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綢繆應對返程高峰,“深圳版小湯山”開建

按照‘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備’的要求,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下稱“深圳三院”)正在加快二期建設,也就是網友口中的“深圳版小湯山”。

該項目與深圳三院一牆之隔,預計項目面積將超過60000平方米,可增加1000床位。第一財經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20多臺挖掘機、推土機正在平整土地。

作為深圳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唯一定點收治醫院,深圳全部確診和疑似病例患者均集中收治在深圳三院(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未雨绸缪应对返程高峰,“深圳版小汤山”开建

在廣東省政府新聞辦疫情防控第七場新聞發佈會的答記者問環節,面對記者提出的“深圳如何應對節後人流返深潮帶來的疫情防控挑戰、深圳是否有足夠的救治能力”問題,深圳市副市長、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副總指揮吳以環,以及深圳市衛健委主任羅樂宣回應時提到,加快深圳三院二期建設,短時間內能夠增加1000張床位來應對救治病人的需要。

這也是自1月中下旬疫情引起各方重視以來,深圳市的又一重要應對舉措。

未雨绸缪应对返程高峰,“深圳版小汤山”开建

第一財經記者瞭解到,基於對疫情的研判及收治情況,1月23日,深圳三院便全面啟用肝病樓收治新型肺炎疑似及排查病例,後於1月24日暫停了普通兒科、婦產科、腎內科收治住院患者,關閉婦產科急診。1月28日, 為保障救治工作高效開展,深圳安排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禾正病區、深圳大學總醫院專門用於接收核酸檢測為陰性但仍需繼續治療的患者,讓深圳三院集中力量救治重症和危重患者。深圳三院總共能夠開放1600張床位。

若“深圳版小湯山”交付,深圳三院將能夠提供2600張床位,幾乎等同於武漢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床位之和。

該院專門用於收治新型肺炎的感染科工作人員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醫院還有空餘床位。

“必須符合新型肺炎隔離醫學觀察標準才能申請入住。”該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深圳暫不存在“一床難求”狀況,興建“深圳版小湯山”屬於有備無患之舉,以保障在病患數量高峰時期的收治能力。

深圳也將病毒核酸的實驗室檢測機構“擴容”,在市疾控中心和市三醫院2家的基礎上增加到17家,並重點加強醫務人員感染防護。

未雨绸缪应对返程高峰,“深圳版小汤山”开建

隨著時間和事件的推移,深圳對於疫情的重視也在加強。以深圳三院為例,年前進入醫院需要測量體溫。而今,主動告知醫院工作人員是否有武漢接觸史,是否有發熱、乾咳、氣促或發力,均被納入配合事項。

2月2日,深圳開始迎來返程小高峰。根據交通部門的預測,深圳當日海陸空鐵共抵達旅客13.5607萬人次。儘管客流量同比減少76.53%,但對返深人員的監測力度卻在加大。措施包括:對從疫情發生地來深或經停來深的航班、火車、長途汽車,在到達後由工作人員先行對旅客進行體溫檢測;對其他地區來深人員,繼續依靠“紅外智能體溫檢測系統”開展監測;發揮社區工作站基層網底作用,上門摸清掌握本社區節後從疫情發生地返深人員的情況。

為減少信息不對稱,廣州、深圳均每日公佈有新型肺炎確診患者出現病症期間逗留的場所或小區,以更好地防治疫情。

截至2月3日12時,深圳市累計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245例,累計出院10例。235例確診病例均在深圳三院隔離治療。

(攝影:吳俊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