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又是壓歲錢狂收的時刻,平時爸爸媽媽們都是怎麼培養孩子理財意識的?

好習慣決定未來


孩子自己留一部分作為自由支配,剩下的給我保管幫她進行投資管理,年底分紅給孩子(分紅就是和她分享投資的盈利,💰繼續留在我這兒做投資)如果家裡需要購買物品,也會和她商量出一部分(家是我們的整體,她也需要貢獻自己的力量)


陽光燦爛137727110


我小時候是這樣的

我媽給別人壓歲錢,別人給我壓歲錢

然後走完親戚回家,一股腦全部上交

親媽要數一數,問一問

大姨給了多少?10塊!我給他們15![摳鼻]

二姨給了多少?50!我給她家一人20,賺了你二姨10塊![呲牙]

大舅給了你多少?什麼!給了一百!哎呀,我給你弟才10塊錢,沒事我們給你大舅多提了一箱子火腿了。[酷拽]

…………

基本上今年的收支決定下一年的支出。

然後,到我這了

姥姥給了你多少啊?奶奶給了多少啊?爸爸給了多少啊?大姨二姨小姨舅舅都給了多少啊?阿姨們給了多少啊?……[呲牙][呲牙][呲牙][呲牙]

一歲八個月的他會說,我的錢

我苦口婆心告訴他,這是媽媽給了別的哥哥姐姐,他們才會給你了[捂臉][捂臉]

一歲八個月的他,裝作聽不懂的樣子

“這樣好不好,媽媽給你放放。丟了就不能買糖吃了”[捂臉][捂臉]

“棒棒糖!一塊錢買兩個”這是他對錢唯一的理解,一塊錢可以買倆棒棒糖!一塊錢一個的他不吃![可愛][可愛]

給他一塊錢,完美解決![靈光一閃][靈光一閃][靈光一閃]

他太小了,等他過了三歲,會讓他自己存一點錢。想買什麼讓他自己計劃,培養他攢錢用錢的意識。

三歲之前,他的壓歲錢,都是我的我的我的![呲牙][呲牙]



王家小山


如今確實大家都不怎麼用現金了,孩子對這方面確實很懵懂。一次聽我媽說,我兒子在和小朋友聊天的時候說“我媽媽去超市買東西都不要付錢的,掃下手機就可以了!”,那以後平時生活中遇到合適的機會,我就會有意識的給他灌輸錢的概念。

孩子還小,目前還沒有這方面的意識!但平時偶爾會拿點錢讓他存存錢罐裡,裡面有硬幣,還有平時長輩給的錢。

這一兩年過年的時候長輩拿壓歲錢給孩子,孩子說了句“不用不用,我已經很多錢了!”。他覺得自己那存錢罐裡的錢可多了!呵呵~~~

孩子的理財方面這塊,看階段了,依據不同的年齡,來學習了!小些的娃看些財商管理的繪本,讓他們知道錢是從哪來的,可以做什麼用。大些的時候可以協助孩子,讓孩子有管理意識。


V媽小視界


長大點的兒子有一次說;小時候每次姥爺舅舅給的壓歲錢你都拿起來了…。

才發現這事曾傷害了孩子。

永遠要尊重孩子,別以為他們小,不在意,不懂。你的一言一行他們都看在眼裡…明鏡似的。

我小的時候沒收壓歲錢的經歷,但是爸爸總是會不時給我點零錢,我就一點點存著。不亂花錢…那時小卻懂得觀察,發現爸爸愛吃醬豆腐,我便會在爸爸偶爾身體不舒服時用攢下的錢買醬豆腐給他…不知是不是我的舉動感動了爸爸,在錢上爸爸從未約束過我,而我也不亂花錢,大了竟是幾個孩子中最攢的住錢的…可笑不,關健是那時我爸偷偷給我,其它幾個孩子不給。估計我媽給他們吧,我沒看見,不知道…

對兒子不是有意,一個十歲前的孩子,可能讓他拿錢嗎?錢給到他手上一轉眼就不知丟哪了,我拿起來也是天經地義的吧,他卻記住了,奇葩!

但是大了,我也是不在經濟上特別管束他,該給的,一般一個月一次給到位,自我管理,我也不大問,但是也會有時敲打他要自已調整自己的收支平衡,沒意外,必需,一般不額外加錢,除了他的生日,過節額外給他些(他大學不在身邊時),還好,他控制的一般般吧,不出格,自尊心強吧,一般從不主動開囗,除非實頭在沒錢了

想想可能是曾經有一次(上大學時)不斷要錢,被我一生氣斷言拒絕了一次,且也表明了我的立場,態度,教育了他一翻。從此到沒有過,變成是我主動給,人家不到萬不得已,不吐口要了…

現在都不知我的作法是嚴厲了還是…

教育孩子理財,一部分是父母做法,引導有關,一部分也是孩子天性。

對這方面,自認做的不好,但孩子還是挺乖的了?,花的雖不少,但也不屬於亂花錢的孩子…有時為他乾點什麼,竟主動為我省錢呢,也挺感動的…


13579沒你高


我是木棉,讀書寫字健身陪娃,是我近期最重要的幾項任務。

目前全職在家有段時間了。以前別說對孩子了,我自己都沒有什麼理財的意識,無論是線上線下買東西都不怎麼過腦子,看到一樣東西,感覺自己是需要的,就買了。孩子要什麼,即使有時覺得沒必要,但他撒個嬌,哼哼幾聲,心一軟也就買了。

這種後果就是導致信用卡花唄的賬單,每個月都有,上班時因為有工資,錢不過手,線上直接來來去去的,感覺對錢都沒什麼概念了。沒有了工資之後,一算信用卡總額,居然那麼多,嚇了一大跳。深感必須控制好自己,也要培養孩子的金錢觀了。

現在的孩子,生活在物質富裕時代,可以說要什麼有什麼。如果家長不注意引導的話,孩子可能真的不知道錢到底是什麼,從哪兒來,就不要說懂得剋制慾望了,那將來他們長大之後,可能會很容易被金錢控制,甚至負債累累。

只有懂錢的孩子,才能懂得自立,家長要正確地引導孩子,讓他知道,錢是從哪兒來的,該怎麼用錢。

關於壓歲錢,如果給一個沒有任何正確金錢觀的孩子,去任意支配而可能產生的不良後果就不說了。簡單說說在看了本關於孩子自我管理的書《正確的金錢觀》之後,我預備怎麼做。

不迴避和孩子談錢。我會告訴他錢是大人通過工作得來的,而現在媽媽沒有工作,就沒有固定的收入,所以買東西要只買最有用的。

收到壓歲錢一方面要心存感激,另方面,也要了解到父母也是會給別的小朋友壓歲錢的。

壓歲錢和零花錢,應該至少分成2份,其中一份要存起來,另一份則日常零用。存起來那部分,可以根據孩子年齡進行引導,嘗試投資(可參考《小狗錢錢》)。零用的部分,也不能隨意亂花,對想買的東西,還是要放一放,並認真思考,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

我和老公,從小都沒有什麼理財觀念,而現在,所謂的理財最多是節省點,把錢存起來,父母在這方面也沒有給過我們任何的引導。但是,我們認識到這個問題,就會努力去嘗試,把正確的金錢觀帶給孩子。


北方的木棉


臨近春節,我已經交代給我5歲半的兒子了,除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之外任何親戚給的壓歲錢我都不讓他接,因為是農村的,在家老人們掙個錢都不容易,不要並不代表不親近,多體諒一下,之所以要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錢,是因為老人們的錢都是我給的,去年春節就是這樣,我兒子也聽話,誰給都不要[捂臉],硬給他他就跑,


中國饅頭553


我家小朋友壓歲錢還沒有給她呢,記著賬在。以前的沒給她算,從前年就開始給她記賬報賬了,那時四歲半了,有記憶了,所以不能再大人截留了的。兩年壓歲錢有一萬三吧。另外還有她的儲蓄罐,平時從我這拿去的,有一兩千存在儲蓄罐藏起來了。我女兒她自己的錢是一分都不願意拿出來花的,手很緊。


不會游泳的魚753



用戶5230736721866


快過年了,又到了孩子們收紅包、開心的時候。

以前孩子們小,他們的紅包都是由其父母代管,一部分用於給親朋好友孩子們發紅包,剩餘的在銀行存起來。

現在,孫子、孫女都已六、七歲,懂事了,對銭有了一定概念,特別是小孫女,把給她的錢護的很緊,生怕別人拿走,因此,不能再用以前的老辦法。

這幾年,我孩子都是把給孫子的紅包分別讓他們先保管一段時間,讓孩子們高興高興。待過完年,節日的氣氛降下來,一切歸於正常,孩子們的心情也平靜下來了。

這時,他們和孫子一起數紅包裡的錢,看看兄妹倆誰的錢多,然後講錢生錢的故事。最後對孩子們說,你們現在上小學、幼兒園,爸爸媽媽要不要給你們設個小金庫,讓你們的錢也生錢,二個孩子高興的拍手同意。

後來,我孩子就帶著孫子,到銀行用孫子的名字,分別開了帳戶,把紅包裡的錢存進去,讓孩子們把自己的銀行卡拿回家,再交給家長保管。

回家後,兩個孩子高興地喊,哇,我們有銀行卡了,有自己的小金庫了。

孩子們有了儲蓄意識,有了自己的銀行卡,這些年,其父母每年都把給他們的紅包錢,存入各自的卡上。告訴他們,把錢存起來,讓錢生錢。到時候,爸爸媽媽老了,用卡上的錢,作為他們上大學時的費用,培養孩子們的理財意識。

天增歲月人增壽,又到一年春節時。小孫女今年就要上小學了,這是個重要節點。開心時刻,我會給孩子一個大紅包,讓她的小金庫本金增持,錢生更多的錢。
圖片來自網絡


李梅6613


讓孩子從小學會理財,這是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

時間老人的腳步慢慢前移,雪花婆婆時不時來串個門,這些都預示著2018年的列車就要進站了。小朋友們2018年的列車會給你們帶去新一年的祝福,也會給你們帶來象徵著平安、喜慶的壓歲錢。(至此應該有歡呼聲!)

給長輩拜年都會收到數量不等的紅包,小K小時候最興奮的就是數紅包,只是這個帶著體溫,帶著幸福的壓歲錢很快就會被媽媽收回去,美名其曰幫我收著,但是往往結果就是一個,和我親愛的紅包徹底銀河兩相望,所以對於小時候的小K來說不知道什麼叫理財,什麼叫規劃。

今天的孩子們都是幸福的,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條件的好轉,孩子們會收到比小K多幾十倍的壓歲錢。不僅僅是過年的,還包括各種名目的:過生日、過聖誕節、各種條件的獎勵等等。家長朋友們,你們是如何規劃孩子的這部分錢,你們是會全部收回,還是會留給孩子自己支配?如果給孩子自己支配,你們又是如何引導孩子去管理這部分錢?這個時候就會說到現在特別流行的兩個字“理財”。

很多家長往往會自己理財,但卻並沒有重視孩子理財。大家都認為小孩子懂什麼理財啊,她們得到的錢多了,我們就給存起來,留給孩子一小部分,買她們自己喜歡的玩具、零食,現在的孩子大多都是富養的,所以她們往往對於金錢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首先來說一下孩子理財的必要性

孩子對金錢沒有概念,看到自己喜歡的就會去買,對自己身上的零花錢沒有規劃的使用。這是很多孩子都存在的不良消費傾向。究竟花了多少錢,它們都用在了什麼地方,自己也說不清楚。

再來說一下孩子理財的重要性

很多父母都打算給孩子未來留一筆財富,希望孩子以後不缺房住,不缺車用,不缺錢花,但這個不是最好的辦法,我們經常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與其自己日夜打拼,加班加點替孩子攢錢,不如教會孩子學會節約,學會理財,自己給自己攢錢。這才是二十年後,甚至一生都真正能令孩子受用的財富。

以下5個方式,可以幫助家長們從現在開始培養孩子的理財意識。

1.工作賺錢

如果問一個5歲孩童「錢是從哪裡來的」,他的答案可能是「銀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給的」,而無法理解家中的一切都是通過「工作」賺取來的。為了幫助孩子學習「付出與收穫」,可以僱傭他們做一些基本責任之外的家務、賣熱巧克力或舊玩具、收集資源回收物品等,這都是訓練孩子的好方法。

2.超級購物者

將孩子的臥室或遊戲室變成商店,並在玩具或家居用品上貼上價格標籤,給孩子一個額度的預算,讓他們列出想要購買的物品清單、出到物品、付錢、結算餘額。有時也可以反過來換孩子練習當收銀員。當孩子對數字及消費觀越來越有概念時,就可以在現實生活中讓孩子真正負責購買清單上的物品了。

3.零用錢銀行

提供孩子零用錢是必要的。「如果孩子從來不曾擁有金錢,那麼他們就永遠學不會如何處理金錢。」首先,確定零用錢的金額。接著,和他們玩「銀行」遊戲 : 通過存款、取款、付帳單等方式,來學習管理金錢、需要與想要的差別、甚至是「延遲享受」的觀念。

4.綜合式儲蓄

鼓勵孩子養成儲蓄的習慣,甚至設立一個目標金額。可以為孩子預備一個會顯示總金額、或是會發出鼓勵聲響、或是透明瓶身的儲錢筒,讓孩子清楚目前的儲蓄進度,並與孩子為了越來越接近目標一同興奮。

5.現實生活大考驗

孩子可能會為了一些想要的玩具或物品而吵著要爸媽購買。在生活中,不斷教導孩子「需要」與「想要」的差異,甚至可以用一些遊戲來輔助教導。讓孩子瞭解在現實生活中,生活正常運作所需的食衣住行費用是必須的且是需要為之保留預算。

在引導孩子去理財的過程中,小K還有三個“不提倡”。

1. 不提倡以大量減少甚至停止孩子零花錢,或粗暴的責罵的方式來控制孩子的消費慾望。因為突然間收入的減少會使得孩子對物質的慾望更加強烈,轉而力圖通過其他途徑來取得零花錢滿足自己的購物需求。

2. 不提倡父母用金錢來衡量一切,平時老用錢來和孩子談條件。記住:永遠不要讓孩子聽錢的話!金錢至上會讓孩子缺乏責任感和同情心,進而可能發展到狹隘、自私。

3. 不提倡為住校的孩子辦理各種各樣的銀行卡,讓孩子過早成為“有卡族”,這樣會養成孩子隨隨便便就刷卡的壞習慣,增加很多不必要的消費。

對於在培養孩子積極理財過程中需要採取循循善誘的方式,在循序漸進中引導進行。當孩子對於理財有了一定認識,還可以幫助孩子選擇一個增值的理財方式。這些理財方式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儲蓄教育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