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歷史知識說出來你自己都不相信?

只讀帖不評論


專注歷史的中國小賤,與你分享。


“漢字”傳承了上千年,在近現代遭遇了兩次大的變革。

保留還是丟棄?這是個問題!

近代以來,傲視千年的泱泱中華沉淪了百年,成為別人菜板上的肥肉,無數仁人志士奮起救國,在現今看來,有很多方向是極其錯誤的,屬於好心辦壞事。

中國為什麼會落後,很多人都在尋找原因,最後他們將目光鎖定在“漢字”。認為漢字是中國落後的重要根源,應該實行“漢字拉丁化”,也就是將漢字改造成字母文字。


當時的支持者還挺多,其中不乏很多大家學者:魯迅、胡適、劉半農、陳獨秀…………

幸而這一倡議最終沒有實現,不然我無法想象那會是怎樣的一種光景。

二簡字

1977年的時候,公佈了《漢字簡化方案》,由於是選取已經簡化過的常用漢字,進行第二次簡化,所以稱之為“二簡字”。這次方案的實施由於不切合實際,給生活帶來許多的不方便,於1986年的時候,就被廢止了。但是呢,它所帶來的影響,現在都還殘留著影子。

70後的老一輩人都接觸過,87後的人小時候估計見到過,不過都被咱們當作是錯別字了,其實,那是“二簡字”。

“二簡字”當時被運用到了教材,在報告媒體也被廣泛運用,咱們看看下面幾張圖,你認識幾個字?

咱們再來看看“二簡字”、“簡體字”和“傳統漢字”的對比。

最後,在看看一部分“二簡字”和“簡化字”的對照表。




漢字有著它本身獨特的魅力,傳承了幾千年,早就融入了咱們的血液。

世界上所有的語言,我就固執的認為:漢字是最有魅力、最吸引力的神奇符號。


賤議你讀史


我來說兩天條和手術有關的。

一、關羽一邊刮骨療傷,一邊繼續吃喝

三國時期,一次和曹軍打仗,退兵的時候,關羽不小心右臂中了敵人的毒箭。因為打仗,草草包紮了傷口,結果每逢颳風下雨,就疼痛難忍。

軍醫再次仔細檢查後,對關羽說:將軍,您這個毒箭上的毒已經滲透到骨頭裡面去了。必須把骨頭破開,把這個毒刮掉,才能除根。

當時關羽正在大帳中,請大家吃喝玩樂,聽聞此言後,直接對醫生說:動手吧。你割你的,我吃我的……

結果在沒有麻醉劑的情況下,關羽同志一邊左胳膊鮮血狂飆,流的到處都是,一邊繼續用右胳膊割肉,和大家大碗喝酒……

聯想到我們現在打籃球,胳膊上被蹭傷一點點,都疼得不行。對比之下,關羽真可謂壯士。

二、楊繼盛在牢房中,在昏暗的燈光下用瓦片割爛肉和筋

楊繼盛是明朝嘉靖年間的一個小官(兵部武選司員外郎),1553年,他挺身而出,彈劾當朝首輔、大貪官嚴嵩,被抓進大獄,嚴刑拷打。

在獄中,他創傷發作,疼的半夜醒來,決定自己給自己做手術。他把瓷碗往地上一摔,然後用手拿著瓷碗碎片,聚精會神的割兩腿上的腐肉。肉被割完了,筋和骨膜連在了一起,他又用手把筋拉住,用瓷片隔斷……



一名獄卒,佩服他的忠義,在旁邊手持煤油燈,幫他照清楚裡面的爛肉。看到楊繼盛如此做法,內心深受震撼,手不停的發抖。楊繼盛於是說:別抖,請拿穩點!否則我看不清楚裡面的腐肉!

三、兩個誰更牛?

同樣的刮骨療傷,關羽和楊繼盛都做到了常人無法做到的,都是英雄。

但我覺得,楊繼盛條件更艱苦,毅力也更令人欽佩一些。

第一,環境。關羽是在大帳中,而且是白天,光線充足。楊繼盛是在牢中,夜晚,一絲微弱的燈光。

第二,手術工具。一個是專業專業工具,一個是瓷碗碎片。

第三,手術氛圍。一個有專業醫生主刀,周圍有酒有肉;一邊是自己動手割自己,周圍安靜一片,沒有任何其他可以分散自己注意力,讓自己沒那麼疼的東西。

牛娃點評:

英雄不問出身。楊繼盛各方面和關羽相比,完全處於下風。可是,在強烈的愛國熱情和堅韌不拔的毅力方面,二人不分伯仲。

歷史記住了武聖關羽,卻也留下了楊繼盛的光輝形象。也許,他沒有關老爺那麼出名,可他們,是同一層級的人物。

因為,他們都是英雄,國之棟樑。


執著的放牛娃


長征的部隊越走越多,絕對是一個奇蹟。

中央紅軍長征從1934年10月開始,一方面軍出發前有8萬人,到達只有不到一萬人;四方面出發有8萬人,到達不足4萬人(西征又損失慘重);二方出發約兩萬人,到達約1.2萬人。整個紅軍三大主力會師之後每個方面軍都有嚴重的損失,但是有一支單獨參加長征的部隊,他的人員數量,卻越來越多,它是徐海東大將率領的紅二十五軍。

1934年11月16日,根據中央命令紅二十五軍主力從河南羅山縣何家衝出發,向北方桐柏山區進行戰略轉移,部隊出發前的總兵力為2987人。部隊出發前進行了整編,將兩個師縮編為3個步兵團和1個手槍團,以簡化指揮層次,名義上程志華擔任軍長,實際軍事指揮有徐海東負責。

並且出發前紅二十五軍同國民黨軍東北軍一零七、一一七兩個師和河南軍閥劉鎮華部兩個師打了一仗,僅機槍就繳獲了100多挺。也因為此,紅二十五軍長征開始後第二天,紅軍便順利通過平漢線,開始進入桐柏山區。到達桐柏山區的紅二十五軍很快發現這裡離武漢太近,敵我力量懸殊,並不具備建立根據地的條件。

經過討論,隨軍行動的鄂豫皖省委決定改道進入豫西伏牛山地區。為了更好的進入伏牛山區,徐海東率領部隊先是回頭擊潰了一直跟隨在後的國民黨追剿部隊劉桂堂部,後親自帶隊佯攻棗陽,迫使國民黨軍主力回防,再虛晃一槍,率隊急行三天三夜,進入了伏牛山地區邊緣,最後經過一番激戰,打敗了駐守伏牛山口的西北軍老將龐炳勳,全軍得意進入伏牛山。

1935年初,在鄂豫陝省委領導下,紅二十五軍開展了創建鄂豫陝根據地的鬥爭。徐海東和吳煥先、程子華等同志率領部隊開展游擊戰爭,粉碎了敵人的反革命“圍剿”,廣泛發動了群眾,建立了革命政權,使紅二十五軍發展到三千七百餘人。

1935年7月15日,原鄂豫皖省委交通員石健民從上海經西安到達紅二十五軍駐地,帶來了黨中央的文件,並確切證實了中央紅軍與紅四方面軍在川西會師和準備北上的消息。當晚,鄂豫陝省委在長安縣灃峪口召開緊急會議,決定立即派紅二十五軍北進,迎接中央紅軍北上。

7月16日,徐海東等率領紅二十五軍開始再次踏上征途。這一次,他們一路勢如破竹,佔領胡宗南部後方大本營天水,奪取大量物資,並進軍西安城下,迫使國民黨軍抽調大量部隊迎戰,從而減輕了中央紅軍的壓力。在25軍西進的過程,紅二十五軍的政委吳煥先壯烈犧牲,紅二十五軍進行改組,由徐海東任軍長,程子華任政治委員。

9月15日,紅二十五軍先頭部隊與劉志丹率領的陝北紅軍會師,第一支遠征而來的紅軍最終到達了陝北。到達陝北的紅二十五人員有約3800多人,比出發時候的2987人多了800多人,是長征過程中唯一部隊人員增加到隊伍。

紅25軍長征歷時10個月,途經安徽、湖北、河南、陝西、甘肅5個省,轉戰近5000公里。它是在與中共中央長期失去聯繫的情況下,單獨轉移並先期到達陝北的一支紅軍隊伍。毛澤東曾稱讚紅25軍的遠征為中國革命立下了大功。


帝國烽火


靖康之變後,作為囚徒的宋徽宗,居然在金國的監牢中,9年時間生了14個孩子。

公元1127年,歷史上出現了極為恥辱的一幕-靖康之變。金國人大軍南下,滅掉了北宋,曾經繁華一時的都城-汴梁淪為人間地獄,而北宋最後的兩位皇帝-宋徽宗、宋欽宗父子倆被俘,除他們外,還有許多皇室宗親和王公貴族及其家眷3000多人也被俘了,一起被押往金國。

雖然一路上死了很多人,但是宋徽宗、宋欽宗倒是活到好好的,活著到了金國,在行為牽羊禮之後,金國高把這些皇親國戚全部關押起來。

不過為了以示金國對宋朝皇帝的恩德,金國人留了幾十個原北宋宮女給宋徽宗,由她們照顧宋徽宗的生活。

囚徒生涯顯然不好受,於是宋徽宗只好和宮女們拼命生孩子玩,他人生最後的9年都是在監牢中渡過的,然而就是在這9年時間裡,他生了14個孩子,據《靖康稗史箋證·宋俘記》稱,宋徽宗“入國後,又生六子八女”。

被俘的前幾年,金國人對宋徽宗還算不錯,所以宋徽宗有力氣生那麼多孩子。後來,金國人又將宋徽宗和宋欽宗轉移至五國城繼續看押,宋徽宗的隨從頓時少了很多,待遇大不如從前,弄得宋徽宗叫苦不迭。

宋徽宗在五國城又被關押了五年,“坐井觀天”,受盡屈辱而死。


袁衛宇


說兩件事情。

一、皇帝辦裸體展,模特竟是寵妃。

在中國古代的數百位皇帝當中,其中不乏昏庸變態的。北齊皇帝高緯,堪稱第一。



高緯有一寵妃,名叫馮小憐。身材十分火辣性感,凹凸有致,五官精緻,皮膚白皙,堪稱人間尤物。在朝堂之上,高緯也是經常將她摟入懷中,卿卿我我,毫不避諱。經常整的大臣們是面紅耳赤,好不尷尬。按說,這已經夠出格的了,可高緯還覺得不夠。他認為好東西就應該拿出來大家一起分享。



為此高緯特地辦了一次展覽,展品就是他的愛妃,馮小憐。只見馮小憐脫光了衣服,躺在一個展臺上,不斷的變換著各種妖嬈的姿勢。大臣們則排著長長的隊伍,花費千金後,才可以進入展館,高緯則在門口堂而皇之的賣起了門票。

二、女到15不嫁人是犯罪。

女子15歲嫁人,在今天那絕對是犯罪,18歲才算成年,20歲之前不允許結婚。可在古代,女子到了15歲還不嫁人,那算犯罪,不僅要罰款,家人和親戚朋友還要受到連坐。



在當今社會,大齡未婚女青年不在少數,選擇不婚的女性也是大有人在,在男女比例嚴重失調的今天,這可苦了不少男同胞。

你知道嗎?在漢惠帝時代,法律明確規定,女子在15歲以上,還不嫁人要罰款600錢,到後來的宋朝更是規定,女子到了15歲不嫁人,家人坐之。這不簡簡單單是罰款的事情,家人還要面臨牢獄之災。

你怎麼看?


波波戲說歷史


“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乘法口訣我們從小就背,但是,關於乘法口訣的歷史你知道嗎?給你一分鐘,你先猜猜,它產生於何時?

答案也許你根本想不到,秦朝就有乘法口訣了!

在湘西酉水之畔,有一個小鎮——裡耶。”裡耶“是土家族語——“拖土”,即開墾土地之意。200年,一次偶然的考古發現,在裡耶的一口古井中,發掘出大量秦代竹簡,這其中,有一枚竹簡就寫有乘法口訣。

當然,秦朝的乘法口訣與現在的有所不同,但也只是在表達上,算法是沒有問題的。

2200多年以前的乘法口訣表,竟與現今生活中使用的乘法口訣表有著這麼驚人的一致,我們不得不佩服我們的祖先。這枚小小的竹簡給世界算術史的研究提供了一個珍貴的實物資料,改寫了世界的數學發展史,西方最早的乘法口訣表是在1600年前的,這證明中華民族發明乘法口訣表比西方早了600多年,燦爛的中華文明再一次得到了有力的證明。

這枚秦簡木質,長23釐米,寬4.5釐米,兩面刻字,是我國最早的乘法口訣實物。2012年9月,中國郵政發行過一套《裡耶秦簡》特種郵票(2張),其中一張就選取了這枚“乘法口訣”,另一張則選取了“秦歷日”,均代表當時的科技文化水平。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在很久以前網上曾經流傳著這麼一個段子,而且每年到了夏天幾乎都會被重新翻出來,再流傳一陣子。

故事是這麼說的:青島原德國租借區的下水道在高效地使用了百餘年後,一些零件需要更換,但當年的公司早已不復存在。德國企業發來一封電子郵件,說根據德國企業的施工標準,在老化零件周邊3米範圍內,可以找到存放備件的小倉庫。城建公司在下水道里找到了小倉庫,裡面全是用油布包好的備用件,依舊光亮如新!



這個看似是再度證明了德國企業嚴謹工作態度的例子,其實根本就是謠傳!

來源存疑

首先,這個故事最早在2017年以網貼的形式出現,因為故事中有專業名詞、數據也很精確,所以帖子一出現就有很多人信以為真。

事實上,這個故事剛剛出現,就有人前去城建部門求證,結果城建部門根本就不知道有這事。所以這個故事根本就不是從城建部門就流傳出去的,具體來源無從得知。

德國的油布包裹並不是憑空出現的,歷史上德國油布包裹的事情出現過兩次:一次是曾在拉脫維亞挖出過德軍撤退時留給當地游擊隊的武器,這些武器都用油布包裹,埋藏在地下,挖出的時候已經不能使用了;另一次是德國人從青島離開的時候,因為對自己的房子是百般不捨,所以在給下一任房主留言的時候就提到,房間裡的備件都用油布包裹放到何處何處了。


這個故事有可能就是受這兩個例子的啟發編出來的。

故事描述的內容不真實

無論一百多年前,德國的工業是如何的先進,體現到當時青島下水道工程中的,也只有先進的設計理念(雨汙分流),除此之外並不比當時西方列國先進多少。當時的下水管道主要材料是陶瓷,即使到了現在換成了高分子材料,金屬備件出現在下水管道里的機會也是少之又少。

我們來看看故事描述的,備件是從下水管道中找到的,根據文章中提到的3米以內會有備件的理論,備件只可能是下水管道的。陶瓷的備件需要用耐腐蝕性弱於陶瓷的油布包裹嗎?假如真的是金屬部件,在潮溼的下水管道中,油布包裹的辦法又怎麼會保持百年之後還是光亮如新?


青島城建部門也曾出來澄清過,早期確實有工人從下水管道中挖出過,當時德國人修建下水道剩下材料。不過都是一些陶瓷材料,沒有用油布包裹專門存放,只是隨意的擺放在下水道中。

這個故事雖然早就有媒體專門出來闢謠,但是每年的雨季來了之後,還是會有人將這個故事修飾一番發出來,然後下面的評論很多就是“德國的工業態度就是嚴謹”“德國的技術領先不是沒有道理的”等等一些對德國工業的讚美之詞。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現象,主要是因為國人對德國工業的盲目崇拜,以及對中國工業的不自信。

中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在很多的技術領域已經和德國工業相差無幾,有的還已經超越了德國。現在,中國的工業產品在世界上的名聲是越來越響亮,而德國的工業最近幾年一直是醜聞不斷,去年出現的汽車尾氣事件,再度讓德國工業飽受打擊。


只有國人更加的自信,類似故事才不會繼續上演!


歷史淘沙


《大清律例》在清朝是一部國家級律法,用於規定皇室和百姓萬事章法,不過在律法之內卻發生一件讓人匪夷所思之事。

據清朝才子袁枚所撰《續子不語》記載,其中在陝西山陽縣發生了一件奇葩血案。

陝西山陽縣有一人,名叫趙成,此人做事喪盡天良,荒淫無度。

一天裡,趙成趁兒子外出打工,色心遂起,攜利刃逼迫兒媳牛氏與其發生苟且關係,為保住性命,牛氏只得順從答應,等到趙成兒子趙友諒做完工回家後,妻子牛氏把前後事情告訴了他,兩人商定搬離遠住他村,離無賴趙成越遠越好,就這樣,兩小口叫上牛氏的親戚牛廷輝,一起搬家,重新過日子。

不料不靠譜公公趙成在幾天後,找到了趙友諒兩口子住址,還想趁著兒子打工離家後,逼迫兒媳就範,可一方面還是忌憚兒子趙友諒和牛氏親戚牛廷輝,於是計上心來,打聽到兒子住的這個村子裡有一個惡霸,名叫孫四,此人窮兇極惡,霸道無理,趙成找到了孫四,兩人商量趁夜裡殺害牛廷輝一家,嫁禍趙友諒,代價就是把兒媳牛氏允諾給孫四。

趙成,孫四二人當晚潛入牛廷輝家,殺害了牛廷輝一家五口,然後賊喊捉賊,一起到了縣衙告發嫁禍趙友諒,就這樣,趙友諒被縣衙衙役捉拿歸案,在言行逼供下,簽字畫押殺害牛廷輝一家乃自己所為。

直到趙成以為事了,回到家後,趙成老婆痛心疾首,破口大罵趙成“虎毒尚且不食子”,趙成被罵的面紅耳赤,這一切都被縣衙耳目多看到,於是第二天,縣衙又傳召了趙成。

事出蹊蹺,縣衙分開審問了趙成和孫四,兩人供述相左,於是動用酷刑,趙成老實交代了此事,這才有了殺人案的水落石出。


不過故事的高潮就在這裡了,趙成殺害了牛廷輝一家五口,按照《大清律例》,殺人者趙成應該用自己家五口人性命以命相抵,可趙友諒是趙成兒子,也是血案的受害人,這可咋辦?


於是地方官員逐級向上稟報,傳到了清乾隆帝耳邊,作為《大清律例》的制定者,乾隆帝也是左右犯難,論人情世故,陳友諒是受害者,不應當收到刑法,不過“父債子還”,趙友諒也難逃其就,最後乾隆帝左右其他,顧全大局,給出了一個當時看來比較合情的裁決。

趙成作為殺人者,罪大惡極,必須死罪,需凌遲。趙友諒雖然不是殺人者,但是律法上規定應當以趙成五口人的性命相抵,所以綜合考慮,趙友諒可以活著,但是不應有後,因為有了後代等於是趙成有了後,所以乾隆帝罰趙友諒以宮刑,緩期百日充軍。可憐了老實本分,有苦難言的趙友諒。

看完這個事件前後因果,我們不禁感嘆,封建社會害死人,結局讓人心生悲恨,荒唐可笑。這樣的事情,被真真實實的說出來而又有誰相信?


春朝青牛


提到自己都不敢相信的當屬中國古代的“蠆盆”酷刑,蠆盆用文字拆開的方式解意就是“萬與蟲”的合體,意思就是萬蟲之咬刑,內含的毒物看著都讓人不寒而慄,什麼蛇蠍都是常態。

這酷刑最出名的當是妲己這段故事裡,妲己不僅被譽為“長相妖孽”,且手段更是堪稱與妖孽無異,《封神演義》中的第十七章講解到“紂王舞蹈造蠆盆”其實壓根不是紂王想出的,而是這位妖孽蘇妲己。

那這個“蠆盆”之刑到底是怎麼回事?

也許看過封神演義的知道一些,這個蠆盆之刑有多頭皮發麻,特別是那位長相與歹毒相匹配的女人,看得讓人腦補其殘酷一面。

這蠆盆之刑的由來是一次在紂王與妲己的歡宴上而謀生的一種刑罰,當時三千六宮嬪妃都聚焦在鹿臺時,紂王荒淫無道命這些嬪妃六宮脫去衣衫唱歌跳舞,而這些人中有一批是姜後宮的“遺孀”。

這些“遺孀”由於不喜妲己這般枉顧倫理,未曾參加唱歌跳舞,反而掩面而泣,蘇妲己看見後,焉能放過之理,而且還是在自己組建的歡宴上這般難堪,隨即就在紂王耳畔來了一句:

這不肯參加歡宴的七十二人嬪御怨恨大王殺了姜後,聽說私下準備謀反作亂,藉機行刺大王;妾當時還不願意相信,現在一看連大王的命令都敢違抗,看來傳聞不假呀,這種謀逆之人當施以酷刑,不然其他人再敢起大王的謀逆之心怎麼辦?

紂王聽後甚覺有道理,隨即問道妲己該如何處理,妲己方才獻出了自己醞釀已久的酷刑“蠆盆”,此酷刑譽為讓這些人不敢再起謀逆之心,需一定嚴刑,隨將摘星樓前挖地方圓數百步,深五丈大坑,後將蛇蠍蜂蠆這些毒物相繼丟下,現場將平時忤逆妲己的這些人拋下實施蠆盆酷刑。

紂王聽信妲己讒言後不僅不覺得這類酷刑之駭人聽聞,還龍顏大悅,在將其拋下這七十二名嬪御後不僅不覺得有違蒼生憐憫之心,在聽到這些嚎哭哀鳴時竟還開懷大笑,典型的暴君行為。

反觀妲己,也是在當時得寵後被譽為一代妖姬,只因為蛇蠍心腸過於歹毒,她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昏亂朝綱以蠆盆之刑排除異己,因為她最喜歡聽到別人折磨時的慘叫聲寰,對待敵人越殘忍反而她越痛快,可謂是十分變態,草菅人命。

而且只要被蠆盆之刑的人皆被啃得只剩下一堆骨架,從未有逃脫的可能,畢竟,那些可是毒物,就算爬起來救治都做不到,何況五丈深,怎麼逃脫;不過這些古代的變態刑罰幸好只活在歷史裡,不然,誒。


探索歷史奇聞


昨天看到的一篇文章。

1913年,德國希特勒、蘇聯斯大林、南斯拉夫鐵托、弗洛伊德、托洛茨基,這五個在歷史上留有鼎鼎大名的人物,竟然同時在奧地利維也納居住和生活,且五人所在的範圍不到5公里的地方。(PS: 不知道符不符合題意,但是足夠冷門。)

希特勒我們都知道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帶給人類巨大災難。斯大林作為二戰期間的蘇聯指揮官,即使被德國進到了莫斯科仍堅持反擊,成就了莫斯科保衛戰,最後還贏得了勝利,沒想到二人還在一座城市居住過。



托洛茨基與斯大林不同,他提出了第四國際,提出和完善了與斯大林不同的理論,但是這也讓他被驅逐出了蘇聯。


再來說五人中的鐵托,全名約瑟普·布羅茲·鐵托,給世界帶來了很大的影響,他還是南斯拉夫的抵抗德國的主要人之一。

弗洛伊德雖不及上面幾個人的影響大,但也非常著名。弗洛伊德是世界精神分析流派的創始人,為現代醫學新模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歐洲人文學提供了理論上的依據具有深遠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