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為何也會感染幽門螺旋桿菌?

瀑布冰封


幽門螺桿菌不分年齡,任何年紀的人群,都可能被感染。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細菌,是唯一可以在胃的強酸性環境下生存的細菌,我國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非常高,據統計,50%的人群感染過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主要通過兩種途徑傳播,分別是糞口途徑和口口途徑,小孩子也可能通過這兩種途徑被感染。

(1)口口途徑

幽門螺桿菌可以存在患者的口腔當中,父母或者爺爺奶奶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將寶寶吃的食物嚼碎,然後餵給寶寶,有的家長,和小孩同吃一碗飯,這都可以將幽門螺桿菌傳染給小孩。

(2)糞口途徑

幽門螺桿菌還可以通過糞便排出體外,如果成年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上了廁所之後,沒有認真洗手,手上就可能有幽門螺桿菌,而幽門螺桿菌在體外可以存活很長時間,如果你的手摸了蔬菜水果,然後寶寶吃了這些水果,或者你的手親密的接觸了寶寶,寶寶也可能被傳染。

小孩不常規檢查幽門螺桿菌

對於14歲以下的兒童,並不常規檢查幽門螺桿菌。有這樣幾個原因:

(1)小孩感染,不一定出現症狀

大部分小孩,即使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也不會出現症狀和體徵,沒有什麼不舒服,沒有必要檢查。

(2)有一定概率自愈

隨著小孩長大,免疫力和抵抗力增強,有一些朋友,不需要接受治療,幽門螺桿菌可以自愈。

(3)吃藥副作用大

如果查出來幽門螺桿菌,想要根治幽門螺桿菌,那就需要吃藥治療,需要同時吃兩種抗生素,這些藥物,副作用比較明顯,很多小孩無法堅持吃藥,中途就停藥了,不能達到療程。這樣反而得不償失,因為這樣不容易根治幽門螺桿菌,反而容易引起耐藥。

所以,對於兒童,並不常規推薦檢查幽門螺桿菌。如果小兒出現生長髮育不良,腹痛,貧血,黑便等情況,懷疑與幽門螺桿菌感染有關,可以檢查,首先糞便抗原檢查或者C13呼氣試驗。

如果證實有為幽門螺桿菌感染,是否行藥物治療,一定要權衡利弊,目前認為,消化性潰瘍和胃粘膜組織相關性淋巴瘤,必須根治幽門螺桿菌,但是這兩種疾病,在兒童中的發病率極低。其他的情況,可以觀察,不必急於根治幽門螺桿菌。

總而言之,兒童不常規檢查幽門螺桿菌,也不需要治療。


普外科曾醫生


幽門螺桿菌感染模式,隨年齡增加分為兩大類:第1類是兒童時期易感型,兒童時期的感染率特別高,發展中國家,包括我國就屬於這種類型;第2類是感染均衡型,感染率隨年齡增長在兒童和成年期基本一致,發達國家屬此類型。因此,我國兒童屬於幽門螺桿菌感染的高發人群。中國幽門螺桿菌科研協作組資料顯示,兒童幽門螺桿菌感染率為25%~64.39%,事實上,大多數人在出生六個月後,就已經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只是幽門螺桿菌感染兒童後大多表現為“無症狀攜帶者”。

攜帶有幽門螺桿菌的人群是幽門螺桿菌最重要的傳染源。小孩子感染幽門螺桿菌的主要途徑如下:

1口­口傳播

幽門螺桿菌可以在唾液中培養出來,牙齒的牙菌斑、口腔、食道、扁桃體組織中也可以培養出來,這也就支持人類傳播可能通過口-口途徑進行。大人咀嚼食物後餵養幼兒,與非咀嚼餵養相比較,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危險係數明顯增高,吃飯時家庭內共用飯碗也是我國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傳播途徑。

2糞­口傳播

幽門螺桿菌可通過糞便排出汙染食物和水源,從而引起傳播。幽門螺桿菌可以在水中存在,並能從螺旋狀結構變成球形以適應生存環境。螺旋狀幽門螺桿菌在河水中可生存1周,而球狀幽門螺桿菌至少可生存1年以上。因此,幽門螺桿菌可通過汙染食物和水源傳播給人。

3醫源性傳播

在醫療操作過程中,幽門螺桿菌可通過汙染醫療器械而引起傳播,如胃鏡的吸引閥、活檢孔道及活檢鉗上均可分離出幽門螺桿菌,胃鏡檢查致感染,口腔科器械攜帶幽門螺桿菌也有造成醫源性傳播的可能。

當然,六歲孩子,幼齡本身,就已經是增加幽門螺桿菌感染風險的原因。

孩子發現感染了沒那麼可怕,如果沒有症狀,可以不必理會,注意觀察就是,有的在成長過程中就慢慢自愈了,大部分可以終生和幽門桿菌和諧共處,不會對健康有影響。

而且,小孩子感染幽門螺桿菌,還會有意外好處,就是降低過敏風險,減少罹患溼疹、哮喘等的發病幾率。總而言之,家長沉住氣,注意均衡膳食,小孩吃得香,睡得香,長得好,就不要惦記著感染幽門螺桿菌這事了,靜觀其變。當然,如果有胃癌家族史,孩子已經發生潰瘍了,那是必須治,如果出現了貧血或發育不良都應該治療。


朱毅


孩子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有什麼症狀?

自己和家人並沒有什麼胃病,是不是就不用擔心了呢?非也。在大部分時間,幽門螺旋桿菌可以和成人和平共處,不會造成太大傷害,但遇到老人、孩子等抵抗力低下人群,就容易惹出大病。建議家長體檢時最好檢查一下自己是否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以免傳染給孩子。


根據世界胃腸組織(WGO)保守估計,全球至少有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我國又是該菌感染的高發區,10歲以下的兒童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率甚至達到了40~60%!在一個家庭內,如果父母或者老人,有人感染了,其子女的感染機會要比其他家庭高得多!

一般情況下,帶菌者沒有明顯症狀,有些患者會表現為反覆腹痛、厭食和消瘦。一旦寶寶感染,輕則消化不良,消化、吸收功能欠佳,影響對營養物質的正常攝入,導致寶寶生長髮育遲緩;嚴重一點還會引發貧血,甚至患上小兒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導致胃出血。如果家長髮現寶寶有以上症狀,應該立即送醫確診,以免貽誤病情。


兒科醫生鮑秀蘭


兒童也會被感染幽門螺桿菌的

兒童感染幽門螺桿菌的多是由於大人感染的,兒童感染幽門螺桿菌,多是因為大人經常的幫小孩把飯吹涼,唾液會隨著口氣進入到孩子的碗裡,有時候兒童看到大人碗裡的東西想吃,大人就嚼碎還用自己的筷子喂小孩吃。

這個時候成人或是奶奶、爺爺已經在很早的時候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嘴巴咀嚼過的飯餵給孩子吃,孩子被感染了。時間一長,小孩就很可能會有十二指腸潰瘍,時間久了,造成胃出血。


一不小心讓你家孩子就會感染幽門螺桿菌,做家長的要注意了

幽門螺桿菌無處不在,幽門螺桿菌感染了世界範圍一半以上的人群,在我們國家感染的的人群更多,幽門螺桿菌的發病率每個國家不同,即使在同一國家的各個地區也不相同。在經濟不發達的國家中兒童是幽門螺桿菌感染的高危人群。

幽門螺桿菌具有很強的傳染性,一人得病幾乎就可以傳染一家,以下這些都是引起幽門螺桿菌危險因素:

1、其主要的傳播途徑是“口-口傳播”和“糞-口傳播”

2、家庭成員中有幽門螺桿菌感染者

3、經常飲用不潔淨的食用水


對於對兒童篩查幽門螺桿菌感染情況需要看具體情況。

首先就要考慮孩子是否有症狀,家庭成員是否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症狀,也不可以頻繁的檢查。不簡直主動的無症狀的幼兒園小朋友抽血查幽門螺桿菌;


生活營養師敏姐


兒童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檢測方法

1、血液查幽門螺旋桿菌桿菌抗體 往往為兒童流行病學調查方法,抗體陽性提示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或是既往感染。不能單憑這個結果治療。

2、碳-13呼氣試驗 孩子通過口服C-13尿素膠囊,進入胃部後,如果有HP感染的話,因為此細菌分解尿素酶水解尿素,水解的尿素酶產生CO₂隨血液進入肺部並以氣體排出,採集氣體得到有C13標誌,往往提示HP陽性。無創方便無輻射是兒童檢測HP臨床應用最多一種。

兒童不建議做C14,因為具有輻射性。但好多綜合性醫院大夫還在開C14,家長要注意

2、尿素酶快速檢測 在胃鏡檢查過程中,胃竇取一塊標本和試劑充分接觸,然後再根據顏色判斷結果。

3、大便單克隆HP檢測 往往在治療HP複查時採用一種簡單方法。

4、胃病理特殊染色方法 在胃鏡下胃竇區一塊標本有創檢查

5、胃病理HP培養是 檢測金標準。

感染途徑

1、口-口傳播

2、糞-口傳播

3、母嬰傳播

HP感染往往有家庭聚集現象,寶寶有感染可以追查父母是否有HP感染,同時治療,減少孩子復發,甚至碗筷分開消毒。

1、消化性潰瘍,胃粘膜相關性淋巴瘤必須根治。


2、慢性胃炎

3、胃癌家族史

4、不明原因難治性缺鐵性貧血

5、計劃長期口服非甾體類抗炎藥,阿司匹林等

目前不知道孩子是什麼檢查陽性,即使陽性,臨床無任何症狀可以暫不治療,年齡小需要權衡治療帶來益處和風險。臨床有些孩子功能性腹痛,即使根除了HP感染,腹痛症狀並沒有改善,所以家長不必太當心。

兒童治療目前一般採用三聯療法,常見方案:奧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黴素,奧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奧美拉唑+甲硝唑+克拉黴素。(圖片來自網絡,如侵必刪,請聯繫本人)

柯大夫為兒科主任醫師,臨床工作經驗豐富,擅長兒童消化,呼吸系統疾病,慢性咳嗽,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慢性胃炎,功能性便秘,肝功能異常,慢性腹瀉,牛奶蛋白過敏等疑難雜症及嬰幼兒營養髮育及餵養諮詢。與健康為伴,與醫生為友,歡迎轉發點贊、評論關注,點贊分享更是一種美德。有問題可以留言,柯大夫在休息時間會對典型提問針對性回答。


柯大夫兒科科普教育


幽門螺桿菌(HP)感染真的十分常見!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男生還是女生,都一樣可能會感染HP。有研究指出,目前我國已經有超過一半哦人口感染了幽門螺桿菌。


那麼HP感染有哪些途徑?小孩子為什麼也會感染幽門螺桿菌呢?今天我跟大家一一道來。

最最常見的傳染方式要數口和口傳播途徑。意思就是HP從一個人的胃裡到嘴,然後傳染到另一個人的嘴巴進去胃裡。而家庭式的聚餐就給這種傳播途徑提供了很大的便利!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臨床上經常看到幽門螺桿菌一感染就是"一窩"!比如同個科室的;同一個辦公室的;同一家人。小孩子同樣會因為這種途徑傳播!而小小孩,尤其是學齡前嬰幼兒,有的則是通過"嚼喂"傳播的。

HP感染的"奶奶""外婆"或者"媽媽"把食物嚼碎後餵給孩子吃這個過程就是幽門螺桿菌傳播的過程!含有幽門螺桿菌的唾液混在嚼碎的食物裡一同進去小兒的胃裡,然後在胃裡"生根發芽","傳宗接代"。當然,現在很少有家長這麼喂孩子了。但是,還是提醒一下,分餐飲食很有必要!

另外一種HP感染的途徑是糞口途徑。含有幽門螺桿菌的糞便汙染食物,特別是葉子菜。如果,人們食用了未充分清潔的這些食物,幽門螺桿菌和其他細菌一樣也會趁機進去你的消化道。所以,請儘量減少生吃食物,同時蔬菜水果記得清洗乾淨後再食用!

幽門螺桿菌感染大多沒有症狀。那麼怎麼才能判斷小孩有沒有感染幽門螺桿菌呢?

其實,大人和小孩篩查幽門螺桿菌的方法都是一樣的!臨床上做的最多,也是最方便的檢查是碳13/14吹氣實驗。該檢查方法無痛無創!特別適合孩子檢查。


骨科木匠劉醫生


首先我們得認清一個事實,幽門螺旋桿菌是具有傳染性的,雖然說小孩子沒有什麼不良壞習慣,傳染的可能性降低了。但需要注意的是幽門螺旋桿菌是可以通過手、不潔食物、不潔餐具、接吻、糞便等途徑傳染。

殊不知是自己把疾病傳染給了孩子

一般幽門螺旋桿菌也通過口對口傳播,尤其中國民間舊習慣餵養嬰幼兒方式,家長將食物放在嘴裡嚼爛再餵給孩子或自身用口先試溫熱之後再給孩子們吃喝,就很容易將病菌通過嘴嚼餵養或餐具傳染給孩子。

大家知道小孩身上本來是沒有幽門螺桿菌的,但因為大人有幽門螺桿菌,所以傳染給了孩子,而且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加,在社會上接觸面越來越廣,所以感染率就越來越高了。

日常如何預防幽門螺旋桿菌,它又是導致胃病三大元兇之一的主要罪魁禍首,我國人群感染率又居高不下,胃病患病率很高,胃癌發病率上升,甚至年輕化趨勢。

為了你和家人的健康,建議我國家庭成員用餐,打破混用餐具的傳統習慣,也實行公餐具,減少因為混用餐具傳播幽門螺旋桿菌。孩子外出玩耍要讓其謹記不要隨便吃外面的東西,回家記得要做好衛生,洗手洗澡。

大人也要做好預防衛生工作,不僅從平時的公共衛生上,個人衛生也要注意。能做到給孩子正常的一日三餐,自己也要做到飲食的規律,不因家庭的壓力而負荷工作加班加點,飽一頓餓一頓的,使胃長期處在一個不健康的狀態。

想要更好的抑制幽門螺旋桿菌,每天喝上一兩杯百結養胃茶。

研究還發現,百結養胃茶中主要含有有機酸類、苷類、揮發油等有效成分,並且具有良好的抗菌、抗病毒、抗炎以及增強機體的體液免疫功能等藥理作用,堅持長期飲用,不僅能抑制幽門螺桿菌活性,對於胃炎、胃潰瘍形成的陳舊性病灶,也有癒合平復的作用。


夏天的留白


肝有病會傳於脾,總得來說一個人如果氣血循環旺盛,所謂的元氣足,自身免疫系統能量足,幽門螺桿菌不足為害,陽氣元氣不足的人脾胃毛細血管循環不好,幽門螺桿菌就會大量繁殖對人產生致命的危害


用戶3763874670


你好,幽門螺桿菌是可以出現傳播感染的情況的,主要途徑就是通過飲食傳染,小孩也會感染這種菌。

一般在出現幽門螺桿菌感染之後,可以及時的使用三聯療法進行治療,比較常用的藥物就是奧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黴素等。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我家兒子前幾天在別人家喝了一次水,後來才知道他老公有胃病,我問她是不是幽門螺旋菌胃病,把我下的都睡不著了,我害怕孩子被傳染上幽門螺旋菌,請問一下喝一次水能不能被傳染上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