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醫書,有哪些好書推薦?

包包大忍


我以前自己有病,手腳冰涼。經常頭痛。光在北京同仁堂就一年化掉2萬多。生活和疾病的艱辛我自己看書給自己治。(簡單說自己)羅《羅大倫養生全集》《四聖心源》《人體經絡》使用手冊《不生病的智慧》《小兒藥證直訣》《扶養論壇》《易經》等書。現北京有一個溫病大家名字叫趙紹琴


gqy3697


很高興可以回答你的問題,我是雲夢。

中醫是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之一,許多老百姓都喜歡中醫,因為中醫和西醫講究的診療方法不一樣,中醫注重的是望聞問切四個字,而西醫注重的是各種輔助檢查來診斷疾病,可以說各有各的好處。對於想要了解中醫的小夥伴,雲夢推薦以下幾本筆記適合新人看的中醫書籍。

《中醫基礎理論》

這本《中醫基礎理論》主要介紹了我國中醫學的形成和發展,還講解了中醫裡的精氣、陰陽、五行等學說,想要學好中醫,必須先了解何為精氣,何為陰陽,何為五行。此外書中還描述了血、津液、氣以及五臟六腑、十二經脈、奇經八脈等關於人體內各種中醫學的基礎知識,由於內容較多就不一一列舉了。

《中醫診斷學》

想要學好中醫,給自己或者病人看病,自然少不了如何去診斷疾病,這本《中醫診斷學》在基礎理論理解後,講述瞭如何通過望聞問切來診斷一個人得的是什麼病,這對於中醫學來說必不可少。同時還介紹了八綱辨證、病性辨證、臟腑辨證等辯證方法,需要花費相當長的時間來慢慢理解。

《傷寒論》

提到《傷寒論》大家都會想到一個人—— 張仲景。最為漢代著名醫學家的他創立了這本書,後被世人改編。書中講述了許多傷寒病的辯脈法以及如何治療,還附有一些食材治療的方子。

總之,中醫學博大精深,還有許多尚未被人們發現的東西,希望以上推薦的書籍能夠幫助到你,我是雲夢,歡迎關注我!





初識雲夢


1.黃帝內經

2.傷寒論 金匱要略

3.神農本草經

4.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

5.醫心方

6.醫學衷中參西錄

7.醫宗金鑑

8.全國中草藥彙編

9.針灸學

10.辯證施治

11.詳談細論二十八脈

12.醫學傳心錄

13.中醫大詞典

14.中藥大辭典

15.中醫方劑大辭典

其中的醫心方,是宋太宗雍熙年間,丹波康賴收集我國隋唐以前醫籍內容加以整理彙編而成的綜合性醫書。其中引述了我國現已失存的古醫書的一些內容。

醫學傳心錄是中醫入門的捷徑類書,很有用的

張錫純老先生的醫學衷中參西錄大約是最早的中西醫結合類書吧!


新豐齋主


《首批國家級名老中醫效驗秘方精選》收錄的偏方,是選自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1991年首次評定的當代500名老中醫藥專家提供的有效方劑。每方列有組成、功效、主治、用法、方解、典型案例、按語等,並附有老中醫簡歷及通訊地址,為患者尋醫問藥提供了方便。該書由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出版,1996年1月第一次印刷,共出了兩本,一本為續集。


第三十三集團的弟兄們


中醫四大經典指的是中醫發展史上起到重要作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四部經典鉅著,對古代乃至現代中醫都有著巨大的指導作用與研究價值。目前學術界一般將《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看做是中醫四大經典。也有部分中醫教材把《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當作四大經典。


手機用戶81182905331


中醫四大經典肯定是要學的《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可以關注我們喲,《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會陸續上視頻講解的。目前也有不少中醫相關的系列視頻),此外,《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千金方》《醫宗金鑑》等書籍


金英傑醫學中心


你想幹什麼?如果是為了要文憑,建議你看中醫學院的教材,按部就班,能當中醫博士。如果你是為了實際使用,建議你看《黃帝內經》原版的,不要看譯文。你可能看不懂,沒關係,慢慢看,一個月看一篇、或三個月看一篇,不要貪多,看懂、吃透。輔助教材《說文解字》《古漢語常用字典》。


大道至簡5895


初學者應李瀕湖脈學為先次而本草,黃帝內經是部基礎理論課,闡述∵防病治病,陰陽表裡寒熱虛實,十二經絡,奇經八脈,以及外界天氣四季風寒雨與人體的關係o學本草經識葤物。張仲景的傷寒論,金匿要略。溫病學。針炙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診斷學。婦科學。醫宗金鑑是一部比較全科字醫書o


存良書院460


本人自學是從一本《玄空星相地理學》開始,先學八卦學和陰陽五行,然後再讀《黃帝內經》、《本草綱目》、《常用中藥的配對與禁忌》,《針灸學》,《中醫診斷治療大全》,這些書對個人打好基礎比較好,然後再讀其它醫著、藥典,學習中醫打好基礎很重要。


老翁56


如果我推薦的話,首先我覺得你應該去讀《名老中醫之路》這本書,有四輯,主要內容是近代中醫大師們的學醫之路談。有自己口述的,有家人、弟子講述的,字裡行間可以體會到一代大醫是如何成長起來的,還有他們學習中醫的方式方法,經驗之談,從中你會獲益匪淺。然後應該讀任應秋老前輩的《中醫各家學說》一書,瞭解中醫各家學說的特點以及產生時代背景等,然後在讀其他醫書。如果想系統學習的話,可以選擇各大學院中醫教材,基礎內容通俗易懂,同時應該學習背誦《醫學三字經》、《藥性賦》、《湯頭歌訣》、《頻湖脈學》中醫四小經典,等這些有一定功底後再學習《傷寒論》、《金匱要略》、《神農本草經》、《溫病條辨》,最好學習原文並且背誦下來,再學習背誦的同時,可以適當參閱《本草備要》、《醫方集解》、《石室秘錄》、《傅青主女科》、《脾胃論》、《針灸大成》等醫學著作,最後再建議學習黃帝內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