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開吃喝,人性還渴求什麼?

大家好!我是嘉明。我們今天的話題是“被重視感”,有時候很多人做事不僅僅是因為需要去做而是為了獲得他人的尊重和重視,中國古代的荊軻就是最好的代表,他難道不知道去秦國是十死無生的嗎?但他為了回報燕國太子對他的重視還是去了。

除開吃喝,人性還渴求什麼?


你可以用武力去脅迫一個人去為你幹事,你也可以恐嚇他們為你做事,但這些行為並不是什麼情況都可以適用的,在某些情況下這種行為可能使你得不到你想要的結果,而唯一可以讓別人為你心甘情願的去做事的方法,就是滿足他的需要。

除開吃喝,人性還渴求什麼?

心理學中驅動人去行動或我們做事的根本動機只有兩種:性的衝動和被尊重的慾望。法國總統戴高樂曾經在自己的自傳中寫過:“人人都喜歡被恭維的感覺”。進化論之父達爾文也曾說過:“人類的天性中有一種本質上的需求,那就是渴望別人的重視”。

除開吃喝,人性還渴求什麼?

可見被人尊重和被人重視對於人來說很重要。如何獲得他人的尊重和重視是人類一直在踐行的問題,能夠滿足他人的這種需求的,往往都能成為領導者。人和其他動物有一種重要的區別,就是我們人類有想被他人尊重的慾望。

除開吃喝,人性還渴求什麼?


為什麼小孩子在幼兒園獲得一朵沒有什麼價值的小紅花就會很開心?主要是孩子覺得自己被大家尊重和重視,滿足了孩子這方面的慾望,孩子就會很開心。為什麼人人都想在社會上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想擁有他人的重視感和尊重也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

除開吃喝,人性還渴求什麼?

這種渴望被他人重視的慾望激起很多人奮鬥,韓信受胯下之辱後發憤圖強、唐太宗受頡利可汗城下之盟後勵精圖治等等,這些事蹟簡直太多了。當然事物都有兩面性,這種渴望也使得青少年容易叛逆,故意去做一些不好的事情來吸引父母,以求可以得到父母的重視。

除開吃喝,人性還渴求什麼?

歷史上也有一些名人為了這種渴望鬧出過不少笑話,比如著名的航海家哥倫布就曾經向皇室發出請求,希望能給他封一個“印度總督”的頭銜(那時候的人以為美洲就是印度);伊麗莎白女王拒絕閱讀那些不稱呼她為女王的信件;美國總統亞丹斯的夫人為了得到丈夫的重視故意裝病;

除開吃喝,人性還渴求什麼?


心理學家格拉斯在調查一萬名精神病人後得出過這麼一個結論:“人如果一直在現實生活中沒有獲得足夠的尊重和被重視感很容易導致精神疾病的發生”。精神病是不是很悲催呢?在我們看來可能是的,但通常來講精神病人似乎過地比我們更加的快樂,在他們的世界裡他們會獲得自己想要的一切。

除開吃喝,人性還渴求什麼?


在生活中我們獲得了身體所需的營養,而精神上的營養卻乏善可陳,我們也需要來自他人的肯定和尊重,需要來自他人的讚美。但讚美不等同於拍馬屁,讚美是表揚他人存在的有點,而拍馬屁是不管他人的優點還是缺點都表揚。

除開吃喝,人性還渴求什麼?


讚美他人能為他們帶去所需的重視感和尊重,暖言一句三冬暖,所以大家可以在生活中多多讚美他人,僅需輕輕的一句話就能獲得他人的好感,多美好的回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