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戰軍是什麼部隊?

大概也許可能ba



野戰軍是相對地方守備部隊而言的,也就是在某個戰略區執行機動作戰任務,主要是用於進攻的部隊,而地方守備部隊則是用於固定區域的地方守備的部隊。不過這兩者之間的劃分並不那麼絕對,在必要的時候,野戰軍可以轉為地方部隊,地方部隊也可以抽調出來參加機動作戰,成為野戰部隊。

比如淮海戰役中,華東野戰軍當時的兵力大約四十萬人,和和中野部隊合計大約在五十萬人左右,但實際作戰過程中,抽調了大量的地方部隊參戰,按照戰史上的記載,參戰的地方部隊數量達到四十萬人。

這從番號就能看得出來,比如魯中南縱隊,豫皖蘇獨立旅,冀魯豫獨立旅,就都是在淮海戰役時才抽調來參戰的地方部隊,一般都是要配合主力部隊承擔作戰任務。而像魯中南縱隊和渤海縱隊這種番號則意味著,他們雖然仍然屬於地方部隊,但是在參戰時臨時調撥給華野指揮,但不隸屬於華東野戰軍的戰鬥序列。


在東北也一樣。比如圍困長春的部隊,原本是三個野戰縱隊,但在野司決心先打錦州之後,臨時抽調走了兩個縱隊,剩下的只有一個縱隊。當時東北野戰軍的一個縱隊一般人數大約四萬人,但個長春城裡的十萬人的守軍相比,數量上是劣勢,怎麼可能四萬人圍困十萬人呢?就是因為除了這個主力縱隊之外,還有七個獨立師參加了圍困長春的作戰。

一般而言,因為野戰部隊都是需要承擔主要作戰任務的,而且主要用於攻擊,所以一般武器裝備都要比地方部隊好很多。這也是東北戰場上國軍形成的判斷對面的解放軍的戰鬥力的時候形成的一個固定的印象,有重炮就是主力部隊,沒有重炮就是地方部隊。實際上到遼瀋戰役的時候,解放軍的炮兵數量大幅增加,地方部隊業有了重炮了。

國軍這邊的情況也一樣。比如長春守軍中,正規軍只有滇軍曾澤生的六十軍個鄭洞國自己一手帶起來的部隊新七軍李鴻部,總計約六萬多人,加上交通總隊以及地方保安團等,總共才達到了十萬人。瀋陽的部隊中,除了廖耀湘兵團是一個機動兵團之外,留守兵團周福成所率領的五十三軍,就在承擔瀋陽城防,但五十三軍其實又是一個野戰軍。


這也是解放軍與國軍作戰時的一個重要區別。國軍每佔領一個地方,都要留下一部分部隊守備,所以佔領的地方越多,分出去承擔地方守備的部隊就越多,而能夠用於機動作戰的野戰部隊得數量就會下降。所以解放軍才經常再放棄某個地方的時候會說,胖對手再背上一個包袱。

比如七十一軍是國軍在東北初期的主力部隊之一,但是在四平之戰後,七十一軍就被留下來駐守四平了,導致七十一軍的八十八師分散孤立,被解放軍輕而易舉的殲滅了,而七十一軍自身的實力也下降了,成了東北戰場上拖後腿的一個部隊。六十軍也一樣,一開始主要是用於機動作戰的野戰部隊,後來也被用於守備吉林市去了,成了地方守備部隊。

解放軍則剛好相反,除了剛到一個地方要開闢根據地的時候,部隊回分散來來,各部隊分別兼地方軍區,軍分區之外,其他大多數時候都會盡可能的集中起來,用於機動作戰。這也就是解放戰爭中雙方作戰完全相反的原因,國軍不斷把精銳主力分散開來守備地方,二解放軍則不斷的集中兵力用於機動作戰,消滅敵人有生力量。


蕭武


野戰軍是指專職作戰的機動部隊,又稱野戰部隊。目前主要指各個集團軍。例如大名鼎鼎的38軍,號稱“萬歲軍”。野戰軍是從解放戰爭期間一直延續下來的。相對應有地方部隊,主要指各個軍分區下轄的部隊。下面比較一下地方部隊和野戰部隊的區別。



共同屬於解放軍的序列。

野戰部隊和地方部隊都屬於解放軍的序列,都歸中央軍委的統一領導。軍隊改革後,劃分了5大戰區,按照戰區主戰的原則。戰區可以指揮轄區內的野戰部隊和地方部隊。



擔負的任務不同

地方部隊通常都有固定的任務,例如一些邊防團,海防團等,都擔負著邊境的巡邏和警戒任務,他們的任務很明確,通常情況下不會調動的。



野戰部隊的主要任務是機動作戰,戰時野戰部隊是首當其衝的,例如經常看到外國媒體報道,說我國向某邊境增兵,這裡指的就是野戰部隊。平時野戰部隊的主要任務就是訓練,準備打仗。野戰部隊的演習也很多,部隊還是很辛苦的,也是鍛鍊人的地方。


史海看浮沉


野戰軍是野戰部隊的簡稱,狹義的野戰軍指的是中國陸軍。

廣義的野戰軍指的是陸、海、空、火箭軍等用於直接作戰的部隊,這個是相對於省軍區系統的民兵預備役而言的,省軍區系統管轄的民兵預備役部隊又叫做後備軍。

  1. 我國之所以有野戰軍、野戰部隊的說法,主要來源於解放戰爭時期,解放軍有四大野戰軍,彭德懷指揮的第一野戰軍(西北野戰軍),劉伯承、鄧小平指揮的第二野戰軍(中原野戰軍),粟裕指揮的第三野戰軍(華東野戰軍),林彪指揮的第四野戰軍(東北野戰軍)。四大野戰軍是解放軍的幾乎全部主力部隊,戰鬥力極強,功勳彪炳史冊。


  2. 重點要提的是第四野戰軍。第四野戰軍勇猛無敵,是一支兵力最強悍、武器最精良、戰將最齊備的鐵血雄師。解放戰爭中,四野在林彪、羅榮桓、蕭勁光、黃克誠、鄧華、譚政、劉亞樓、李天佑、陳伯鈞、洪學智等一批被稱為“猛將”、“怪才”的率領下,從零下40度嚴寒的白山黑水,一直打到40攝氏度酷暑的海角天涯,先後轉戰東北、華北、華中、華南戰場,並在三大戰役勝利後經歷一系列大規模的血戰、硬仗,縱橫馳騁於14個省區,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建立了特殊功勳。


  3. 當時的野戰軍,不是現在的軍級單位,而是相當於大軍區戰役級作戰集團,比如當時的第四野戰軍下轄4個兵團12個集團軍。

  4. 從此之後,中國老百姓就把能打仗的作戰部隊叫做野戰軍。

  5. 中國軍隊經過多次改革,作戰部隊早就變成陸海空合成部隊了,但是野戰軍依舊在老百姓心目中口口相傳,既是紀念當年強悍無敵的四大主力野戰軍,也是對現在作戰部隊的一種希望和寄託。


東方貝雷


狹義上來說,野戰軍就是基於一種,全領域機動作戰的部隊。

其中最有名的野戰軍,當屬解放戰爭時期的東北野戰軍、華東野戰軍、西北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

可以一定程度上來說,正是這四支野戰軍,在各自所屬管轄地域,打敗了自己的敵人,迎來了徹底的勝利,解放路全國的。

大家都知道,解放戰爭時期,最著名的三大戰役,正是有這麼幾支軍隊參與的。其中三大戰役中的遼瀋戰役,正是林彪帶領的東北野戰軍率先打響的。

我們都知道,遼瀋戰役打響的時候,國民黨在東北的兵力,還是十分的強悍的,他們擁有強大的活力,包括全部美式裝備的武器。

但是,最終在林彪指揮的東北野戰軍的,全體官兵努力下,我們先後打贏塔山之戰,佔領了錦州。

然後,就是長春的鄭洞國部隊,最終在我們圍攻長春的時候。

鄭洞國管轄的60軍軍長曾澤生宣佈起義了,緊接著鄭洞國管轄的另一個軍也宣佈投降了。也就是長春並沒有進行激戰,國民黨反動派就徹底的敗北了。

東北野戰軍勝利之後,鄭洞國也就被俘虜了。

遼瀋戰役迎來真正的勝利,是老耀湘的十幾萬軍隊被消滅在了黑山。至此東北野戰軍把國民黨反動派在東北的勢力全部消滅掉,東北全境解放。

華東野戰軍的主將是粟裕,提到華東粟裕在解放戰爭,真的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用林彪的話來說,粟裕就是竟打神仙仗打這麼一個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將領。

當然了我們知道粟裕解放戰爭時期,打的最為經典的戰役有很多,其中蘇中七戰七捷,正是這七場戰役的勝利,打的國民黨丟掉了魂魄。

然後緊接著就是孟良崮之戰,在孟良崮戰役中粟裕全殲國民黨精銳部隊七十四師。七十四師的殲滅,如同砍掉了蔣介石的左膀右臂。

後來,淮海戰役打響前,粟裕率先帶領華野軍,拿下了黃百韜兵團然後,再就是粟裕華野軍和劉伯承帶領的中原野戰軍,一起吃掉黃維帶領的嫡系十二兵團。

最終粟裕和劉伯承帶領的中原野戰,軍取得了淮海戰役的勝利。正是淮海戰役的勝利,蔣介石意識到自己的大勢已經去了,這時候自己的敗局已經定了。

所以,淮海之後,蔣介石就開始佈局退守臺灣的事情了。所以,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在解放戰爭中,還是立了很大的功勞的。

西北野戰軍的主將就是彭德懷,我們對彭德懷都不陌生,他打過著名的百團大戰,為中國抗日戰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解放戰爭的時候,彭德懷帶領的西北軍,主要是和國民黨胡宗南的部隊周旋。

但是,彭德懷帶領的西北軍只有幾萬人馬,胡宗南卻有幾十萬大軍,即使再這樣的兵力不對等的情況下,彭德懷依靠激動的作戰方式,還是取得了戰場上的主動權。最終彭德懷的西北角,還是把胡宗南帶領的國民黨反動派打敗並且趕出了西北,解放了整個西北地區。

所以說中國大陸全境,正是有這幾支野戰軍解放的。野戰軍在歷史上的地位,也是其它軍隊不能相比的。


史學達人


嚴格意義上講,廣義的野戰軍就是不以城防或地區守備為主要任務的機動兵團,也叫野戰兵團或野戰部隊。而與之區分的正是衛戍區、守備區、警備區等固定地域的警備部隊;狹義地說,人民解放軍在解放戰爭後期,將五個方向的重兵集團命名為野戰軍。



以解放戰爭中的國軍淮海戰場為例,徐州的邱清泉第二兵團、李彌第十三兵團、孫元良第十六兵團;從海州西撤的黃百韜第七兵團和從蒙城增援而來的黃維第十二兵團,這都是野戰軍,徐州或海州不過是他們的臨時性駐地,任務完成會被調走前往新的作戰區域。

但同時徐州剿總還指揮著第1第2第3第9四個綏靖區的部隊,這就不是野戰軍了,比如淮海戰役率先起義的何基灃與張克俠的第3綏靖區,就是駐防賈旺、臺兒莊地區的守備部隊。一般來說,蔣介石會把自己的嫡系精銳組建成野戰兵團,而把雜牌和地方武裝指定地點編成綏靖區 ,自然野戰兵團的裝備和補充也好的多。



人民解放軍在解放戰爭初期沒有統一編制,各以“西北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等稱呼,直到1949年1月進行整編時才確定野戰軍名稱和下屬部隊番號,其中彭德懷指揮的西北野戰軍更編為第一野戰軍,劉鄧指揮的中原野戰軍更編為第二野戰軍,陳粟指揮的華東野戰軍更編為第三野戰軍,林羅指揮的東北野戰軍更編為第四野戰軍,聶榮臻指揮的華北部隊更編為華北野戰軍,各野戰軍下面還編制了兵團、軍和師,使軍隊正規化,但這裡的野戰軍三個字就比較狹義了。



以東北的解放軍為例,實際上到林彪進關參加平津戰役時,東北我軍總兵力已達100萬人以上,但其中歸第四野戰軍指揮的野戰部隊只有70萬左右,從東北一直打到海南島。而其它30萬人馬就是歸東北軍區指揮的地方部隊,負責林彪進關後東北的治安與警備,司令員兼政委是高崗。

所以,東北的解放軍不等於第四野戰軍。


度度狼gg


崤山小虎第447條回答。

野戰軍說白了就是軍團級(戰區級)的陸軍部隊,為了發揮大軍團作戰的效能,把分散的部隊統一成一個軍團,集中力量辦大事!

1948年11月,解放戰爭進入全面反攻階段,為了集中優勢兵力對付蔣介石的正規軍團,人民解放軍決定在決戰中以數量取得壓倒性優勢!

所以,把全國的解放軍按作戰責任區劃分為五個野戰軍,分別是西北野戰軍(彭德懷),東北野戰軍(林彪),中原野戰軍(劉鄧),華東野戰軍(陳毅)以及華北野戰軍(朱老總)

很快,解放戰爭摧枯拉朽,三大現役就取得決定性勝利,人民解放軍沒辦法再按作戰責任區進行用兵了,乾脆改成按編制序列吧!

彭老總西北就是一野,劉鄧的中原就是二野,陳毅華東是三野,林彪的東北人數最多,是為四野!



這樣大家就可以過長江,解放全中國了!再之後全國勝利了,解放軍還要發揮守土有責的重任,又把野戰軍直接劃成了軍區。

就有了後來的五大軍區,一野,西北軍區,二野,西南軍區,三野華東軍區,四野中南軍區,華野由於是御林軍,改的最亂!小虎也記不得清了。


總之呢,野戰軍就是正軍團級、正戰區級的作戰單位,就是為了發揮集中指揮的優勢!並不是什麼在野外作戰的軍隊,在野外作戰的軍隊那叫山地旅或山地師!


哨兵小虎


野戰軍就是獨立執行中央或甚高系統命令的主力部隊。通常是滿編滿員,裝備好,機動作戰能力最強的甲類部隊。邊防軍團堅持守備與敵人持續作戰,野戰軍團發揮機動性進行側翼突擊以一舉擊潰敵軍。

野戰部隊和地方部隊都屬於解放軍的序列,都歸中央軍委的統一領導。軍隊改革後,劃分了5大戰區,按照戰區主戰的原則。戰區可以指揮轄區內的野戰部隊和地方部隊。

人民解放軍在解放戰爭初期沒有統一編制,各以“西北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等稱呼,直到1949年1月進行整編時才確定野戰軍名稱和下屬部隊番號為第一野戰軍、第二野戰軍、第三野戰軍、第四野戰軍、華北野戰軍,各野戰軍下面還編制了兵團、軍和師,使軍隊正規化,但這裡的野戰軍三個字就比較狹義了。

野戰軍是歷史的產物,當時為了適應大規模的戰爭而將旗下的武裝部隊改編成大規模作戰集群!是方面軍級單位。下轄若干兵團、軍,還有少數獨立師,兵力從數十萬到數百萬不等!承擔的都是戰略級的作戰任務!軍政首長均為元帥級!

野戰部隊的主要任務是機動作戰,戰時野戰部隊是首當其衝的,例如經常看到外國媒體報道,說我國向某邊境增兵,這裡指的就是野戰部隊。平時野戰部隊的主要任務就是訓練,準備打仗。野戰部隊的演習也很多,部隊還是很辛苦的,也是鍛鍊人的地方。

野戰軍就是機動作戰部隊,比如現在解放軍的陸軍的13個集團軍是野戰部隊。原來的武警機動師也可以稱為野戰部隊。

歷史上,解放軍有5大野戰軍,屬高於兵團的戰略方向性的部隊編制,建國後不久取消。


小青年娛樂文化


廣義野戰軍也叫野戰兵、野戰部隊、機動部隊,其定義是指不以地方防區守備為主要責任,接受最高軍事機構直接指揮,是一個國家軍事機動作戰的主要進攻性力量。中國歷史上,習慣把軍隊分為野戰部隊:國家主要軍事力量,由地方部隊擇優選拔而成,有更精良的武器和更嚴格的訓練,如宋朝禁軍、明朝京師三大營、滿清早期的八旗軍等,負責拱衛京師和國家間戰略決戰;地方部隊:負責地方軍事安全,有固定防區的衛戍、警衛和城池防守軍隊,是野戰軍的補充力量;邊防軍:專門負責邊境和要塞守備、巡邏,防止外國入侵的第一道軍事力量。

早在戰國時期,各國實行徵兵制,一旦有戰事,國家徵召全國男性公民參戰,如秦趙長平之戰,秦王親赴河內郡,徵集全國男性公民前往戰場。所以徵兵制中很少區分野戰軍和地方防守部隊,一定要分,只能將城池守備部隊劃為地方部隊。漢隨秦制,國家一旦有戰事,即徵集大量公民入伍,但是漢又加入了義務兵制度,但是不夠完善,造成了: 十八從軍徵,八十始得歸的現象。南北朝開始國家實行府兵制即軍戶制,組成國家主要軍事力量來源。所以宋以前王朝,地方長官(州牧、刺史)權力很大,即負責地方行政,同時兼任地方安全和軍事,手中掌握一地軍政大權,一旦國家出現不穩定因素,這些地方長官很容易形成割據勢力。而中央軍形同虛設,戰力羸弱,州郡反而建立強大的部隊,如三國的白馬義從、無當飛軍,這階段州郡又負責邊防安全,所以野戰和地方部隊無明顯區別。唐朝廢除府兵制,建立節度使制度,國家軍隊由各州集中到邊帥手中,但後來節度使除了統兵權外,逐漸獲得地方行政權、財政權,立即對皇權構成威脅,如安祿山任三鎮節度使後,手中作戰部隊達到20萬,實力遠超中央軍。所以宋以前王朝,並不刻意區分野戰部隊和地方部隊,所謂的精銳部隊是靠將領特意打造訓練的,不具有制度性普遍化。當然也有例外,戰國魏國就實行過募兵制,打造過比秦還兇猛的野戰部隊魏武卒,但也因為財力人力的限制而衰敗。

宋朝吸取前朝武將作亂的教訓,建立完善的軍事制度,將國家軍隊分為邊軍,廂軍(地方部隊)、中央禁軍(野戰主力部隊),徹底把軍事指揮權集中在皇帝手裡,但同時造成國家軍事能力薄弱,由於缺乏將領與部隊的日常溝通,臨陣磨槍,最終造成亡國之恨。明朝參照宋朝軍制,精銳部隊集中在京師,隨著明末蒙古、女真、日本崛起,野戰主力逐步被邊關部隊替代,中央軍已名存實亡,虛有其表。隨後滿清崛起,八旗是主力野戰部隊,征戰四方。但是朝廷將八旗軍分散駐守四方後,八旗軍褪化為地方軍事力量,喪失了原有戰鬥力,主力地位逐步被綠營、湘軍、淮軍等替代,到清末北洋新軍成為野戰主力。

抗戰勝利後內戰爆發,國軍依靠機動野戰部隊發起全面和重點進攻,西北解放軍、華中解放軍、華東解放軍、東北民主聯軍,分別成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野戰軍,雖然解放軍(野戰軍、地方部隊、民兵)在總體部隊數量低於國軍,但是在機動兵團(野戰軍)數量上一直保持對國軍的數量優勢。


菸酒閣大學士


從今天來說,野戰軍就是獨立執行中央或甚高系統命令的主力部隊。通常是滿編滿員,裝備好,機動作戰能力最強的甲類部隊。這樣的設計思路與公元四世紀羅馬帝國將軍隊分為邊防軍團與野戰軍團是接近的,邊防軍團堅持守備與敵人持續作戰,野戰軍團發揮機動性進行側翼突擊以一舉擊潰敵軍。

歷史上,解放軍有5大野戰軍,屬高於兵團的戰略方向性的部隊編制,建國後不久取消。


四川達州


野戰軍是歷史的產物,當時為了適應大規模的戰爭而將旗下的武裝部隊改編成大規模作戰集群!是方面軍級單位。下轄若干兵團、軍,還有少數獨立師,兵力從數十萬到數百萬不等!承擔的都是戰略級的作戰任務!軍政首長均為元帥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