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開市首日滬指跌超8%,87億聰明錢湧入“掃貨”

A股開市首日滬指跌超8%,87億聰明錢湧入“掃貨”

2月3日,A股如期開市。首個交易日,A股三大股指紛紛低開低走,截至午盤,上證綜指跌8.13%,深證成指跌8.27%,創業板指跌6.56%。兩市上漲的股票144只,下跌的3630只。

A股开市首日沪指跌超8%,87亿聪明钱涌入“扫货”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午盤,近87億北上資金趁機“掃貨”,wind數據顯示,其中滬股通流入58.62億元,深港通流入28.33億元,合計86.95億元。在業內,北上資金往往被稱為“聰明錢”,它們以快速避險和抄底而著稱。

你會加倉嗎? 會 不會 看情況 提交

從個股來看,開盤走紅的140多隻個股中,大多來自醫藥行業。肺炎概念股、生物疫苗概念股表現堅挺,紛紛走紅,恆康醫療、哈藥股份、九安醫療、東北製藥、江蘇吳中、聯環藥業、陽普醫療等30多隻醫藥類個股漲停。

A股开市首日沪指跌超8%,87亿聪明钱涌入“扫货”

科創板今日翻紅的股票均為生物類,其中潔特生物領漲A股,漲幅超45%。另外,熱景生物和碩世生物漲幅分別為19.26%和17.14%。

A股开市首日沪指跌超8%,87亿聪明钱涌入“扫货”

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板塊跌幅明顯,其中,通信網絡、生態環境、運輸設備、租賃業、住宿餐飲行業的跌幅都在10%以上。

率先開市的港股在下跌後迎來更多的樂觀情緒,恆生指數今日翻紅,站穩在26000關口,騰訊控股、建設銀行、工商銀行等權重股均回升;同時,國企指數也翻紅。港股分析人士均表示,港股企穩跡象明顯。

A股开市首日沪指跌超8%,87亿聪明钱涌入“扫货”

對於首個交易日的表現,不少專業人士紛紛表達了看法和投資建議:

海富通權益基金經理呂越超:短期調整或是加倉良機

從歷史的經驗來看,事件預期可控的時候就是市場開啟反彈的時點,而不是等到事件完全結束。如果市場短期出現調整,那麼就是加倉科技成長股的良機。由於該事件對傳統週期性行業、消費品等行業的衝擊可能會更大,因此橫向比較看,科技產業的基本面是受影響最小的,本次突發事件或將進一步加劇市場風格向科技成長股的切換。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持有好股票以不變應萬變

今日是節後第一個交易日,利空一次性集中釋放,但醫藥股、線上教育、新能源汽車龍頭股逆勢大漲,白龍馬股都沒有跌停,堅持價值投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持有的是優質白馬股,可以不用理會短期的下跌,因為疫情導致的市場下跌,往往是短暫的,很快市場就會迎來反彈,好的股票會率先創出反彈新高。如果持有的是績差股、題材股,可以趁這次調整的機會及時調倉換股,找機會去抄底優質的股票。

諾安基金研究部總監王創練:成長型公司價值終必顯現

從具體行業上來看,醫藥板塊中藥店的客流量和客單價在疫情期間會顯著提升,同時低值耗材、家用醫療器械以及與抗病毒相關的藥品或將是資金會關注的要點。科技發展是國家的重中之重,是技術的創新前沿,科技領域的細分投資賽道眾多,其中5G建設是信息時代的高速公路,與之相關的上下游產業鏈以及受益於5G帶動的爆款應用和內容,這些領域即使受到疫情的短期擾動,我們始終相信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真成長型公司的價值必將顯現。

華泰證券首席投資顧問陳慧琴:疫情是非經常性損益,不會影響長期估值

由於疫情影響復工復產,原來市場普遍預期的經濟一季度開門紅受衝擊,加上原本1月份較高的投資情緒將出現反覆,影響節後A股開盤,但只要5G、芯片半導體、新能源這些主題能保持相對活躍,我們認為市場風險下行空間有限。

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可控的判斷下,疫情黑天鵝主要是影響市場短期情緒和節奏,回調和波動則提供了低吸優質標的機會,疫情出現拐點和趨向穩定時是較好的參與反彈的時點;中長期來看,疫情就是非經常性損益,不會影響估值,市場投資主賽道並未改變。

華商基金投資部總經理周海棟:長期看疫情是未來投資重要觀測方向

短期看,疫情可能會使市場風險偏好下降,但不會改變A股向好趨勢;而長期看,這或將深刻影響社會的行為方式,會是未來投資的重要觀測方向。疫情確實會對部分行業產生脈衝性的負面影響,但隨著疫情的退散,這種影響也隨之散去,並不會干擾到這些行業自身的週期及其發展規律。從長期來看,大到政府工作方式、科研衛生體系,小到人民生活消費行為方式、公司生產組織形式,都將會產生明顯變化,這種影響對於短期資本市場一般不會有直接的體現,但長期或深刻影響社會的發展。

【記者】張豔 唐柳雯

【統籌】謝美琴

穩金融,戰疫情。更多信息,請關注廣東金融發佈廳↓

【作者】 張豔;唐柳雯

【來源】 289財經熱點南方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