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很多學生為什麼那麼聽話,老師們的許多值得商榷的觀點怎麼很少人站起來反駁?

貫博財經分享


一家之言而矣!作為一名一線老師,我實在搞不明白,為何總是要貶低我們的教育呢?題主這麼問,是想說明學生聽話好,還是想說明學生聽話是個錯誤呢?

不知題主見過多少學生,又教過多少學生?如果從聽話這個詞語來說,現在的學生多半都是有自己主見的。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你問某生為何沒有寫作業?他能說出十多條理由。

再者,老師們值得商榷的觀點又是指的什麼呢?教授知識用了錯誤的導向,還是處理問題方式欠妥呢?

無論我們點評誰,都要首先考慮到一點,對方先是人,再者才是某職業身份屬實。在我們大多數人看來,老師是神聖的,老師是不能出錯的,一旦出錯,就要被抬到道德至高點,你是老師,竟然還出錯,什麼水平,什麼業務素質,甚至更難聽的話也出來了……

唉!老師先是人,再者才是老師。莫說是老師,即便是一代偉人,誰又沒有犯錯呢?

再者,題主是想表達,當學生聽到值得商榷的觀點時,學生應該全部起立反駁,進爾旁徵博引,讓老師佩服得五體投地,最好是直接拜學生為師……好吧,扯得有點遠!

很多時候,咱們講究委婉,好一點這叫尊重。退一萬步講,即便這個學生知道某觀點有些模稜兩可,非得馬上站起來反駁嗎?難道說,課下進行一番蒐集查找資料後,再找老師商量,不可以嗎?

教育,除了教授知識外,還有就是教授如何做人。我們是一個尊老愛幼的民族,是一個尊師重教的民族,當有一天,學生都想著反駁老師,以把老師駁倒為最高境界時,其就不會衍生出其它問題嗎?

我想,問題更多!

大家怎麼看呢?


說文寫作


對於中國學生的聽話,究其原因有:一、紀律(聽話)是中國的一種文化(這種文化為中國創造了不小的經濟效益,勞動密集型產業特別需要這種特質);二、對於學生聽話,不反駁老師的觀點,主要是學生的知識有限,比較難反駁,而且學生所學的知識主要來自課本,而老師的觀點大都也是來自課本,要用課本的知識來反對課本的觀點難度有多大可想而知,不要說學生,就算是學者要用課本的知識反駁課本的觀點也不容易!三、中國學生不反駁,不代表中國學生就沒有批判精神和獨立思考能力!中國網民都上過學,是從學校走出來的,而且不少還是高學歷,他們迷戀老師的觀點了嗎?現在還不是把中國教育,中國老師批得一文不值!?中國有一種文化,就是地位弱的一方不會當面向地位強的一方發起挑戰,但不見得地位弱的一方就是認同地位強的一方,只能說代表利益上的選擇,學生不反駁是因為老師的觀點應用到考試是可以拿到分數的,職員不反駁老闆是因為聽從老闆責任風險小的同時也帶來經濟利益(工資等)。四、中國人(學生)不一定缺乏批判意識和獨立思考能力,現在中國經濟發展那麼快,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激烈的競爭中,中國公司能生存下來,能做大做強。難道不用一點批判精神與獨立思考能力就可以做到中國現有的經濟奇蹟?中國的各種創新全部來自國外?顯然不是。五、說中國不出大師和諾獎得主,就歸源為中國教育沒有批判精神與獨立思考意識也武斷。是不是諾獎得主是很明顯的,莫言、屠呦呦是也。但是不是大師的標準是什麼?這就沒太多的標準了。大師和獲諾獎需要批判精神和獨立思考能力,但不是大師和諾獎得主也不一定就沒批判精神和獨立思考能力。


用戶5186680419922


提出這個問題的人心態是不是有問題呀?

很多人覺得家長和老師對學生的孩子的管理是過分了,完全沒有給他們自主的權利和機會。其實這是一種非常幼稚的想法。

有很多事情,情人已經經歷過了,而且證明了這條路走下去是沒有前途的,或者是毀了自己的一生,難道你還要繼續再證明一次嗎?難道前人所碰到的釘子你還要全部再碰一次嗎?情人為什麼不可以給意見?父母為什麼不可以定製一條路給你去走?因為父母和老師都是有人生經驗的人,或許某些時候會有所保守,那是一條你完全沒有走過的路,堅持走下去,可能會九死一生,那你還去嘗試嗎?

之前北大有一個女學生做了一個演講得了一等獎,所有的人都拍爛了手掌。她說她渴望自由,不想像人家這樣子,一輩子就為了讀書一輩子就為了結婚生孩子,她想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她很欣賞她的師兄同學可以全世界到處去周遊。這些都是什麼狗屁理論呢?竟然還得了一等獎,竟然還全國這麼多人欣賞和附和。真的當老江湖們都是死的。

這道理很容易明白的,一個完全沒經歷的人生的大學生,竟然說不想跟隨世俗的道路,我找尋自由,一生人不想只為了讀書找工作,不想只為了結婚生子,只想一個人雲遊天下。這是多麼愚蠢無知的話,竟然還有人贊同,這都成什麼世界了,我就想問,她為什麼要考北大清華?直接去雲遊天下就行了。一個人,只有讀到一間好的大學,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收一份好的工資,她才有資格去雲遊天下,沒有自己的收入,你雲遊什麼鬼天下?還不是靠父母嗎?還有,全國9成的人都會結婚生子,當然,你不結婚不生子也是你的自由,但你不能說人家就是錯的,不能說這些只是凡人的見解,你自己就是神仙的見解,這是愚蠢的說法。我只想知道,演講冠軍那個什麼圓圓,現在到底讀書讀成怎樣了,有什麼成就,是不是像她演講上說的,不想遵循世俗人的路子,人生不只有讀書,不只有結婚生子,還可以自由自在周遊世界,如果沒做得到,這個冠軍就應該被扯奪。

一個沒經歷過世事的乳臭未乾的小子,因為讀過兩年書去質疑老師,這也是醉了。當然,如果你發現老師有什麼地方說錯了你可以以探討的語氣去跟老師討論問題,但不要因為讀過兩本破書,喝過幾碗心靈雞湯就去質疑老師說的話。


中小學英語精修


這個問題要分幾方面來回答。首先要分是教師對學科知識的教學值得商榷,還是對為人處事的教育值得商榷。學科知識教學值得商榷的又分三個方面:一是教材本身知識值得商榷,任何一本教材都難以做到100%正確,教材存在錯誤是客觀存的;二是教師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值得商榷,教師對教材知識作片面的理解也是客觀存的;三是解題錯誤,任何教師在一生的教學生涯中對所有試題的解答都沒有出錯是不存在的,水平比較差的教師出錯的機率還是比較高的。

教師解題錯誤,只有優秀學生才能發現,一般學生是發現不了的。發現不了也就無從反駁了,與聽話不聽話沒有任何關係。發現得了的一定會反駁,有的學生是課後與教師提出討論,也有學生在課堂上直接提出反駁。少數教學水平很差的教師,學生提出反駁後還是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所在,還用老師的威嚴來壓制學生;真正優秀的學生是壓不倒的,他(她)還會向其它教師請教,這樣的學生我見過很多了。認為中國學生不會反駁教師,是對事實的完全不瞭解。

對教材知識的錯誤,表面看是沒有人反駁,實際上是沒有反駁渠道,我是有親身經歷的。我發現了一道高考試題是錯誤的,我到那裡去反映?只能向刊物投稿,所有刊物對這類文章都不敢發表,我就沒有任何辦法。不是中國學生、中國教師不會反駁,而是沒有反駁渠道。

為人處事教育也有少數學生會直接反駁;不然,學生與教師就不會有衝突了,事實上學生與教師的衝突還是比較多見的。多數學生雖然沒有直接反駁,但不等就聽教師的教育,仍然是我行我素的,世界上沒有自覺聽話的人。只有在事實面前碰得頭破血流,一些理智者才會受到教育,不理智的人還是醒不過來。


漂泊遊士


對於這個問題,我發現某些人就是喜歡上綱上線。首先我要聲明,這個問題並不是否定中國的教育,也沒有貶低教師教書育人的職業。基於這個原則,我只是想表達中國的學生過於順從,只知道被動的接受知識,缺少獨立思考的意識和批判的精神。這是中國的教育弊端,也是當今中國無法產生大師和諾獎得主的根源。

說中國的教育有弊端,不等於否定中國的教育體制,這個邏輯大家都懂。說老師們有許多值得商榷的觀點,我不知道有些人為什麼會腦補成對教師職業的貶低?

世間沒有神仙皇帝,更沒有絕對的真理。老師是人不是神,是人就有可能犯錯誤。中國的傳統把老師拔到至高無上的地位,所以就理所當然的認為,老師的觀點永遠都是對的,學生、家長乃至社會都要認可老師的觀點,否則就是錯的。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涉及價值觀的東西,真的就有絕對唯一正確的標準嗎?我看未必。

從知識傳授的角度來說,老師比學生知道的知識多,學生應該虛心向老師求教,這一點無可厚非。我們甚至可以忽視老師無意間出的小錯。

從育人的角度來說,老師的人生經驗較學生豐富很多。讀過聖賢書的老師自然也就知書明理,指導學生如何為人處世,也沒有什麼可挑剔。

以上是老師有沒有資格教學生的問題?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任何人都不會愚蠢的去否定。這也不是我想表達的重點。

問題的核心是價值觀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無論是男女老少,還是大人小孩,都有自己的判斷能力和是非標準。只不過由於人們的認知能力和閱歷不同,最終產生了千差萬別的觀點。

大多數人一致的觀點稱為道德,老師所傳播的為人處世的理念即為道德。道德隨著社會的發展需要不斷的進化,改變道德的推力稱為真理 。真理不是憑空產生的,真理愈辯愈明。在對真理的探索和舊道德的批判中才能產生新的道德,才會有進步。因此,我們應該提倡批判的精神和獨立思考的意識。這一點是中國學生所缺乏的。

中國人愛面子,讓學生在課堂上直接反駁老師們值得商榷的觀點,當然不切實際。學生髮現老師的觀點值得商榷,也不能說明學生的質疑就是對的。但是呢,教育的本質是幫助學生認識對的,辨別錯的。因此,給學生表達不同觀點的機會又是必須的。我認為教師既需要樹立自身的知識權威,又要積極引導學生學會批判和認知,懂得不要迷信權威和獨立思考。

最後,我再表達一點,搞教育就應該開明、包容,容許不同的觀點表達出來是首要。中國的學生從小就應該接受現代公民教育,而不是傳統的愚忠愚孝。

注:題目所述中國學生比較聽話,主要是指學生缺少表達自己獨立觀點的意識,而不僅僅是所謂的順從。

真理愈辯愈明,歡迎大家批評、指正、探討、辯論。


貫博財經分享


中國的孩子從小就受到要聽話,要乖的教育,聽大人話就是好孩子,家長就喜歡,就會有好吃的,就會有玩具,就可以被帶出去玩。別人也會誇他!不管大人的話是否正確,孩子都要無條件服從,這才是孝子,百善孝為先,君要臣死,臣不死不忠。父要子亡,子不亡不孝。這是中國的傳統文化。

中國的孩子不需要有思想,只要聽話就行,父母都是為孩子好,以愛的名義綁架孩子,所以好孩子都是在家聽父母話,在學校聽老師話,工作了聽領導話。做事情按規矩辦,做作業按標準答案來。中國學生的腦子就是複印機,傳真機,不需要創新,只要複印不失真就是好腦子。



阿明老師說教育


不能否認天、地、君、親、師的傳統思想對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影響。在這一思想的前提下難免造成對教育理解的偏差,對所謂“師道尊嚴”認識的侷限。在很長曆史時間裡對師長的恭敬變成了唯命是從,各種唯上論,唯師論,唯父論,唯夫論塵囂,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們對真理的追求。沒有自由平等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人類歷史的倒退。魯迅就曾在《狂人日記》中寫道,狂人在封建禮教書籍滿篇仁義道德的句裡行間,看到的全是“吃人”兩字。


乃易-不厭


說的好像外國的小孩特別不聽話似的?說的好像你在國外學校呆了幾十年瞭解國外似的?聽話的永遠是精英階層,不聽話的絕大多數是那些底層階級。


歸家少年


在老師面前必須聽話,這樣犯點小錯可以赦免,有生活問題老師會關注到,不聽話,那得到的就是冷漠,小問題也會被放大,即便不舒服也會被說成不認真瞎搗亂影響其他同學,然後家長就等著煎熬吧!


流星拼圖


直,狂狷,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師道尊嚴的慣性,面子,沒是非觀念,不能明知師不對,卻不敢《謝本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