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書練到什麼程度就可以開始練行書了?

esd2012


楷書是基礎,從練姿、練心、練形開始。而行書是在楷書基礎上的升級版。更偏重於勾連聚合,靈動飄逸。二者互為依存又相互促進,從本人習練書法的經歷看,只有楷書練到形似、酷似、神似的程度,習練行書才更順暢。



形似是升級的基石

練習書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急於求成往往適得其反。因為,練好書法,必須要首先是有愛好書法藝術,才有練習的動力,有了動力經過練習的過程中,也才會更加增強興趣。尤其是當某個字有了進步時,是很自豪的事情,內心對自己好一陣崇拜,那種感覺比吃頓油燜大蝦還開心。那麼,有了動力,首先要練習正確的執筆動作,還有坐姿與立姿執筆方法,這是基礎,養不成好習慣將來易跑偏。然後,正式動筆,先要從練習楷書起步。因為楷書練的主要是筆劃、結構,是框架,書法形狀最基本的東西。那麼,練到什麼程度為好呢?從書法習練的經驗看,首先要通過臨摹名家楷書字帖,反覆練習揣摸,達到形似的程度。即你寫出的字,從外形上,也就是間架結構與字帖相似才成。這是初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不論誰來練習書法,都要經歷這一關,就如小孩子學走路,這只是學會爬的階段。



酷似是升級的支柱

練習楷書沒有什麼竅門可言,只有下功夫練習,則功夫不負有心人,將會由不會到會,由不熟練到熟練,由不像到像。記得我在練習書法時,光練習用的楷書字帖就7本,先練的硬筆楷書字帖,基本上掌握了基本要領後,才練習的軟筆楷書字帖。從一點一劃,偏旁部首練起,慢慢地練間架結構,一練就練了一年。也許我是練習書法最笨的一個,但我深知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的道理,所以,不敢懈怠。當年二王練字時,曾用完三大缸水,也才有一點點酷似的味道,我不敢比古人,只是堅信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於是,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反覆練習,不斷研究,先將宣紙蒙在字帖上,一筆一筆地學著練,慢慢地熟悉了筆法和結構後,再臨帖,拿張白紙照著書帖練習,有了幾份相似之後,便拋開字帖,憑著自己腦海中的記憶和畫面,在宣紙上將字獨立寫出來。剛開始寫不好,經過不斷練習,反覆比兌總結,最後,終於達到自己寫的字酷似書帖上的字了,這就說明第二關已通過了。



神似是升級的標準

有道是,字如其人。說的是什麼樣的人,就寫什麼樣的字。一個性子急躁,馬馬虎虎的人,字寫出來肯定是潦草甚至難辨的。而一個個性沉穩,認真嚴謹的人寫的字,必然是工整好看的。所以說,字也是有靈魂的,就是有神氣。在我學習書法時,老師曾反覆強調過,練習書法必須有神韻,首先對照書帖,要能達到神似。通俗地說,你寫出的字,要與書帖上的字神意相通,不僅形似,更要象是名家寫的一樣。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用了一年時間,光墨汁就用光了100多瓶,毛筆用壞了十幾支。最後,厚積薄發,終於達到神似的地步,才開始習練行書。正如名人所言,基本功越紮實,未來的路走起來越順溜。我剛練習行書時,因為有了前期的習練楷書的基本功,所以練習行書非常輕鬆,熟悉套路後,寫起來如行雲流水,不論運筆落筆,還是勾連停歇,無不運用自如,真如長虹貫日,一氣呵成無比暢快,簡直爽到爆,那感覺美妙極了。



總之,習練書法要有耐心,心要靜下來。練習楷書達到形似是基礎,達到酷似是樓梯,達到神似是核心。只有一步一個腳地打牢基本功,才能夠輕鬆愉快的過關升級,由習練楷書轉向行書的練習。


國學講堂


首先看你原來什麼樣的書寫基礎。

還有看個人的性情。

書法和中國繪畫講一個意境。個人認為從顏體連起。堅持練,融匯貫通,基礎紮實了。性情平和了,悟到意境感覺了。水到渠成。信手拈來。再練其它的或自己的風格自然就出來了。

貴在認真,用心,堅持


老馬不識圖


練書法就如同蓋樓,萬丈高樓平地起,要想大樓穩固,就先要打好基礎,楷書是基本功,學書者先把楷書練好,然後再接觸其他書體


文遠閣閣主


學習行書之我見

一、先大楷

建議先學唐楷,比如歐陽詢九成宮。把筆法、筆畫、結構的規律充分的瞭解和掌握。

二、再小楷

學好大楷以後,不要直接學行書,直接學行書會非常生硬、彆扭。

建議學小楷。然後大量抄經,抄經時,速度可以加快,用筆可以適當放鬆、放開、隨意些。然後,你會發現,許多字不經意的就連了起來,活躍了起來。

為什麼?

因為,古代沒有印刷、打印,全靠手寫,而小楷又是通行字體,公務繁忙了以後,人們就會在以前非常嚴謹的小楷基礎上,寫的快起來了。

然後,就自然的過渡到行書了。

三、學行書

當大小楷已經掌握了以後,可以從聖教序入手,以後再學其他的。


老跨鬥


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以前跟好幾個書法界的前輩,討教過這個問題,大致上可以分為兩種觀點。

一,基礎論,認為楷書是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所以一定要要求把楷書練的爐火純青,才練別的

二,穿插並進論,認為每一種字體都有自身特點,每個人的關注點也不一樣,認為如果非要把楷書練好了,再練別的,那麼,有的人可能一輩子只能寫楷書了。而且長期練一種字體,很容易出現枯燥,不利於開拓視野!所以他們主張,在某一個階段,可以某種字體為重點,並對其他字體做有益的嘗試

我個人比較認同第二種。在我的朋友中,有從篆書,隸書入手的,也有從草書入手的,當然,更多的是從楷書入手

歡迎大家留言探討




習兿無涯


楷書規整,草書飄逸、龍飛鳳舞。楷書與草書之間又共性,又各有特性。共性是運筆用筆,楷書特性是運筆慢,草書特性是運筆快。一般,先練楷書,後練草書,先走後跑。練楷書只要掌握了運筆用筆,就可以練草書了。兩者可以兼練,楷書練穩重,草書練靈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