長期品種,等待時間空間轉換,來獲取週期回報,中間是不斷拉低成本,虧損的過程,沒有什麼點位研究頻繁買入賣出的短線操作,就是不斷攤大餅的過程,知道磨平虧損,實現週期上漲回報。屬於傻瓜式投資,適合小白理財和沒時間看投資的人群。

買了基金的人習慣了默默等待,炒股則是時刻盯盤,短期暴利思維,完全不在一個維度,自然就有這種生疏感。


鑫財經


大家好,我是價值投資者小六忠誠。為什麼有人會說“在買了基金後,自己再也不會炒股了。”其實基金的波動風險比股票低了很多。

其實在我的周圍也看見了一些購買基金的人確實比投資股票的人優秀多了。買股票的人套牢的很深很深,購買基金的人卻處在盈利狀況。

我推崇的是投資指數基金,也一直勸告那些經常炒股虧損的人,直接去投資指數基金,可以用每月定投的方式買進。因為每月定投的門檻很低,比如在支付寶低到只要十元就可以開始。

我老媽什麼都不懂,就在10年前,幫她開了個定投基金帳戶,每月定期買進基金,採用的策略就是長期持有,賺50%就賣掉,然後繼續定投,結果10年賺了總投資額的兩倍多,相當於複利收益率12.5%。

投資指數基金可以讓得一個什麼都不懂的人通過每月定投的策略戰勝市場上很多人,甚至包括很多機構。因為市場上人們常常都是跑輸指數的。

對於很多的業餘投資者,只投資指數,可以讓他們省去很多麻煩,去除頻繁操作的不良習慣,指數基金投資最終會做的比股票本身更好,就是因為它不能讓你有頻繁交易的衝動。因為贖回基金至少還要兩天才能到賬。所以它打消掉你的衝動,留下了理智。

巴菲特說過“頻繁的短線交易會降低長期的收益率。”基金投資就制止了頻繁交易,結果他的利潤就被保存了下來。最終成績也就比炒股更優秀。所以才會產生這種購買基金後,不會再去投資股票的這種說法。


小六忠誠


2016開始進入買基行業,剛剛買從贏利二千多到目前虧了十二萬多,一直忙著回本路上,費精費力,給我的感覺,基金經理大多不管基民死活,漲少跌多,因為我買的大多還是被動型指數基金


午夜獨醉13


對於這個問題,我只能說:蘿蔔青菜,各有所愛。

這裡,我姑且認為這個基金主要是股票型基金吧。

先說只買基金的好處

1、省事。買了基金,投資者不用天天盯盤,不用考慮買什麼股票,隔一段時間看看淨值即可。歐美很多投資者也是這種類型。

2、破產的幾率小很多。畢竟基金的管理者還是比較專業,一般不會虧得很離譜。投資者更不容易使用槓桿去操作,最多虧到本都沒有了,相對安全一點。


只買股票的好處

1、成功的時候有更大的喜悅。畢竟要靠自己去選股,交易,股票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照顧得多感情也深。真的成功的時候,會對自己更加自信。

2、獲得高收益的幾率大一點。基金畢竟要有股票池,會購買多隻股票,而個人如果看準一兩隻股票,可以全倉,假如看得準,收益會更高一些。當然,反過來,也可能虧損的幾率更大一些。


當然,對於我來說,更傾向於自己炒股了。畢竟自己炒股近20年了,已經有一些經驗,把錢交給別人去打理,不如自己赤膊上陣來得痛快。


豐禾刀投資


價值投資



小小玉的圍脖


2019年過去,A股兜兜轉轉勉強站上了3000點,更令人驚喜的是可以說A股走出了一個結構性牛市。來看看2019年各大指數的表現。

上證指數,22.30%

深證成指,44.08%

滬深300,36.07%

上證50,33.58%

中證500,26.38%

創業板,43.79%

中證1000,25.67%

可是,你的炒股收益還好嗎?很多人可能會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以上的指數我一個沒有跑贏。不過,如果你再看看下面這些業績長青的主動基金,你會知道啥才叫對比。

這些基金成年年限都在10年以上,年化回報15%-25%之間,可以說是相當能打。

而且它們2019年表現也不負眾望。最高有76.61%,多數在40%-60%之間,收益最低也有30.14%,真香!

如果實在擔心基金虧損,你可以就選擇上面圖片中的基金嘛,長期靠譜的人,這一次大概率也是靠譜的;長期靠譜的基金,今年大概率也是靠譜的。而且這些基金幾乎都是各家基金公司的鎮山之寶,相當於自己花了數年的打造的明星,不可能錯手將其毀掉的。

所以說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基金是更好的選擇jiu菜之所以為jiu菜,不就是不夠專業嘛,我們如果購買這些業績長青的主動基金,就相當於咱們每年付點錢僱傭一個受過專業金融投資訓練的基金經理,幫我們去做投資決策,要

相信專業的力量。


子衿財經


2019年,很大概念上基金跑贏了股市。而且,在中國股市上,大多遵循著二八法則,大多購買股票的是散戶,掙錢的屬於少數。

基金的優點是分散投資,主打配置概念。而且現在基金可以投資的品類很多,股票型,混合型,債券型,指數型,債券型,貨幣型。基本上什麼風險承受能力的都可以在基金上找到合適的投資品。而且基金經理可以根據市場變化,自行調倉。

基金是基金經理負責投資,是專業的投資人。他們有專門的時間去研究市場,研究投資環境,研究投資標的。相對於投資股票的人來說,更專業。而且隨著資管新規的深入,基金經理也經歷了一次洗禮。基本不會再爆出老鼠倉等事件了。投資者對基金經理更放心了。

基金主打中長期配置,倡導中長期投資。本身申購贖回的成本較高,這就限制了一部分投機的人不是頻繁操作。持有時間長了,在板塊輪動上更具優勢,尤其是一個好的基金經理,更難在基金市場上取得更高收益。

綜上所述,基金的特性決定了,2019年收益很多跑贏大盤,跑贏股市。所以很多人,從股市上開始轉戰基金市場。


理財經理李玉娟


我是自己炒股的同時也買基金,最後得出的結論是,行情好,股票基金都好,行情不好,股票基金都不好,所以如果自己有點炒股經驗,又有時間盯盤,還是自己炒股好,如果實在不會選股,就選基金的重倉股。最起碼錢是在自己的手裡進出,輸贏都是明明白白的,市值還可以打新股。如果行情好,個股帶來的收益遠遠高於基金。


基金其實就是買了一堆的股票,這一堆股票每天漲跌的平均值就是基金當天的淨值,是把錢交給別人來管理,這個基金經理你壓根不認識,你不可能知道他的水平,而且基金經理也有可能換,當你衝著這個基金經理買入的基金,沒準明天他就走人。換了人,這個基金就有可能廢了,畢竟基金的好壞完全取決於基金經理的管理水平。如果行情不好,基金跌起來不亞於股票,但要它解套,比個股難得多了。


綜上所述,還是自己炒股好。


gzwxw1


不會啊。買了基金,自己炒股也可以照樣炒啊。生活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你買了餘額寶,炒股不是照樣炒嘛。餘額寶的本質就是貨幣基金,餘額寶喚醒了人們對貨幣基金投資的意識。


而且買了基金,除非你買的基金能夠持續給你帶來穩健的回報,大盤跌的時候它跌得少,大盤漲的時候它能同步追上指數,那就很厲害了。我上次寫過一篇基金文章,統計過這十幾年中國基金業,能帶來長期穩健收益的基金產品,只有十幾只。


甚至我會感覺,買了基金,感覺自己更會炒股了,對投資的理解更深了。我跟你講個真實的案例,揭嫂在2015年6月,當時大牛市,她手裡有20萬的閒錢,然後聽了一位基金公司朋友的介紹,買了一款號稱,能在牛熊都有穩健收益的基金,呵呵,當時,市場雖然處於高點,但是沒人會想到股災,揭嫂把這20萬全部投入這隻基金了,然後呢,三年多的時間過去了,揭嫂前段時間跟我說,原來的20萬,只剩下9萬不到了。三年多的時間,虧損了55%


所以,不是說你買了基金,就感覺自己不會炒股了。有時候,基金經理還不如你自己炒呢。


這幾年雖然大盤不好,股市波動,但我管理的股票賬戶至少沒怎麼虧錢,熊市中能夠少跌,甚至不虧,我感覺比揭嫂買的這隻基金,好太多了。


當然,除了貨幣基金,我自己也買一點行業性的ETF做長期投資,我比較喜歡被動式的指數投資基金。不過今年這種行情,投資債券型基金的朋友是大贏家了。股市整體環境不好,股票型基金都不太好,特別是消費主題基金,昨天茅臺都跌停了,慘得一比。


揭幕者


所謂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一個基金經理就算再不行,其理論知識和背後的投研團隊也可以碾壓市場上99%的散戶!當一個人能把股市看成資產保值增值,而不是想賺快錢的時候,他就已經在股市認知上入門了!買幾個低相關性的基金,有人幫你看著,自己一年動態調倉幾次就行了,簡單省事~~ 最主要的是,基金清退的風險跟股票比 太小了,尤其寬基,退出可能性基本為O~~ 在目前我國韭菜紅利沒有消失前,買明星基金,壓根不用擔心,就算在2015年5128點買入,漲回來都不是問題,如果再用上定投的方法,基本不會虧,但是買股票就不一定了~~ 此外,明年證券法改革,註冊制會更加完善市場,到時候這些主動選股的基金能不能跑贏大盤就不好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