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天生讀書成績就好,真的有讀書的料這種說法嗎?

辰佳立業


教了二十多年書,我不得不接受一個事實,讀書是要靠天分的。其實,這個事實大多數人都知道,只不過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不肯承認罷了。

從家長的角度來看,誰也不肯相信自家孩子天生不如別人的孩子,那非但意味著孩子今後求學之路的艱難,更意味著做父母的基因不夠優秀。在成年人的世界裡,認清事實並接受事實是一件困難的事情,為了面子、自尊,寧可碰到頭破血流也不罷休,撞了南牆也不回頭。但是,不尊重事實之下的努力其實是蠻幹,因為違背了客觀規律,必然徒勞無功,甚至做得越多錯得越多。

我們班有個孩子就是這樣。他的基礎一塌糊塗,七年級學生三年級的程度,家長就是不承認,總認為孩子聰明而不努力,給孩子報了各科輔導班,結果孩子的成績一點也沒上升,反而整個人都變得傻呆呆的了。道理也簡單,他只能挑二十斤,家長非讓他挑七十斤,根本挑不動,還不能抗拒,整天處在失敗者的恐慌和自卑中,他哪裡還有一絲樂趣?

其實,這孩子的天賦在於藝術方面,寫字畫畫一點即透,我說了幾回家長不為所動,堅持要孩子學文化課。我建議讓他降一降輔導的程度,家長還很不高興,認為我看不起他們孩子。所以,我只好閉嘴。而這孩子仍然奔波在各科輔導班上,一天比一天沉默,一天比一天憂傷。十三四歲的男孩,連走路都拖不動腿的樣子了,實在可憐。而孩子在作文中,顛三倒四的敘述裡也透露了一個真相:為了他的學習,父母經常吵架,而且吵得很兇。

但是,有天分的人是否一定能把書讀好呢?也不盡然。有天分只是能讓孩子們進步更快,缺少了主觀上的正確認識,也會暴殄天物。就像王安石講的方仲永的故事。一個五歲就自己識字作詩的天才兒童,因為父親貪小利,整天帶著他“走穴”作詩賺錢,不讓他學習,十幾歲時便天賦耗盡,泯然眾人了。

我教過兩個這樣的學生。一個初中沒有讀完,一個大學沒有畢業。這兩個孩子毫無疑問都是天賦出眾的,上課只要聽一遍,課後就不用複習,做作業幾乎不會錯,考試基本都是數一數二。本來應該有大好前程,可惜他們性格有缺陷。初中沒讀完的是因為單親家庭造成的過度敏感,跟一個他喜歡的老師鬧了一點不愉快,就憤而輟學,連中考都放棄了;大學沒畢業的是因為罕有對手,狂到沒邊,養成了桀驁不馴的性格,到了名大之後,高手太多,打擊太大,又自暴自棄,掛科、打架,最後肄業了。

所以說,有天賦的是上天幫忙開了掛,一定要好好珍惜,這麼大的助力浪費了不僅可惜而且可恥;實在不是讀書的料也別死磕,總有適合自己的路,總能吃上該吃的飯;最有變數的是中人之姿的孩子,一定要咬牙堅持,用勤來補拙。能堅持的就能上行,不能的就會下行。

關於學習是否主要靠天賦,您有何高見?歡迎留言探討。


劍客談教育


我的看法是有的人讀書成績好,是有天賦的,有的人喜歡讀書,有的人不喜歡讀書,同樣是讀書,有的人成績好,有的人成績不好,這和家庭的影響,父母的遺傳有關係。


我們家的鄰居有兩個孩子,都是男孩,同在一個班級上學,一個男孩家裡很富裕,另一個男孩家裡條件一般,兩個孩子,一起上學,一起放學,家裡條件一般的孩子,學習成績比較好,每次考試在班級都是前兩名,對學習也挺用功的,喜歡讀書,放學回家,老師留的作業都能完成,不光完成,多看多寫,老師喜歡,家長也喜歡。


家裡很富的孩子,在班級成績不太好,每次考試,可以說倒數第一,第二,老師經常找家長,把孩子學習的情況,反映到家長,家長沒有辦法,只能每個星期日,拿錢給孩子補課,花了很多的錢,孩子成績總是上不去,每次考試,還是倒數第一,第二。

再說說兩個家長,孩子成績好的家長,父母平時也是很愛學習的夫妻,即使家裡不是那麼富裕,經常在書店裡買各種各樣的書刊,學習,提高自己的文化,孩子從小,就受到父母的影響,孩子也養成了愛學習,愛讀書的好習慣,所以孩子在學習中,也愛學習,對讀書有興趣,所以學習就好。



而另一個很富裕的孩子家長,兩口子不怎麼愛學習,沒有太多的文化,兩口子天天在外邊做買賣,下班回家,從來不看書不看報,對學習不感興趣,所以孩子像他的父母,不喜歡讀書,在家裡也沒有學習的習慣,上學學習讀書,成績總是上不去,即使花了很多錢補課,也是亡羊補牢。所以我認為學習成績好壞,是根據家庭影響和父母基因有直接關係。


聖伯


讀書真的有天賦,你不承認也不行,我記得小學四年級的時候,一節政治課,六頁政治課本在四十五分鐘內背完,恰好那是下午最後一節課,老師坐在教室門口,誰背完了就回家,全班同學都在認真的讀,因為背不出來就會留下來繼續讀啊,我估計大家都盡力了,然而只有一位同學他在未下課的時間裡,背完了,當時的情形還歷歷在目。老師坐在門邊,手上拿著書,蘇夢良同學兩手背在背上,抬著頭,一字不差地背完了十二面書,後來聽說他考取了一個很好的學校!父母也跟著享福去了!我覺得讀書真的有天賦,有些人真的是過目不忘!


手機用戶53505273130


昨天在知乎上看到了一篇文章,在這轉述給大家,可以瞭解一下有的人是不是天生適合讀書,當然我們只是轉述了一個故事。

這是一個男孩子所寫的,自己和他的姐姐上學的故事。

他的姐姐從小學一年級就是學校裡面最優秀的孩子,幾乎學習成績一直在班級的前幾名,他上小學之後雖然和姐姐年齡上差一歲,但實際上他的成績一直是最差,在學校裡面一直被批評,被教育。

等他上初中的時候,他的姐姐仍然保持自己學習優秀的品質,曾經遙遙領先,在全縣都是處於比較領先的位置,而他已經變成了最普通的孩子,學習成績不及格,喜歡玩遊戲,不認真學習,而他的姐姐卻沒有任何不良的嗜好。

到了高中,他的姐姐順利的在高中階段考上了現在稱之為雙一流的大學,然後他卻馬馬虎虎考了一個三類的大學,在大學裡面除了打遊戲,就是做一些無謂的看電視。

而他的姐姐在大學階段各種獎學金隨便拿,畢業的時候沒花,家裡一分錢還給家裡寄了幾萬元錢。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其實有些時候從骨子裡面就展現出來了,這是同樣的一個家庭同樣的家庭教育的結果,但是差距為什麼這麼大呢?

文章的最後這位朋友描述了他的姐姐其實是抱養的一個孩子,而他姐姐的親生父親是一個工程師,也就是說,高學歷人才精英人才,由於某種原因孩子被他的媽媽抱養。

我們在強調努力刻苦學習給我們學習帶來影響的同時,我們不得不承認有些人的確是基因造成的。

在知乎上這位朋友最後感嘆的說,即使從他的感覺來講,他的姐姐在學習的時候從來就沒有怎麼去刻苦,但一直實際上很優秀,只是他姐姐不喜歡那些普通女孩子喜歡的化妝,以及無聊的一些逛街等等。

所以我覺得人是有差距的,既然動物都能分成369,為什麼人不能分呢?當然只是指學習能力這一方面。沒有指道德以及身份。


宜城老師






每天都要思考吃什麼


讀書真的有些死記硬背也總是成績差,也有過目不忘的料。我就親身見過。

在讀小學六年級,一個同桌,很好玩,上課不認真學習做題。總愛睡覺和玩手機,回家也不復習的那種。每次考試都還上中高等那種。

還有我二姨的二女兒,讀書是那種死記硬背,每天基本有時間都是在做題和背誦什麼的,本性不愛玩也不懶散。但考試成績不太理想。人人可以讀書,但讀書真的需要天賦的,從中汲取的知識也會不同





自由攝式度


所謂有人天生就是讀書的料子的說法,我覺得都是那些不愛讀書的或者學習成績不好的人的一種藉口或者可以繼續偷懶的理由。

所謂讀書的料子,我勉強也算一個,曾經也是其他家長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每次考試成績都是全班第一第二的。

可是,你看到過我背後的努力嗎?

每天放學回家後,兩個多小時刻苦的學習,兩個多小時不斷的刷題,你看到了嗎?你沒有。

每個週末,雖然也玩,但幾個小時的學習還是必須保證的,你看到了嗎?你沒有。

當年高中住校的時候,每天學習到凌晨三點,你看到了嗎?你沒有。

……

你只是覺得,我是天才。

這個世界上,是有天才,但那是極少數的,大多數的所謂讀書料子,就是我這樣的“偽天才”。

我非天才,我只是一直在辛勤地偽裝天才!


鋼筆刀


人的智商有高有低,這是有科學根據的。要是你說有人天生讀書成績就好,我覺得你倒是象開了個天大的玩笑,這世間沒有誰天生就是讀書的料!讀書猶如人生,是一場艱難的修行,能否修成正果,需要顆好腦袋,但更需要鍥而不捨的奮鬥精神。


拿我高中畢業時的同班同學來說,全班大概有54人,有上北大的,也有上清華的,但他們都不是我們班成績最好、智商最高的。但他們絕對是最刻苦的。記得高考前半個月最後一次考試,我把第二名的同學(上的北大)甩開了30分,但半個月後,物是人非,智力一般的同學考上了北大。更讓人婉惜的是一名平時都在10名開外的同學與考上北大的同學考了一個分數,但他只報了一所很一般的大學,那時是提前報志願,他只能飽含熱淚惜別北大。

其實,人跟人的差距很小,小得你可能都不相信。但只要你努力過,做了個最好的自己,上不上北大,又有什麼打緊的呢?


不曾輕狂


為自己的不用心,找的藉口。

本人為例:當年讀高中時,上課時間都溜出學校打麻將。首次高考只過預選就落榜(八十年代)。

自已開始用心讀書了,通宵熬夜看書,當教師的母親勸早些睡覺休息,都沒有用。看進去了不捨放下。

我人生的第二次高考,有幸進入了重點大學(當年還沒985、211、一本、二本這些詞語)

同一個人,收穫了不同的結果。說明對智商正常的普通人而言,讀書不是天份問題,而是用心沒有。


城鎮戶籍打工者


讀書靠不靠天賦,這個問題讓我不由得想起小的時候, 不知道在相同年齡段有沒有感覺到。(我是90版),讀小學的時候有很多塊頭特別大,年齡特別大,甚至有的五六年級就結婚了。究其原因是那時候讀書考不上60分就得留級!一個年級讀了四五次才能勉強上去,同樣是人,別人一次就夠!因此我不得不信讀書靠天賦!

記得讀小學的時候,成績特別差,讀了三個一年級。第1個,第2個一年級的時候成績是全校的最後一名,成績差,被老師同學所看不起,被身邊的親戚朋友所看不起!甚至連小夥伴都遠離了你!那一種心酸,不是用語言可以形容的!第3個一年級的時候,我心中暗暗的發誓一定不能再讓人瞧不起,看不起我,所以我付出了比別人更多的努力,努力就會有收穫我成了全年級第1名。往後的二三四五六……………我一直是學校的佼佼者。

愛迪生說過天才是1%的靈魂加99%的汗水。因此在天賦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只有看努力及努力的方向!才是提現後天的情況!(後天的培養更多的是一種修正。)當然如果你讓一個傻子和一個正常的人做一個比較的話,那肯定是沒有辦法可以相比的!天賦賦予你可以達到的高度!後天努力成就你高度的樓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