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患者,哪些食物不能碰?

小陸說健康


現在中國,高血壓不光發病率高,而且年輕化的趨勢也越來越嚴重,我們平時經常三高並提,並且認為三高跟飲食習慣關係很大。

如果說導致高血壓的因素有很多,飲食只是其中之一,那麼得了高血壓之後,控制飲食就是必需的。

  • 第一要禁忌的是高鈉食品

金屬離子鈉和鉀都是我們人體離不開的,但這兩者對血壓的作用卻是相反的。

鈉能升高血壓,而鉀能降低血壓,所以對於高血壓患者的飲食,高鉀低鈉都是第一個建議。

常見的高鈉食物,基本就是高鹽食物,比如醃製品、加工肉類、各種醬、醬油,還有一些小吃類的,比如調味花生、瓜子、薯片等等。

這些高鹽的食物,都是建議高血壓人群少吃,或者儘量不吃的。

  • 還要避免高脂肪食物

高血壓對血管系統是不利的,很好理解,過高的血壓容易損傷血管內壁。

如果這時候血脂再出問題,那麼出現心腦血管疾病的概率會大大增加。

所以高血壓人群,基本是推薦清淡飲食的,那就是低鹽低脂,尤其是飽和脂肪更要注意,有研究表明,用不飽和脂肪尤其是多不飽和脂肪,代替飽和脂肪,是能大大降低心臟病致死率的。

  • 高血壓該怎麼吃

上面主要說的是兩方面不要吃,至於高血壓該怎麼吃,可以參考DASH飲食模式,基本就是少鹽、少油、多蔬菜、多粗糧、吃脫脂奶製品。

記住,高血壓管住嘴很重要。

當然,飲食能一定程度上降低血壓,但不見得人人都適用,或者能降到正常範圍,對於飲食不能滿足的患者,該用藥就用藥,同時,飲食要堅持,因為即便不能滿意降壓,也要保證不搗亂。

姜丹,註冊營養師,今日頭條簽約作者


註冊營養師姜丹


你好,三諾講糖很高興為你解答!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慢性病,現在不僅中老年人會得,許多年輕人也患上高血壓了,這跟不良生活習慣也有很大的關係。高血壓除了用藥,飲食調理也是必不可少的。

高血壓患者不能碰哪些食物呢?

1、過鹹的食物

我國膳食指南推薦成年人每天只能攝入6克的鹽,但很多人的食鹽攝入量都是超標的,比如不知不覺攝入了過多隱形鹽,比如生抽醬油等調料中,臘肉火腿等加工食品中也含有不少鹽。

高血壓患者一定要嚴密控制鹽的攝入,過鹹的食物不要吃,加工食物也應該儘量少吃。

2、高脂肪高油的食物

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比如肥肉、動物內臟、奶油製品等會使患者血液粘稠度增高,從而加重血壓高的現象。而且還容易導致肥胖現象,增加其他慢性疾病的發生風險。

3、高熱能食物

高熱能食物(葡萄糖、蔗糖、巧克力等),因為熱量高,攝入過量很容易引發肥胖,肥胖者高血壓發病率比正常體重者高。

4、辛辣食物

辛辣食物可使大便乾燥難排,引起便秘現象,高血壓患者排便時,會使腹壓升高,血壓突然升高,這也是不利於血壓控制的。

總的說來,高血壓飲食要以清淡為主,低鹽低脂,保持營養均衡,每天進食適當的五穀類、蛋白質、肉類、瓜果類以及鈣類食品,日常還應該注意食用富含鉀的食物,如菠菜、海帶、玉米、蘋果、香蕉等。儘量不要吃大魚大肉及過度油膩的油炸食品,同時不能吃過鹹的食物,如果還伴有肥胖,就應當先減肥,體重下降也有利於血壓控制。

純手打,碼字不易。若您贊同文中觀點,就賞個贊、點個關注唄,如有疑問可留言或邀請“三諾講糖”回答!


三諾講糖


如今,高血壓患者越來越多,詢問一下身邊的同事或朋友,好像每個人身邊都有高血壓患者。高血壓帶給我們最大的傷害莫過於腦卒中,可能前幾天還曾經見過的人就突然離世。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不僅要遵照醫囑按時服用藥物,飲食也更要注意。尤其是有些食物,儘量少吃。

高血壓的發病原因有很多,雖然也有一定的遺傳因素,但更多的是飲食習慣出現了問題。高血壓往往不是單純存在的,而是與多種疾病互為彼此之間的併發症。比如高血脂,高尿酸,糖尿病等等。想要控制好自己的血壓,飲食上也要講究一番才行。

少吃含鹽高的食物

這些年來,控鹽已經成為很多地方衛健委的工作重點之一。多少年的飲食習慣,讓很多更喜歡重口味的食物。尤其是一些老人,早餐的時候更喜歡搭配上一碟鹹菜。食鹽攝入量高會引起血壓升高,減鹽控鹽也應該成為飲食中重點關注對象。尤其是食物中的隱形鹽,更應該引起大眾關注。

拒絕食物中添加糖

前段時間,世界衛生組織發佈了禁止食品生產商在 3 歲以下嬰幼兒的食品及飲料中添加遊離糖的禁令,一時間輿論譁然。其實這也是為了兒童的健康著想,添加在食物中的糖會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縮,再加上體內的水和鈉排洩減少,增加了血管裡的容量,血壓自然就會升高。

戒酒

喝酒的人往往會說喝酒會降低血壓,其實這種說法誤導了很多高血壓患者。喝酒不僅起不到降低血壓的作用,反而會加重高血壓的症狀。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即使再喜歡喝酒,也要做到滴酒不沾,戒酒才更有利於身體健康。

高脂肪的食物

食物中的脂肪攝入過量會引起血脂出現問題,而高血脂對於高血壓來說猶如雪上加霜。高血壓患者的血液在血管中流動本來就不怎麼暢通,出現高血脂後血管不僅變的狹窄而且還會造成更多的阻力,稍不注意可能就會出現血管破裂或血栓。動物性食物普遍存在脂肪含量高的情況,高血壓患者要注意攝入量。

如果您對這個問題有好的建議,歡迎您在下方留言評論

我是王桂真,今日頭條悟空問答簽約作者,歡迎您關注【王桂真營養師】頭條號,一起聊聊健康,讓我們吃的健康,吃的放心


王桂真營養師


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嚴格意義上並不存在完全不能吃的東西,只是要注意量、頻率和方式。當然,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對於血壓穩定控制必不可少,大家務必引起重視,並積極規範化治療,以穩定控制病情,減少併發症發生,提高生活質量。


高血壓患者在日常飲食中應注意減少鈉鹽的攝入,每日宜低於6g為宜,要少吃煙燻食品、醃製食品、火腿、鹹菜、鹹魚等高鈉鹽食物,少用味精等高鈉鹽調味品。大家飲食應以低鹽、低脂、低糖為宜,避免暴飲暴食,少吃高膽固醇、高脂肪食物。



高血壓患者還需注意避免飲濃茶和濃咖啡,也要儘量不飲酒,如難以戒酒,可適當飲紅酒。希望大家正確認識,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還需注意嚴格戒菸、適當運動、控制體重、規律作息和保持良好的心態,並在醫生指導下個體化使用降壓藥物,並注意監測血壓水平變化和定期複查。

如您有任何疑問,歡迎文末留言,共同探討。關注作者,每日持續性更新健康知識。


銀杏葉的守望


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為了穩定控制血壓,我們常常會告知大家需要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注意合理搭配,營養均衡,以低鹽、低脂、低糖為主,少吃辛辣刺激、高膽固醇、高脂肪等重口味食物。

以下食物建議高血壓患者應儘量少吃:

一、高鹽飲食

鈉鹽攝入量與高血壓的發生呈正相關,所以高血壓患者應減少鈉鹽攝入,控制在每日6g以內為宜,儘量少吃:①鹹菜、鹹魚、醃製食品、煙燻食品、火腿等高鈉鹽食物;②醬油、味精等高鈉鹽調味品。

二、高脂肪和高膽固醇食物

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不利於高血壓病情控制,大家應儘量少吃:①肥肉、禽皮、動物內臟、蛋黃、魚子、肉湯等高膽固醇、高脂肪食物;②動物性油脂。

三、高反式脂肪酸和高糖食物

高血壓患者同樣應儘量少吃:巧克力、奶油、西式糕點等高反式脂肪酸和高糖食物。

四、其他

其他還需注意儘量避免:①濃茶、濃咖啡,也應儘量避免,以免加快心率,升高血壓;②酒類,最好不飲酒,難以戒酒者可適當飲紅酒。

希望大家正確認識,聽從專業醫生指導,進行規範化的診治,以穩定控制病情,減少併發症發生,提高生活質量,

感謝閱讀,本文由@全科掃地僧原創寫作,歡迎點贊、評論、轉載,關注作者,獲取更多健康知識。不足之處,敬請指正。圖片來源於網絡,僅供參考。

全科掃地僧


高血壓其實是一種生活性的疾病,也就是主要由於不良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引發的,雖然高血壓也有遺傳因素的影響,但是其實遺傳因素只是會增加風險,但是並不是一定會得高血壓,高血壓的主要因素與肥胖,吃鹽吃的過多等因素有關,另外還有一些疾病方面的因素,有很多疾病與高血壓的風險也有很重要的關係,比如高血脂,高尿酸,糖尿病等等,這些疾病都會增加高血壓的風險。

從這些因素上就可以著手,從飲食上來說:

1.控制總能量的攝入,保持一個健康的體重。

2.少吃或者不吃煙燻醃製的食物。

3.少吃或者不吃油炸類的食物。

4.多吃蔬菜,每天達到500g,種類越多越好。

5.每天足量的飲水,最好達到1500-1700ml。

6.每天吃100g左右的豆製品。

7.不吃動物肥肉,適量吃動物瘦肉,比如畜禽肉每天40-75g。

8.海產品每天40-75g。

9.少吃零食,不管是高糖的還是高油高脂肪的都要少吃。


除了飲食上需要注意以外,還應該注意,平時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加少熬夜,每天運動的時間最好不少於1小時,最後每餐後半小時至1小時能夠散步一下,有助於深入的能量的消耗。另外還要注意戒菸限酒,尤其是飯後不要吸菸,以免容易增加血脂,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心理營養師程偉華


飲食習慣在原發性高血壓發病中佔據了重要作用,改變飲食結構不僅可降低高血壓發病率,同時有利於提高高血壓患者的血壓達標率。那麼,哪些食物高血壓患者不能碰呢?接下來,醫學莘將為您解析。

如果說高血壓不能碰哪些食物,說法顯然有點誇張,只能說高血壓患者應少吃哪些食物。在致高血壓的不良生活方式中,富含鈉鹽、飽和脂肪酸、膽固醇、高熱量的食物,高血壓患者均應儘量少吃。限制鈉鹽攝入對控制心血管疾病的發生與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攝入過多鈉鹽,不僅會升高血壓,還會增加其它疾病如心力衰竭的治療難度,究其緣由,與鈉鹽所致水鈉瀦留有關,加上中老年人的排鈉能力逐漸下降,更容易發生鈉瀦留,導致血壓升高。因此,高血壓患者應限制鈉鹽攝入,包括食用鹽、味精、醬油、高鈉加工食品等。其次,富含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動物油脂與肥肉,富含膽固醇的食物如動物內臟、蟹黃等,通過影響血脂代謝,間接影響血壓,且長期大量攝入這些食物可增加心腦血管疾病風險,因此高血壓患者也應儘量少吃。

相反,高血壓患者可以多吃點新鮮蔬菜水果,這些食物含鉀豐富,有利於促進鈉鹽排洩,可適當降低血壓;建議以雞肉、鴨肉、魚肉等白肉代替豬肉、牛肉、羊肉等紅肉,以植物油代替動物油脂,有利於改善代謝,減少對血壓的影響,同時可降低心血管事件風險。改變飲食結構的同時,還應改變其它不良生活方式,比吸菸嗜酒、缺乏運動、肥胖、作息不規律等。運動時需注意:高血壓患者的運動強度不宜過大,建議選擇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比如慢跑、快走、騎車、游泳等,若血壓未受控制或出現高血壓所致頭痛、心悸等症狀,不建議運動,應待血壓控制平穩或症狀緩解後再運動,否則,不僅不會降低血壓,反而可能升高血壓,增加其它心血管事件風險。

綜上,高血壓患者應少吃高鹽、高脂、高膽固醇、高熱量食物,可適當多吃點新鮮蔬菜水果,以白肉代替紅肉,戒菸限酒,適當運動,減輕體重,更有利於血壓控制。

感謝大家的閱讀!

醫學莘期待大家的關注,呈上更多健康知識!

注:本文圖片來源網絡,若侵及版權,請聯繫刪除。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醫學莘


飲食習慣其實對已經有高血壓的人沒有很大破壞性,相反如果沒有高血壓病的人就要注意飲食,不要讓自己的大吃大喝變成是患上高血壓疾病的根源,所以對於有高血壓病的人來說沒有什麼絕對不能吃的食物,只能說什麼可以多吃什麼不能多吃而已。

患有高血壓除了要按時吃藥之外就要少吃油煎炸的食物,因為高鹽分的食物都會引起血壓高,這樣就會增加血壓升高的風險,所以飲食方面要需要注意的就是清淡點,平時睡眠充足點就可以了,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飲食的多樣化,現在患上高血壓的人越來越多,關鍵就是我們的飲食不當引起的,大魚大肉的的飲食習慣使人肥胖,高血壓,糖尿病,血脂高,長期的高血壓引發很多併發症到最後我們的健康就沒有了,那個時候你想好吃的未必還敢吃,所以飲食習慣養成適而可止。


腎判官


在中國每3箇中國成年人,就有1個高血壓患者!認識高血壓、關心高血壓患者衣刻不容緩。

”高血壓“被普遍認為是“無聲殺手”,越來越多的人患上了高血壓,在我國有54%的心梗死亡和71%的腦卒中都和高血壓有關。心腦血管發病的第一危險因素就是高血壓。所以醫生提醒我們,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不想腦出血,以下三種食物最好不要碰。

醫生提醒:高血壓患者絕不能吃的三種食物,否則血壓容易“爆”

  • 蝦皮

蝦皮通常是用來做湯食用,而且很多人也服用蝦皮來補充鈣,原因是蝦皮中的鈣含量很高,每100克含有991毫克的鈣。

對高血壓病人來說,蝦皮就應該少吃,原因是蝦皮中含有大量的鈉,一旦攝入過多,對於本身鈉鉀失衡的病人來說,會加重病情,甚至誘發高血壓併發症的風險。

  • 不能吃動物內臟

如:豬腰、豬肝、豬心、羊腎等動物內臟都是高膽固醇食物,高血壓和冠心病患者不宜多食。長期過量食用會導致血脂異常、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增加冠心病、心絞痛、心梗等疾病的發病率。

  • 雞湯。

高血壓患者喝雞湯會使體內的膽固醇和血壓增高,雖然雞湯的營養價值很高,但是雞湯並不能盲目的成為病人的營養品,尤其是患有高血壓的人更不能喝雞湯,不然不僅對身體沒有半點好處,還會加重病情。

做好預防也是控制血壓的前提,年輕人要戒菸戒酒,注意自身的體重,太胖的人要減重。同時,合理飲食,不要長期吃太重口味的食物,作息要規律,採取合理的鍛鍊方式,加強體育鍛煉。經過生活習慣的改變,血壓仍然偏高,則應該立即到醫院就診。

▲️️燕麥。

”燕麥“營養價值很高,含有人體所需的全部蛋白質,特別是賴氨酸含量高,脂肪中含有大量的亞油酸,消化吸收率也比較高,而且有很好的降血脂和預防脈動硬化症的作用。

▲多喝疏通血管的茶飲

[血絨果】:血管的清道夫,每天一杯堅持泡水喝,沖走高血壓!

【天然的血絨果】富含:

天然的SOD,這是一種超氧化物歧化酶,它是氧自由基的天敵,被稱為機體內氧自由基的頭號“殺手”,而且它還含有大量的花青素、水楊酸、鞣花酸、槲皮素,這些物質,可以很好的幫助人體軟化血管,清理血脂、血栓等血管垃圾。

[血絨果】中SOD、維生素E、水楊酸的含量是普通水果的10倍以上,被聯合國農糧組織稱為“第三代水果“。

對於預防高血壓 等心血管疾病的人,可以每天用45°-50°的溫水,泡3顆【血絨果】可滿足身體一天的需求。

▲️️冬瓜

高血壓患者應多吃冬瓜,冬瓜有很好的清熱祛風、消痰利溼、解毒寬胸、舒心益顏等功效。多吃冬瓜對高血壓具有明顯的降壓功效,是防治高血壓以及緩解高血壓患者病情的最佳蔬菜之

高血壓患者如何預防?做好兩點

1、嚴格控制血壓。防治腎臟疾病的損害,第一步就要嚴格控制血壓。同時,腎臟病發展到一定程度也會引起高血壓,由腎臟病引起的高血壓稱為腎性高血壓。據統計,腎性高血壓佔高血壓患者的5%-10%。

可見,高血壓和腎臟病互為因果,任何一方沒有得到有效控制,都會導致惡性循環。

2、定時尿檢。另一方面,高血壓患者應定期檢查尿常規或腎功能,及早發現高血壓引起的腎臟改變。尤其是初次患上高血壓的患者,必須做全面檢查,排除腎臟病變的可能。

出現疑似腎性高血壓時,要進行血常規、尿常規、腎功能、血凝指標測定,以及雙腎、腎動脈彩超檢查,做到早期確診、早期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