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在即,我渴望成為前線的一員

前幾天,小編收到來自發熱門診年輕醫生仝麟龍的日記。日記中,他如實記錄了近段時間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的心路歷程。

從今天起,我們開設“鄭在戰疫”專欄,刊發來自臨床一線的聲音。也歡迎更多臨床的夥伴發來你們的真實心聲!期待你們凱旋的那一天!

鄭在戰疫 | 大戰在即,我渴望成為前線的一員


2020年1月21日 週二

今年的醫院的春節聯歡會終於結束了。心裡終於鬆了一口氣。每年這個時候,總是要忙這麼一場,然後才好安心過年。但今年這個年終究不能讓人安心。因為,新型冠狀病毒來了……


我在武漢求學多年,很有感情,疫情來時,就一直關注著。同學群裡彼此問候、點名,不祥的預感越發強烈,和當年SARS的境況越發相同,十七年前的那個夢魘又回來了。


但也正是那年的夢魘,讓我懂得醫生的含義和價值,使我更加義無反顧的踏進醫療圈。


今天,這個夢魘又重現了。


那時我便想回到武漢,去幫幫那些曾經養育、教育過我的城市。我的大武漢啊,你怎麼能成這個樣子?


慢慢地,鄭州也開始出現了感染病例。看樣子也是難逃一劫了。這幾乎是肯定的。因為時值寒假和春節,學生和外來務工人員返鄉高潮洶湧澎湃,很容易導致疫情擴散。


河南籍在湖北的學生和務工人員人數巨大,東西湖一帶甚至被人戲稱為“小河南”。加之豫鄂交界,自然是首當其衝。


而我又聽聞,我去年在北京訪問學習的北大醫院的呼吸內科王廣發教授也被感染隔離了。更加重了我的擔憂。我趕忙問候了我的導師,希望他一切安好。


導師說,他很好。並且印證了傳聞是確有其事,叮囑我小心,注意安全。首都人民經歷過2003年的SARS,對這種事更為敏感。看樣子疫情比想象中跑的更遠。


武漢的同行已經直接和疫情開戰了,北京也開始了。鍾南山院士去了武漢,言語間帶著深深地痛惜和焦慮。他公佈了疫情,說會人傳播人,並且說已經有14名醫務工作者被確認感染。


也就是說,武漢的醫生已經和新冠狀病毒近身肉搏了。這是會死人的,醫生也是人,他也會死。但是在現在這個不見硝煙的戰場上,醫生就是戰士,是絕對的主力。


武漢的同學帶著武漢伢“不服周”的個性出征。我們都在群裡笑罵著他們是一群“苕”,說他們傻,說他們執拗。但罵著罵著就哭了。中國之所以能稱之為中國,綿延五千年,根脈不斷。不就是因為每逢國難,總會有這樣一批又一批,真誠到“傻”,執著到“執拗”,但又坦蕩無私、不畏犧牲的“逆行者”嗎?


他們堅韌執著、心懷家國、無私奉獻、情繫人民,正因為有了他們,中國才能夠一脈相承,傳承至今。03年的SARS如此,08年的汶川地震亦如此。


鄭在戰疫 | 大戰在即,我渴望成為前線的一員


而我,願意成為這樣的人。


我鼓足勇氣,給院領導發了短信,向他們傾吐了自己內心的想法,並要求參加所有抗擊疫情的活動。雖然不知道能不能去武漢,但是有些事,現在就該開始做了。


現在還沒有成立應急小組,但我相信,一定會成立的。我渴望成為其中的一員。讓自己能夠救治更多的人。這才是我作為醫生的價值。


鄭在戰疫 | 大戰在即,我渴望成為前線的一員


既然是國難,那就為國紓難,解民倒懸。身為黨員和醫生,我不能辜負黨、國家和醫院。不計得失、挺身而出,正是我輩杏林子弟的使命和責任。


鄭在戰疫 | 大戰在即,我渴望成為前線的一員


而作為一名擁有十五年黨齡的我來說,這次終於可以自豪地對人說:我是黨員,我先來,你們靠後。這是屬於一名共產黨員的榮譽和責任。


願我能被選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