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寒假期間便組織每天將近6小時線上課程的現象?

初中物理叢老師


我們這裡,開學時間要在2月17日之後,所以,從今天算起,還有漫漫地15天左右的時間。最為關鍵的是,17日之後能否順利開學,還要看疫情狀態,等待上級部門的通知。

為了保證同學們的學習不受影響,根據上級部門的建議,各地都自行設法,要實現“停課不停學”,網絡直播授課一時間好像成了最好的選擇。

01、我們這裡的做法,非常有借鑑意義,可參考。

我們這裡,也作出了這樣的選擇。但我對比了其他地區的網絡授課,我們這裡有如下幾點不同,我感覺更合理的。

大家可以先了解一下:

1、我們當地的網絡授課,並不是以學校為單位,而是以縣市為單位,有教育部門組織最優秀的教師在網絡上對全市學生進行網絡直播教學。

這樣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我們當地原本就有市政部門的網絡直播課,這些老師平時就對網絡直播熟門熟路,讓這些老師給學生上課,就避免了各校老師自行摸索的問題。

2、我們當地網絡授課的時間安排是各個年級段分開的。小學、初中階段,是寒假正常結束之後,也就是2月11日之後,正式開展“研學不停課”活動;高一高二是2月10日;只有高三是2月3日開始。

這個時間安排我認為更合理。因為離高考只有120多天了,提早上課是情有可原的,但是,藉著“研學不停課”的幌子,最後連學生正常的寒假休息時間都剝奪了,這就有點過猶不及了。

3、我們當地在授課內容的安排上,主要以輕鬆項目為主。

比如,小學階段,主要還是以興趣課內容為主,加上合理的體育鍛煉,目的感覺更像是在給孩子們規劃生活,適應下一階段的學習;初中階段,雖然以主課教學為主,但是在時間安排上,也就4個小時,其他時間主要安排自主學習。

我認為這樣的安排才是最合理的。理由如下:

  • A、線上教學,孩子們缺乏監督,學習效率較低,用時間換效益,這是效益最低的行為。

  • B、老師、學生間缺乏交流。老師通過屏幕根據自己的節奏授課無法兼顧學生的需要,所以老師的授課,以完成任務為主,授課效率低下;除非學生的求知慾很強,否則效果不如看一部電影。這一點你可以去看網絡上那麼多精品課,真正去看的學生有多少?寥寥無幾。原因是,學習本身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

  • C、高強度的授課,對學生的視力來講是一種傷害。我們其實可以去想象一下,讓你一天連續對著手機屏幕看文字,還不能走神,眼睛會不會出問題?


這個階段的學習,我認為以讓學生收心、做好下學期開學前的準備,儘快適應下個學期的學習為主,強度不能太高,畢竟線上教學不如線下直觀、可控,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很難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

02、看完我上面的介紹,大家應該明白我的想法了,這裡,我總結一下:

1、網絡授課,不應該讓學校老師自行摸索。

因為摸索是需要成本的,是需要走彎路的,這些成本、彎路,最後還是會落實到我的學生頭上。比如,有很多老教師,他原本根本沒有接觸過網絡直播,你就這麼兩天就想讓人家學會,還要很自然完成授課任務,這是不現實的。就比如君山,玩自媒體這麼久了,也只敢用文字和大家表達我的想法,你真讓我對著鏡頭說點什麼話,對君山這個老教師來講,真得挺難的。適應一個新事物需要一個過程,我們不能想一出是一出,是一出就做一出。容易成為一場鬧劇;

2、網絡授課,是我們當下的無奈之舉。效果明顯是不如課堂教學的。但聊勝於無,在無可選擇之下,我們只能選擇它。所以,這個時候我們無論怎麼談論利弊,它都是利大於弊的。但我們也不能把它的作用無限擴大了。擴大到覺得他可以拯救整個當下的教育了。這也是不現實的。它要算,也頂多是一個安慰劑,它的實行也有很多的弊端。比如學習效率問題啊,學生的視力問題啊,家長的監管問題啊,下一學期的學習進度的問題啊,等等都是問題;

3、網絡授課,不限時、不限地,真是個好東西,但是,實行網絡授課,我們不能剝奪了學生正常的假期時間。疫情當下,人心惶惶,我們何必又搞這麼一出,去讓學生們也人心惶惶呢?完全沒有必要嘛!像高三、初三的學生,因為升學壓力大,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他們沒有辦法,他們早一點學起來,那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其他的學生,像天真無邪的小學生啊、初一初二還比較迷茫的青春期少年們啊,我認為是他們休息的時間就應該還給他們,讓他們快樂的成長不也是我們教育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麼?

4、網絡授課,其實也遠不是隻有直播一種。直播看起來新奇,其實效率上真得不高。我認為有些老師在假期裡給學生的輔導行為也是十分可取的。比如有些老師利用QQ群、微信群,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佈置相應的學科練習任務,規定時間完成,然後在群裡給學生髮答案、並進行答疑。再比如,有些老師給學生布置自學內容,比如背誦古詩啊、單詞啊、看經典名著啊,並設計學習時間安排表,讓家長進行監督,因為切實可行,家長對孩子的學習任務看得見、管得到,這也保證了每一個學生學習上的公平性問題。

03、結束語:

抗疫形勢很嚴峻,人性惶惶,但是,凡是還是以穩為主,慌是沒有用的。

在教育上,教育部門給我指明瞭很好的道路——“延學不停課”。但在這個指導性的意見之下,咱們不能盲目,不能自亂了陣腳,把一件好事做成了亂糟糟的壞事。

君山上面介紹的是我們當地的一些做法。肯定不是最完美的,但是,我想也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寒假還沒有結束,各地調整方案還來得及,希望能集各地之所長,最後真正制定出有利於教育的好方案吧。

最後,還是希望本次疫情能夠早點結束。延學是無奈之舉,我只盼能夠早日開學吧。


你好,我是君山,愛談一點教育,如果你也喜歡,歡迎關注我,君山期待與你進行交流!


君山老師


寒假期間便組織每天近6小時線上課程的現象。也許很多人都不理解這種做法。

我是語文教育楊柳依依。我想不管是學校還是老師,都不想進行線上授課,因為面對冷冰冰的屏幕,老師會覺得無法與學生溝通,看不見學生的表情,不知道學生的疑惑在哪裡,實在有些讓人手足無措。

但是,特殊時期特殊處理,疫情面前,我們既要不出門,又要學習,我們必須想辦法克服困難。

我們學校昨天下午就收到來自市教科體局的通知,1--8年級2月10號網上正式開課,至於9年級和高三沒看見通知,我估計可能已經開課了。

對於一個新事物,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都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這個過程對於學生來說,孩子們適應能力強,可能還好點,對於老師們,特別是農村學校的老師真的是一大挑戰。

結束語:困難肯定是有的,讓我們共同想辦法,克服困難。少些抱怨,多些理解,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只要挺過了這幾天關鍵時期就好了。孩子長時間盯著屏幕的確不太好,家長要讓孩子學會調節,休息時間就去走走,看看遠處。


語文教育楊柳依依


說實話,每天六個小時的線上課程會對學生的精神狀態造成極大的傷害。

我義務給學生直播上課已經五天了,每天三個小時左右,現在眼睛發脹酸困,特別難受。以前我是飛行員的眼睛,這五天下來我都已經看東西成重影了,頭也很脹,精神越來越難以集中。

這是因為我的生活節奏被徹底打亂了,而且出不去,沒法得到精神的釋放。

所以如果孩子們一天上六個小時的網絡課,只要一週,且不說有沒有效果,眼睛,精神,效率都會出現問題。


天天122685816


因為疫情,不少地區的學校都延時開學,暫時線上授課。

不可否認,這樣的出發點是好的,延時開學,但是學習不能延時,避免孩子在家無所事事,耽誤學習,特別是初三、高三的畢業班學生。前兩天和一個朋友聊天,他家孩子今年高三,學習成績還可以,往年的慣例都是高三學生初六開始上課,今年因為疫情,估計要到2月17號以後才能上課。學校組織老師在線給學生上課,要求學生和家長在群裡打卡,發了個課程表,包含早上幾點起床早讀,幾點吃飯都有規定,和在學校的作息時間一樣,老師說了,這樣也是為了防止學生在家無規律的複習,等正式開學後不習慣。朋友覺得這樣挺好的。不過開始那兩天可多家長不習慣,一會這個家長在群裡發個信息,一會那位家長問個問題,還有些父母沒在的家長愁的不行,也是擔心耽誤孩子在家的複習,不過這兩天有點好了,效果還算可以。

對於線上上課6個小時,我是這樣看的

這也是無奈之舉,特殊時期特殊對待,因為老師和學生多數都是第一次在線上上課,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網絡、聲音、圖像等等,包括聽課質量,問題解答都可能會存在一定的問題,作為家長和學生,能克服的儘量克服,實在克服不了的,能學多少先學多少吧,把沒學會的知識點先記下來,等開學後再向老師同學請教吧。


然規教育說


寒假期間組織六小時線上課程就是附圖的個案吧,附圖上很明顯寫著“九年級”,這是初三畢業班。高三更不用說了,週末上課和壓縮暑假對他們來說沒有用(都考完了)。所以作為畢業班的孩子,寒假期間每天學習估計要八九個小時,六小時學習並不過分。這是其一。

其二,就算是普通年級的孩子推遲開學的這段時間肯定也是要學習的(上午三小時下午三小時),只不過不知道學什麼和怎麼學,這時候有線上課程肯定是有幫助的。

三,線上課程傷眼睛這個事情是沒辦法解決的。只能選擇一個,要眼睛不上課,要上課不要眼睛。

這個事沒有對錯,不存在如何看待的問題。不用糾結選擇一個就行了。


笑笑媽001


真的沒有發現在寒暑假,讓孩子每天六個小時的學習有什麼問題。

我記得我的孩子小學的時候,有一次在我們面前埋怨老師每天只是給她佈置抄寫的作業。我就對他說,孩子,不要埋怨老師,我自己作為老師也是父母,我都希望你的老師多給你佈置一些作業,如果他沒有其他的作業,那你就找一些有建設性的東西來做。

既是老師也是父母的,我都這樣做。有時候我也真的不習慣那一些父母,動不動就動了惻隱之心,說要還孩子一個童年。這是一個多麼錯誤的想法。要還孩子一個童年太容易啦,不要讓他去上學,直接讓他每天玩就行了。其實這些家長就是逃避監督孩子讀書學習的責任。

有時候我會對一些家長說,不要老是遷就自己的孩子,你會毀掉他的。為什麼孩子小就一定要把大部分的時間留給他們去玩呢?你要讓他們知道快樂是來之不易的,學習兩個小時休息15到半個小時,這才是正常的。有假期除了學習之外就是跟家人一起到野外去散散心,這也是非常值得珍惜的時間。

現在似乎根本就沒有人會明白,現在的孩子說是有很多因為學習壓力太大而跳樓自殺,其實這種理解是錯的,表面上看他們是為了作業而跳樓自殺,其實是因為他們的生活太好了,做作業讀書讓他們犧牲了很多,玩手機電腦的時間。另外一方面就是家庭教育的嚴重缺失,讓他們根本就不知道什麼叫美好的生活來之不易,要珍惜自己現有的好生活和珍惜自己的生命。孩子連這些都不懂,他們怎麼會珍惜自己的生命呢?最關鍵的是連家長自己都不懂。你們為什麼會覺得寒暑兩個假期每天六個小時的學習會很高強度呢?如果你的孩子能夠接受,那證明你對孩子的家庭教育還是合格的甚至是高分的。跟蹤好他們假期的學習,有空餘的時間就跟孩子在一起,多過一些家庭的親子生活,這才是正常的。


中小學英語精修


老師和學校為了孩子的學業,迫不得已。

在疫情面前,人人自危,人人自保。孩子的學業不能因為疫情而緩下來。既要保證孩子安全,又要保證學業不拉下,學校和老師用心良苦。

對很多老師而言,上線上課是很痛苦的。

對著冷冰冰的屏幕,世界最進的距離是“不知道你在哪”心裡一直牽掛,世界最遠的距離是“牽掛的你,還好嗎?聽懂了嗎?作業做了嗎?還有什麼問題嗎?”

還記得我大學老師說過一句話“這個世界上只有老師和父母願意把自己一生所學授予你”。

做為老師,我們克服困難為孩子而戰,把孩子培養成像鍾南山一樣的,讀書為了救人!

各位老師辛苦了,祝天下老師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正面教育孩子


6個小時的九年級線上課程,需要好好把握!

我小時候就比較喜歡學習書法,一次偶然的機會,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家人的電視上正在播放書法教學視頻。當時,我就停下了腳步,站在那裡一動不動的全神貫注地看了起來。就是這幾分鐘的視頻學習,讓我永遠記住了一種毛筆字運筆的特殊的技巧,到現在我還為那一次的視頻學習感到高興不已!

現在,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控制需要,學校不能開學,於是,為了不讓孩子們丟下學習、忘記學習,特別是面臨畢業的九年級學生,更加應該利用在家裡待著沒事幹的機會,好好地學習學習。於是,這種既可以幫助學生學習,又可以防控疫情傳播的線上課堂應時而生,好事情,學校領導考慮得非常周到!

我看到這個課程表的安排,主要是主科的學習,也是中考時難以得分的非常重要的科目,不在這些科目上花費更多的勞動和時間,要想得高分確實不容易。

不過,線上學習可能比較枯燥乏味,沒有課堂氛圍,沒有老師的臨場指導,也沒有同學的互相鼓勵,那麼,就需要有一顆熱愛學習的心支持!如果沒有想學習、想提高成績、想迎頭趕上的心裡準備,可能學習效果不會怎麼好。

但是,開卷有益啊!只要學了,哪怕只有學到一點點,總歸是好的。

我支持這樣的學習方式!

為這樣的關心學生學習的學校領導點贊!


中小學教育者


現在線上直播轟轟烈烈,老師、家長、學生忙得團團亂轉。學生一天到晚不離手機,累得苦不堪言,學得收效甚微。



從教育部、教育廳、市縣教育局不斷下發文件,保證疫情防控期間,停課不停學,使孩子學習不受影響,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開展線上課堂。

主管部門各科室輪翻推薦各類平臺、軟件,各教育資源免費開放,電子課本、微課、同步練習,一師一優課資源平臺、豫教雲、人教點讀app、學而思、釘釘軟件等,還有學習強國直播課堂也已上線,現在教師備課這不愁資源,愁的是不知該如何選擇,到底哪這個適合學生需要。



我們學校研究使用釘釘系統線上直播。制定方案,組織教師培訓,拉家長進群,固定課表,分單元備課,以班級為單位直播。上午下午各兩個小時,中間有休息時間,留出有自主複習時間,鞏固當堂所學內容,紮實掌握基礎知識。

想法很好的,但實際操作中問題接踵而來,學生來自四面八方,家庭條件不一樣,沒電腦、沒網絡、爺爺奶奶監護的不會使用,這類學生跟不上節奏,得有個學習過程。

還有一部分學生沒時間,除了學校老師組織的線上直播,輔導班也轉向了線上輔導,安排時間滿滿當當,全天學習,大部分都有,真不明白家長這麼熱衷於輔導班。時間有衝突,家長受難為,學生苦不堪言,叫苦連天,眼巴巴希望開學。

長時間對著電腦或者摟著手機,加快了孩子近視,影響學生正常學習,學生也感到累,但收效甚微,學生堅持不住,老師不在身邊,家長監管不了,失去了學習積極性。與其消磨時間,不如學生自主背書,積累經典詩篇,實實在在有些收穫。讓教師也輕鬆起來,家裡有初中生、高中生的老師,每天和孩子們搶電腦,教師工作和孩子學習同樣重要呀


教育採擷


說實在話,很多網友認為這種做法是標準的形式主義。

對這種評價我比較認同,我覺得這種一窩蜂似的做法其實還是一種刷存在感的表現。

一個真實案例,耐人尋味

最好笑的是某地教育局為了規避寒假集中補課的問題,假期前就開始組織“空中課堂”的準備事宜,打算正月初四就開始組織學生利用終端設備在家線上學習。

剛開始的時候,這個地方還比較小心,擔心上級部門責怪利用假期組織學生學習。沒想到,疫情一來,竟然歪打正著,這件事曝光後不但沒有得到批評,反而成了學習的典型。

耐人尋味不?


停課不停學,從何時起?

自從教育部規定全國各學校的寒假往後推遲,新學期開學延期以後,各地教育部門甚至網絡平臺公司也紛紛開始出招,一時間“停課不停學”的說法風靡大江南北。

按照絕大多數省份的規定,中小學生的寒假要到正月十六才正式結束,現在仍然屬於假期的時間。

嚴禁利用假期時間組織學生集中補課,這是誰規定的?怎麼疫情一來,就聽到了啪啪啪的打臉聲如此之響呢?

按照我的理解,停課不停學應該從正月十六正式開始,各地教育局或者學校組織學生開始線上學習,而非現在!

正月十六之前這段時間應該是停課不停學的準備時間,包括教育局的線上教學的安排、學校的準備工作。

現在開始組織停課不停學就是佔用了學生的假期。

教育不能搞形式主義

教育教學必須遵循客觀規律,來不得半點形式主義,不能做表面文章。

面對這場疫情而導致的假期延長,為了應對廣大學生的學習問題,根據我自己的理解應該走這樣的程序更好一些:

  1. 國家教育部最先制定停課不停學的方案,印發到全國各省份教育廳;

  2. 由各省教育廳根據本省份的實際情況再完善、制定本省的實施方案,省教育廳將完善後的方案在印發到各地市教育局;

  3. 各地市教育局再修改完善將方案印發到各縣教育局具體組織實施。

而非現在的一種無序的狀態。很多地方出現了下級部門先制定了實施方案,上級部門才做出反應,發出方案,弄得比較混亂,感到無所適從。

結束語

與往年的寒假相比較,這個寒假很多老師、學生感到比以前的假期累得多,各種各樣的寒假作業還沒有完成,又來了停課不停學的各種線上學習。

其實累的還在後面,有的省教育廳已經明確提出要求,因為新學期的延期開學,準備壓縮雙休和暑假,並且新學期開學後還要進行零起點教學。意思是,假期裡的停課不停學一切清零,從頭再開始學。

造成如此局面的根源就是這場疫情了,看來防控疫情人人有責,疫情過後,相關部門必須對有些地方不良的生活習慣進行整治了,別讓吃食的惡習再給全國人民添亂!


我是朗月寒雪,歡迎關注,一起聊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