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的農村中老年人和你聊天,不超過三句話就開始說兒子一年掙多少、房子買在哪?

糊塗285510151


老人的話,代表了社會關注的主流,別太當一回事,打哈哈就行,何必太上心?

老人與年輕人很少有共同語言,所以就找個大眾化的話題罷了。理解他們,將來我們也會有老的一天!


繁榮豐盛5855547865


這個問題吧,我在很多年以前就有感覺,我那時年青開了一家小飯館,因為為人厚道,價格實惠,生意不錯,因為生意好,所以員工的工資也不錯,其中有個副廚師長,閒聊時跟我說,他父親在當地的小商店買東西,從來不付錢,只有一句話,說,記著,等我做廚師長的兒子回家一起算!看在鄉下,這個是多牛的一件事!買菸都是三條好煙一拿,就扔那麼一句。夏天要啤酒,也是這麼一句,馬上就讓小店老闆送二箱到家。牛!

所以今天的中年的農村人以兒子在城市打工,工作掙大錢為榮,他們相互之間還要比,暗暗使勁,比誰牛吹的大,誰就倍有面子!農村人還有一個比,比造房,他們儘可能把房子的外觀造的大,漂亮,氣派。但是內裡不咋樣。吹起牛來,這都是我那個小子從上海寄來的錢造的,還跟我說,爹,錢有,你放心造。不夠來個電話,錢馬上到。真牛!可惜,城裡的小孩多有啃老。唉…。


康樂舅


鄉村黑嫂為您回答。

看到有不少人說這是為了吹牛、為了攀比啥的。其實這都是想當然的想法。那麼,為什麼現在的農村中老年人聊天時,聊不了幾句就會拐到兒子一年掙多少錢,在什麼地方買了房子呢?

黑嫂說一下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幫到題主。

一、這是目前農村的“話題性”聊天內容

什麼叫話題性聊天內容呢?就是流行、都在做,一部分人還認為不可或卻。有了這些原因,人們聊天時總是會不自然的聊到這個上面。

比方說,以前人們聊天時,總是會說自己今天吃了啥,或者說某某明明過得不好,可還是天天吃好的。這就是那個時候的話題。所以人們就會聊到這個。

那有一段時間,人們就會不自覺的聊到誰家買了新電視,或者說自己新買了電視,因為這是那個時候的話題。

同樣,到了現在,車和房子就是農村人的話題,所以他們會在聊天時不自覺的說到。比如說現在正聊天,你說你買了臺電視,人們也不在意,也形不成聊天氛圍。

二、聊天要看對象

其實這是個非常正常的現象,但有些人不能聽到別人說這個。這其實是自己內心想多了,不可否認有些人故意說出來是為了炫耀,但大多就是當個話題來說的。

這就跟光棍最煩聽別人說自己家媳婦怎麼樣差不多,光棍一聽這個就生氣,心裡恨恨說這些人,不就是娶了個媳婦嗎?看把你得意的。

其實有時候別人只不過是隨口一提,但無形中就讓有一些人生氣了。

那這個聊房子是一個樣子,也許說者無心,但聽者就有意了。特別是那種既煩聽可自己又買不了的,他會更加的生氣。

寫在最後:最後我們還是要說,聊天是一種很放鬆的狀態,所以一定要看聊天對象,要不然那不叫聊天,叫受罪。比如你有房子可以找個同樣有房子的人聊,沒房子的可以同樣找個沒房子的聊,這樣大家都不至於生氣,而且還有共同話題。

鄉村黑嫂為您說些農村事兒。喜歡我,請點擊關注。

鄉村黑嫂


為什麼現在農村的中老年人和你聊天不超三句話就開始說兒子怎麼樣,房子怎麼樣?這個問題提的很實際,因為現實生活中確實是這樣的。

其實現在不光是農村老年人這樣,就是在城市裡,如果和老年人聊天的話,你會發現他們也是三句話不離兒子,房子,車子,工作等。


為什麼現在過春節的時候,沒有結婚的年輕人不敢回老家?因為他們知道,回到老家永遠繞不開的那幾個話題就是:找對象了嗎?工資多少錢呀?買房子了嗎?買車了嗎?

尤其是當你有了孩子以後,老年人們的話題又多了一個,那就是開始炫耀孫子,孫女。老人們炫耀起孫子來那是什麼都會拿出來比,從吃多少飯,會不會唱歌,甚至到了哭的聲音誰更大。

我覺得出現這種炫耀情況的老年人一般是以下幾種原因

一種原因是有的老年人真的是炫耀自己過得比別人好。

俗語說:富貴不歸故鄉,如錦衣夜行。有的老人自己年輕的時候過的很一般,後來自己的兒子有錢了,過上了好日子,於是就向別人炫耀一下,讓別人知道自己現在過得很好。

還有一種原因:有的老人是把孩子當做自己的全部,不經意間流露出自己孩子過得怎麼樣。

我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發現我媽竟然也在親戚面前使勁誇孫子多好。但是我媽平時是那種沉默寡言,一天都說不了幾句話的人。她一直不愛說話,直到有一天我媽和我姨在旁邊屋裡聊天,我聽到她從頭到尾一直在誇孫子怎麼樣怎麼樣多好。我自己都聽著有點不好意思了。


還有一種原因就是孩子越有出息,越說明老人教子有方。

老人把孩子從小撫養大不容易,上了十幾年學,花了無數錢和時間之後,終於長大成家立業了。兒子工作好,賺錢多說明老人從小教育的好,這也可能是老人這一輩子做的最成功的一件事。所以誇自己的孩子有本事實際上就是在誇自己,或者讓別人誇自己。

老人忙了一輩子不容易,年紀大了,兒女又在外忙著上班,所以平時精神上會空虛,所以空閒的時候還是多回家陪陪父母吧。


農村養殖新鮮事


有的老人在閒暇之時,他們聚在起,七嘴八舌的聊天的內容都是兒女的問題,兒子媳婦買了多大的房子啦,女兒女婿的工資多少啦等等,這種情況很普遍,有的老人沒有兒子的聽人談論這些話題,還認為是譏諷和嘲笑他無子嗣,有的脾氣不好的老人還發生爭執,這些現象在農村的確成了一種風氣。究其原因,不外有兩個方面。

其一老人都以子女為中心,他們的一切就是老人的驕傲,正所謂望兒成龍望女成鳳,看到子女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提升,他們發自肺俯的高興,以述說這種形式來表達自己的高興。

其二這也是一種攀比,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們比自己的孩子生活拮据,心裡很是輕視,於是用自己的孩子高質量生活進行打擊對方,亦或者當初原來的自己曾經在經濟上不如別人,而自己的兒女們高過別人的兒女,這是一種炫耀,也是一種打擊的心裡。

這就是老人們的生活中心,也是他們最關心最感興趣的話題。


平靜珍惜


這個問題阿麗來回答。

對於這個問題,阿麗覺得應該是農村中老年老人的普遍“炫兒”方式吧。阿麗平時呆在農村,只要看到張家三嬸或者李家五叔們聊天滿臉得意、神采飛揚的樣子,十有八九又在說自己兒子多出息,掙多少錢,買多大房等等。

其實這個也能理解,每個父母都有望子成龍的思想。不管是農村人還是城裡人,除非自己兒子胡亂混不盛器,一般只要有點出自息的,都是父母的驕傲與自豪。而且到了他們那樣的年齡,能讓他們高興的也就是兒子有出息了。


所以總結起來,農村中老年人聊天,話不過三句就開始說兒子一年掙多少錢,房子買在哪,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幾方面:

一是農村家庭出身的兒子,掙錢多,在城裡買了房,是一種揚眉吐氣的向徵。

一般農村家庭出身的孩子,父母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思維靈活一些的會做一些小本生意賺錢養家。而且農村家庭一般孩子多一些,一家有3~4個孩子是很正常的。農民辛苦把這些孩子養大真的很不容易,尤其是農村父母年過半百,自己辛苦養育出來的兒子也有所成就,一年掙個30萬50萬的,在城裡也買了房子,這對於他們來說是一種辛苦付出的回報。

兒子出息了,對於他們來說再不用吃他們那樣的苦了,雖然自己是農村人,但孩子富裕了,揚眉吐氣了,這對於中老年的農村父母來說,是從內到外的高興與喜悅。所以他們在聊天過程中就會有話不過三句,就來開始“炫”自己的兒子情景。


二是自己兒子掙錢多,買了房,是農村父母教子有方的成果。

在農村,兒子出息的可以炫,沒出息的甚至連自己都不如的就只能暗自傷神了。對於自己兒子掙錢多,又買了房的中老年父母,除了內心的喜悅,還有一點就是對自己教子有方的肯定。因為自己的教育有方,所以兒子才能有如今的成績,才能掙多錢,才能在城裡買房子,在炫兒的同時,也是在肯定及傳達自已的能力吧。


三是自己兒子掙錢多,買了房,是農村中老年父母的驕傲與自豪。

作為農村的中老年父母,尤其是家庭孩子眾多的家庭,他們真的是吃過很多苦受過很很累才把自己的兒女拉扯大的。在很大程度上他們沒有自己的生活,不為自己生活,一心都為孩子著想,為他們奉獻,他們把自我放在心底,放在最後。所以當他們到了中老年,看著自己的兒子有出息了,掙挺多的錢,而且在城裡買了房子了,他們的內心可能比兒子自己都驕傲與自豪。他們需要把這種驕傲傳達給別人,雖然旁人聽了覺得是在“炫兒”,但作為父母本身,大多是沉浸在自己自豪的情感裡。


總結:作為路人,可能對於農村中老年人話不過三就開始炫耀自己兒子掙錢多、買大房感到很反感。但換個角度,站在這些農村中老年父母的立場來看問題,其實是人之常,我們沒有經歷過他們所經歷的,又怎麼知道他們的情感。也許有一天,如果我們到了那個年紀,如果我們自己的兒子出息了,我們也會開啟“炫兒”模式吧!

我是村官阿麗,歡迎大家關注!

村官阿麗


正常!

只要活著,就得考慮吃喝拉撒睡。這沒有啥不對的。

老話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世事就是如此,不管咱承認不承認。孩子能掙錢,能掙大錢,做父母的當然高興,當然在人前人後說話的時候硬氣。誰不想讓人羨慕自己養了個有出息的孩子。

老陳不愛說假話,雖說現在的農村,生活條件確實比以前好多了。但是,廣大農村,尤其是偏遠些的地方,如果男娃不是非常優秀,城裡也沒房,找對象的確是不容易的。

這就是現實社會!!!

對吧?


禮泉老陳


更多農村奇聞趣事,請關注三農堂廣訊,誠邀您的關注,共同探討農村知識。

現在的農村人生活也是變的質量高了起來,一些農民最近幾年也是去了外地打工,有的則是在外地做點生意什麼的,生活過的也是比較愜意,現在的農村和以前的農村也是不一樣了,幾乎現在農村裡多了很多的轎車和2層小樓,這個也說明了現在的農民的生活過的好了,物質追求也是非常高的,除了買車蓋房子,現在的問題就是年輕人的結婚的事了,比如現在的彩禮也是比較熱門的話題,現在在農村裡也是很多的人見面幾乎都是圍繞著這些事,那麼農村見面聊天為什麼喜歡聊這些呢?


其實對於一些農民來說,在村子裡都能遇上幾個村民,尤其是可能還會遇到親戚,那麼這個時候處於禮貌的話,那麼我們就要和農村攀談上幾句,那麼對於村民之間的聊天內容無非也就是家常話,那麼有的村民可能會問道一些敏感的話題,其實這些可能也是些無心的話,那麼對於現在的農村裡一般農民見面也是不能隨便亂問的,畢竟這些也是涉及的到人的隱私,有的農村還就喜歡問別人一些敏感的話語,比如,孩子結婚了嗎?生孩子了嗎?一年賺多少,在哪買的房子呢等等這些話,那麼這些人是處於什麼目的呢?


其實對於一些村民的詢問也可以不用管它,有的人就是有一種攀比心,覺得人人都不如他,你還不能過的比他好,過的比他好的話,這個人的心理就是非常的難受,現在這種人在村裡也是非常見到的,比如我們村裡前幾天兩村民在村裡吵架,吵的也是不可開交,就是因為一句話的事,主要是被問的人也當是無心,那麼另一個人村民也是沒完沒了的問下去,隨後兩個人因為意見不合吵了起來!

主要是因為兩個村民遇到一起了,其中一個村民問一個孩子結婚了,要知道那個被問的村民的孩子今年也是30多了沒結婚,在農村30多部結婚也是件丟人的事,所以被問的村民覺得丟人也是不敢多少,到後來也就是因為這些小事鬧的很厲害,所以現在農村裡也都是流行了“五不問”一不問孩子結婚,二不問生沒生孩子,三不問年齡,四不問收入,五不問婚姻問題!所以這些都是在村裡忌諱的!


三農堂廣訊


沒有在農村待過一天,對於農村的土房,麥田與小溪也只是電影或電視看到。有時電影畫面是那種在農村的打麥場中,三五成群的幾個中年婦女吶著鞋底間相互嬉笑述說著彼此對方的張家長李家短的事情。。。男的老頭們也坐在不遠的靠著土房牆壁曬著驕陽,吸吐著劣質菸草刺鼻的煙味。。。

村裡面七八個孩童們無憂無慮的在麥場石捻子上下攀爬嬉鬧著。。。

現在也有一些時候,我常想在農村不比城市,農村人誠實善良,沒有亂七八糟的勾心鬥角,活著也比較簡單與單純,相互幫助扶持的街坊鄰居們關係也都處的比較融洽。。。

對於題主所說之現象,我雖然沒見過,但我覺得現在人都很現實,在如今物慾橫流的社會,大家談什麼?談理想?太遠。你家買房子,在談論中,也從人們的話語中得到了羨慕,家事國事天下事估計他們也就說說家事吧。。。


用戶5563755623


有個詞叫作“炫富”,當然用於“淳樸”的農村中老年人身上是不合適的。他們很普通,更沒什麼可炫的,頂多就是一種優越感。

我是農村人我也一時難以接受這種三言兩語就各種炫的行為,說實話走南闖北十幾年,職場、創業那些事談不上有多神秘,至少我可以一個經歷者去分析,得出的結論是:這一切很平常,也難免有吹噓的成分。誰家兒女多有本事,看看父母過得怎麼樣就大概知道了。

為什麼農村中老年人會曬優越感?

生活水平提高了,兒女長大了,很多農村中老年人沒有壓力,精神空虛的表現。他們可能基本沒有去過外地,更沒有從事過農業以外的其它行業。所以平時思念兒女打電話時候聽到的、瞭解到的,在他們看來都是很優秀。他們也更傾向於相信自己的兒女比任何人都優秀,平時鄉里鄉親天天見面,沒什麼話題了,所以就互相說一說自己孩子多厲害。



他們口中的孩子真的這麼優秀嗎?

也許是真的,確實農村也有相當多的青年才俊發展的很好。但是絕對也有的有誇張的成分。這倒也沒什麼,年輕人為了不讓父母擔心自己,往往都會報喜不報憂。同村有個比我小一歲的,中專沒畢業就去了富士康,一干就是3年多。他的父母跟村裡人說他在外面多好多好,老闆多器重他...事實是一個物料員拿著4000多塊的月薪,根本談不上郭老闆器重不器重的事。


跟他人討論兒女財產收入合適嗎?

農村中老年人不懂得財務隱私的事情,所以還是情有可原的。不要以為他們炫兒女多有本事就是拉仇恨,完全就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不能給他們“上綱上線”。

但是我們還是更希望做子女的能夠低調,不要一點點成就感就和父母說,人要懂得謙虛,才能有更大的成績。同時要多關心父母,讓他們少一點空虛,多一點積極有益的話題,可以安度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