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懺悔能讓疫情戛然而止,我們早已流乾眼淚。


從最早看到的“武漢不明原因肺炎”到目前為止,已經定名為新冠狀病毒引起的幾乎全國性輸入型和接觸性疫情大爆發,讓我們內心被好焦慮和害怕。


平時不怎麼看新聞的我們,現在每天起來第一件事情,就是趕緊打開手機看一下全國疫情趨勢怎樣,自己所在的省市區情況又是怎樣?

害怕每天增加確診的數字,疑似的數字。更害怕別的數字。

好多次,因為感動,因為難過,想寫一些東西,但是無從下筆。因為覺得自己的文字太過於蒼白。

可能很多人與我一樣,第一次對武漢疫情較為緊密的關注,是因為鍾老先生去了武漢疫區,告訴公眾,新冠狀病毒存在人傳人的現象。我們才如夢初醒,方知其可怕。

我們看到“03年非典”的英雄鍾老先生,現如今84歲高齡,坐在車廂餐廳一角,奔赴最危險的疫區。很多網友心疼地說,這個年齡本來應該在家享受天倫之樂,卻要奔赴沒有硝煙的戰場。他告誡廣大民眾,近段時間沒有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但他轉身卻投身到最危險的地方。03年聽到“鍾南山”三個字,是從長輩的口中,十七年之後的現在,是我們真正見證了長輩口中的英雄臨危受命,在危難中前行。

我們不僅發自內心的為他老人家祈福,祝他身體健康,願他長命百歲,彷彿只有這樣,我們方能安心,覺得對得起英雄。這樣的人,民族需要,國家棟梁。

在此次疫情中,我們看到了另外一群可敬可愛的身影。那就是奔赴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們。還記得那句“不計報仇,無論生死”的壯志誓言嗎?你也可曾想到,他們也是父母的孩子,是配偶的依靠,是孩子的父母。難道是因為他們的身份是醫護人員,所以就應該站在了最危險的前線嗎?

是,也不是!更多的是一份責任,是一份擔當,是一份“國家有難,匹夫有責”,是一份作為中華兒女的壯志情懷!

我有很多次在想,等這次疫情過去了。各地能不能對醫院進行擴建,增建。加大醫護人員隊伍建設。一來解決當下人民大眾“看病難”的問題;二來隨著醫院和醫護人員的增多,相較之而言,分攤在每個醫護人員身上的工作量就能相應的減少。也就是在平時的工作時間裡,能讓他們相應的休息好,工作不那麼勞累。

我們平時真的很羨慕醫生那樣的職業,但是在這個危難的關頭,我們終於意識到他們的工作量是常人的十幾倍,幾十倍,甚至是冒著生命的危險去在一線作戰。真的是那句話,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我們必須要儲備足夠的醫療資源和醫護人員隊伍。方能在未來應對突發性醫學需求。

我們在這一場還沒有結束的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我們看到了英雄,看到了可親可敬的一線戰士。我們看到了不斷增長的確診的數字,我們也看到了小眾家庭的悲歡離合。

此次病毒最早發現在武漢,發現最早的是武漢的,敢說真話的醫生。於是,很多人在想,如果最早的時候這個事情被重視了,結果會怎樣?

因為誰的疏忽?讓國家此次耗費了這麼多人力,物力資源?讓多少人有家不能回,為誰的疏忽買單?

我們突然覺得,還好我們生在中國,有政府,有國家。

2020年,也許註定也會成為歷史上一個不平凡的一年,難忘的一年。

祈願此次疫情趕緊過去,願我們的國家儘快渡過難關。祝福我們的人民幸福安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