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人到中年,越來越覺得朋友沒用,經營好家庭就行”對此你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現實生活中朋友是非常需要的。俗話說多個朋友多條路。日常生活中朋友之間真誠相待,互相支持不乏其人。但說到底這是一種相互的需要。而隨著年令的變老,工作日趨平淡,這種需要也隨之而減退,因此朋友的交往也變得越來越少,激情也越來越低。而家庭父母,妻兒則是我們生命的基礎。不能我們混得好與不好,這都是我們血肉相連,生死與共的基礎!也是我們終老的歸宿,我們怎能不去經營好家庭呢?


退休工程


人到中年特別有一種不願意去應酬,不願意去跟別人在做那些說一些言不由衷的話和虛偽的事情了。我是七三年生人的中年人,到現在已經是47歲了,我也確實是感覺到了自己在生活中的那種消極的狀態。而且在工作當中還有一種惶恐不安,生怕工作不穩定,隨時都有被炒魷魚的想法。我的這些擔心使我生活中不再像以前那樣富有朝氣,富有闖勁,更是願意有一種不服輸的精神支撐著自己的人生。現在的我確實是有一些幹一天算一天,這日子能支撐一天就支撐一天的想法。身邊的朋友,只要是你不聯繫他們,他們絕不會主動的來找你,也就是有的時候自己最好的朋友過生日,然後就打去電話問候一下,或者是邀請他們來喝酒給他們慶祝生日,但是我們在一起的時候絕不向以前了,喝完白酒喝啤酒,喝完啤酒喝紅酒。而且是喝完酒店奔串兒店,吃完串兒再奔洗浴。現在幾乎是大家應付幾句,喝幾個小酒兒,然後就散了。


我們中年人這個年紀,現在真的沒有年輕人的那種咋咋呼呼願意和願意玩兒的那種精神頭兒了。也不是說再相信那種鐵哥們兒鐵友情的事情了。現在還真的就是能有幾個好朋友就興奮異常了。要想說再像以前呼朋好友的已經不是那種狀態了,所以我說這就是中年人的真實現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要孝順父母,要撫養孩子們長大成人,這些重擔真的是無暇顧及友情了,所以我說家庭為重還是對的。


伊春美食美客


否,家庭要經營好,但是在你最無助的時候,朋友就非常非常重要了。就前幾天我接到遠在蘇州養老院的電話,說我的舅舅病危了,很想我去,要我趕緊去蘇州,怎麼趕我也要買機票、準備行囊,接到電話第二天我就趕到蘇州,這時我的舅舅已經躺在醫院裡時而糊塗時而清醒,他可能意識到自己時日不多,非常盼望我去,畢竟柳州蘇州相隔1600多公里,我還是沒有按他預想的時間到達。結果他打電話給他很久沒來往的朋友將所有存摺以及工資卡交給了朋友,等到我去,他的朋友已經幫他在醫院請了護工、也交給護工一筆錢為他購買各種吃的和日用品。而且交代醫院動用一些昂貴的救命藥,我到蘇州2天后,我的舅舅轉危為安。我勸說舅舅和交代舅舅的朋友,如果治療和購買營養品請護工錢不夠,就賣一套房,畢竟舅舅有兩套房。(要說明的是舅舅的朋友把我舅舅的存摺、工資卡、房本都當著舅舅的面一一的向我說明)我也放心的打道回府了。朋友真的很重要,但是,朋友之間的真誠和信任比金錢、比黃金、比房、比車更重要。


yang0772


人到中年,越來越覺得朋友沒用,經營好家庭就行了。我覺得朋友也要,家庭也要才行。

因為經營好家庭離不開朋友的幫助。例如我在鄉鎮建一幢三層的天地樓,雖然只要20萬多元,但對於我月工資只有3000多元來說還是天文數字了。按自己的能力只能做得一層,然而一層在街上是做門面經營商品的,是不能住人的,必須建兩層以上。

於是我向親戚們借,又建了第二層。建築師傅告訴我,最好再做一層,因為在街上人來人往,現在圍牆得好好的,撤了已後再建又要一筆錢,而且木板,頂木過幾年壞了又得從新買,那麼多麼浪費?要是做好了三層,雖是借錢,但可能三,五年就還清了,怎麼不繼續建呢?

而我已經五十多年了也步入中年,再不把房子建好,待到六十歲退休了再建?那就太遲了。可是親戚都借過了,怎麼辦呢?

於是我向朋友們借,有的借5000,有的借10000,最多的一個給借50000元,很快三層的房子建好了。由於我還沒退休無法經營租出去,每月租金1500元,僅五年時間租金和我的工資就全部還請債務了。

所以人到中年為家庭過得更好,更需要朋友的支持與幫助,缺失了朋友就少了一臂之力了,有些事情就很難辦了。


明明說農村事


一.我不贊成這種說法。我認為,鐵的朋友雖不常來往,但有用。

人到中年,組成了家庭,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負擔加重了,而自己的注意力也主要放在耕耘家庭上,朋友間的來往自然就少了。交往少,卻不能全說無用。無用的朋友應該是年輕時交的酒肉朋友,酒肉穿腸過,說啥啥都中,臨到辦事情,酒話不管用,這樣的朋友才無用。而那些知根知底,交心交肺的朋友,雖然交往少了,有事叫就到,有錢幫錢場,無錢人幫忙。這樣的朋友不但有用,到困難的時候,能幫上大忙。

比如,我一個鄰居,上初中時交了兩個朋友,關係極鐵,年輕時經常來往,現在年歲漸長,各家都有一大攤子事,很少來往。去年鄰居為兒子蓋房子,兩位朋友聽說,送煙送錢,幫了這位鄰居不少忙。

二.家庭重要,維繫朋友關係也不容忽視。

人到中年,主要精力經營家庭是對的,但也要騰出時間維持朋友的關係。比如朋友在外地,經常打個電話,發個視頻或微信,聯絡感情,增進朋友間的友誼。常說多個朋友多條路。還說我這位鄰居,農閒在家無事,上海的一位朋友邀他到上海開車送貨,每月可掙幾千塊錢。若是沒有朋友,鄰居又不年輕,到外找活特困難。

所以,家庭重要,要精心經營,知心的朋友也要維繫。


愚人1954


絕對錯誤,一樣米養百樣人,你不能把你自己人生經歷、觀念說得太絕對。

人與人之間相處,那些是酒肉朋友那些是可交心朋友,人都到中年還沒認識清楚,那就是自己問題了。

我2017年做生意虧本數十萬,欠三個朋友差不多二十萬,從來沒一個主動追我款和要我寫欠條的,他們最多說賺到錢後,能給回多少就多少,盡力歸還就好。


風中漂游的羽毛


所謂的“朋友”都是互相利益關係而已,當你老了,失去了利用價值,朋友自然離你而去。如果你再得了重病或者家庭遭到變故,朋友更遠離你,怕粘了你的晦氣。人哪裡有什麼真正的朋友。最後陪伴你的還是老伴兒和自己的孩子。


對付鬧吧


年齡越大,圈子越小。最後留在身邊的都是家人。如果你人緣不算太差的話,可能還會有一些朋友。但時間長了,圈子不同了。尤其是收入上的差異,會影響朋友之間的交往。比你好的,你不願意去接觸,好像巴結人家似的。比你差的你也不願意接觸,因為你覺得沒有什麼價值。並不是說嫌貧愛富,而是朋友之間逐漸就沒有話題了。過好自己的生活,管好自己的事兒,人活著都是為自己。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


浩哥說點事


本人,70後,人到中年,經過這麼多年的風風雨雨,看淡了,努力做生意賺錢,但不拼命,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人懶,有坐,絕不會站。讓妻兒生活得更好。孝敬雙方父母,尊重親戚長輩。搞好兄弟姐妹之間的關係。事實上,我都做到了。至於朋友,無所謂。


用戶cuqwhjs3ja


現在人們所說的中年人,是指45歲到59之間年齡段的人,“月過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萬事休。”這是古代人對中年人的描述。現在人都認為是中年人正是大顯身手的時候,是社會和家庭的中堅力量。

中年人的身體機能開始走下坡路,各種健康問題開始顯現。但心裡思維能力繼續發展,思想更成熟穩重。對社會,家庭責任感更強。對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更強。

我們從小時候的玩伴、上學時候的同學、工作時候的同事、到年輕時候的社交圈,四十多年來會有很多各式各樣的朋友。我們打拼到中年的時候,由於各自的生活變化太多,社會和家庭的瑣事變得越來越繁雜,逐漸的會發現很多朋友已經疏遠了,有的已經聯繫不上了,感覺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少了。當然這只是針對普通人群來說的,那些成功人士,有權有勢的上層階級人群不會有太多變化,他們只會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朋友圈而已。

至於說人到中年會越來越覺得朋友沒用,這也是很多普通中年人的感受,我覺得也不能說是朋友沒用,主要還是到中年後沉澱下來的真正朋友變少了,而且中年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壓力和限制。中年人沉穩的性格也導致缺少年輕時候為朋友兩肋插刀的衝動。但如果是一起走到中年的真正朋友還是有很多作用的,你遇到困難好朋友仍然會熱心的幫助你的,這個我是深有體會,特別是那些老同學和一直聯繫著的發小。

中年人的家庭比較複雜,一般上有老的家,中有自己的家,下有孩子的家,四代人的家庭關係大多靠中年這代人去維護和經營,所以中年人需要經營好自己的家庭,也就不得不放棄很多社交,也導致了很多人感覺中年時候的朋友沒什麼用。

這就是我對“人到中年,越來越覺得朋友沒用,經營好家庭就行”的看法,什麼都不是絕對的,看你自己所處的環境,看你自己一直以來對朋友的態度,看你如何去定義所謂的有用。

其實有個朋友聽你訴訴苦,聽你發發牢騷,陪你聊聊天也是一種很大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