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同意高考取消英語嗎?為什麼?

時光不老陪伴到老


當然不同意,英語是最通用的語言之一,我們學習英語是為了更好的聯繫世界,交流世界,成長自己,利於他人。英語本身沒什麼屬性,就是一種文化工具,人為給他增加政治的的屬性,是愚弄自己。


鞠勝利


我內心非常贊同取消英語課,舉雙手贊成。因為英語學得不好,傷害是我家兩代人。我因為英語不好,只能上普通的職業學校。孩子英語不好,沒有考上重點大學。到現在孩子英語4級沒有過,無法獲得學位。

所以一提起英語高考我就十分不贊同,英語高考和數學相同分數相同實在是任性。英語和中國人工作聯繫實在不緊密。在中國沒有幾個崗位必須會英語才能勝任的。

但是我還說取消英語考試就是另一回事。

首先學好英語確實對提高國民素質,(包括計算機專業)對外溝通有極大的益處,所以從這一點說,英語還是很有必要列入考試當中合理。

我的提議就是適當調整分數,給那些不善於語言大男生一定機會。

理科好的同學許多偏於語言天賦差,應該給他們相同的機會。

舉個例子像學計算機這類專業的學生,他們的英語水平只要達到一般水平或者及格水平,完全可以從事他們的工作。

單獨提計算機這個專業,就是因為計算機和英語貌似聯繫最多。到高級的計算機應用程序全部是英語,但這些對英語語法要求並不是特別高,具有高中英語水平,再會翻個字典已經能應付自如了。

還有一個重要問題,許多家庭對於孩子學英語特別重視,花了重金給孩子找老師,平時也督促孩子學英語下了這樣大的功夫,現在取消英語對他們也是不公平的。

既然有前期大力支持英語教育,而且英語對人的思維記憶也是有好處的,符合,人類大腦開發形成。所以有英語有利無害,畢竟高考這些科目除了語文之外與我們日常工作都聯繫的不算太直接,多一個英語也不成問題。不是到了非取消不可的地步。

綜上所述,我支持不取消英語,但是適當的降低英語分數,在個別專業上錄取上更要靈活掌握分數。


臨淄李銳


我從小學到高中一直農村上學。英語課在初二才接觸,授課老師多是我們當地師範學校畢業,無論口音還是授課方法都很平常。加上我對英語不感興趣,英語成績一直很爛。高中畢業時,幾位要好同學一起燒了英語書,以示和英語決裂,發洩痛恨之情。大學也是應付及格。大學畢業後,為了考研,重新撿了起來,背誦大學英語一至四冊。我熟練到,看到一個單詞時就能想起在書的哪一頁。從那以後,我才感到學習英語並不難,過去或許方法不對。工作後,很長一段時間負責單位外事工作,與一些外國人打交道,交流非常方便。那時我才對英語有了重新認識:英語是非常重要的交流工具,是具備國際視野的助手,一定要掌握。

故,我不同意高考取消英語。


知易9153


都知道語言類的學習需要聽、讀、寫、說話的能力。而聽讀寫和說話的能力是需要一個學習語言的社會大環境或者把孩子們圈在一起進行封閉式的培訓才能達到學習的目標。在我們生活的城市中,有少量私立外教學校。在這類學校裡學習外語孩子們掌握書面和口語的水平肯定會高過我們城市質量最好的公立學校的優等生。本人是過來人,如果當初也把英語當成選修課,我的英語水平可能連小學三年級的水平都不如。據我所知,現在公立小學和中學的孩子最怕的就是語文和英語二門課。語言類科目幾乎沒有捷徑可走,必須要通過聽、讀、寫和說話印進腦子裡才能成為通常說的童子功。所以具有童子功的孩子肯定在這方面是化了大力氣的。要想全面取消英語,必須要在幼兒園和小學裡造成學習英語的語言環境。否則會起到誤人子弟的口碑!


SY43625156


我是贊成的,雖然我高中英語成績還不錯。我覺得英語完全可以在大學裡才開始學,外國人學中文也是大學裡才學的,並不會遲。上了大學,只要求英語相關專業的人學,才能夠學精,學好,因為這是將來吃飯的本領。高中時期,甚至大學裡其它非英語相關專業的人,完全可以不用學,把時間留在自己擅長的領域,不是更好嗎?(突然想起我高中同桌那哥們兒,每次考試數學不低於140分,英語不高於40分,真的為他心疼😂)



手寫的昨天


全國兩會期間,關於教育的一系列話題,一直是學生、家長和老師多方關注的焦點,尤其是全國人大代表李光宇日前提出的一個建議,更是引發了全民熱議。他建議,“高考取消英語科目,把中小學生的英語必修課改為選修課。”

不過,此建議一出,迅速被全國政協委員、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俞敏洪投了“反對票”。俞敏洪認為,“取消英語考試”這個建議有點倉促,甚至比較魯莽。

對此,貴州省全國政協委員,以及專家、網友又是如何看待的?

全國政協委員、貴州省政協副主席謝曉堯:高考肯定不能取消英語

那天一看到這個建議,我就持否定態度。高考肯定不能取消英語。我個人認為這個建議有些亂來。要是真這麼來,我擔心整個民族的現代化水平,可能要倒退。

第一,英語能力在現代社會非常重要。高考本身就是一個選拔人才的過程,如果沒有經過高考這個衡量標準,你怎麼去證明你的水平所在? 我個人認為是有點極端。

就拿咱們貴州省來說,它與發達省份的差距主要體現在開放程度上。而開放程度上的差距,也是方方面面的小差距累積起來的,英語能力就是其中一點。省內高校學生的英語能力相對發達地區來說還比較弱,這就從知識層面上影響我們對外開放,影響我們與外界交流。別人說什麼,你都聽不懂,怎麼去改革、去開放?怎麼去對外合作?又怎麼去走向全世界?

第二,學習英語的過程確確實實是要花費很多精力、很多時間,單就我所在的大數據與計算機科學領域來說,如果英語能力不夠,怎麼把學科建設往前推進? 怎麼去接受全世界最新的信息技術? 這都是我們每天都要用的呀。

要說學英語負擔重,那我們從小學、中學、大學都在學習數學,現在還有很多人在用嗎?但它具有建立邏輯思維的作用,同樣也很重要,學英語也是從語言上進行訓練呀。

貴州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教授、教育法學博士李祥:高考英語需要的是改革

有人大代表建議“高考取消英語科目”,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側面反映的是社會大眾對傳統英語教育弊端的不滿。但就建議本身而言,還有許多值得商榷之處。

有人認為,現有英語高考制度不合理,但這也不能成為取消英語考試的理由。一方面,當前英語教育所存在的問題,不是應不應該“有”的問題,而是應該怎麼推進教學改革,提升教學質量的問題。英語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佔據重要位置,通過行政手段取消英語高考科目,社會對英語學習的熱情也不會消退;另一方面,從實踐來看,取消英語高考,也不是當前高中英語考試改革的趨勢。許多地方通過降低分數權重、採取多次考試,以及改革教學內容等方式推進高考英語改革,已經取得了較好的社會反響。

此外,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中,高考制度存在的固有弊端,不能由英語一科來承擔。高考制度改革問題重要而敏感,本身是需要充分論證、謹慎行事的,雖然不同意取消英語高考,但英語高考如何改革還是值得進一步討論的。

許多人提出,取消英語的最主要理由是“學生可能一輩子都用不到英語”。這種理由同樣經不住推敲,高中所學的許多知識,如數學、古文等,生活中可用到的機會其實也非常少,英語不僅對於學生進一步學習深造非常重要,對拓展學生視野,提升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等也有很好的作用。


愛上學習教育


首先表明態度,我不贊成取消英語。

英語是國際通用語言,這是毋庸置疑的。而且英語又是一門需要長期積累的學科,所以大部分城市從小學開始學習英語,等到大學再來學習肯定是來不及的。還有人說英語可以留給以後需要英語的人來學,這更是謬論。請問一個人在高考之前,怎麼知道自己未來從事什麼行業呢?按照這個理論,我們豈不是應該從初中就開始技能培訓了,只學未來需要的知識?人生那麼長,多一門學問就可以打開一扇窗,更不用說英語這個可以讓你看世界的學科了。

還有人說只是高考不考,並不代表不學。說這種話的一定是不瞭解中國的國情,我們國內的學校是怎麼教學的難道不知道嗎?高考不考體育,音樂和美術所以高三的時候很多體育課,美術課和音樂課都被佔用了。高考具有極強的導向性,這個是短期內改變不了的,有的省份高考不考英語聽力,造成的結果就是那些省份的學生學出來的是啞巴英語,既不會聽也不敢說。我大學是在北京的985唸的,明顯感覺到不考聽力的省份的學生在大學學習的時候比較吃力,這也影響了他們後續的學習。所以高考不但要考,而且我們要研究如何把聽說讀寫均衡的考察,這一點上雅思託福的考試更加合理些。

再來說說英語的用處,對於學習理工科的人,應該都非常清楚,大學後學習的技術什麼的很多都是英文的,你必須會看英文文獻,會用英文做報告,甚至如果你要發表論文,必然也要會英文寫作。

最後來批評一些腦殘,為什麼不讓老外來學習中文,什麼外國人也沒有高考中文呀?這些誤國誤民的腦殘,近代史是什麼樣的,難道不清楚嗎?清朝的時候閉關鎖國,以中央大國自居,結果呢?都21世紀了,居然還有這麼鼠目寸光的人。以美國人為例,大部分的學生都是要學習第二甚至第三外語的,比如西班牙語,法語,當然也有小部分會學習中文。所以語言是非常重要的,掌握多種語言的人一定是更加吃香的。現在我們中國經濟發展起來了,很多企業走出國門,國際交流也日益密切,英語只會越來越重要。


一直化學老師


“‘高考取消英語’的初衷,在於給中小學生減負,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去運動鍛鍊、發展興趣愛好、休息和睡眠。然而,這樣的想法只是看上去美好,卻很難落到實處。”高考作為一種縱向的社會流動渠道,承載著無數家庭的希望與夢想。指望通過‘高考取消英語’來減負,難免事與願違。”

高考取消英語是短視的‘有限理性’。學習外語能讓人學會看世界。在一些領域,專業資料也多為外文,缺乏外語基本功,等於自縛手腳,放棄學習。

何況,如今越來越多中國人在“走出去”,和外國人有了更多的交流機會。無論是出於國家戰略,還是個人發展,都離不開必要的外語知識基礎。

或許有人會說“中小學英語所教有限,學不到太多東西”。但中小學正是語言學習最容易、最關鍵的當口,一旦錯過,後面再補學便事倍功半;中小學英語所學的,也是英語的基礎,基礎打不牢,後面會吃更多苦頭。“減負”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

英語是全球範圍當代最流行的“世界語言”,掌握這樣一門語言,在當今社會已成為“剛需”。相比某些國家,英語既非中國第一語言,和漢語也無密切“血緣關係”,前面“減”了,後面恐怕要花成倍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加回去”。

或許有人會說,大多數人以後不一定會用得著英語。但世界越來越開放,接觸外界的機會也越來越多,即便普通人,也該有一雙看世界的眼睛。走向世界,語言是敲門磚,而英語,無疑是最有力的一塊。

若果真取消了英語,可以想見,學校裡教得越少,學生、家長尋求校外“進補”的需求就越多,願意支付的代價也越大。對於中國社會、未來,都不是好事,對普通家庭更是災難。

總的來說,主動放棄英語學習,等於關上與世界交流的一扇窗戶,捂住那雙看世界的眼睛.






松崗初高中英語老師


現在讓你西天取經,你還步行去嗎?人工智能日新月異的今天,英語到了退出高考的時候!

​人工智能翻譯已經能秒譯30~40語言,甚至連地方方言都能翻譯(語音和文字在手機屏幕上同時顯示,遠超人翻譯速度);

日本已經宣佈2020年英語退出高考!

高考科目感覺需要調整

花太多時間學習英語,值嗎?

語言的作用是說、讀、寫。

隨著人工智能翻譯的進步(視頻|人工智能翻譯機發布 可譯33種語言)(此視頻為2018.4的,電子產品一般3個月左右就會升級換代,現在功能更為強大,手機上下個軟件即可翻譯全部語言),這個功能很快就會被機械所替代(就像蒸汽機代替人力、代替馬車一樣)!因此,對現今英語學科在高考中的地位深感憂慮(很不恰當,最應該選修)!

感覺學好中文,加強科技教育(理化生及計算機)加強體育(開設足球課、游泳課等)及琴棋書畫等教育才是對個人和國家都受益的方向。

關於英語,現階段國家可以鼓勵並加強翻譯,及時翻譯出版最新科技信息及其他好作品。

一生時短!用有用的時間學習對個人和國家發展有幫助的知識,發揮各人特長,應該更有意義。

高考改革要從國家利益和民族發展的高度著眼,要把我國的人口優勢變為人才優勢,看看未來30年國家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吧(見下面鏈接)!再看看現今的高考改革(日本高考將迎改革,2020年起英語不再納入考試科目),真的很無語!


明天194531667


不同意。\r

“英語將退出高考”的說法不知從何起流傳至今,即便,新高考改革政策已經落錘定音,這個聲音還是存在,很是奇怪。難道看不懂政策嗎?不是,明明知道不會退出,卻依然流傳這樣的說法,說明這是很多人的期待。當然,這個期待背後是有原因的:\r

1、應試英語,導致學生花費大量的時間在這門學科,但真正能與老外正常交流的學生卻少之又少。\r

這樣的應試結果,讓人們覺得這門學科無用。為什麼從英語這門學科上能看到應試帶來的問題呢?因為它很容易得到驗證,很容易被驗證多年所學似乎無所用處。但我們都知道,不是英語這門學科的在應試,是所有的學科都在應試。所以,要解決應式的問題,不是取消英語就可以,是要整體改變應式教育體系。\r

2、英語退出,學生將有大量的時間來學習語文這門母語學科,國民語文素養將會得到大幅提升。\r

英語退出,語文照樣也是應試教育,學生對語文的興趣不增反減,因為花更多的時間在應試這門學科;國民語文素養也不會因為花的時間更多而提升,因為學生語文的興趣沒有增加。\r

高考改革的核心是:增加學生的選擇權。回到英語這門學科,從增加學生選擇權的角度,如果院校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設置來自行決策對英語學科的分值的要求,或者是否需要參考英語分值,或者是否將英語這門學科納入必修之內,從而對學生形成多元的評價體系。而學生呢,可以選擇是否將英語作為必修課、選修課,也就真的有了更多的選擇權。\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