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拆遷暴富,有人越拆越窮,是什麼在決定著命運的差距?

新聞上關於拆遷的消息總是那麼的極端,要麼就是動輒上千萬甚至過億補償的暴富事件,要麼就是“越拆越窮”的悲劇案例,同是拆遷戶,命運大不同。對此,有些人很是疑惑。事實上,拆遷戶同樣都是金字塔型,通過拆遷實現一夜暴富的,永遠是塔尖上的少數,而更多的拆遷戶,也就是塔基部分的絕大多數。有人拆遷暴富,有人越拆越窮,是什麼在決定著命運的差距?今天就跟大家談談這個問題。

有人拆遷暴富,有人越拆越窮,是什麼在決定著命運的差距?

出現這種差距,自然是和拆遷補償的多少有重大關係。而決定整體收益的,又主要是這三大要素。

一、房子大不大

影響補償,最大的因素應是被徵收房屋的面積,面積越大自然補償越高。對比這個條件,城市居民的房產房、單位宿舍和自購商品房,面積都有限,遇到拆遷,補償往往一般。就比如,老式的廠區宿舍,一套中戶宿舍面積也就50平方左右,再怎麼拆遷和補償,總量也受到了限制。

二、位置好不好

區位也即地理位置是影響補償價格的重要原因,一般來說所處地區越是經濟發達,土地利用率就會越高,就越是稀缺,自然的拆遷的補償價格就會越高。若是你的土地所處位置偏遠,遠離交通要道等,補償價格遠低於其他繁華地區也就不稀奇了。

當然,位置的因素還體現在這一方面。不同的城市,拆遷政策不同。而越是發達城市,拆遷的政策越是人性化,越能體現公平、公正和公開原則,能讓拆遷戶更好的受益。反之,一些欠發達地區以及較為貧困的農村,拆遷政策制定不完善、不科學,容易造成越拆越窮的情況。

三、方案對不對

每一個項目,實施拆遷的主體單位不同,制定的拆遷方案也不同。有些方案偏向於現金流,以貨幣補償為主;有些方案偏向於換房流,以安置房安置為主;有些方案偏向於土地流,劃撥出一塊土地,用於安置戶自建房(僅限於農村)。而同樣的流派,也會因為項目不同,對應的補償標準也不盡相同。一個合理的方案,能夠讓拆遷戶受益,而不合理的方案,則可能讓其利益受損。

有人拆遷暴富,有人越拆越窮,是什麼在決定著命運的差距?

各種流派不同,拆遷戶所獲取的利益也就不盡相同。而不同流派的安置,皆各有利有弊,一個不小心,拆遷戶就會錯失提高生活質量的機會。

1)現金流,也是限金流

拆遷拿現金其實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暢快,因為在制定方案中,貨幣補償標準都有上限。這個上限,會由項目單位聘請所謂的專業評估公司,對照拆遷區域的土地、房屋價值,參照拆遷建築物使用年限,進行折舊後,綜合評估出一個拆遷價格。

而這個拆遷價格,往往不會高於所在區域的房地產均價。比如,你所在區域,有三個樓盤,最好的樓盤7000元/平方,中等的5500元/平方,較差的4000元/平方,那麼拆遷評估價是達不到中等5500元/平方,能達到4500元/平方就不錯了。因為所謂的均價,會考慮整個樓盤的套數,通常普通的樓盤數量多,優質樓盤數量較少,出來的均價自然就降低了。作為拆遷戶,在重新購房時,即使不考慮最好的樓盤,購買中等樓盤也需要拿出積蓄,再加上裝修,越拆越窮也就自然而然了。

2)換房流,也是望房流

選擇安置房補償同樣有缺點,安置房幾乎都是期房,基本上沒有拆完房子就能立馬有的現房。這意味著拆遷戶需要等待期房的重新建設,才能住上新房。正常來說,安置房建設是兩年內。但從網上透露的一些聲音來看,有人等了五六年,有人等了十幾年。還有些地方的安置房,由於承建房資金崩盤,成了爛尾房。雖然隨著現在工程建設越來越規範化,這種情況極少發生,但也難以避免。遇到了這種情況,住房問題還是要解決,有人借錢購房,於是也變窮了。

3)給地流,也是上樓流

現在對農村的拆遷政策,為了節約土地成本,其實已經很少單獨劃批土地給農民拆遷戶建房了。現在的主流做法,叫做農民上樓政策。具體操作就是劃批一塊土地,作為農民安置新村,由項目部統一規劃和建設,建成以後按照農村戶數、人口和拆遷的房屋面積,通過綜合考量,分配給農村拆遷戶居住。這種做法會造成生活習慣的不適,對生活水平整體影響不大。但重置一個新家方方面面的花費肯定不小,如果平時家庭積蓄不足,也會影響生活質量與水平。

有人拆遷暴富,有人越拆越窮,是什麼在決定著命運的差距?

一直以來,為博眼球,媒體過分關注“獲得百萬、千萬甚至過億”的拆遷戶,拆遷戶等同於暴發戶的言論甚囂塵上。但其實大多數拆遷戶都只是普通的拆遷戶,越拆越窮的也大有人在。我們要理性看待拆遷與成為拆遷戶。同時,伴隨著城市發展,如何制定更加科學、合理、完善的拆遷補償制度,不悖於法律規定的“拆遷要使得被徵拆人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更值得重視!

注: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如果大家覺得自己的拆遷補償不合理或者有相關疑難問題,可以聯繫我,提供免費諮詢!進入文章尾部“瞭解更多”,我們將為您帶來最專業的法律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