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戰役,在戰前的預估和戰後的結果,是讓人大跌眼鏡的?

史學達人


從我們今天的視角來看,中國歷史上四大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昆陽之戰、官渡之戰、赤壁之戰、淝水之戰,都是戰爭結果與參戰雙方實力對比完全相反的案例。

但哪一場的結果是讓所有人、甚至參戰雙方自身都大跌眼鏡?只有昆陽之戰。

以下依據正史資料,看看這四場戰役的情況分析。(參考資料《三國志》、《資治通鑑》)

官渡之戰前,弱勢一方的曹操被很多人看好

關於雙方在官渡前線的實力對比,我們普遍認為袁紹軍十餘萬人、曹操三四萬,但實際上可能比這還要懸殊。

當時的袁紹,剛剛消滅了公孫瓚,佔領黃河以北,旗下“眾數十萬……簡精卒十萬,騎萬匹,將攻許”;

而曹操的軍力與袁紹沒法比,許攸在投降前曾勸袁紹:“曹操兵少而悉師拒我,許下餘守,勢必空弱”;江東小霸王孫堅也計劃趁許昌空虛進行偷襲;曹操自家的智囊荀彧則說的更慘:“公以十分居一之眾,畫地而守之”,也就是說,曹操在官渡的兵力只有袁紹的1/10。

然而讓人意外的是,雖然袁紹力量佔壓倒性優勢,但當時的輿論並不一邊倒:

袁紹陣營的沮授就認為自家“百姓疲弊,倉庫無積”而且“廟勝之策,不在強弱”,認為袁軍不一定穩贏;

曹營內部,雖然很多人偷偷給袁紹寫信投靠,但荀彧則認為袁紹“志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忌克而少威”,所以壓根是個紙老虎;

關中地區的合股勢力則也“中立顧望”,也就是說不敢斷言誰輸誰贏;而涼州牧韋端的從事楊阜直接認為袁紹“寬而不斷,好謀而不決”,曹操則“雄才遠略,決機無疑,法一而兵精”,所以後者必勝;此外賈詡也勸說張繡押寶曹操。

所以最終曹操獲勝、袁紹前後被殺七萬人的時候,其實很多人都預料到了這個結果。

赤壁之戰,雙方實力對比並沒我們想象般懸殊

對於雙方的力量對比,周瑜分析的比較合理:

彼所將中國人不過十五六萬,且已久疲;所得表眾亦極七八萬耳,尚懷狐疑。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眾,眾數雖多,甚未足畏。瑜得精兵五萬,自足制之,願將軍勿慮。

而劉備方的力量如諸葛亮所言:

今戰士還者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劉琦合江夏戰士亦不下萬人。

也就是說,孫劉方7萬VS曹操22-24萬。但我們要注意,前者都是熟練本地自然條件的水軍,後者則是由水土不服的北方軍人和心懷異志的荊州降兵組成。

而在戰前,背水一戰的劉備勢力自不用說,孫權方的魯肅、周瑜以及眾武將都是信心滿滿的主戰派。所以最終孫劉獲勝,談不上讓人大跌眼鏡。

其後的結果也一如周瑜預測的那樣:曹軍打水仗失利,並且由於水土不服爆發瘟疫,最後不得不狼狽北撤。

淝水之戰:不被人看好卻一意孤行的苻堅大帝

對於苻堅伐晉,前秦內部持反對態度的不在少數,除了在去世時再三提醒他不要輕易南下的王猛外,公元382年的太極殿會議上,尚書左僕射權翼、太子左衛率石越,甚至王室的陽平公苻融、太子苻宏都極力反對,後來他最信任的和尚道安、寵愛的妃子張夫人、小兒子苻詵都勸他放棄南征,這些人的理由出奇的一致:

第一,東晉君臣團結,並且政治穩定,沒有可趁之機;

第二,前秦連年作戰,士卒百姓疲憊不堪。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雖沒點破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前秦剛剛統一北方,各民族的勢力還未整合,慕容鮮卑、羌族姚氏以及心向東晉的漢人都各懷異志。

當時,支持苻堅攻晉的只有慕容垂,他的心思其實很簡單:等前秦失敗,自己趁機帶領鮮卑人復辟。

公元383年,苻堅集結全國精兵南下,史書稱“步卒六十餘萬,騎二十七萬”;而東晉的兵力則是謝石、謝玄、謝琰、桓伊帶領的八萬人,以及帶領五千水軍的胡彬。

不過在淝水與東晉交戰的並不是前秦全部兵馬。當帶領30萬人的苻融在壽陽俘虜胡彬後,苻堅把主力留在項城,自己率領8000人連夜趕去會和。

淝水之戰的過程,則頗有些戲劇:

起先,東晉名將劉牢之率領5000北府兵,在洛澗擊敗秦軍前鋒梁成,殺敵一萬五千人,晉軍士氣更盛;到達淝水後,雙方隔岸相持,秦軍壓著水邊佈陣,讓晉軍無法渡河;於是謝玄派人與苻堅聯繫,讓對方稍退一下以便晉軍上前決戰。苻堅想來一招“半渡而擊之”,答應了這一要求。

然而古時打仗,最怕的就是臨戰陣型後移,因為由於通訊手段所限,後排的軍人根本不知道前面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後退,很容易發生恐慌;軍隊規模越大,就越難控制。

更讓苻堅始料不及的是,當秦軍陣型剛剛移動,被自己收編的前晉軍將領朱序等人就在後排起鬨:“秦軍敗了!”,士兵們信以為真,立即陷入了混亂:“秦軍遂退,不可復止”。前去穩定陣型的秦軍統帥苻融,也因為馬摔倒而被晉軍所殺,秦軍瞬間全線崩潰。

因此,淝水之戰雙方的軍力對比實際上是30萬VS8萬,而且戰前前秦內部對此役並不看好,臨戰時雙方的士氣和組織也有差距,

其結果稱不上讓人大跌眼鏡。

昆陽之戰:誰都沒想到,2萬烏合之眾能戰勝43萬朝廷精銳

公元23年,王莽命令司空王邑、司徒王尋全權負責蕩平山東(崤山以東)各路起義軍。二王在洛陽徵集了各地四十三萬大軍,浩浩蕩蕩南下,準備去滅掉正在圍攻宛城的劉玄、劉演等軍。

而在宛城北到處搶地盤的劉秀、王鳳等人聞訊,嚇得逃向小城昆陽,他們一共只有

八九千人,而且驚恐之際,各位首領首先想到的是分頭帶著自己的金銀財寶去找老婆孩子逃命:"惶怖,憂念妻孥,欲散歸諸城"。在劉秀的鼓動下,他們最後決定由王鳳、王常率主力守昆陽,劉秀帶著13個騎兵召集留在定陵、郾兩地的駐軍。

王邑為了鼓舞士氣、殺敵立威,帶著全部大軍圍攻昆陽。沒幾下,王鳳就撐不住了,他打出了白旗求饒,然而只想屠城示威的王邑果斷拒絕

城裡人毫無退路,只得拼命抵抗,一時間雙方僵持不下。

而在外圍召集了不到1萬人的劉秀則一路殺到昆陽城西,並率領3000敢死隊直接硬剛城下的幾十萬人。託大的王邑親自帶著一萬人迎戰;並且再三交代身後的大軍,沒有他的命令,不準擅自行動。

然而在王邑作戰不利時,身後的大軍由於沒有得到命令不知如何是好;城裡的王鳳等人也趁勢傾巢而出,內外合擊;巧的是,此時狂風大作、雷電交加,暴雨傾盆而下,城旁的滍水氾濫而出,朝廷軍隊崩潰,大量軍人被淹死,河水甚至為之阻斷。

眼見大勢已去,王邑帶著數千心腹逃回洛陽,其他來自各郡的精兵也作鳥獸散,各自奔回老家。

經過這一戰,王莽政權開始分崩離析。幾個月後,王莽被殺,新朝滅亡。

昆陽之戰開打前,誰也沒想到這個結果,甚至包括劉秀本人;而就是這群不到兩萬的烏合之眾,硬生生被王邑逼成了亡命之徒,加上對方低級的指揮錯誤、神奇的天氣配合,最終促成了這一驚天逆轉。

因此,昆陽之戰才是中國歷史上最令人大跌眼鏡的神奇戰役。


正史漫談


1948年9月中旬,早在濟南戰役尚未結束之時,粟裕將軍就對華東野戰軍下一步的作戰方向進行了籌謀,決心以蘇北兵團主力收復當年的根據地中心區淮陰和淮安(兩淮),再以不少於三個縱隊的兵力攻取海州和連雲港(其他部隊打援),之後全軍轉入休整。戰役計劃亦得到西柏坡的批准。



於是兩淮的“淮”字和海州的“海”字,組合起來就成為了這次戰役的名稱,“淮海戰役”的名稱遂如此固定下來。然而這僅僅是被稱為“小淮海”的戰役構想,華野當時尚沒有與徐蚌70萬蔣軍進行大決戰的打算,其核心戰役目標只是殲滅位於上述地區的黃百韜兵團,將解放區擴展到蘇北和蘇中,僅此而已。

“小淮海”的戰役目標還包括,迫使徐州守敵全部或者大部回撤長江防線拱衛南京,而我軍則可以順利解放淮河以北廣大地區。按西柏坡最初的戰役時間表:華野須在1948年的十一、十二月份完成上述既定作戰任務,然後休整到1949年一月份,三月份再以主力西進配合中原野戰軍“將敵打至江邊各點固守” ,然後“秋季以主力渡江作戰”。



看懂了嗎?淮海戰役原定的戰役目標不過是消滅黃百韜第七兵團,以三面包圍的態勢迫使敵劉峙集團主力南逃,然後再醞釀肯定會比較困難的渡江作戰,估計時間為1949年8月以後。計劃中預估的殲敵目標,除擁有三個軍的黃百韜第七兵團(第100軍還未轉隸)不足80000人外,還包括駐海州的李延年第九綏靖區(轄44軍)、兩淮的守備部隊等,滿打滿算不超過15萬人。

西柏坡同時徵求中原野戰軍的意見,並囑配合華野作戰,1948年9月25日(濟南戰役進行中),中野司令員劉伯承、第一副司令員陳毅、參謀長李達聯名覆電:“濟南攻克後,我們同意乘勝進行淮海戰役,以第一方案攻兩淮,並吸打援敵最好”。此時,從西柏坡到華野和中野都還沒有料到,一旦戰役發到會演變到何等的規模,更沒有預料到此戰能把蔣軍徐蚌軍事集團全部吃掉。



然而計劃沒有變化快,就在粟裕將軍運籌“小淮海”的戰役實施之時,蔣軍方面也在緊急部署,其中重要的決定就是放棄鄭州(孫元良兵團)、商邱(邱清泉兵團)、海州(李延年綏區)、新安鎮(黃百韜兵團)等原駐要點,各機動兵團全部向徐州附近收縮,以圖與肯定南下的華東野戰軍決戰。9月下旬,當負責配合作戰的中野主力包圍鄭州時,突然發現守敵已大部向徐州方向逃竄。

於是戰場態勢出現了全新的格局:我兩大野戰軍已處在可以東西兩向夾擊徐州的有利位置上,至1948年11月初,濟南戰役和遼瀋戰役均已勝利結束,我軍野戰部隊的數量首次完全壓倒蔣軍,形成了314萬人對290萬人的反差。東北野戰軍入關已成定局,華野和中野再無後顧之憂(原曾擔心華北之敵南下增援),戰略決戰的條件日臻成熟,11月8日,經過與張震參謀長的徹夜商談後,粟裕給西柏坡發出了軍史上著名的“齊辰電”。



這封電文的偉大意義在於,粟裕首次提出在殲滅黃百韜12萬人之後,華野主力暫不南下兩淮,而是向西尋求與蔣軍徐州重兵集團決戰,從而把長江以北的蔣軍主力全部殲滅,進而有利於未來的渡江戰役。電文中關於“未來長江以南不致有大的戰鬥”、“嚴重戰鬥要在華南才有的打”等預測,歷史證明驚人的準確,也充分說明了粟裕天才般的軍事頭腦(齊指八日,辰指當日7到9時)。

西柏坡的回電迅速而精要:“粟張,並告華東局、中原局:齊辰電悉,應極力爭取在徐州附近殲滅敵人主力,勿使南竄,華東、華北、中原三方面應用全力保證我軍供應”!這就意味著,偉人也將淮海戰役的設想昇華到戰略決戰的“大淮海”高度,要全殲蝟集在徐蚌之間的70萬敵軍。許多年以後,粟裕仍然回憶到:“這封電報雖短,但是字字千鈞”。



根據“大淮海”的戰役方針,中原野戰軍奉命全軍進入徐州戰場,並首先攻佔了徐州與蚌埠間的重鎮宿縣,不僅切斷了徐州守敵的運輸線和與南京方面的陸上聯繫,更重要的是,也切斷了劉峙集團若干機動兵團和綏靖區南逃的退路,淮海戰役進入高潮時分。從華東野戰軍11月6日南下殲擊黃百韜開始,至1949年1月10日全殲杜聿集團為結束,我軍以傷亡134000餘人的代價,共消滅蔣軍五個兵團、22個軍、56個師、1個綏靖區共555000餘人。

淮海戰役的全面勝利,在軍事上使蔣軍在華東地區的精銳主力損失殆盡,尤其是嫡系部隊中的骨幹邱清泉第2兵團和黃維第12兵團全軍覆沒,內含被稱為“五大主力”的第5軍和第18軍。淮河以北完全被解放,江北的重鎮只剩一個安慶還在蔣軍控制下,我兩大野戰軍主力已直逼長江(四月份發起渡江戰役),而這場戰役的輝煌結果,與最初的構想和預估完全不同,堪稱戰爭史上變化最多、樣式最複雜的軍事奇蹟。


度度狼gg


孟良崮戰役。自從張靈甫整編74師漣水一戰,使我陳毅粟裕所屬部隊嚴重失敗,被迫向山東撤退,失去蘇中、蘇北大片根據地…據爸爸回憶(當時任華東野戰軍總部警衛營教導員,負責兩位首長安全保衛)我軍北撤之際,平均每個縱隊減員與逃亡高達30%以上,足見張靈甫師對我軍打擊之嚴重程度…幾次欲聚殲該敵,均挫…部隊嚴重負面影響,基本上張靈甫所到之處,我軍屢屢後撤,也倒養成了張靈甫驕傲狂妄,竟不顧友軍連結互援,突然孤軍深入,佔領我山東根據地戰略要點孟良崮。當時陳毅與粟裕,面對地圖,苦於無計,蔣軍重兵相離孟良崮不過數天路程,一旦久攻不克,後果難以想象,只好請示中央軍委主席毛澤東,部隊轉移、另尋有利戰機,主席覆電:同意…誰知部隊轉移途中的深夜,毛主席急電陳毅粟裕:“不惜任何代價,堅決消滅張靈甫!"。我軍反過頭來,突然包圍了張靈甫這支驕兵,他的部隊基本上沒有認真構築任何堅固防禦工事,在我軍三百多門重炮飽和火力的轟擊之下,血肉橫飛,傷亡過半,完全是出奇制勝,我軍僅以數千人的小代價,順利一舉全殲該敵。孟良崮戰役雖然殲敵三萬,但對整個國共四年的戰爭,意義是非常重大的,因為消滅了國軍的頭號主力。毛主席興奮萬分,為此親寫了新華社評論:此戰,在蔣軍中引起了嚴重的失敗情緒…並認為國共戰爭的最嚴重時期,己經過去了,看到了勝利的黎明…此戰,蔣軍在整個山東戰場上,一個月左右,不敢前進一步,我軍士氣大振,轉入全面戰略攻勢。但是,我華東野戰軍有些急進輕敵了,在連續打胡璉、打李彌、打黃百韜,三戰均告失敗,暴露我軍攻堅還嚴重後天不足…無論如何戰略主動權,己被我軍所掌握了,之後陳毅粟裕兩首長合計,山東蔣軍重兵固守,緩慢向我根據地中心逼近,類似於江西圍剿中的堡壘戰略,難以分割各個擊破,乾脆一不作二不休,用六個縱隊向兵力空虛的徐州發起戰略攻勢…我軍自從全殲了張靈甫整編第74師之後,建立了敢於徹底擊敗任何蔣軍的勝利信心,從此,一直轉守為攻,攻克濟南,攻克南京、攻克大上海,在精神上己經無敵於天下…金門戰役,我軍僅以一個師的兵力,竟向駐島胡璉的十萬大軍發起進攻…


高友峰1


解放戰爭末期的金門戰役,這是我軍的少數慘敗戰例之一,當時福建地區的戰役由三野第十兵團負責,而具體負責金門戰役的,就是十兵團第28軍。

當時從三野到29軍,上上下下都以為金門戰役是必勝的戰役,大家都以為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拿下金門,然而我軍在付出全軍覆沒的慘重代價以後,仍然無法奪取金門。這樣的結果,不能不說是讓人大跌眼鏡。

解放戰爭後期,第十兵團攻入福建之後,進展順利,國軍一觸即潰,根本無法組織像樣的抵抗。第十兵團以秋風掃落葉的陣勢,擊潰了福建的國軍部隊,解放了福建的絕大地區,只剩下幾個離島還被國軍控制著,其中就包括金門島。

在這樣的情況下,第十兵團覺得國軍完全是不堪一擊,金門完全是我軍的盤中餐,飛不了。不需要費多大勁,就能拿下金門。第十兵團的葉飛司令員也對金門麻痺大意,把作戰任務交給28軍後,就沒再過問作戰的事了,專注地方事務去了。

當時28軍軍長因為在外養病,負責作戰的是副軍長蕭鋒。蕭鋒戰前對金門戰役也很輕視,認為金門是唾手可得,也就沒把駐防金門的國軍當回事。當時蕭鋒和28軍的領導都認為,只要我軍展開對金門進攻,那麼駐防金門的國軍一定是望風而逃,根本不敢和我軍交手,我軍攻取金門易如反掌。

從10月24日到10月27日,經過三天的苦戰,我軍傷亡慘重,負責金門戰役的我軍部隊全軍覆沒,6000人戰死,3000人被俘。即便我軍付出瞭如此慘重的代價,仍然沒有拿下金門。直到今天,金門仍然歸對岸管理。

金門戰役,我軍慘敗,這是第十兵團和28軍的高級將領們都沒想到的結果,我軍甚至擬定了攻克金門之後,金門縣的主要黨政領導名單,連怎麼快速恢復金門的建設發展都想好了,唯獨沒想到,金門戰役是否有逆轉可能。

這其中的原因是很多的,戰略層面:我軍指戰員普遍存在嚴重的輕敵思想,認為敵軍不堪一擊;戰術層面:不熟悉潮汐規律;不熟悉渡海作戰;沒有徵集到足夠的船隻;採用添油戰術,不能組織優勢兵力攻擊;指揮混亂,進攻金門的4個團隸屬不同的師,而且沒有師級領導帶隊,各團完全是各自為戰;情報不靈,敵軍增援金門後未能及時掌握...

總之,原因很多,不一而足。雖然金門戰役規模並不大,只是師級規模,但其深遠的影響,卻遠非普通的一場師級規模戰鬥可比。對今天的兩岸格局,產生了重要影響。


袁衛宇


這個問題如果不提三哥,那才是真正的大跌眼鏡。

作為南亞最大的國家,印度雖有文明古國之名,卻是英國殖民統治下一個徹頭徹尾的奴隸。以至於在1947年大英帝國餘輝不再,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終於“開花結果”後,印度完全繼承了英國殖民者不要臉的精神,而且處處以英屬印度殖民者自居,妄圖用所謂的武力恢復英屬印度版圖,瘋狂欺凌昔日同為被殖民者的周邊國家。

自古以來,因為中原王朝和印度從未有過真正意義上的邊界,所以從英屬印度時代,英國殖民者就利用傳統自然邊界未定的“漏洞”,瘋狂蠶食XIZANG領土,並在1914年非法劃定“麥克馬洪線”,悍然將9萬多平方公里土地納入英屬印度版圖。

雖然北洋政府之後的歷屆政府從未承認這條非法邊界,但由於長期積貧積弱,中央政府對XIZANG的管理始終力不從心,這種局面直到1951年XIZANG和平解放才宣告結束。而藏南地區長期在事實上被英國殖民者竊據,隨後被印度繼續非法佔領。

印度獨立後,印度在邊境問題上變本加厲,不斷蠶食XIZANG領土。

立國之戰期間,尼赫魯趁東方大國無暇西顧,瘋狂蠶食XIZANG領土,並非法設置據點,企圖使佔領永久化。

1953年立國之戰的勝利,極大震懾了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新興大國也由此獲得了五大國的身份和地位,但迅猛崛起並未刺激到尼赫魯。

因為立國之戰後,我們的國土防禦重點始終集中在東南方向,對西南方向始終力不從心。加上青藏高原高聳入雲,後勤補給壓力巨大,養一個兵相當於內地五個兵,其代價不可謂不大。

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尼赫魯認定我們不會在西南方向與印度擦槍走火,因此對XIZANG領土的侵略更加喪心病狂。除挑起越來越頻繁的邊境衝突,還非法收留XIZANG舊勢力,並恬不知恥地宣稱對XIZANG擁有主權,這徹底激怒了領袖。

長期以來,本著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我們始終對印度保持著理性與剋制的態度,但得到的卻是印度政府的給臉不要臉,於是我們決定來而不往非禮也。

1962年10月20日,邊境戰爭終於打響,忍無可忍的我軍對野蠻入侵的印軍展開猛烈反擊。

因為之前兩國從未真正交過手,因此領袖將印軍的戰鬥力評估為“弱於美帝,強於禿頭”,我軍司令員也是根據這個判斷在戰前排兵佈陣。

但戰爭的結果令所有人大跌眼鏡,先前不可一世的印軍在對手面前完全不堪一擊,很多據點不到一天就全線被拔除。

由於我們採取了集中優勢兵力,採取兩翼攻擊、迂迴側後、分割包圍、各個擊破的戰法,後路被截的印軍方寸大亂,倉皇逃命,被英國記者形容為比非洲的角馬遷徙還壯觀。

10月24日,我們發佈對印聲明,提出停止衝突、重開談判、和平解決邊界問題三項建議,遭到尼赫魯的斷然拒絕。氣急敗壞的尼赫魯政府不僅不正視問題,反而不斷掀起敵對浪潮、瘋狂加強軍備,還叫囂要進行更大規模的報復。

11月14日,印軍再度發起大規模進攻,但滿懷期待的尼赫魯不僅沒有等到期待已久的捷報,反而收到再度大規模慘敗這一五雷轟頂的消息。

此時的我軍已經前進到傳統邊界線,收復了被印軍非法侵佔的所有領土。不僅如此,我們還前進到印度平原,印度上下陷入巨大恐慌。

眼看“侵略戰”打成了“首都保衛戰”,焦頭爛額的尼赫魯再也坐不住了,終於扯下了不結盟戰略的偽裝,公然要求美國出兵救援,隨即美國總統肯尼迪開始命令航母編隊向孟加拉灣機動。

而就在這時,我們宣佈在11月22日零時全面停火,並後退到實際控制線20公里處,隨後將俘虜的3900多名印軍俘虜全部歸還,繳獲武器擦拭後完璧歸趙,此舉雖令國際社會大為不解,但被國際社會形容為“瀟灑至極”,也昭示著我方取得了戰爭的完全勝利。

此戰我方雖未完全收復失地,但佔據了兩國邊境所有制高點,對印軍形成了居高臨下的壓迫態勢。此戰被印度視為巨大恥辱,德高望重的尼赫魯因此遭到國會彈劾而晚節不保,並在1964年鬱鬱而終。

而經過此戰,印度徹底從第三世界領袖的神壇上跌落,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所謂國際威望和地位蕩然無存,從此走上了幹啥啥不行的不歸路。而我們則從此戰基本穩定了西南邊境,實現了“一仗打出十年和平”的目標。

而印度的慘敗也再度證明了蒙哥馬利的評價:“永遠不要和我陸軍交手”。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說到戰前預估和戰後的結果,有點出乎意料甚至是讓人大跌眼睛的戰役。我就想到了中國近現代史上發生的淮海戰役。

本來淮海戰役打響之前,粟裕就是想在華東地區打幾場勝仗,消滅一部分國民黨的主力軍,然後在轉移到華南地區去作戰。

沒想到淮海戰役一經打響,就如同滾雪球一般,越來越大。最後竟然正是這一場戰役,把蔣介石的嫡系部隊給消滅了。

也是這一次戰役之後,蔣介石徹底的失敗了。

下面我們說一下,淮海戰役是如何越打越大,越打捲入來的部隊是越多的。

一開始粟裕帶領的華野軍,就是想消滅黃百韜帶領的第七兵團。而且粟裕的華野軍也成功的把黃百韜的第七兵團給圍在了碾莊。

當然了這個消滅黃百韜兵團的過程,是需要一個時間的。

在這一段時間裡,蔣介石坐不住了,他要救黃百韜,於是,蔣介石就組建了一個第十二兵團,共計十二萬人。

蔣介石命令黃維帶著這個十二兵團,就向淮海戰場上廝殺了過來。

這時候粟裕和黃百韜還沒有分出勝負來,於是,劉伯承就開始帶領中原野戰軍迎戰黃維帶領的第十二兵團了。

由於劉伯承提前的謀劃,當黃維到達淮海戰場之後,他們就被劉伯承的中原野戰軍給圍困在了雙堆集這個地方。

讓黃維感覺十分鬱悶的是,自己救黃百韜不但沒有救成,而連自己也陷入到了被動挨打的地位。

你說這事整的,真的是丟人丟大了。

黃維本想仗著自己的先進武器突圍出去的。但是,奈何他們不管怎麼用了,都是突圍不出來。

一旦戰役打成持久戰,對於黃維來說,就必敗無疑了。因為他們沒有物資的補充,就是從飛機上投入下來一些,也是杯水車薪。

劉伯承和黃維較量的過程中,黃百韜就被粟裕的華野軍給殲滅了。你看這個戰役的規模就是這樣越打越大的。

可以淮海戰役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結束。

黃維被圍,蔣介石不能見死不救呀,畢竟這十二萬人,是他蔣介石的嫡系部隊。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蔣介石又把杜聿明給調來,讓他帶著所有的能動用的嫡系部隊,都給帶到了淮海戰場上。

戰役的規模進一步擴大,還沒等杜聿明接近黃維,已經消滅黃百韜兵團的粟裕,又開始頂住了杜聿明。

總之對於粟裕帶領的華野軍來說,他們的目的就是一個,不讓他給黃維的兵團和杜聿明的兵團合二為一。

否則,真的到了那個時候,這個戰役就不好打了。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粟裕俘虜了杜聿明,劉伯承俘虜了黃維,他們取得了最終戰役的勝利。

你看淮海戰役就是這樣,如同滾雪球一般,越打越大的。戰役在剛打之前的預想和結束的時候,一點都不一樣。


史學達人


如果把上甘嶺戰役看作一場中美籃球比賽,美軍自持實力超強想半場定勝負,我志願軍意志頑強打滿全場不落下風還繼續打加時賽,戰鬥過程跌宕起伏,中國軍人笑到了最後。

1952年10月14日,美軍打算以美七師和韓2師各一個營的兵力付出傷亡200人的代價,用6天的時間拿下這個面積僅3.7平方公里的上甘嶺陣地。美國人的自信是有道理的,飛機,坦克,大炮應有盡有,一頓狂轟濫炸岩石都能變成粉末,更別提有什麼生命存在了,當美國大兵大搖大擺登上山頭以後,我志願軍一個反衝鋒就把美軍趕下了陣地,美國人納悶了百思不得其解,這麼猛烈的轟炸,山上的人是怎麼生存下來的呢?

連續激戰了幾天美國人才搞明白,原來我志願軍在山頭後面修建了很多條坑道,最深的坑道有80多米,美軍打炮時我志願軍就鑽進坑道躲避炮擊,炮擊停止時就出來打反擊。美國佬氣不打一處來,開始跟坑道較上勁了,想方設法破壞掉,但是美國大兵實在太笨了,面對一個個黑黝黝的山洞洞竟然束手無策,拿不出什麼好的辦法來。

這樣,我志願軍繼續同美軍打著佔領反戰領,衝鋒反衝鋒的陣地拉鋸戰,飛身堵槍眼的黃繼光等英雄更是讓敵人魂飛魄散,半個月過去了,美國人承受不住慘重的傷亡,心想哪有這麼玩兒的,惹不起還躲不起嗎?美軍把陣地讓給了韓2師,自己腳丫子抹油溜了。

要說這南朝鮮人壞的很,他們對付志願軍的坑道很有一套,用迫擊炮往坑道口裡吊射,在坑道口上方打眼兒填藥爆破,用毒氣燻,用石頭堵,僅一天時間就把坑道炸塌了幾十米,我後方炮兵立刻炮擊破壞坑道的韓軍,才避免了更大的損失。

坑道危機暫時解除了,但坑道里戰士們吃喝成了問題,後方往前沿陣地輸送食品和彈藥得經過美軍嚴密的炮火封鎖線,送上一袋乾糧得付出幾個運輸員生命的代價,祖國給上甘嶺將士的上萬公斤蘋果,最後只有一個蘋果被送到了坑道戰士們的手裡,其餘的蘋果和運輸員生命都一起消失在敵人的封鎖線上,家喻戶曉的電影《上甘嶺》就是以此為素材拍攝的,但現實比電影裡反映的情節更殘酷和惡劣。

1952年,世界各國除朝鮮半島外都已進入二戰後的恢復建設期基本無戰事,朝鮮半島除上甘嶺一帶發生激戰,基本無其他戰事兒。所以,上甘嶺戰役成為當時世界各國每天報紙的新聞頭條,每一天的戰況都牽動著世人的心,西方媒體用嘲諷的口氣說,美國再多的人也填不滿上甘嶺這個無底洞,上甘嶺是東方的凡爾登。

美軍本打算用6天時間解決戰鬥,沒想到跟我軍連續打了43天,本想付出200人的傷亡,卻付出了15000人的傷亡代價,本想佔領上甘嶺達成自己的戰鬥目標,但在我志願軍用跟美國比原始落後的武器的頑強抵抗下,美國人選擇了退縮承認失敗。

美國克拉克將軍說,上甘嶺戰役的失敗對聯軍士氣是一個非常沉重的打擊。從此,美軍不敢再對我志願軍防線發動任何稍大一點兒的進攻,為停戰談判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上甘嶺戰役被世界各國的軍校包括美國著名的西點軍校作為經典戰役列入教材,美國人至今琢磨不明白,在美軍如此兇猛的火力下,為什麼就拿不下一個小小的山頭呢?中國軍人不屈的精神在他們心中永遠是一個解不開的迷。

上甘嶺戰役讓世界各國對中國人民肅然起敬,重新認識了新中國,成為中國人挺起民族脊樑的一個標誌性豐碑。


你瞅沙


腦海中首先想到的就是---官渡之戰,如果當時的大漢人民有眼鏡的話,恐怕在官渡之戰結果出來之後,九成九的眼鏡都會跌碎。畢竟根據雙方明面上的硬實力,在戰前預測的時候,無論如何想不到曹操會打贏這一戰。來看下戰前的實力對比:

一、袁紹出身高富帥,政壇人氣旺

袁氏一門號稱“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佈天下,而且袁紹本人也是一個大帥哥。在東漢末年,是個看臉的時代,顏值的水準甚至會直接影響到別人對你品德和才能的評價。袁紹作為濃眉大眼的高富帥,自然更容易獲得別人的支持。

曹操的門第背景就差多了,祖父是宦官,因此曹操就被人稱為“閹宦之後”,這在政治履歷上就是洗不掉的汙點,被天下無數人詬病。而且曹操個人的樣貌也不咋地,有評論稱

“望之不似人君”,總之絕對稱不上英俊就是了。

這兩個人放一起對比,從當時的眼光來看,誰是主角,誰是反派,誰的支持率高?一目瞭然

二、袁氏乃士族魁首,世家支持多

袁氏門閥在當時可以算是最頂級的世家大族,執天下士族之牛耳。作為利益共同體的其他士族來說,袁紹能夠代表他們的利益,如果袁紹能夠最終統一天下,那麼支持袁紹的世家將得到巨大的回報。

反觀曹操這一方,與士族集團的關係就不那麼融洽了。曹操斬殺名士邊讓,得罪了中原一大批士族。加上後來曹操大量起用寒門人才,推行屯田政策,實實在在損害了士族們的政治和經濟利益。

得到士族的支持可不是一句空話,士族們掌握著當時天下大部分的資源,袁紹在糧草、兵源、輿論、情報等各個方面,能獲得源源不斷的支持。

三、袁紹後方穩固,曹操四面皆敵

袁紹當時佔據了青冀幽並四大州,整個黃河以北地區都是他的地盤,除了遠在遼東的公孫度,還有草原上的異族,袁紹的後方並沒有實力強勁的敵人,可以將全部的精力放在中原霸權的爭奪上。

曹操的根據地屬於四戰之地,西面有西涼軍盤踞關中,南面有劉表和孫策,東面的徐州剛剛平定,需要鞏固消化。整體態勢可謂是四面皆敵,不能把全部力量放到北面和袁紹對抗,要隨時防備著背後的敵人來襲。

如同圍棋上的鐵律“金角銀邊草肚皮”,天下的棋局上,袁紹佔據邊角,曹操佔據中央,戰略格局孰優孰劣?毋庸多言。

四、袁紹兵多糧足,財大氣粗腰桿硬

袁紹的地盤在當時的東漢可以說是最為富庶的地區,冀州產糧,人口稠密,幷州和幽州出產戰馬,這讓袁紹能夠輕鬆組建規模龐大的軍隊。

曹操的中原按理說也不差,但可惜在之前的黃巾和諸侯混戰中,被打得一片稀爛,糧食經常供應不上,甚至以人肉作軍糧。

經濟上的差距直接導致了軍事力量的差距,來看雙方兵力對比:演義中,袁紹七十萬,曹操七萬;歷史上,袁紹十幾萬,曹操兩萬。無論是哪個版本,袁紹兵力都快十倍於曹操,豈有不勝之理。

從以上四方面來看戰前預測,袁紹無論從名望、人脈、糧草、兵力等各個方面都穩贏曹操,實在找不出袁紹失敗的理由。

但歷史著實和大家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官渡之戰曹操大獲全勝。從此以後,袁曹攻守之勢逆轉,直至曹操一統北方。當時的天下,無數吃瓜群眾的眼鏡紛紛落地。


歷史步行街


無論是抗日戰爭中還是解放戰爭中,蔣某人都非常迷信所謂的“南北夾擊”或“東西對進”:一部固守城池或重要據點吸引對手兵力,然後再派強力部隊兩面夾擊,達成一舉殲滅敵人的重大戰果。

他的設想看上去很美,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總是被執行的嚴重變樣,往往非但解救不了被敵軍圍攻的部隊,南北、東西夾擊對進的軍事集團也被打的七葷八素,實在讓人大跌眼鏡。

“東西對進”的衡陽會戰和錦州戰役

在蔣某人的規劃中,方先覺部第十軍在衡陽死死黏住攻城日軍,然後第九戰區薛嶽部從湘江以東向西攻擊,歸屬軍委會直轄的24集團軍總司令王耀武部(73、74、79、100軍)及第六戰區部隊自湘江以西東下攻擊,以達到聚殲衡陽附近日軍的目的。

應該說,第十軍不但黏住了日軍,甚至還打出了“中心開花”的重大戰果。但一則因為薛嶽部經過第四次長沙會戰已經元氣大傷,基本無力再戰,再則薛嶽本人還把殘部撤到了湘東,對所謂“東西夾擊”提不起興趣,加之王耀武部等在日軍強有力的打援部隊阻擊下,遲遲接近不了衡陽,以致聚殲衡陽日軍的計劃全部破產。

解放戰爭中的錦州戰役基本同樣如此,“東西對進”的幻想也是迅速破滅了。

蔣某人幻想以守衛錦州的範漢傑集團為磁石,牢牢吸住東野大軍,然後讓廖耀湘集團、侯鏡如集團分別作為西進兵團和東進兵團夾擊錦州。結果錦州很快就丟了,廖集團、侯集團分別被阻擊在黑山、塔山寸步難行不說,號稱最強大的第九兵團也在遼西大地上灰飛煙滅了。

“南北夾擊”的解救黃維兵團行動

黃維第12兵團被圍困後,蔣某人除了命令李延年、劉汝明兵團沿津浦路北上解救外,還要求杜聿明必須派出強力部隊南下,對中野實施“南北夾擊”。

杜聿明沒有辦法,只好命令邱清泉、孫元良兩個兵團向南攻擊,以匯同李、劉兵團不但救出黃維,還能對中野造成重大殺傷。

李延年、劉汝明兵團既實力有限,又增援的不太積極;邱清泉、孫元良兵團倒是拼命想與黃維匯合,也是打不進來。

到最後,非但黃維集團全軍覆沒,杜聿明集團之邱李孫三大兵團也都在陳官莊全部瓦解了。李延年、劉汝明則及時退回了蚌埠,算是保住了實力。

設計“東西對進”或“南北夾擊”方案時,估計蔣某人會不禁為自己的“天才般”創意所感動,也堅信一定會馬到功成,但實際的戰役結果,卻給了他一次又一次的耳光,連眼鏡都跌碎了一地



我是@司馬砸光,敬請關注探討


司馬砸光


古代戰爭有個有趣的規律,交戰雙方如果說超過十萬以上的規模會戰,最後的結局都是兵力少的那一方會勝。

中國歷史上這樣的例子,不用一一列舉了,這條問答的其他朋友已經結束了許多這樣的例子了。

這樣的結果不是因為詛咒或者其他亂七八糟的東西,我覺得最大的問題在於後勤的補給問題,一旦人數超過萬人,後勤的補給就會很沉重,超過十萬,後勤面臨的問題呈現出幾何形增長的難度,所以,包袱小的那一方面,反而更容易獲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