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活在父母經常吵架的家庭環境下麼?我想聽聽你們的故事?

你白哥哥


有人說夫妻就是吵吵鬧鬧一輩子,天天吵架又不分開的就是夫妻,似乎夫妻間吵架是很正常的事。細想確實如此,自已親眼目賭的現實社會中的家庭,以及影視劇裡的男女,真正不吵架的鳳眉磷角,幾乎沒有,而我的父母也是在吵吵鬧鬧中走來。

小時候記得父母也經常吵 架,在我上小學時有一次我在做作業,父母吵來起,你一句我一句各說各的理,互不相讓,臉色發怒很恐怖,我開始也大聲向他們說”別吵了,別吵了“,說了幾遍,他們好似沒聽見,對我的話沒有絲毫反應,仍繼續吵。我也就不再吭聲。就這樣他們在一邊吵,而我在一邊就著桌子做作業,我心裡真的難受,抑止不住的淚水自然滴落在作業本上,將字跡都弄模糊了。

他們到底是為什麼吵,誰對誰錯,現在根本記不清楚了,就記得,他們每吵一聲都好似在吵自己,自己一邊抽泣著流淚,一邊做作業。吵過架以後的幾天,自己的心好似濃雲密佈,陰沉沉的,回家要先看父母的臉色,假如他們還陰沉著臉,自己的心也跟著陰沉,假如忽然有一天回家了,看見他們有說有笑,那自己的心裡就好似突然升起了太陽,感覺心裡陰雲盡散,冰雪消融,非常的開心。

隨著年做齡的增長,對父母吵架又有很多認識,吵架時,彼此發洩了心中的怨氣,可能稍好受些,可這些怨氣,從父母身上扔出來,全都無情地潑撒到了孩子心上,受傷最大的就是孩子。

當我結婚有了孩子,也沒逃出夫妻吵架的魔咒,但儘量避免在孩子面前吵架。也不當著孩子的面說愛人的壞話。孩子的一半是父親,一半是母親,父母任務攻擊對方的話,都好似在攻擊孩子自已。父母吵架,最傷心的是孩子,受影響最大的還是孩子。

電視劇《小歡喜》裡喬英子因父母一見面就吵,而失眠,抑鬱,自殺,離家出走,成績一落丈,這足以說明父母吵架對孩子的影響之大。

總之,說起父母吵架的事,那種自己抽泣流淚極度傷心的滋味,就像苦水一樣湧到心頭,心裡真的不好受,它是揮之不去的,會在心頭留下磨不掉的陰影。

但願天下父母多一些寬容,少一些爭吵,給孩子創建一個溫馨的家,父母就是家裡的太陽,但願孩子都能天天沐浴在陽光裡成長。


喜迎紅旭快樂每天


我就是在這樣的家庭成長的。需要說明的是我已50多歲了。成長的歲月正處於物資匱乏的時代,很多家庭的父母每天忙忙碌碌,只是為了填飽肚子。下雨天不出工家裡就會少吃一頓飯節省糧食。家裡人穿的衣服鞋子全由家裡女人自己手工做。勞作的辛苦且不說,人的火氣也特別大,一言不合吵架打架都不稀罕。對孩子的教育自然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父母沒那時間也沒那功夫給你和風細雨。

每當父母吵架時我都非常害怕,怕一不小心就會被遷怒。很多時候捱打都不明白是為什麼。那時候最強烈的願望是早日走出家門。這也成了我上學時代最強的學習動力。好好學習,考上大學,到遠方去工作是那時候最好的學習動員。

後來自己成了家才發現,吵架其實也是一種交流溝通的方式。兩個完全不同家庭成長起來的人走到一起,有衝突實在太正常了。當兩人的需求與認知不一致的時候,好好協商無法解決,吵架就成了自然選擇。吵架既是表達自己的訴求,更是表達自己的憤怒情緒。當憤怒的情緒表達之後,雙方都會意識到問題需要認真對待了,否則吵架還會繼續。這樣的吵架就成了雙方相處的一種方式。如果經常反覆吵架,就要反思一下,吵架的目的是什麼呢?

吵架對孩子的影響不言而喻。父母吵架,孩子無法理解誰對誰錯,甚至會認為是自己的錯而出現不當行為。嚴重的甚至會有心理問題。


洗塵心理


我是70後,我爸媽從我小學七八歲時候開始就經常吵架,都是因為錢[流淚]

記得更小的時候家裡經濟條件還好,在那個年代經常有零食有肉吃,還能穿漂亮的衣服鞋子,對農村來說算是不錯的家庭了,我記得剛上小學時,我穿著紅皮鞋,校長說整個學校就聽見我皮鞋走路的聲音,連老師都是穿自做的布鞋或者白球鞋,至於豬肉,別人家是用來做菜而且一年到頭難得吃幾回,而我爸經常給我買二斤新鮮瘦肉,斬成肉沫加上熬酒用的酒麴丸子碾碎攪拌均勻用荷葉包好放在灶膛裡煨熟,一打開香氣撲鼻而來,而這個是給我們當早餐或者是零食吃,零食也有每年家裡都會熬製麻糖紅薯糖橙子糖給我們做零食吃,那時候的我在農村算是小公主一樣的存在吧。

好吧,從我爸接觸賭錢開始,我們家的日子一落千丈,越來越困難,三個小孩也大些了,而老爸在外賭錢把家產輸光還欠一屁股債,媽媽也管不住,三天兩頭的為了需要用錢而沒有也借不到,為了老爸又在哪賭錢又輸了多少,吵的不可開交,媽媽時不時要喝藥了要離婚了,記得那一晚,爸爸又從哪裡賭錢回來,看樣子又是輸錢了滿臉不開心,媽媽罵罵咧咧兩個人又吵起來,還動起手來,媽媽拿一把砍柴用的毛鐮,爸爸躺在涼椅上眯著眼懶洋洋地指著脖子說朝這裡砍,氣得心善的媽媽毛鐮舉得老高卻砍不下去,氣極了的媽媽把毛鐮扔掉轉手拿個銅手電筒砸到爸爸頭上,血順著頭臉流到脖頸裡,像戴了一根血項鍊,兩個人又扭在一起,周圍鄰居拉的拉,喊的喊,屋子裡一片狼藉。

那年我十歲,在一片混亂中我一個人跑到外面靠著牆坐在地上看著天上的星星默默地流著眼淚,恨自己不快點長大而無能為力地看著這一切發生,恨極了用手使勁抓臉(臉上現在還有幾道淺淺的疤痕),那一晚發生的事,我到現在還歷歷在目。

這就是我的童年,有過快樂有過痛苦,但是我從來沒記恨過爸爸,記得每次我回孃家他都是喊老媽說女兒回來了,快去買個豬腳回來女兒愛吃,而我笑他每次自己想吃什麼了就借我回來了的名義叫老媽去買,現在爸爸已經不在了,但是我會永遠記得他,記得長大後曾經問老爸後悔年輕時做錯事嗎?老爸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好吧,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這就是煙火人家的生活。很囉嗦,謝謝觀看[玫瑰][玫瑰]


學車e族曾姐137989267


說到父母吵架,往事不堪回首!

我爸媽生育了我們九個,三男一女,我排行老七。這樣的家室,爸媽又是解放前的窮苦子弟,尤其是老爸,十六歲被抓壯丁,後來投靠解放軍,隨東野南下,又上了朝鮮戰場,原本應是十分享受戰後太平人生的。事實卻不這樣,爸媽紛紛擾擾地過生活,總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吵得臉紅耳赤,似乎一點也不顧及高高低低那一堆兒女的感受。

嚴重的時候,爸媽的𠲜吵曾導至兒女受傷。


我頭上的姐姐只比我大一歲,童年時總是一塊牽手走田間、一起戲笑鬧宅院。有一次洗澡時我發現她屁股上有一塊疤,事後問大姐,方知那是父母吵架時姐姐沒人照顧、再加上受了驚嚇跌落在火盆裡所致。兩個哥一直不在家裡,大姐與二姐在家,但爸媽吵架時她倆要勸架,也就疏忽了弟姝們,那個年代裡冬天異常寒冷,家裡離不開碳火盆,四姐受那點傷還算是幸運。

我不想去分析爸媽二人的德性,那些爹孃肚裡帶來的東西誰也難以改變,所以有些事是天註定。

在我五歲時,因同樣的原因也受過一次傷。只不過與四姐不同的是,我跌落火盆裡的身體部位是手,幸好大姐眼疾手快,一把將我拉起。媽一向重男輕女,也慌了,把我的雙手浸於菜籽油缸裡,清涼掩蓋了痛疼,一個晚上我就那樣度過。那情那景今依清晰,想著就是一分遺憾,替雙親、也替我們自已!

爸媽原本生了十個,有一個死了,也跟他倆𠲜吵鬧心有關。那是個男孩,還在哺啂期,只因有點發燒就夭折了,假使他倆不使性子,不愚蠢地去置氣,那位哥哥就不會短命。

痛苦在二老心裡,教訓卻不曾汲取,一生而鬥直至死,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爸已死,媽尚在,我始終覺得媽不夠覺悟與讓步。女的該讓一讓,該哄一鬨,爸有工作,為了媽從成都輾轉回到吉安,再到井岡山市,再歸於寧岡,可謂有愛心,只是脾氣急而已。

這是另一話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情感,有些事是無解的。

父母,儘量去孝敬吧,風雨人生路,我們無權責怪,也無法責怪!


白首俠客


我就是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他們不光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還自私自利!我感覺我有段時間心態都有點扭曲,自卑,不敢直視別人的眼睛;自殘,刀片劃手腕;多次有自殺傾向!我都不知道我是怎麼消化並渡過那段時期的!我從小的心願就是遠離他們,從小就渴望溫馨和睦的家庭氛圍。

長大了,我逃離了那個家,我有了自己的家,我儘量讓孩子體會並知道:我愛她!還好我們夫妻目標一致,我們儘量避免在孩子面前爭吵,我們表達愛也教孩子愛要表達出來,一家人和睦溫馨友愛!

現在的我,堅強,樂觀,向上,也許是經歷過了很多,感覺生活把我磨鍊的更有韌性了。

到現在幾十歲的我還是很渴望得到父母的愛,或者哪怕是一點點的關心,這一直是我心靈最柔弱的地方,從小就缺失的部分,一觸碰心就疼,還是會淚流滿面……愛我就那麼難嗎……



下雨天568


我小時候父母也因為各種問題經常吵架,長大了哥嫂,媽和嫂子也常吵架。我的媽媽和嫂子倆人都強勢。後來我參加工作,周圍的朋友性格開朗,常和她們在一起,我的性格也有所改變,她們的為人處事也影響我。如今我結婚18年和老公從未吵架,和婆家的兄弟姐妹都相處融洽。我覺得我性格開朗,善於溝通,小事糊塗,大事清楚,看重親情,顧全大局。當然和老公的支持也分不開的。


大漠孤煙靚麗


我就是,我八一年,小的時候一直到初中高中,特別我奶奶來我家那時候鬧得更厲害,我從小擔驚受怕,記得小學一次我媽喝了好多酒把我嚇壞了,我去找了我大娘,記憶中真的很多很多,我爸媽現在一把年紀在一起還是吵,真的想他們離婚算了,我媽現在是帶著恨跟我爸生活在一起的,現在我結婚了,很少回去,我有事也很少跟他們講,因為他們幫不了除了會吵,我覺得我媽這一輩子真的可悲,以前我挺同情理解,現在我理解不了了,信哪種教也不知道,信的和我嫂子不著四六,我真的改變不了,每次回去一身傷痕接了再結,累加了在累加,我現在只能多的清淨,沒辦法我誰都勸慰不了,誰也幫不了,爸媽都是最親近,都有錯,都死活不認,我做什麼都不好,唉,悲劇


用戶26586592644


我就是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一般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長大後要麼是老實不喜歡說話不善於表達自己,要麼是渾渾噩噩、混社會只顧自己吃飽。而我就是前者,我可以回想起來的最早的記憶是我特別特別小的時候,後來聽奶奶說那是我三歲的時候,那段回憶裡的場面是我終身難忘的,沒錯,就是父母吵架的場面,後來一直影響到我成長的軌跡。如果要用一句話來總結父母吵架的頻率,那麼這句話就是一星期一小吵,一個月一大吵。小吵可能就是用嘴罵,大吵一般就是動手了。小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當他們一吵架的時候我就特別害怕,就坐在一旁哭。從我一歲開始我就一直在爺爺奶奶身邊,跟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我現在有時在想如果我不是跟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而是跟父母生活在一起,那我現在恐怕就是後者了。因此在我成長的路上我一直都沒有安全感,也沒有人能給我安全感,我也漸漸變的有些懦弱膽小。正因為這樣,我懂事的特別早,當別的小朋友還在依戀父母家人的時候我早就已經學會獨立生活,在我九歲的時候我就去了寄宿學校,其實有時候也特別羨慕別的孩子有父母接送上下學,給他們送好吃的去學校,他們一家在一起吃飯的樣子真的很令人羨慕,其實我羨慕的不是別的,而是他們有一個和諧的家庭。長大後,我開始學會逃避,因為我不知道該怎麼辦,所以我一直在逃避。這種逃避不僅僅體現在這個事情上,還體現在其他的方方面面,在我成長中遇到的很多事情我不能解決的時候,我就會想到去逃避,因為我的懦弱膽小,我更不敢跟別人說,只能自己悶在心裡。生活在父母吵架的環境裡真的是一件很悲傷的事,包括性格心理等等都會受到影響,很不開心,或許也從來沒有過真真的開心,也從來沒有過安全感。


A心靈治癒


我和老公都是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

我還好,最起碼我媽性格溫柔,雖然和我爸會吵架,但基本上都是我爸找事,我媽會忍讓或者冷處理,不會吵得厲害。

我老公就比較可憐了。公公婆婆倆人都非常強勢。據我老公所言和我的觀察,公公婆婆說話不能超過三句,第四句話就是互相開懟,開罵。冷戰,絕食,摔門,打罵孩子,各種情況都有,非常恐怖。非常小的事都能吵起來,比如婆婆去地裡幹活很晚沒回來,公公因為腿腳不好,沒法去接婆婆,擔心婆婆有意外,他就喜歡坐在門口等她回來。可是婆婆一回來就大罵,嫌棄公公懶,就不能做做飯,在門口等什麼,又死不了,就是類似這樣的事情。我老公從小就在這種環境中長大,所以性格懦弱自卑,沒有主見。

最恐怖的是,他好像遺傳了原生家庭的影響,沒事也會像他父母一樣跟我吵架,實施冷暴力。我真心不希望我的孩子也在這種環境中長大。


茜茜說


我覺得我的父母吵架基本上是為了不關心家庭,不做家務事,賭博,借錢💰給別人。我小姨和姨父吵架也是為這些事情,我同學的父母吵架也是為這些事情。🍎🍎🍎

我沒有安全感,不知道什麼是幸福,總感覺爸爸欺負媽媽。媽媽總是為爸爸不關心她,關心家庭,借錢💰給別人吵架,爸爸覺得“做了家務”就有權利“通宵打牌”,一蹲一天打牌娛樂,不讓管,沒有自由,寧願死。🍎🍎🍎

有一次他們吵架,就是因為我媽媽干涉了他打牌,在他通宵打牌的時候掀了桌子,因為別人妻子反對丈夫打牌時,也是這麼做的,然後我爸爸就動手打我媽媽,拖著我媽媽說要一起跳到河裡去,一個別活。我在旁邊看著,嚇的全身冰冷,瑟瑟發抖。🍎🍎🍎

在我記憶裡,媽媽身體就不好,爸爸沒什麼照顧她,我和哥哥從小就很懂事,輪流洗碗,洗衣服,減輕媽媽的負擔,那時家裡也不富裕,買一點補品,肉,通通留給媽媽吃,我14歲的時候,媽媽還是去世了。為了媽媽所受的待遇和委屈,我一輩子都非常的恨爸爸。覺得有很多人說的“寧願要一個當乞丐的媽媽,不願要一個當官的爸爸”很有道理。🍎🍎🍎

天哪,我覺得我和我丈夫發生矛盾的,也是他不做家務,吃喝賭博和亂花錢。我自己的婚姻也不幸福。覺得男人像一個巨嬰,不擔當,不負責任,不體貼,根本“沒什麼用”,“只是個負擔,包袱”。🍎🍎🍎

所有人,國家和社會都不應對這種事情,風氣視而不見,理直氣壯,理所應當,應該合力改良社會風氣,給家庭溫暖,讓孩子幸福,徹底解決問題。否則,不結婚,不生子,離婚就是常態。婚姻根本沒什麼意思,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