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婦說把農村公婆財產給大姑姐,讓大姑姐照顧公婆,這話錯了嗎?

馬欣玉


在農村習俗來說,這樣也可以行得通,但是現在,都有贍養義務,即使財產都給其他人,作為子女也一定要贍養老人,這是義務。所以我覺得還是不要有這樣的想法,該分的財產就分,該盡的義務也要盡,這是最好的,免得以後有糾紛。


郭襄女俠與小毛驢


對於你這個問題我感到很無語,贍養自己的父母只是錢財能做到的嗎?黃金有價,情無價。羊羔跪乳,烏鴉反哺。連動物都知道報答母恩,人卻做不到。認為有錢就能擺平一切,屬不知,母恩深似海,父恩大如山這些道理。

在早就有割肉孝母的傳說。據記載康熙年間,有一劉聶氏早年喪夫,立志守其貞操,侍奉年邁的婆婆。有一年突逢大災,老婆婆重病染身,劉家又一貧如洗。有一天老婆婆突然提出想吃肉,劉聶氏在挖野菜時正好抓住一隻麻雀,拿回家做熟給老婆婆吃了,老婆婆吃了後病情大有好轉。可過了幾天老婆婆又劉聶氏說,兒啊,你上次做的肉真香,還想吃點。劉聶氏一聽,心裡想,上次抓住麻雀是碰巧的事,現在哪有那些碰巧的事。買肉吧,家裡又沒銀兩,就是有銀兩在大災之年又到哪裡去買肉。可扭頭看到骨瘦如柴的婆婆,心中實在不忍,為了不讓婆婆失望,一狠心,找了一把刀在自己的肘下割了一塊肉,然後抓了把草木灰敷在傷口上。稍待一回兒把割下的肉做熟餵給婆婆吃了。後來劉聶氏因傷口感染疼痛而死,官府知道後給劉聶氏立了一碑,以褒她誠孝可風,高風亮節的事蹟。

此事真假不去討論,單就孝道而言。並不是你出了錢了,就叫盡了孝。在說那是你父母的財產,那是你父母出錢僱用你大姑姐的。你好意思說你媳婦說的錯了嗎,真是不知羞恥二字。父母並不是只需要錢,他們也需要陪伴。


遊戲一場夢一場


這個問題我就撈乾了的說,我認為這個弟媳婦非常精明,可是大姑姐也不會傻到連賬都算不開的地步。如果說公婆的家產有十萬二十萬存款,而且有房子在城郊規劃待拆的範圍之內。就拆遷費就上百萬之多,我請問這個弟媳婦能表態全部給大姑姐嗎?我敢肯定的說這是萬萬不可能的。

如果說公婆的住地在離城市很遠的邊遠農村,就算有五間大瓦房每間房我多算二萬元才十萬元。家中的破箱爛罐收拾收拾能賣幾個錢,農村的土地是集體的。允許你耕種不允許買賣,請問總共處理處理不到二十萬元錢。這個大姑姐儍呀,如果大姑姐說把公婆的全部財產都給這個當弟媳婦的。讓你負責公婆養老你能幹嗎?

所以你在沒表態之前,你得換位思考一下為人處事一定要出於公心。作到公平公正不能屬燒火棍一頭熱,法律明文規定子女都有贍養老人的義務。當然,子女也是父母遺產的第一繼承人。因此,依我之見你這個當弟媳婦的一定要丟掉幻想,和大姑姐一起肩負起贍養公婆的責任來。

這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個回答,純屬個人觀點。不當之處,請大家評論。

感謝廣大網友們的閱讀和評論。



大掌櫃237


媳婦說把農村公婆財產給大姑姐,讓大姑姐照顧公婆,這話錯了嗎?

對這樣的事情要分情況,是不是你和你的媳婦都在城市裡工作,而你的老人在農村,如果說你和你的媳婦你們全家人都不在老人身邊,長年在外面工作,離老人身邊還很遠,在這樣的情況下,只有你的姐姐他她們在農村,又在老人身邊,如果是這樣的話,是可以把農村老人的財產給你姐姐的,老人由你的姐姐關心照顧。所有的事情和老人的費用全由你姐姐負責。你媳婦說的沒有錯。因為你和你的媳婦長年不在老家,不能在老人身邊陪伴老人,也不能關心照顧老人。所以你媳婦說把農村公婆財產給大姑姐,讓大姑姐照顧公婆,這話沒有錯。其實這也是兩全其美的辦法。你和你媳婦有心在老人身邊孝敬老人,可是你們的工作不允許。如果把老人接到城裡和你們一起生活,這對老人來說,又不方便,老人還不習慣。老人也不願意去城市裡生活。因為城市裡的空氣不如農村裡的空氣新鮮,又因為農村自己產的糧食,蔬菜,水果都是綠色食品。這些對老年人的身體健康都是大有好處的。所以老年人都願意在自己的農村度晚年。





喜歡就珍惜


這句話我似為說的不對!因為在我們農村有養兒防老一說,也就是父母老了,應該兒子養,女兒起輔助作用。按現在的法律說兒女平等,贍養老人都應承擔。那麼如果說婆婆在農村,大姑姐在農村,由大姑姐照顧婆婆是最恰當人選了,因為女兒知媽,但前提是大姑姐和婆婆同意才行,如果大姑姐有自己公婆贍養,或帶自己孫兒,己無力照顧自己媽,那就不能強求了,這事應兒女做在一起商量,找到一個萬全之計,而且也是婆婆認同的,不能因為兒女自己的事,讓老人到老傷心,處處要為老人著想,每個人都有老的時候,要將心比心,妥善處理!!!


心路深深


應該你爹媽沒多少財產吧,她才這樣說,如果有幾百萬,她還會這樣嗎


歡樂谷兒


在這不是很清楚你家庭的具體情況!但從表象來看覺得家庭矛盾的潛在問題已暴露,可能說你媳婦和她的姑姐關係不是很好,在這之中最大的矛盾根源源於父母財產分配問題。

在家庭出現關係危機時,男人是一座溝通的橋樑,在中間起到協調,促進關係的作用。首先自己得正確看待這段父母與媳婦的關係,在農村通常來說,一個兒子的父母,一般不會太偏向於女兒,除非女兒有特殊原因導致父母放心不下。其次,做為兒子兒媳一方是否在老人生活方面盡的責任較少?關心父母的沒有姑姐做的多?問題出現以後,不一定完全是哪一方的原因。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贍養法》贍養父母不能以“分家析產”為條件。子女贍養父母是法定義務,不受父母有無財產、是否分過家以及分家是否公平的影響。

因此,作為子女的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具有贍養老人的責任與義務,這不是道德綁架,也不是對錯與否,而是出於子女對父母晚年的一種回報。


鵬鵬麻麻


1:首先你們得商量好才行

2:子女贍養老人是義務,跟老人有多少財產沒有半點關係,換句話說即使老人沒有任何財產,子女也要贍養老人,不然就是違法行為。

3、如果家庭內部協商好,並且被贍養的父母同意,可以暫時按照協議履行贍養義務,比如找保姆之類的。

4、協商同意只有道德約束,沒有法律效益


農人老謝闖天涯


這個你連最起碼的孝道和贍養老人的義務都做不到。如果父母沒有財產難道就只能掛牆了。那是你的父母你應該知道你要去做什麼。


戲好也要靠演技


首先你們可以商量好了,如果你離的遠沒辦法,只要你大姑姐願意也是可以的,你公婆也不想你為了他們而丟了工作,孝順父母是每個人的責任,有很多時候自己也是沒辦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