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老照片:二戰名將之享有兩國元帥軍銜的羅科索夫斯基


歷史老照片:二戰名將之享有兩國元帥軍銜的羅科索夫斯基

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諾維奇·羅科索夫斯基(1896年12月9日—1968年8月3日),蘇聯元帥,統帥,軍事家,二戰時期蘇聯衛國戰爭中與朱可夫、科涅夫並稱為蘇聯陸軍的三駕馬車之一。他頭腦冷靜沉穩、處亂不驚,在蘇聯衛國戰爭中的逆境時期屢建戰功,被後人譽為“逆境英雄”。

羅科索夫斯基生於洛瓦河畔的小城大盧基,母親是俄羅斯人,但父親是波蘭人,因此他與波蘭有著密切的聯繫。

1914年入伍,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1918年加入蘇聯紅軍。1929年畢業於伏龍芝軍事學院高級指揮官進修班。“大清洗”期間曾被判死刑,後因蘇芬戰爭需要獲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先後擔任蘇軍西方面軍第九機械化軍軍長、第十六集團軍司令,布良斯克、頓河、中央、白俄羅斯以及白俄羅斯第一和白俄羅斯第二方面軍司令。

歷史老照片:二戰名將之享有兩國元帥軍銜的羅科索夫斯基

他是蘇聯衛國戰爭期間指揮過方面軍最多的將領之一。直接指揮和參與指揮了斯摩稜斯克、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庫爾斯克、白俄羅斯、東普魯士和柏林等重大戰役。1944年因功晉升為蘇聯元帥。

1945年6月24日,受斯大林之命在莫斯科紅場指揮了盛大的蘇軍凱旋閱兵儀式。戰後任北方集團軍司令。1949年10月出任波蘭部長會議副主席兼國防部部長、波蘭統一工人黨中央政治局委員及波蘭議會議員,並獲波蘭元帥軍銜。

1956年回國後擔任蘇聯國防部副部長、總監察長等職。曾分別於1944年及1945年兩次獲得“蘇聯英雄”稱號。獲列寧勳章7枚,紅旗勳章6枚,勝利勳章1枚,一級蘇沃洛夫勳章1枚,一級庫圖佐夫勳章1枚。1968年8月3日於莫斯科病逝,葬於紅場克里姆林宮牆下。著有回憶錄《軍人天職》。

歷史老照片:二戰名將之享有兩國元帥軍銜的羅科索夫斯基

1937年8月,在沒有任何前兆的情況下,羅科索夫斯基被突然逮捕,理由是他有波蘭血統,還有在遠東的經歷,涉嫌“裡通外國”,充當了波蘭和日本的間諜。羅科索夫斯基百口莫辯,被關押在監獄中遭受嚴刑拷打,受盡了折磨。他的幾顆門牙被打掉,肋骨被打斷三根,審訊人員還用鐵錘敲打他的腳趾,令他痛不欲生。但正所謂“烈火見真金”,這種嚴酷的環境反而顯示出這位鐵漢堅忍不拔、人品優良的一面——他沒有在重刑之下自誣,更沒有為了自保而亂咬其它人,但是在沒證據的情況下,他仍然被判了死刑。

後來多虧他的老領導鐵木辛哥元帥與斯大林關係好,為他求情才免一死。令人可笑的是,羅科索夫斯基被釋放後官復原職,但他的“死刑”判決並沒有正式撤銷,直到他去世他還是一名“死刑犯”。

歷史老照片:二戰名將之享有兩國元帥軍銜的羅科索夫斯基

二戰結束後,美國曾令尚且在世的德軍將領撰寫回憶錄以總結戰爭經驗,其中給這些昔日的敵人出了一道簡單的問答題——誰是蘇聯最傑出的戰地指揮官?美國人本以為答案會是朱可夫,畢竟朱可夫把德國人打得最痛。但出人意料的是,幾乎所有德軍將領的答案都是蘇聯的另一位元帥——羅科索夫斯基。能讓敵人心服口服,這是比任何勳章都更加真實的獎賞。

歷史老照片:二戰名將之享有兩國元帥軍銜的羅科索夫斯基

他以善打硬仗而著稱,從戰爭一開始就被屢次被派到最危急的地方“搶險”和“堵槍眼”,數次挽救了戰局。他在戰役組織上能夠果斷地集中兵力兵器於主要突擊方向,大膽機動,始終顧及敵人的強弱兩個方面,擯棄作戰中的陳規舊套,常以奇招取勝。他被認為“有朱可夫的能力,沒朱可夫的缺點”,對待部下富於人情味,也善待俘虜,在關鍵時刻能“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敢於擔責和隨機應變,是扭轉第二次世界大戰進程的軍事家之一,也是俄羅斯人民長久懷念的英雄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